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49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儿童秋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婴幼儿使用的 电动秋千。
背景技术
秋千是公共健身、休闲场所常见的休闲器材,其结构简单,由座椅通过其 两侧的绳索或直杆悬挂于高处固定物而构成,由人力推动开始摇摆。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喜爱荡秋千。中国专利号为01237776. 7公开了一种电动秋千, 其整体结构包括支架、吊杆、坐椅和驱动机构,坐椅由吊杆悬吊在支架的横梁 上,其特征在于吊杆为两根;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和控制器,直线电机安装 在吊杆及坐椅为静止状态时所处位置的下方,电机的次级板固定在吊杆下部、 与定子成水平悬空相对;电机通过由控制器所控制的继电器触点与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产品将吊杆简化为两根,使结构简单、摆荡灵活,且摆荡时无相互牵制、 损耗小;同时,采用呈水平放置的直线电机进行驱动,不仅使驱动力增大,而 且也使感应面增大、感应部件之间的配合范围广,不会造成定位困难。但该专 利技术方案也有不足之处。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婴幼儿不能单独荡秋千,需 由专人看管;其次,秋千位置固定,无法移动;占据空间大,只适合于公共场 所使用。所以,开发一种适合儿童使用、又可移动、占据空间小的秋千,是本 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儿童、可移动且占据空间小的电动儿童秋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提篮及撑架,撑架由前、后撑脚构成,提篮两侧连有摇杆,摇杆与撑脚转轴连接,摇杆上方固定连接电机,电机轴与横杆相连,横杆两边不等重。所述的儿童秋千,横杆两端悬挂不等重的承重物。所述的儿童秋千,前、后撑脚通过上端的关节转动连接,关节设按钮,按 钮顶压齿轮和弹簧,齿轮与关节的内齿相卡;撑脚由上、下脚管通过钢丝卡簧 连接。所述的儿童秋千,提篮与摇杆通过固定座连接。 所述的儿童秋千,摇杆通过轴承与撑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儿童秋千适合于婴幼儿使用,婴幼儿坐于提篮内,由电 机驱动提篮摇摆,无需由人力推动,方便使用;婴幼儿坐于提篮内荡秋千时, 也无需专人看管,使用安全;该儿童秋千占据空间小,方便移动;此外,本实 用新型的电动秋千的前后撑脚可折叠,存放时,减少占据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撑脚的关节连接图。 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示中,l-脚套、2-下脚管、3-钢絲卡簧、4-支撑架、5-弹簧片、6-弹簧 片、7-提篮固定座、8-下摇杆、9-上脚管、10-定保险片、11-铆钉、12-动保险
片、13-保险装饰盖、14-后脚关节、15-辅助弹簧、16-齿轮、17-弹簧、18-铆 钉、19-按钮、20-前脚关节、21-轴承套、22-上摇杆、23-承重、24-电机、25-电机外罩、26-销子、27-横杆、28-承重、29-轴承、30-轴承座、31-轴承盖、 32-铆钉、33-提篮、34-铆钉、35-保险护片、36-弹簧片、37-弹簧片、38-前撑 脚、39-后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l、 2、 3、 4所示,儿童秋千的撑架由前撑脚38、后撑脚39构成,撑脚 由上脚管9与下脚管2通过钢丝卡簧3连接而成,下脚管2下方套有脚套1。前撑脚38、后撑脚39呈U型,两者通过上端的关节连接后,侧视呈人字形。 前撑脚38上端通过铆钉11连接动保险片12及前脚关节20,后撑脚39上端通过铆 钉32连接定保险片10、保险护片32及后脚关节14,动保险片12套于定保险片10 外,定保险处10沿横向开一滑槽,动保险片12的一端螺接铆钉34,铆钉34置入 定保险片10的滑槽中并可沿槽滑动。动保险片12可在保险护片35与定保险片10 间左右滑动。在后脚关节14内装入弹簧17,齿轮16顶压弹簧17,齿轮16与前脚关节20内 齿相卡。辅助弹簧15顶住前、后脚关节20、 14,用铆钉18将前脚关节20与后脚 关节14铆接在一起,在前脚关节20中装入按钮19,按钮19顶触齿轮16。提篮支撑架4处于两侧撑脚之间,两侧通过弹簧片5与提篮固定座7相连,固 定座7通过弹簧片6连接下摇杆8。提篮33置于提篮支撑架4之上,并插入固定座7 的孔内,婴幼儿坐于提篮33内。 铆钉18伸入安装于后脚关节14的轴承座30内,轴承座30装上轴承29,轴承 29外套轴承套21并盖上轴承盖31,下摇杆8上端头插入轴承套21内。其中一侧的 轴承套21通过弹簧片36与上摇杆22下端头相连,上摇杆22的另一端头通过弹簧 片37插入内装有电机24的电机外罩25,电机24的输出轴装上销子26,销子26与 横杆27固定连接,横杆27的两端分别悬挂承重物23、 28,两承重物不等重,外 形为动物体。启动电机24,电机24带动横杆27的旋转,使横杆27两端头的承重物23、 28 也跟着旋转,由于两承重物不等重,在转动时产生水平方向的离心力,该离心 力能使上摇杆22、下摇杆8前后摆动,从而使下方的提篮33也跟着摆动,实现电 动荡秋千。按压按钮19,使齿轮16克服弹簧17的作用力并向后脚关节14内移动,直至 齿轮16与前脚关节20的内齿完全脱离,前、后脚关节20、 14可相对转动,此时, 向内靠拢方向转动前、后脚关节20、 14,前、后脚关节20、 14克服辅助弹簧15 的作用力,直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按钮19,齿轮16在弹簧17的回复力作用 下弹出至前脚关节20内,齿轮16复位后又与前脚关节20的内齿相卡,从而锁住前后脚关节,完成前后脚撑间的折叠过程。按压按钮19,使齿轮16克服弹簧17的作用力,齿轮16向后脚关节14内移动, 直至齿轮16与前脚关节20内齿完全脱离,前、后脚关节20、 14便可相对转动, 同时向外转动前、后脚关节20、 14,在辅助弹簧15的作用力下,绕铆钉18向外 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按钮19,齿轮16在弹簧17的作用下弹出至前脚关节20 内,齿轮16复位后与前脚关节20的内齿相卡,从而锁住前后脚关节,完成前后 撑脚间的张开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提篮及撑架,其特征在于撑架由前、后撑脚构成,提篮两侧连有摇杆,摇杆与撑脚转轴连接,摇杆上方固定连接电机,电机轴与横杆相连,横杆两边不等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两端悬挂不 等重的承重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前、后撑脚通过上端的 关节转动连接,关节设按钮,按钮顶压齿轮和弹簧,齿轮与关节的内齿相卡; 撑脚由上、下脚管通过钢丝卡簧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提篮与摇杆通过固定座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摇杆通过轴承与撑架转 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提篮及撑架,撑架由前、后撑脚构成,提篮两侧连有摇杆,摇杆与撑脚转轴连接,摇杆上方固定连接电机,电机轴与横杆相连,横杆两边不等重。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儿童秋千适合于婴幼儿使用,婴幼儿坐于提篮内,由电机驱动提篮摇摆,无需由人力推动,方便使用;婴幼儿坐于提篮内荡秋千时,也无需专人看管,使用安全;该儿童秋千占据空间小,方便移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秋千的前后撑脚可折叠,存放时,减少占据空间。
文档编号A47D13/00GK201045994SQ200720105940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6日
发明者徐银昌 申请人: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