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9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关于窗帘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一般窗帘100都包含一窗帘拉绳10的设计,该窗帘拉绳10的一端通常是连接于一安装在该窗帘100上的连动机构(图未示),而另一端则是连接于该窗帘100顶部的一上梁11固定,当使用者利用该拉绳10作拉放时,可将一成串的叶片组12带动,但使用者往往无法控制最适当的出力大小,或者当该拉绳10相对牵动该叶片组12的连结被卡制时,则出力就可能过大,而产生的作用力往往会经过该窗帘拉绳10而拉扯该上梁11,因此很可能会造成该上梁11掉落的危险,或者该连动机构损坏的情形,于是,为了使得拉扯力量于过大时不致危及该上梁11,以维护使用者安全及该窗帘100寿命,过去也开发了许多朝此方向迈进的专利。
例如图1、2所示为一美国专利第6431248B1号的安全脱离器101,该安全脱离器101包含一卡座13及一卡钩14,该卡座13包括一固定于该上梁11的安装部131,及一形成于该安装部131一侧的卡槽132,该卡钩14呈V字形,其两端是可脱离地卡设于该卡槽132中,而两端的中间可提供该窗帘拉绳10做绑固,于是当该窗帘拉绳10被过渡拉扯时,该卡钩14会脱离该卡槽132,以达到防护该上梁11的效果,然而,由于使用者过渡拉扯时,该卡钩14两端的弹性几乎不具有缓冲效果,所以该卡钩14往往会瞬间脱落,或者仍然卡设于该卡槽132中但却接近脱离状态,于是下一次再操作时,就很容易瞬间脱离,无法达到先缓冲拉力以提醒使用者拉力过渡,再产生脱离作用的使用效果。
而如图3所示,为一美国专利第6845803B1号的安全脱离器102,该安全脱离器102与前述相似,并包含一卡座15及一卡柱16,该卡座15包括一固定于该上梁11的安装部151,及一形成于该安装部151一侧的卡槽152,该卡柱16包括一径向宽度略大于该卡槽152且迫入于该卡槽152中的顶部161、一形成于该顶部161的十字形切口162,及一可提供该窗帘拉绳10绑固的底部163,借此,当使用者拉力过渡时,该卡柱16的顶部161就能脱离出该卡槽152,以达到安全脱离的效果,然而,该安全脱离器102同样无法先缓和拉扯力道,而是呈现出瞬间脱离的使用效果。
此外如图4、5所示,还有一美国专利第6263946B1号的安全脱离器103,该安全脱离器103包含一中空的本体17、一拉杆18,及一缓冲单元19,该本体17具有多数字于顶部的穿孔171,该拉杆18是穿伸至该本体17中并可拉扯该本体17移动,该缓冲单元19包括一设置于该本体17中的限位块191、一连接于该限位块191顶部与该本体17顶部之间的压缩弹簧192、多数穿伸过所述穿孔171与该限位块191周围的吊绳193,及多数连接于所述吊绳193末端并限制在该限位块191底部的卡制片194。
当使用者拉动该拉杆18的力量过渡时,该本体17就能先向下移动,并压缩该压缩弹簧192,借此以达到缓和力量的效果,此时因为要使得该压缩弹簧192被压缩,所以使用者能感受到需要较大施力,并产生让使用者警觉拉扯到极限的功效,而如果使用者取消施力,则该压缩弹簧192会将该本体17及该拉杆18向上弹回,如果继续施加更大力道,则会使得所述吊绳193与卡制片194穿越过该限位块191周围,甚至穿出所述穿孔171而呈现图5所示的脱离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明白该安全脱离器103具有先缓和拉扯力道的功效,然而,也可以从图4、5观察出,该安全脱离器103的结构较以往其它的安全脱离器要复杂许多,反应在制造成本与制造时间上也就相对较高,而且当所述吊绳193与卡制片194脱离时,如果使用者要重新组装回复到原来状态,则也会相当耗时繁复,所以不符合一般居家用品尽量简单容易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和拉扯力道的效果,并且成本低、安装使用上简单容易的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适用于连接于一窗帘拉绳,其中该安全脱离器包含一中空的本体、一限位元件、一缓冲座、一弹性元件,及一组合元件;该本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与该第一端部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及一沿一轴向穿伸过该第一、二端部的容室;该限位元件是自该第二端部凸伸于该容室中;该缓冲座是插设于该容室中,并包括一配合该限位元件且可沿该轴向做滑动的滑动部,及一自该滑动部朝向该第一端部延伸的连接部;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容室中,并恒提供该缓冲座一远离该第一端部的力量;该组合元件是可脱离地组合于该连接部,并可连接该窗帘拉绳。借此,当使用者拉动该窗帘拉绳时,如果力量过渡,则会先依序经由该组合元件及缓冲座的移动来抗衡该弹性元件的力道,以达到缓和过渡拉扯力量的效果,并让使用者感受到需要施加更多力量,进而产生警觉拉扯到极限的功效,此时,如果使用者取消施力,则该弹性元件能使得该组合元件及缓冲座回复到原来状态,而如果继续施加更大的过渡力道,则该组合元件会脱离该缓冲座,以达到完全脱离并保护使用者安全的效果,此外,当要重新组装时,只要将该组合元件再次组合上该缓冲座的连接部,就能迅速回复最初的使用效果与结构。


图1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以往美国专利第6431248B1号的安全脱离器;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图1中的安全脱离器结构;图3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以往美国专利第6845803B1号的安全脱离器;图4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以往美国专利第6263946B1号的安全脱离器;图5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图4中的安全脱离器的使用状态;
