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17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芯,其通过将钥匙插入到转子中并进行旋转操作来对卡合部件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作为锁芯,有这样的锁芯(例如日本特开平7-150830号)在筒状保持件内容纳有主转子,并且在主转子上组装有后转子,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使环状盖的止脱部与筒状保持件卡合,将主转子、后转子和环状盖组装在筒状保持件上,主转子向前方(钥匙拔出方向)的移动被筒状保持件的边缘部卡定,并且主转子向后方(钥匙插入方向)的移动通过后转子被环状盖卡定。
在该锁芯中,当将钥匙(正确的钥匙)插入到主转子中时,设在主转子上的右杆和左杆能够与后转子卡定。因此,当对钥匙进行旋转操作时,主转子旋转,后转子也旋转。
另一方面,即使将钥匙以外的插入部件(不正确的钥匙等)插入到主转子中,设在主转子上的右杆和左杆也不能与后转子卡定。因此,即使对插入部件进行旋转操作,使主转子旋转,后转子也不会旋转。
然而,在该锁芯中,环状盖具有能够卡定主转子向前方和后方的移动的功能,右杆和左杆具有通过主转子的旋转能够使后转子旋转的功能,而环状盖与右杆和左杆是分开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结构的锁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锁芯包括转子,通过插入钥匙并进行旋转操作,该转子旋转;容纳部件,其容纳上述转子;卡定部件,其设在上述转子上,并通过与上述容纳部件卡定来将上述转子的向上述钥匙插入方向和上述钥匙拔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卡定;和卡合部件,当上述钥匙插入在上述转子中并且上述转子旋转时,通过与上述卡定部件卡合,该卡合部件借助于上述转子的旋转而被操作,并且,当上述转子在上述钥匙没有插入到上述转子中的情况下进行旋转时,该卡合部件不与上述卡定部件卡合,从而该卡合部件不会通过上述转子的旋转而被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锁芯在第一方面的锁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向上述钥匙拔出方向插入和组装在上述容纳部件中。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锁芯中,转子容纳在容纳部件中,通过使设在转子上的卡定部件通过与容纳部件卡定,转子向钥匙插入方向和钥匙拔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被卡定。
当通过将钥匙插入到转子中并进行旋转操作而使得转子旋转时,卡合部件与卡定部件卡合,由此,卡合部件借助于转子的旋转而被操作。另一方面,当转子在没有将钥匙插入到转子中的情况下进行旋转时,卡合部件不与卡定部件卡合,从而,卡合部件不会通过转子的旋转而被操作。
在此,卡定部件不仅具有能够将转子向钥匙插入方向和钥匙拔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卡定的功能,还具有能够借助于转子的旋转对卡合部件进行操作的功能。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锁芯中,转子向钥匙拔出方向插入和组装在容纳部件中。因此,能够在容纳部件上一体地设置卡定转子向钥匙拔出方向的移动的卡定部,从而能够使转子不易从容纳部件向钥匙拔出方向脱出。


将根据以下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从左前方观察到的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锁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到的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锁芯的止挡板配置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从前方观察到的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锁芯的拨动开关配置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从左侧观察到的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锁芯的主体内的第一套筒(包含滑杆)配置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从左前方观察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所谓的自由轮式锁芯10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中,锁芯10的前方(钥匙拔出方向、车辆外侧)用箭头FR表示,锁芯10的上方用箭头UP表示,锁芯10的右侧用箭头RH表示。
