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袋、背婴装置及运送婴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89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兜袋、背婴装置及运送婴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兜袋及背婴装置,特别地是结合兜袋与背带组合的背婴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车及背负婴儿的背婴带为携带婴儿外出的常用婴儿用品。然而,现有的 背婴装置无法提供幼儿头部完善的保护,或者头靠设计无法提供给较大婴儿使用, 且当婴儿置入婴儿车时,需先将婴儿从兜袋卸下,因而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兜袋以及一种包含该兜袋的可分离式背婴 装置,该背婴装置可在卸除背带组合之后将该兜袋放入并定位于婴儿车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婴儿座垫功能的背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头靠的兜袋,其头靠可翻折或移离 以使兜袋于一第一使用状态及一第二使用状态间转换,从而可配合不同幼儿使用。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兜袋,该兜袋具有一内面及一外面,其特特 点是,该兜袋具有 一背靠部,其上部两侧分别具有一连接部; 一头靠,其位于该 背靠部上方; 一臀部支撑部,其位于该背靠部下方;及一护腹部,其位于该臀部支 撑部下方;该兜袋被设置为该护腹部向该背靠部内面弯折,以使该护腹部的两侧分 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该头靠的二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 ,使该头靠与该背靠部形成一用于容置婴儿头部的空间。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兜袋,该头靠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延长部,该 连接部分别各设有一容纳部,该头靠的该延长部分别容置于该对连接部的该容纳部 内。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兜袋,其每一连接部的内面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 件,该每一连接部的外面分别具有一第二连接件,当该兜袋于一第一使用状态时,该头靠的二侧与该第一连接件结合,此时该头靠与该背靠部形成该空间,当该兜袋 于一第二使用状态时,该头靠朝向该兜袋外面弯折,该头靠的二侧与该第二连接件
^口 n o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兜袋,该头靠是以一连结机构可分离地连接于该 背靠部的上缘。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兜袋,该头靠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延长部,该延长 部是以一扣件机构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兜袋,该背靠部的外面的兩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扣 具,该护腹部的二侧间固定有二调整带,每一调整带设有一第二扣具,该第一扣具 可与该第二扣具相互扣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婴装置,其特点是包含 一兜袋,具有 一容置空间以容置一婴儿;及一背带组合,该背带组合包括 一对第一带体,其一 端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上部;及一对第二带体,其一端分别连接于该对第一带体 的该另一端,而另一端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每一第二带体的两端之间可分离地连接 于该兜袋下部。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兜袋具有一背靠部、 一连接于该背 靠部下方的臀部支撑部、及一连接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的护腹部,该护腹部的两侧 分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以形成该容置空间。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对第一带体该一端可分离地连接于 该兜袋的该护腹部一端,该对第二带体的两端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 部另一端,该护腹部该另一端是与该臀部支撑部连接。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背靠部上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一 呈长条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分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对第一带体的该一端。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兜袋另包含一头靠连接于背靠部上 方,该头靠的二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使该头靠与该背靠部形成一用 于容置婴儿头部的空间。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背带组合另包含一连接片连接于该 对第一带体的上端,该连接片是以一连接扣件与该护腹部可分离地连接。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每一第一带体的该一端设有一个D形
环,该连接部在靠近自由端处具有一第一扣件及与该第一扣件距一定距离的第二扣
件,该连接部的该自由端在穿过该第一带体的D形环后,该第一扣件可与该第二
扣件相互扣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婴装置,其特点是包含 一兜袋,其具 有 一背靠部,该背靠部的上部两侧分别具有一连接部; 一臀部支撑部,其位于该 背靠部下方;及一护腹部,其位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该护腹部的两侧分别与该背 靠部的两侧连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一婴儿,及一背带组合,其一端连接于该 兜袋的该护腹部的上方,另一端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部的下方,其中该兜袋的该 连接部分别与该背带组合的该端连接。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背带组合包含一对第一带体,每一 第一带体一端连接于该护腹部的上方,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带体,该第二带体与该护
