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门窗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51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门窗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尤其是指一种金属巻帘与保温门窗的组 合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采用的门窗,多是传统的移窗(门)或推窗(门),先进些的 建筑仅仅在门窗本体做文章,使用双层玻璃隔热,抑或加强框架间的密封性能, 但是一般仅此而已;这种传统的门窗结构,仅具有遮风避雨和基本的隔热功能, 却都没有高效率的外遮阳设计,难以抵挡室外炙热阳光,造成夏天室内酷热难耐, 空调耗能增加,且易遭到小偷入侵,不抗强风暴雨的侵袭,以及忍受路人偷窥的 困扰,弊端较多;由于构造简单,功能单一,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尤其 是传统的门窗在长时间风吹日晒后加速框架的老化,其密封性能下降,造成建筑 整体耗能大,冬夏季节制冷或保温效果大打折扣,在全球气候逐年变暖的现状下, 更是无法遮挡日益强烈的阳光。目前,人类对能源节约的要求更加迫切,对建筑 物的节能门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一些缺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门窗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包括有门窗本体,巻帘箱,巻扬机构,金属巻帘和金属滑轨。巻扬机构安装在门窗 本体框架上横档的上面,金属巻帘覆盖在门窗本体的外侧,金属巻帘在金属滑轨 内上下运行。
门窗本体为传统的隔热性能较好的塑料或木质材料,在生产成型时,立框型 材外侧形成"T"形卡钩;金属滑轨在生产成型时,与门窗本体相结合的一侧加工
出"C"形卡扣。立框型材外侧的"T"形卡钩与金属滑轨的"C"形卡扣紧密结
合为一体,这样门窗本体的立框就可以像传统型材的立框一样,加工出门窗的外 框。金属巻帘的巻帘箱安装在门窗框架上横档上面,门窗本体与巻帘机构紧密配 合为一体成型。巻扬机构安装在巻帘箱内。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巻扬机构有两种类型,手动式和电动式。
手动式巻扬机构由巻轴、拉索轮、拉索、巻线器、左端盖、右端盖和巻轴支 座组成。其中,拉索轮安装在巻轴的右端,拉索缠绕在拉索轮上以收发拉索,拉 索通过右端盖上的拉索出口留置在居室内。巻轴的右端面上加工有轴孔,手动式
巻扬机构的右端盖上加工有凸柱,插入到巻轴的右端面的轴孔中;巻轴的左端面 上加工有凸柱,安装在巻轴支座的孔中,巻轴支座通过螺钉安装在左端盖上。上 升时拉下拉索可以使巻轴转动,提升巻帘,下降时,将拉索从巻线器释放,巻帘 片因本身重量可自动下降。
电动式巻扬机构由巻轴、管状电机、电机耦合盘、电机卡座、巻轴销头、左 端盖、右端盖和巻轴支座组成。其中,管状电机安装在巻轴的右端,管状电机的 右端面设计有耳翼,镶嵌安装在电机卡座上,电机卡座通过螺钉固定在电动式巻扬机构的右端盖上;管状电机的左端安装有电机耦合盘,巻轴的右端安装有巻轴 销头,巻轴销头插入到电机耦合盘内的销孔中,两者连接为一体,巻轴受电机驱 动而旋转。巻轴的左端面上加工有凸柱,安装在巻轴支座的孔中,巻轴支座通过 螺钉安装在左端盖上。管状电机通过电缆与控制按钮连接,控制按钮安装在居室 内的立框上,管状电机电源采用一般市电供电即可。
金属巻帘叶片顶端与巻扬机构的巻轴相连,帘片的两端镶嵌在金属滑轨的槽 中,在巻扬机构的左右端盖上都加工有导行口,以利于巻帘的升降。启动巻扬机 构下降(或上升)时,金属巻帘在滑轨中向下(或上升)滑行,覆盖住全部或部 分门窗本体,阻挡阳光从窗口射入室内,从而达到遮阳隔热的节能效果与采光透 气功能。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复合门窗构造相当于在传统意义的门窗外覆盖一层超耐候的金属巻帘,能 够抵挡室外炎热的阳光、强风暴雨,实际应用时根据需要调节金属巻帘覆盖门窗 的比例,以实现对采光和通气的不同要求,同时具有增强门窗功能的效果。
由于本复合门窗构造在传统意义的门窗本体和超耐候金属巻帘这种结构上形 成了二层高效保温绝热的隔热层 一层是外遮阳金属巻帘,该金属巻帘由双层金 属材质构成,中间填充聚氨脂发泡绝缘材料,有效阻隔阳光与热能传导进入室内, 遮蔽太阳辐射热能实现节能;第二层是传统的门窗本体,由于采用了隔热性能较 好的塑料或木质材料,从而有效阻绝了室内外温差的传导。而且外面的金属巻帘 层由于采用了超耐候材料,大大延缓了这种复合门窗的老化进程,内层的门窗本体采用了隔热性能较好的塑料或木质材料,隔热性能极佳,由于不直接与强烈的 日光接触,容易老化的弊端被克服,所以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各尽所用,相得 益彰。
另外,门窗本体立框与金属滑轨通过"T"形卡钩和"C"形卡扣的紧密结 合,门窗本体上横档与巻帘箱的相互结合,使制造与安装的流程大为简化,降低 了生产施工成本,同时由于安装工作无需在室外作业,避免了施工的危险与维修 的困难。
据有关统计,建筑物开口面积约占建筑总表面积的1/6,耗能量却占建筑总耗 能的一半;经测算和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门窗措施后,.节能效率大为提 高,可降低能耗50%。