本实施方式的锁芯10例如设在车门(侧门和行李箱门)上,锁芯10的前方朝向车辆外侧,并且前表面露出到车辆外。
锁芯10具有作为容纳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主体12(转子壳体)。在主体12的前表面一体地设有作为卡定部的前表面部12A,前表面部12A在中心部分贯穿形成有圆形的开口14,从而使主体12内的中心部分(除周部以外)朝向前方敞开。
如图2详细所示,在主体12的内周面形成有作为卡定部的截面为矩形凹状的卡定槽16,卡定槽16沿整个周向配置于主体12的内周面。在主体12的右侧壁贯穿形成有矩形的插入孔18,插入孔18与卡定槽16连通。
如图4详细所示,在主体12的内周面上,在卡定槽16的前方沿周向形成有内阶差部20,在主体12的内周面,内阶差部20的后侧部分与内阶差部20的前侧部分相比直径更大。在主体12的内周面上,在内阶差部20的前面的右部和左部形成有截面为大致矩形的卡合凹部22,卡合凹部22与内阶差部20的后侧部分连通,并且所有的角部都是弯曲的。
在主体12内容纳有作为露出部件的大致圆板状的块体24,块体24在其整个周部由主体12的前表面部12A卡定了向前方的移动的状态下可以旋转。在块体24的中心部分贯穿形成有矩形的钥匙插入口26,钥匙插入口26通过主体12的前表面部12A的开口14向前方露出。
在主体12内,在块体24的后方(钥匙插入方向、车辆内侧)容纳有大致圆柱状的转子28,转子28在前表面与块体24卡合,并能够与块体24一体地旋转。在转子28的中心轴部分形成有截面为大致矩形的钥匙插入孔30,钥匙插入孔30与块体24的钥匙插入口26连通。
如图2详细所示,在转子28的后部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有截面为矩形的组装孔32,在组装孔32的一端与主体12的插入孔18对置的、转子28的旋转位置,通过将作为卡定部件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止挡板34经插入孔18压入(插入)到组装孔32中,止挡板34被组装在转子28上。在止挡板34的一端部贯穿形成有大致矩形的穿通孔36,穿通孔36从止挡板34的一端敞开,以使止挡板34容易从一端压入到组装孔32中。止挡板34的一端和另一端从转子28向上下方向突出,并且插入在主体12的卡定槽16中,由此,通过止挡板34与卡定槽16的前表面的卡定,转子28向前方的移动被卡定,并且通过止挡板34与卡定槽16的后表面的卡定,转子28向后方的移动被卡定,从而防止了转子28从主体12脱离。
如图3详细所示,在转子28上,在组装孔32的前方沿前后方向形成有多个截面为大致矩形的配置孔38,配置孔38沿上下方向贯穿转子28。在配置孔38内插入配置有构成切换部的大致矩形框状的拨动开关(tumbler)40(锁定板),拨动开关40可以沿配置孔38滑动(移动)。在拨动开关40与转子28(配置孔38内)之间架设有作为施力部的螺旋弹簧42,拨动开关40从转子28突出。由此,当作为钥匙的正确的钥匙(省略图示)从块体24的钥匙插入口26插入到转子28的钥匙插入孔30内时,借助于正确钥匙的钥匙槽,拨动开关40克服螺旋弹簧42的作用力而向转子28内滑动,从而解除了拨动开关40从转子28的突出。另一方面,当除正确钥匙以外的插入部件(例如不正确的钥匙)从块体24的钥匙插入口26插入到转子28的钥匙插入孔30内时,拨动开关40不向转子28内滑动,从而维持了拨动开关40从转子28的突出。
在转子28的后端部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小径部28A,小径部28A与转子28的其他部分相比直径小。
在主体12内容纳有可旋转的、构成切换部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套筒44,转子28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一套筒44内。在第一套筒44的后方配置有转子28的止挡板34,由此,第一套筒44向后方的滑动被止挡板34卡定。在第一套筒44的外周沿周向形成有外阶差部46,在第一套筒44的外周面,外阶差部46的后侧部分与外阶差部46的前侧部分相比直径更大。如图4详细所示,在外阶差部46的紧前面配置有主体12的内周面的内阶差部20,由此第一套筒44向前方的滑动被内阶差部20卡定。
如图3详细所示,在第一套筒44的内周面,在上部和下部形成有截面为弯曲矩形的插入槽48,插入槽48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插入槽48内插入有从转子28突出的拨动开关40,由此第一套筒44能够通过拨动开关40与转子28一体地旋转。
在第一套筒44的外周,在后侧部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配合有构成切换部的侧视为横向T字形的滑杆50,滑杆50不能沿第一套筒44的周向移动,但是可以向后方滑动。滑杆50的前端的宽度窄,且形成有矩形板状的卡合部50A,卡合部50A的所有角部都是弯曲的。如图4详细所示,卡合部50A与主体12内周面的卡合凹部22卡合(配合),由此通过滑杆50限制了第一套筒44的旋转。