腹部下方连接。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背带组合的二端分别通过一连接扣 件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部的上下方。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该对连接部分别自该背靠部两侧向外 延伸形成长条状,该连接部在靠近自由端处具有一第一扣件及与该第一扣件距一定 距离的第二扣件,该背带组合的该端设有一 D形环,该连接部的该自由端在穿过 该第一带体的D形环后,该第一扣件可与该第二扣件相互扣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运送婴儿装置,其特点是,包含 一兜 袋,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一婴儿,该兜袋的二侧具有一连接部; 一背带组合,其
一端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上部,而其另一端可分离地相互连接于该兜袋下部;及 一婴儿车,其具有一座椅;其中该兜袋与该背带组合分离后,可置于该婴儿车的该 座椅上,并通过该连接部将该兜袋定位于该座椅上。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运送婴儿装置,该婴儿车该座椅包含有一对安全 带,该对安全带与与该兜袋二侧的该连接部连接,以使该兜袋定位于该座椅上。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运送婴儿装置,该兜袋具有一背靠部、 一连接于 该背靠部下方的臀部支撑部、及一连接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的护腹部,该护腹部的 两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婴儿,该连接部是位于 该背靠部的二侧。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运送婴儿装置,该连接部是自该背靠部侧边向外 延伸形成长条状,具有一第一扣件及一第二扣件,当第一扣件与该第二扣件相互扣 合时,该婴儿车的该对安全带可分别通过该对连接部而将该兜袋定位于该座椅上。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运送婴儿装置,该背带组合的该端设有一个D形 环,该第一扣件设置于该连接部靠近自由端处,该连接部的该自由端在穿过该背体 组合的D形环后,该第一扣件可与该第二扣件相互扣合。
优选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运送婴儿装置,该连接部可分离地连接该背带组 合的该端。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背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背婴装置的兜袋与背带组合的分开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兜袋的组装状态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兜袋的头靠组装状态正视图。
图5 (a)及图5 (b)为图2中所示的兜袋的连接部与背带组合结合使兜袋位
于一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背婴装置的兜袋位于一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兜袋放入并固定于婴儿车内的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背婴装置的兜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兜袋中头靠与兜袋本体结合的部分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实施例的背婴装置的兜袋位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背婴装置ioo包含一兜袋10及一
背带组合20。 兜袋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兜袋10的结构。
兜袋10具有一内面及一外面(如图2中兜袋10所示的面)。为明确的解说, 本文中所述的上、下、左及右与图2所示的上、下、左及右一致。图2显示展开的 兜袋IO外面的平面配置图。
如图2所示,兜袋10具有一背靠部11、位于背靠部11上方的一头靠12、位 于背靠部11下方的一臀部支撑部13、及位于臀部支撑部13下方的一护腹部14。
背靠部11在其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具有突出的一侧面部111,且侧面部111内 面上分别固定有二个母按扣51b。背靠部11外面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母扣具 61b。背靠部具有一对连接部15,该对连接部15自背靠部11左右两侧上部向外延 伸呈长条状。
头靠12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延长部121,且延长部121内面上固定有一 母按扣53b。
护腹部14在其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具有突出的一侧面部141,且护腹部14的侧 面部141外面上分别固定有与背靠部11的侧面部111的二个母按扣51b对应的二 个公按扣51a。护腹部14外面在其上缘设有二个母扣具63b,而其下缘设有二个公 扣具62a。在护腹部14外面接近下缘处,设有三个公按扣52a。在护腹部14的二 个侧面部141之间固定有二个调整带71,每一个调整带71设有一个公扣具61a。
每一个连接部15外面在接近背靠部11处,固定有一个公按扣53a,用于扣合 头靠12的延长部121上的母按扣53b,在接近其自由端151处,固定有二个公按 扣56a,以及在其中间处,固定有与二个公按扣56a对应的二个母按扣56b。每一 个连接部15内面设有其中固定有一个公按扣(未显示)的一容纳部152 (如图4 所示),用于容纳头靠12的延长部121并使头靠12的母按扣53b与其中的公按扣 扣合。
背带组合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背带组合20的结构。 如图2所示,背带组合20包含一对第一带体21、 一对可调长度第二带体22 及一连接片23。
第一带体21具有一内面(如图2中第一带体21所示的面)及一外面。每一 第一带体21在其内面上端处设有二个D形环72,并在其外面上端处设有一个母扣 具62b (图2中以虚线表示)。该对第一带体21的上端被连接于连接片23且该对
第一带体21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个公扣具65a及一个母扣具65b。
该对第二带体22是可调整长度的,且其一端分别连接于设在第一带体21下
端的公扣具65a及母扣具65b,而另一端分别设有一公扣具64a及一母扣具64b。
每一第二带体22上设有可调整位置的一个公扣具63a。 兜袋与背带组合的组装及使用
现参照图2至图6说明兜袋10与背带组合20的组装及使用。