图6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的较佳实施例;图7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上述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图8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上述该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9是一接续图8的使用示意图,说明上述该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200的较佳实施例适用于连接于一窗帘拉绳201,该安全脱离器200包含一中空的本体20、一限位元件30、一缓冲座40、一弹性元件50,及一组合元件60。
该本体20包括一第一端部21、一与该第一端部21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22、一沿一轴向Z穿伸过该第一、二端部21、22的容室23、一自该第一端部21朝向该容室23延伸的第一抵肩部24,及二垂直于该轴向Z且穿伸过该第二端部22的限位孔25。
该限位元件30是一包括两末端31从所述限位孔25穿伸入该容室23中的吊环,该吊环是提供一连接绳202接上一窗帘上梁(图未示),实际制造时,该限位元件30也可以是一对从该第二端部22内侧凸伸于该容室23中的突粒,而该本体20则是直接与该窗帘上梁连结。
该缓冲座40是插设于该容室23中,并包括一配合该限位元件30的末端31且可沿该轴向Z做滑动的滑动部41、一自该滑动部41朝向该第一端部21延伸的连接部42,及一形成于该滑动部41与连动部42之间且对应于该第一抵肩部24的第二抵肩部43。
该滑动部41具有二分别对应该限位元件30的两末端31并沿该轴向Z延伸的滑槽411。
该连接部42具有一垂直该轴向Z环绕的卡槽421。
该弹性元件5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两端是分别顶抵于该第一、二抵肩部24、43,提供该缓冲座40一恒远离该第一端部21的力量。
该组合元件60是可脱离地组合于该连接部42,并包括一组与该卡槽421相配合的卡钩61,及一可提供该窗帘拉绳201穿伸的穿孔62。
如图7、8、9所示,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效果,当使用者拉动该窗帘拉绳201时,所施予该拉绳201的作用力,除了会牵动一窗帘叶片组(图未示)拉放之外,最后会依序经由该组合元件60及缓冲座40来向下移动,抗衡该弹性元件50向上的力道,以达到缓和过渡拉扯力量的效果,此时该弹性元件50可以被持续压缩,直到所述滑槽411的极限为止(如图8所示),于是,使用者就能感受到需要施加更多的力量,进而产生警觉拉扯到极限的功效。
接着,如果使用者取消施力,则该弹性元件50能使得该组合元件60及缓冲座40向上弹升回到原来状态,而如果继续施加更大的过渡力道,则该组合元件60的卡钩61会脱离该缓冲座40卡槽421,以达到完全脱离,并保护使用者安全的使用效果,当然,这时候该缓冲座40会向上弹升回到原来状态,而由于有透过该限位元件30与所述滑槽411的限制,所以该缓冲座40不至于跳脱出该本体20之外(如图9所示)。
最后,当使用者要重新组装时,只要将该组合元件60的卡钩61再次组合上该缓冲座40的卡槽421,就能迅速回复原先的使用状态,达到符合一般居家用品使用简易的需求。
所以,从上述说明中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200不但具有缓和过渡拉扯力量的功效,能充分提醒使用者察觉到不适当的施力效果,其结构也相当简洁、容易实际做生产制造,因此成本低价格便宜,而当使用者要重新安装时,其方式与过程也相当简单易懂,足以满足使用者居家修缮的简易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适用于连接于一窗帘拉绳,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脱离器包含一中空的本体、一限位元件、一缓冲座、一弹性元件,及一组合元件;该本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与该第一端部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及一沿一轴向穿伸过该第一、二端部的容室;该限位元件是自该第二端部凸伸于该容室中;该缓冲座是插设于该容室中,并包括一配合该限位元件且可沿该轴向做滑动的滑动部,及一自该滑动部朝向该第一端部延伸的连接部;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容室中,并恒提供该缓冲座一远离该第一端部的力量;及该组合元件是可脱离地组合于该连接部,并可连接该窗帘拉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自该第一端部朝向该容室延伸的第一抵肩部,该缓冲座还包括一形成于该滑动部与连动部之间且对应于该第一抵肩部的第二抵肩部,该弹性元件是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两端是分别顶抵于该第一、二抵肩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二垂直于该轴向且穿伸过该第二端部的限位孔,该限位元件是一包括两末端从所述限位孔穿伸入该容室中的吊环,该缓冲座的滑动部具有二分别对应该吊环的两末端并沿该轴向延伸的滑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座的连接部具有一垂直该轴向环绕的卡槽,该组合元件包括一与该卡槽相配合的卡钩,及一可提供该窗帘拉绳穿伸的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窗帘拉绳的安全脱离器,适用于连接于一窗帘拉绳,该安全脱离器包含一本体、一缓冲座、一弹性元件,及一组合元件。该本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与该第一端部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及一穿伸过该第一、二端部的容室,该缓冲座是插设于该容室中,该弹性元件能提供该缓冲座一恒远离该第一端部的力量。该组合元件是经过该第一端部组合于该缓冲座,并可连接该窗帘拉绳。借此,当使用者过度拉扯该窗帘拉绳时,必须先抗衡该弹性元件的力量而使得过度拉扯的力道获得缓冲,而如果继续施加过渡力道,则会使得该组合元件分离出该缓冲座,达到完全脱离以保护使用者安全的效果。
文档编号E06B9/28GK2913572SQ200620013019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
发明者黄太郎 申请人:丽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