在第一套筒44的后方配置有作为卡合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套筒52,转子28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二套筒52内。第一套筒44的滑杆50与第二套筒52的前表面接触,第二套筒52可以向后方滑动。在第二套筒52的前表面,在上部和下部沿径向形成有截面为矩形凹状的卡合槽54,转子28的止挡板34插入并卡合于卡合槽54。由此,第二套筒52能够通过止挡板34与转子28一体地旋转。
在第二套筒52的后方配置有作为保持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保持杆56,在保持杆56的前表面设有大致圆环板状的前表面板56A。转子28的小径部28A可旋转地贯穿前表面板56A的内部(中心部分),由此,保持杆56向前方的移动在前表面板56A处被转子28的小径部28A的紧挨着的前面部分卡定。在转子28的小径部28A上配合有作为止脱部件的弹性板状的E形环58,由此,保持杆56向后方的移动在前表面板56A处被E形环58卡定。
第二套筒52与前表面板56A配合,由此保持杆56可以与第二套筒52一体地旋转。在前表面板56A上,在左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矩形板状的卡定凸起60,卡定凸起60从前表面板56A向前方突出。
在第二套筒52与保持杆56之间配置有作为施力部的回位弹簧(backspring)62,回位弹簧62是压缩螺旋弹簧,在其内部贯穿有转子28。回位弹簧62夹在第二套筒52和保持杆56之间,回位弹簧62对第二套筒52向前方施力,并且对保持杆56向后方施力。回位弹簧62的一端卡定于保持杆56的卡定突起60,并且回位弹簧62的另一端卡定于主体12,回位弹簧62对保持杆56向朝着初始旋转位置的方向施力。
在保持杆56的后方设有作为操作对象的杆64,在杆64上贯穿有作为弹性组装部件的弹性圆轴状的销簧66,销簧66与保持杆56的前表面板56A后侧部分卡合,由此,杆64通过销簧66组装在保持杆56上,杆64通过销簧66可以与保持杆56一体地旋转。在杆64的前方配置有转子28的小径部28A,在杆64与小径部28A之间夹持保持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弹性圆筒状的衬垫68。
杆64与未图示的操作机构(例如门的锁定机构)连接,通过使杆64旋转,来对操作机构进行操作(例如对锁定机构进行锁定操作或锁定解除操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在以上结构的锁芯10中,当将正确的钥匙从前方经块体24的钥匙插入口26插入到转子28的钥匙插入孔30中时,借助于正确钥匙的钥匙槽,拨动开关40克服螺旋弹簧42的作用力而向转子28内滑动,从而解除了拨动开关40向第一套筒44的插入槽48的插入。因此,当对正确的钥匙进行旋转操作从而使块体24和转子28旋转时,第一套筒44不旋转,另一方面,第二套筒52克服回位弹簧62的作用力通过转子28的止挡板34而旋转(被操作),通过保持杆56和杆64的旋转,操作机构被操作。此外,当解除对正确钥匙的旋转操作力时,借助于回位弹簧62的作用力,块体24、转子28、第二套筒52、保持杆56和杆64复位至初始旋转位置。
另一方面,当将除正确钥匙以外的插入部件(例如不正确的钥匙)从前方经块体24的钥匙插入口26插入到转子28的钥匙插入孔30中时,拨动开关40不向转子28内滑动,从而维持了拨动开关40向第一套筒44的插入槽48中的插入。因此,当对插入部件进行旋转操作从而使块体24和转子28旋转时,第一套筒44通过拨动开关40旋转,由此解除了第一套筒44的滑杆50的卡合部50A与主体12内周面的卡合凹部22的卡合,从而使得滑杆50向后方滑动。由此,第二套筒52克服回位弹簧62的作用力借助于滑杆50向后方滑动,转子28的止挡板34向第二套筒52的卡合槽54中的插入被解除,由此,即使转子28旋转,第二套筒52、保持杆56和杆64也不旋转,操作机构不会被操作。
在此,转子28的止挡板34不仅具有插入到主体12的卡定槽16中从而可以卡定转子28向前方和后方的移动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插入到第二套筒52的卡合槽54中从而能够通过转子28的旋转使第二套筒52旋转的功能。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另外,当组装锁芯10时,在块体24、转子28(包括拨动开关40和螺旋弹簧42)和第一套筒44(包括滑杆50)从后方插入在主体12内的状态下,止挡板34经主体12的插入孔18压入到转子28的组装孔32中。然后,将第二套筒52、保持杆56和回位弹簧62从后方组装到转子28上,使E形环58与转子28的小径部28A配合,并且使回位弹簧62卡定于主体12和保持杆56的卡定突起60。另外,通过销簧66将杆64从后方组装到保持杆56上,并且在转子28的小径部28A与杆64之间夹持衬垫68。
这样,块体24、转子28和第一套筒44从后方(车辆内侧)插入并组装在主体12内。因此,能够将卡定块体24、转子28和第一套筒44向前方(车辆外侧)的移动的前表面部12A一体地设置在主体12上,从而能够使得块体24、转子28和第一套筒44不易被从主体12向前方(车辆外侧)拔出。