首先,如图3所示,将护腹部14朝向背靠部11内面弯折起,以使护腹部14 的左右侧面部141上的公按扣51a分别与背靠部11的左右侧面部111上的母按扣 51b扣合,再将设在护腹部14的调整带71上的二个公扣具61a分别与设在背靠部 11上的二个母扣具61b扣接。接着,如果兜袋10是用来背较小体型的婴儿,则将 头靠12朝向背靠部11内面倾斜,并将其左右侧延长部121分别插入该对连接部 15的容纳部152内且将延长部121上的母按扣53b与位于容纳部152内的公按扣 扣合,借此形成一可提供婴儿头部安全性的头靠空间。
接着,如图2至4所示,将背带组合20的连接片23上的三个母按扣52b分 别与护腹部14下缘处的三个公按扣52a扣合,将背带组合20的该对第一带体21 上的二个母扣具62b分别与兜袋10的护腹部14上的二个公扣具62a扣接,将背带 组合20的该对第二带体22上的个二公扣具63a分别与护腹部14上的二个母扣具 63b扣接。最后,如图5 (a)与图5 (b)所示,将兜袋10的连接部15的自由端 151穿过第一带体21上的D形环72,并将连接部15上的二个公按扣56a与二个 母按扣56b对应地扣合,以完成兜袋10与背带组合20的结合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第 一实施例的背婴装置100,此时该背婴装置100的兜袋10位于一第一使用状态。
当背婴者以本实用新型的背婴装置100背起婴儿时,将第一带体21置于肩上 并将该对第一带体21下端的公扣具65及母扣具65b扣接,可依据他或她的腰围将 背带组合20的第二带体22调整至一适当的长度,再将第二带体22上的公扣具64a 与母扣具64b扣接一起,因此可安全并舒适地背负婴儿。
如图6所示,如果是要背负较大体型的婴儿时,为了避免头靠空间(如图3 所示)造成较大体型婴儿头部的不舒适感,可将兜袋10的头靠12向外面弯折并将 头靠12上的母按扣53b与连接部15上的公按扣53a扣合,以使头靠12固定于背 靠部11背面,以使该背婴装置100的兜袋IO位于一第二使用状态而供较'大婴儿使
用。
如图7所示,当背婴者想要将婴儿放置于婴儿车中时,背婴者不需拆开兜袋
10,而只要将背带组合20与兜袋IO分开,再将背负有婴儿的兜袋IO放入婴儿车 中,接着在将婴儿车上的五方向安全带的左右肩带81与五方向安全带的左右第二 带体82及胯带83扣接一起,并将兜袋10的连接部15的自由端151穿过安全带的 肩带81,并将连接部15上的二个公按扣56a与二个母按扣56b对应地扣合,以定 位背负有婴儿的兜袋10。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8至IO来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背婴装置100'。本 实施例的背婴装置100'包含一兜袋10'及一背带组合。本实施例的背带组合与第一 实施例的背带组合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兜袋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8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兜袋10'的结构。
兜袋io,具有一内面(如图8中兜袋IO'所示的面)及一外面。为明确的解说 起见,以下所述的兜袋10,各部分的外面及内面与兜袋10'的外面及内面一致。图8 显示展开的兜袋10外面的平面配置图。
如图8所示,兜袋IO,包含一头靠12,及一兜袋本体18'。
本实施例的头靠12,的形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头靠12的形状,两者不同之 处在于,头靠12,是与兜袋本体18,可移离连接的,且头靠12,的下缘固定有一例如 拉链的连结机构58a。
兜袋本体18,具有一背靠部11,、 一臀部支撑部、 一护腹部、及自背靠部ir 左右两侧上部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的一对连接部15,。本实施例的臀部支撑部及护腹 部与第一实施例的臀部支撑部13及护腹部1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背靠部ll,与第一实施例的背靠部11的不同之处在 于,背靠部lr上缘处固定有一例如拉链的连结机构58b,用来与头靠12'的连结机 构58a相互啮合。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5,内面设有一容纳部155,,用于容置头靠 12'的延长部125'。
兜袋与背带组合的组装及使用
本实施例的兜袋与背带组合的组装及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的兜袋与背带组合的 组装及使用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两实施例不同之处。
如图9所示,将头靠12,上的连结机构58a与背靠部ll,上的连结机构58b相 互啮合,再将头靠12'左右侧的延长部125插入连接部15,的容纳部155,中,以使
头靠12'与背靠部ir形成一可提供婴儿头部安全性的头靠空间,此时该背婴装置
100'的兜袋10'位于第一使用状态,当要将背婴装置100'的兜袋10'转换成第二使 用状态以提供较大体型使用时,仅需将头靠12'自兜袋本体18'移离,如图10中所 示。连结机构58a与连结机构58b可以是拉链,或者可以是其它可移离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的兜袋与背带组合结合而成的背婴装置100'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 例的使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地,当背婴者想要将使用本实施例的背婴装置100'的婴儿放置于婴儿车 中时,背婴者不需拆开充袋10',而只要将背带组合20与兜袋10'分开,再将背负 有婴儿的兜袋IO,放入婴儿车中,接着将婴儿车上的五方向安全带的左右第一带体 穿过连接部15,,并将左右第一带体与五方向安全带的左右第二带体及胯带扣接一 起,以定位背负有婴儿的兜袋10,(未显示)。
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 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兜袋,该兜袋具有一内面及一外面,其特征在于,该兜袋具有一背靠部,该背靠部的上部两侧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头靠,其位于该背靠部上方;一臀部支撑部,其位于该背靠部下方;及一护腹部,其位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该兜袋被设置为该护腹部向该兜袋内面弯折,以使该护腹部的两侧分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该头靠的二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使该头靠与该背靠部形成一用于容置婴儿头部的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袋,其特征在于,该头靠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 延长部,该连接部分别各设一容纳部,该头靠的该延长部分别容置于该对连接部的 该容纳部内。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兜袋,其特征在于,每一连接部的内面分别具有一第 一连接件,该每一连接部的外面分别具有一第二连接件,当该兜袋于一第一使用状 态时,该头靠的二侧与该第一连接件结合,此时该头靠与该背靠部形成该空间,当 该兜袋于一第二使用状态时,该头靠朝向该兜袋外面弯折,该头靠的二侧与该第二 连接件结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袋,其特征在于,该头靠是以一连结机构可分离地 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上缘。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袋,其特征在于,该头靠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延长 部,该延长部是以一扣件机构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兜袋,其特征在于,该背靠部的外面兩侧分别设有一 第一扣具,该护腹部的二侧间固定有二调整带,每一调整带设有一第二扣具,该第 一扣具可与该第二扣具相互扣合。
