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闸门气大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834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闸门气大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巻闸门气大梁。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带小门的巻闸门一般都设有巻闸门气大梁和小门中柱,小门中柱 通过中柱固定器安装在巻闸门气大梁上,由于现有技术中巻闸门气大梁的侧壁 都是平面结构,因此中柱固定器只能通过螺丝固定在巻闸门气大梁的侧壁上。 上述固定连接结构存在结构强度低、抗台风性能差等缺陷,台风一来,上述结 构的中柱和小门很容易被台风吹跑,损坏严重。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抗台风性能好的 巻闸门气大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巻闸门气 大梁,包括气大梁主体,所述气大梁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气大梁主体长度方向 平行的开口凹槽,开口凹槽的上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下伸出一定长度的 上挡板,开口凹槽的下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上伸出一定长度的下挡板。本实用新型巻闸门气大梁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气大梁 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凹槽,开口凹槽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 因此气大梁主体的侧壁上就形成安装中柱固定器的开口滑道,安装中柱时,首 先将中柱固定器套在上述开口滑道中,再用螺丝加以固定,然后将中柱直接往 上一套,即可将中柱牢固地固定在气大梁主体上,由于中柱固定器嵌套在开口滑道中,中柱固定器的上下和前后都得到很好的定位,因此无论台风多大,都 可以确保中柱和小门不会被台风吹跑,大大提高了抗台风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巻闸门气大梁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巻闸门气大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巻闸门气大梁与中柱固定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巻闸门气大梁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气大梁主 体4,所述气大梁主体4的侧壁上设有与气大梁主体4长度方向平行的开口凹槽 1,开口凹槽l的上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下伸出一定长度的上挡板2,开 口凹槽1的下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上伸出一定长度的下挡板3,所述上挡 板2与开口凹槽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同下挡板3与开口凹槽1的底面之间的距 离相等。安装中柱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中柱固定器5套在由上挡板2、下挡 板3和开口凹槽1组成的开口滑道中,再用螺丝加以固定,然后将中柱直接往 上一套,即可将中柱牢固地固定在气大梁主体4上,由于中柱固定器5嵌套在 开口滑道中,中柱固定器5的上下定位由开口凹槽1的上下侧壁的配合来完成, 中柱固定器5的前后定位由开口凹槽1的底面与上挡板2、下挡板3的配合来完 成,中柱固定器5的左右定位由固定螺丝来完成,而现有技术中的中柱固定器 的上下、前后、左右定位全部由固定螺丝来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 用新型巻闸门气大梁与中柱固定器固定连接,其连接牢固度大大提高,因此无 论台风多大,都可以确保中柱和小门不会被台风吹跑,大大提高了抗台风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卷闸门气大梁,包括气大梁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大梁主体(4)的侧壁上设有与气大梁主体(4)长度方向平行的开口凹槽(1),开口凹槽(1)的上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下伸出一定长度的上挡板(2),开口凹槽(1)的下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上伸出一定长度的下挡板(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巻闸门气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2) 与开口凹槽(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同下挡板(3)与开口凹槽(1)的底面之间 的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强度高、抗台风性能好的卷闸门气大梁,它包括气大梁主体(4),所述气大梁主体(4)的侧壁上设有与气大梁主体(4)长度方向平行的开口凹槽(1),开口凹槽(1)的上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下伸出一定长度的上挡板(2),开口凹槽(1)的下侧壁在靠近开口位置设有向上伸出一定长度的下挡板(3)。
文档编号E06B9/17GK201106394SQ20072011375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5日
发明者黄朝宗 申请人:黄 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