此外,即使有冲击力从前方(车辆外侧)向后方(车辆内侧)作用于主体12内的块体24、转子28和第一套筒44,通过转子28的止挡板34与主体12的卡定槽16的卡定,也能够抑制块体24、转子28和第一套筒44向后方移动。
由此,能够使第二套筒52、保持杆56和杆64不易不正确地旋转,从而能够使对操作机构进行不正确的操作变得困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28的止挡板34构成为能够卡定转子28向前方和后方的移动,但是转子28的止挡板34只要构成为能够卡定转子28向前方和后方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锁芯10的前方朝向车辆外侧以使锁芯10的前表面露出于车辆外,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锁芯10的前方朝向车室(包括行李室)内侧以使锁芯10的前表面露出于车室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锁芯,其包括转子,通过插入钥匙并进行旋转操作,该转子旋转;容纳部件,其容纳上述转子;卡定部件,其设在上述转子上,并通过与上述容纳部件卡定来将上述转子的向上述钥匙插入方向和上述钥匙拔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卡定;和卡合部件,当将上述钥匙插入在上述转子中并使上述转子旋转时,通过与上述卡定部件卡合,该卡合部件借助于上述转子的旋转而被操作,并且当上述转子在上述钥匙没有插入到上述转子中的情况下进行旋转时,该卡合部件不与上述卡定部件卡合,从而不会通过上述转子的旋转而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向上述钥匙拔出方向插入和组装在上述容纳部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的后部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有截面为矩形的组装孔,在上述容纳部件中,作为上述卡定部件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止挡板从上述组装孔的一端插入在上述组装孔中,从而该止挡板组装在上述转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止挡板的一端部贯穿形成有大致矩形的穿通孔,该穿通孔从上述止挡板的一端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纳部件上形成有卡定槽,上述止挡板的一端和另一端从上述转子向上下方向突出,并且插入在上述卡定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纳部件内容纳有可旋转的、构成切换部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套筒,上述转子可旋转地配合在该第一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套筒的外周,在后侧部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配合有构成切换部的侧视为横向T字形的滑杆,该滑杆不能沿上述第一套筒的周向移动,但能够向后方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套筒的后方配置有作为上述卡合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套筒,上述转子可旋转地配合在该第二套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套筒的上述滑杆与上述第二套筒的前表面接触,上述第二套筒能够向后方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套筒的前表面,在上部和下部沿径向形成有截面为矩形凹状的卡合槽,上述转子的上述止挡板插入并卡合在该卡合槽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芯。在锁芯中,止挡板压入在转子的组装孔中,并卡定在主体上,并且还插入在第二套筒的卡合槽中。当将正确的钥匙插入到转子中并使转子旋转时,第一套筒不旋转,第二套筒通过止挡板旋转。当将不正确的钥匙插入到转子中并使转子旋转时,第一套筒旋转,第二套筒通过滑杆向后方滑动,从而,止挡板脱离卡合槽,第二套筒不旋转。这里,由于止挡板具有能够卡定转子的移动的功能、和通过转子的旋转能够使第二套筒旋转的功能,所以能够简化结构。
文档编号E05B15/00GK101054872SQ20071009634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0日
发明者山口纯, 片桐寿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