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26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
技术背景推拉窗由于美观耐用,结构合理,在建筑上应用比较广泛,现有的推拉窗 由于面积比较大,而且推拉关启,因而给安置纱窗造成一定困难,现有的纱窗 一般是采用纱窗框固定纱网,将纱窗安放在窗框边沿上,与窗框不是一体,虽 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纱窗框与窗框间结合密封不好,同时由于纱窗裸露在 外,纱网的坚固性不要,往往被挂坏,造成纱网的功能失效,而且影响美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隐形安装在窗框和 窗扇之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密封隔热效果好的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o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是由窗框、 推拉窗扇和纱网组成,其特点是纱网的一侧固定在窗框内,另一侧巻在推拉窗 扇靠近窗框侧的立柱内巻管上,巻管上设有扭转弹簧。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纱网固定在窗框一侧是纱窗固 定在纱窗固定件上,纱窗固定件上固定有磁条。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巻管的两端设有封盖。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巻管立柱与窗玻璃框间、窗 框的中部设有隔热条。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推拉窗扇与窗框的 接触部位设有密封毛条。本实用新型与己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 用新型采用纱网的一侧固定在窗框内,另一侧巻在推拉窗扇靠近窗框 侧的立柱内巻管上,巻管上设有扭转弹簧,这样窗框与推拉窗扇结合 时,即窗扇是关闭时,纱网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巻在巻管上,从外部 看不见纱网,开窗时则将纱网拉出,覆盖整个窗户空间;纱网固定在 窗框一侧是纱窗固定在纱窗固定件上,纱窗固定件上固定有磁条,这 样在开窗时,需要纱窗时,可将纱网从窗扇内拉出,通过磁条吸附窗 框固定,有时不需要纱窗,可以将磁条从窗框上剥离,纱网也可以收 縮巻在窗扇内的巻管上,方便了使用;巻管两端设有封盖,密封性较 好,在巻管立柱与窗玻璃框间、窗框中部设有隔热条,避免了热量的 传递,在推拉窗扇与窗框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毛条,这样可以保证窗 体的密封、隔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参照图1,是在窗框1内 设有推拉窗扇10,纱网4的一侧固定在窗框1内,另一侧巻在推拉
窗扇10靠近窗框1側的立柱内巻管6上,巻管6上设有扭转弹簧7, 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实施例2, 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参照图2,是在实施例1 的基础上,纱网4固定在窗框1一侧是纱窗4固定在纱窗固定件3上, 纱窗固定件3上固定有磁条2,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 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参照图3,是在实施例2 的基础上,内有巻管6两端设有封盖5,在巻管6立柱与窗玻璃框间 设有隔热条8,窗框l的中部设有隔热条8,隔热条8将窗框1的内、 外两部分结合成一体,在推拉窗扇10与窗框1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 毛条9,其他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是由窗框(1)、推拉窗扇(10)和纱网(4)组成,其特征是纱网(4)的一侧固定在窗框(1)内,另一侧卷在推拉窗扇(10)靠近窗框(1)侧的立柱内卷管(6)上,卷管(6)上设有扭转弹簧(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其特征是纱网(4) 固定在窗框(1) 一侧是纱窗(4)固定在纱窗固定件(3)上,纱窗固定件(3) 上固定有磁条(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其特征是巻管(6) 的两端设有封盖(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其特征是在巻管(6) 立柱与窗玻璃框间、窗框(1)的中部设有隔热条(8)。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其特征是在推拉窗扇 (10)与窗框(1)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毛条(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是由窗框、推拉窗扇和纱网组成,纱网的一侧固定在窗框内,另一侧卷在推拉窗扇靠近窗框侧的立柱内卷管上,卷管上设有扭转弹簧,纱网固定在窗框一侧是纱窗固定在纱窗固定件上,纱窗固定件上固定有磁条,卷管的两端设有封盖,在卷管立柱与窗玻璃框间、窗框的中部设有隔热条,在推拉窗扇与窗框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毛条,本实用新型具有隐形安装在窗框和窗扇之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密封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E06B3/46GK201050267SQ200720021569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9日
发明者骞 张, 邢济万 申请人:杨增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