本复合门窗构造除具有节能的功效外,金属巻帘叶片上设计的通风口同样能 够让光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令居者舒适。且金属巻帘的坚固性及复合门窗整 体的严密性,在安全防盗方面的功能完全超越了传统的门窗。

图1为传统的门窗实用效果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式实施例安装后的实际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式实施例的分解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本体立框型材与滑轨相结合的实际效果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本体立框型材与滑轨相结合的剖面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式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l,门窗本体l为传统意义的门窗,固定在建筑物的相应开口位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式实施例安装后的实际效果示意图,手动式巻扬机构 2a固定在框架的上横档上面,巻帘3在框架外侧的滑轨槽中,通过拉索8a在室 内控制其上升或下降。
对于手动式巻扬机构2a的装配如图3所示,巻帘3与巻轴6a相连,在巻轴 6a的右端安装有拉索轮7,用以回收或释放拉索8a,拉索8a缠绕在拉索轮7上, 右端盖4a下方的设计有拉索出口 13b,该出口朝向居室内,拉索8a通过拉索出 口 13b将另一端留在居室内的巻线器8b中。在巻轴6a的右端面加工有轴孔,与 巻扬机构2的右端盖4a上的凸柱相配合,在巻轴6a的左端面加工有凸柱,与巻 轴支座5相配合,从而完成巻轴6a的定位,巻轴支座5用螺栓固定在巻扬机构2 的左端盖4b上。左端盖4b和右端盖4a在巻帘箱11固定在一起,在左端盖4b 和右端盖4a的下侧设计有导行口 13a,以实现巻帘3运行时的平滑性。
对于电动式巻扬机构2b的装配如图6所示,巻帘3与巻轴6b和管状电机18 相连,在管状电机18的右端加工有耳翼,镶嵌安装在电机卡座17上,电机卡座 17通过螺钉固定在右端盖16a上,在巻轴6b的左端面加工有凸柱,与巻轴支座 5相配合,从而完成巻轴6b的定位,巻轴支座5用螺钉固定在电动式巻扬机构2b的左端盖16b上。左端盖16b和右端盖16a与巻帘箱11固定在一起,在左端 盖16b和右端盖6a的下侧设计有导行口 13a,以实现巻帘3运行时的平滑性。
手动式巻扬机构2a或电动式巻扬机构2b固定在框架的上横档上面,导行口 13a与左右两侧的金属滑轨9的槽道紧密配合。金属滑轨9与框架立柱10相配合 的一侧设计有"C"型的卡扣15,框架立柱10与金属滑轨9相配合的一侧设计 有"T"型的卡钩14,如图5所示。安装时金属滑轨9的"C"型的卡扣15与框 架立柱10的"T"型的卡钩14相紧密配合,无需另外的固定措施,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包括门窗本体(1),卷扬机构(2),卷帘箱(11),金属卷帘(3),和金属滑轨(9);其特征在于卷扬机构(2)安装在门窗本体框架上横档的上面,金属卷帘(3)覆盖在门窗本体(1)的外侧,金属卷帘(3)在金属滑轨(9)内上下运行。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其特征在于金属滑轨(9)的"C"型的卡扣(15)与框架立柱(10)的"T"型的卡钩(14)紧密配合为 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其特征在于金属巻帘(3) 的巻帘箱(ll)安装在门窗框架上横档上面,门窗本体与巻帘机构紧密配合为一体 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其特征在于金属巻帘(3)采用超耐候的填充聚氨脂发泡绝缘材料的双层金属材料,覆盖在门窗本体(l)外 侧;门窗本体(l)采用隔热性能较好的塑料或木质材料安装在金属巻帘的内侧, 建筑物的开口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其特征在于可采用手动式巻扬机构(2a)或电动式巻扬机构(2b)。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门窗构造,包括门窗本体(1),卷扬机构(2),金属卷帘(3)和金属滑轨(9)。门窗本体(1)固定在建筑物的开口位置。卷扬机构(2)固定于门窗本体(1)上横档的上面,金属滑轨(9)的“C”型的卡扣(15)与框架立柱(10)的“T”型的卡钩(14)相紧密配合,金属卷帘(3)在金属滑轨(9)内运行。本复合门窗构造采用的超耐候金属卷帘(3)和具有隔热性能较好的塑料或木质材料的门窗本体(1),有效的阻绝了室内外温差的传导,抵挡室外炙热的阳光、强风暴雨,节能效率大为提高,实际应用时根据需要调节金属卷帘覆盖门窗的比例,可实现对采光和通气的不同要求,兼具安全防盗方面的功能。
文档编号E06B9/08GK201152133SQ200720076840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威颖 申请人:陈威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