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的平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20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锁的平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平把手的门锁,特别是针对该门锁中的平把手构造所提出的设计。
背景技术
门锁是一种装设于门板上提供锁定功能的对象,为使人们可在门的内外侧可以操控门锁,一般的门锁大都包含有把手分设于门锁两端,以利人们经由该把手旋转操控门锁中的锁栓。目前门锁的把手设计,概有平把手、圆头把手、...等多种型式,其中长杆状的平把手可提供人们以较省力地来操控,而为多数人所选用。
有关前述的平把手设计,先前传统的平把手是以铸造手段所制成,但该平把手铸造时所使用的模具,因其对应平把手凸伸的空心管状部的模穴形状较为复杂,造成该模具在加工制作时存在有技术上的困难点,使得模具的制造成本偏高。加以近年来因原物料的价格高涨,使得该实心平把手更有材料成本偏高的问题。
对于前述一体成型式的平把手模具制造困难及成本高之问题,有人进一步设计出组合式的平把手,其中该平把手是由数个个别成形制造的构件加以焊接固结而成的设计,使其可透过构件形状的简单化,克服前述一体成形式平把手模具制造困难及成本高等问题。惟该组合式平把手的构件中,仍包含有管状部的一部份或全部形状,其形状纵然可以简单化,在模具的加工制造上仍有一些技术难度,而且,该平把手组合后,构件间的接合强度有明显不足的情形,影响该平把手组合后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锁的平把手,希藉此设计,进一步改善先前组合式平把手制造以技术难度,以及接合强度不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平把手包括一把手本体及一管状转接轴管,该把手本体具有一中空柄部及一中空接管部设于该中空柄部的一端,该中空接管部远离该中空柄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该转接轴管置设于该接管部中,该转接轴管与该接管部间设有一固接体,使二者固接一体。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把手本体是由第一本体半部及第二本体半部焊接固结而成的型体。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中空接管部邻近该中空柄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二开口。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中空接管部朝向该中空柄部末端方向径向凸伸一中空凸部,与该转接轴管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转接轴管朝向该容置空间处设有轴向延伸的缺口。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转接轴管端部伸出该中空接管部具有第一开口的端部外。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中空接管部的第二开口周缘具有朝内凸伸的环凸缘。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转接轴管的管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组接部,该组接部是呈外凹内凸状。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固接体为焊材。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固接体为胶体。
如上所述门锁的平把手中,该接管部的第一开口外端部与该转接轴管外周面间设有焊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平把手主要是藉由一中空状的把手本体与一管状转接轴管的组合构造设计,如此不仅可使该把手本体及该转轴套筒组的形状简单化,且让该把手本体与该转接轴管皆可利用冲压手段成形制造,如此既可让该把手本体的成形模具的制造技术难度降低,以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并利用空心的把手本体构造有效地降低材料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平把手是利用该管状转接轴管直接插入该把手本体的接管部内,利用彼此间较大接合面积之固接体利用焊接或胶合等手段予以固接,即可令该把手本体与该转轴套筒组间呈现结合稳固之高结合强度。
附图简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锁的平把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
图1所示平把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及图4为
图1所示平把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侧视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锁的平把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平把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平把手较佳实施例增设焊料层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平把手较佳实施例增设焊料层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平把手具体实施例,请参阅
