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原竹扶手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83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卸原竹扶手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原竹扶手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原竹扶手椅普遍采用开榫、打眼、胶粘固定的传统榫连接结构模式制 作而成,整体产品一般不可拆卸,在运输、储存中容易受压损坏,如椅脚折断等, 特别是产品体积比较大,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多,使仓储、运输费用增 加,成品综合成本随之上升,不利于市场开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1巾采用金属连接框架结构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技术方 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其传统的榫卯连接不可拆卸的局限性。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包括前后支脚、椅面、椅背及左右扶手,其特征 在于前后支脚分别套接在连接框架四个顶角的下部,椅背套接在连接框架后部顶 角上部,椅面与连接框架配合连接。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框架由前后架、连接架以 螺接方式连接构成。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椅面下部配合设置固定条及与固定条 连接的固定架,椅面通过固定架与连接框架配合连接。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左右扶手的横档内端与椅背连接,与横档连接的支撑直档下端与连接框架侧边设置的套管套接配合。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椅面下部配合设置固定条及与固定条 连接的固定架,椅面通过固定架与连接架配合连接。上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改变原竹扶手椅传统的连接模式,采用金属连接框 架式分体拆卸结构,构思新颖独特、结构合理、工艺简单,实现了产品各部件的 分体包装、运输,既可以避免储存、运输过程中受挤压损坏,更可以极大地节省 存放空间,大大降低仓储费、运输费等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有效降低产品综合成 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la—前后支脚、2 —连接框架、3 —椅面、4/4a—扶手、5 —椅背、6 一套管、7/7a—前架/后架、8 —连接架、9一固定架、IO—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为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前后支脚l、 la、椅面3、椅背5及左右扶手 4、 4a采用原竹制作。椅面3下部配合设置固定条10及与固定条10连接的固定架 9,固定条IO、固定架9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通过焊接等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固定 条10插接在椅面3 —对围档上。连接框架2由前后架7、 7a、连接架8以螺接方 式连接构成,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前后支脚l、 la分别套接在连接框架2的前后 架7、 7a四个顶角的下部,椅背5套接在后架7a顶角上部,椅面3通过固定架9与连接框架2配合连接,固定架9通过螺栓与连接架8固定连接,左右扶手4、 4a 的横档内端与椅背5连接,与横档连接的支撑直档下端与连接框架2侧边设置的 套管6套接配合。上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连接架8与前后架7、 7a及固定架9的连接螺栓 就可将椅子拆卸为各,便于包装,包装后内部平整、体积小,储存、运输中便于 堆放,占用空间少,也可避免受挤压引起的折断等损坏。
权利要求1.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包括前后支脚(1、1a)、椅面(3)、椅背(5)及左右扶手(4、4a),其特征在于前后支脚(1、1a)分别套接在连接框架(2)四个顶角的下部,椅背(5)套接在连接框架(2)后部顶角上部,椅面(3)与连接框架(2)配合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框架(2) 由前后架(7、 7a)、连接架(8)以螺接方式连接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椅面(3)下部配合设 置固定条(10)及与固定条(10)连接的固定架(9),椅面(3)通过固定架(9) 与连接框架(2)配合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左右扶手(4、 4a)的 横档内端与椅背(5)连接,与横档连接的支撑直档下端与连接框架(2)侧边设 置的套管(6)套接配合。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椅面(3)下部配合设 置固定条(10)及与固定条(10)连接的固定架(9),椅面(3)通过固定架(9) 与连接架(8)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原竹扶手椅技术方案,属于家具技术领域。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包括前后支脚、椅面、椅背及左右扶手,其特征在于前后支脚分别套接在连接框架四个顶角的下部,椅背套接在连接框架后部顶角上部,椅面与连接框架配合连接。所述的可拆卸原竹扶手椅改变原竹扶手椅传统的连接模式,采用金属连接框架式分体拆卸结构,构思新颖独特、结构合理、工艺简单,实现了产品各部件的分体包装、运输,既可以避免储存、运输过程中受挤压损坏,更可以极大地节省存放空间,大大降低仓储费、运输费等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有效降低产品综合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A47C5/00GK201119597SQ20072011371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斗斗 申请人:陈斗斗;雷 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