图1至图6所示,该平把手主要是包括一把手本体10及一管状转接轴管20,其中该把手本体10具有一中空柄部11及一中空接管部12设于该中空柄部11的一端,该中空接管部12远离该中空柄部11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13,该把手本体10可为第一本体半部111及第二本体半部112焊接固结而成的型体。
该转接轴管20是置设于该接管部12中,其端部可与该中空接管部12末端平齐,或可令该转接轴管20端部伸出该中空接管部12具有第一开口13的端部外,又该转接轴管20与该接管部12间设有一固接体30,使二者固接一体,前述的固接体30可为焊料或胶体,并设置于该转接轴管20外侧壁与该接管部12的内侧壁间,利用硬焊或胶合手段使二者固接一体,此外,如图7及8所示,该接管部12的第一开口13外端部与该转接轴管20外周面间尚可进一步设置一焊料层40呈点状分布或环状焊接固着于两者之间,使该把手本体10与该转接轴管20稳固地固接一体;又该转接轴管20的管壁上尚可成形至少一个组接部22,该组接部22是呈外凹内凸状,用以连接门锁的传动轴。
如图5、图6所示的平把手较佳实施例,该把手本体10中,尚可令该中空接管部12朝向该中空柄部11末端方向径向凸伸一中空凸部15,与该转接轴管20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51,该转接轴管20朝向该容置空间151处设有轴向延伸的缺口21,另于该把手本体10之该中空接管部12之第二开口14周缘形成朝内凸伸的环凸缘141,藉此,使该平把手可提供一锁心组设其中,作为门锁的外把手。
本实用新型平把手藉由前述构造设计,可以下列的制程步骤来完成,其包括有以成形手段制造该把手本体10的步骤,其中先以成形手段分别制造该把手本体10的第一、第二本体半部111,112,之后,再以焊接手段或胶合手段将该第一、第二本体半部111,112予以焊接或胶合固结成一空心的把手本体10,使该把手本体10包括有一中空柄部11以及一中空接管部12位于该中空柄部11的一端,前述的成形手段可为冲压成形、浇铸成形或锻造成形、...等,其中因该把手本体10为空心对象,故以冲压成形手段制造该把手本体10为佳;以成形手段制造一管状转动轴管20的步骤,是以冲压成形手段或其它成形手段制造出该中空管状的转动轴管20,并令该转动轴管20上形成至少一内凹外凸的组接部22;以及将该转动轴管20固设于该把手本体10的中空接管部12中的步骤,是于该转动轴管20外侧壁或该中空接管部12内侧壁先涂覆一层可为焊料或胶体的固接体30,再令该转动轴管20置设于该把手本体10的中空接管部12中,再以焊接或胶合手段使该转接轴管20固设于该中空接管部12内固结一体,或者,将该转动轴管20组设于该把手本体10的中空接管部12后,亦可再于该中空接管部12第一开口13外端部以点焊或环焊等焊接手段将该转动轴管20外端部与该中空接管部12形成一焊料层40,进一步将其焊接固结一体。
前述平把手制成后,尚可再施以一表面处理步骤,即是以抛光、电镀或烤漆等表面加工处理手段施作于该平把手的外表面,使其表面具有较佳的外观。
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平把手包括一把手本体及一管状转接轴管,该把手本体具有一中空柄部及一中空接管部设于该中空柄部的一端,该中空接管部远离该中空柄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该转接轴管置设于该接管部中,该转接轴管与该接管部间设有一固接体,使二者固接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把手本体是由第一本体半部及第二本体半部焊接固结而成的型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接管部邻近该中空柄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接管部朝向该中空柄部末端方向径向凸伸一中空凸部,与该转接轴管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转接轴管朝向该容置空间处设有轴向延伸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转接轴管端部伸出该接管部具有第一开口的端部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接管部的第二开口周缘具有朝内凸伸的环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转接轴管的管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组接部,该组接部是呈外凹内凸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体为焊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体为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的平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接管部的第一开口外端部与该转接轴管外周面间设有焊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的平把手,其包括一把手本体及一管状转接轴管,该把手本体具有一中空柄部及一中空接管部设于该中空柄部的一端,该中空接管部远离该中空柄部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该转接轴管置设于该接管部中,该转接轴管与该接管部间设有一固接体,使二者固接一体,藉此,使该平把手的组成构件形状简单化,易于成形制造,另可利用空心的型体降低材料成本,除此之外,更可令该把手本体与该转轴套筒组于组合后呈结合稳固状态。
文档编号E05B1/00GK2921199SQ20062011229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黄莲溪, 蒋光浚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