7. —种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兜袋,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置一婴儿;及一背带组合,该背带组合包括 一对第一带体,其一端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 袋上部;及一对第二带体,其一端分别连接于该对第一带体的该另一端,而另一端 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每一第二带体的两端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下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兜袋具有一背靠部、 一连 接于该背靠部下方的臀部支撑部、及一连接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的护腹部,该护腹 部的两侧分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以形成该容置空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带体该一端可分离 地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部一端,该对第二带体的两端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 的该护腹部另一端,该护腹部该另一端是与该臀部支撑部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部上方的两側分 别向外延伸一呈长条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分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对第一带体的该 一端。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兜袋另包含一头靠连接 于背靠部上方,该头靠的二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使该头靠与该背靠 部形成一用于容置婴儿头部的空间。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带组合另包含一连接片 以连接于该对第一带体的上端,该连接片是以一个连接扣件与该护腹部可分离地连 接。
13.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带体的该一端设 有一 D形环,该连接部在靠近自由端处具有一第一扣件及与该第一扣件距一定距 离的第二扣件,该连接部的该自由端在穿过该第一带体的D形环后,该第一扣件 可与该第二扣件相互扣合。
14. 一种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兜袋,具有 一背靠部,该背靠部的上部两侧分别具有一连接部; 一臀部支撑部,其位于该背靠部下方;及一护腹部,其位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该护腹部的两侧分别与该背靠部的两侧连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一婴儿,及 一背带组合,其一端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部的上方,另一端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部的下方;其中该兜袋的该连接部分别与该背带组合的该端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带组合包含一对第一 带体,每一第一带体一端连接于该护腹部的上方,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带体,该第二 带体与该护腹部下方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带组合的二端分别通 过一连接扣件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的该护腹部的上下方。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连接部分别自该背靠 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长条状,该连接部在靠近自由端处具有一第一扣件及与该第一 扣件距一定距离的第二扣件,该背带组合的该端设有一 D形环,该连接部的该自 由端在穿过该第一带体的D形环后,该第一扣件可与该第二扣件相互扣合。
18. —种运送婴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兜袋,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一婴儿,该兜袋的二侧具有一连接部; 一背带组合, 一端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兜袋上部,而另一端可分离地相互连接 于该兜袋下部;及一婴儿车,具有一座椅;其中该兜袋与该背带组合分离后,可置于该婴儿车的该座椅上,并通过该连 接部将该兜袋定位于该座椅上。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运送婴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婴儿车该座椅包含 一对安全带,通过该对安全带与与该兜袋二侧的该连接部连接,以使该兜袋定位于 该座椅上。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运送婴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兜袋具有 一背靠 部、 一连接于该背靠部下方的臀部支撑部、及一连接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的护腹部 其中,该护腹部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婴 儿,该连接部是位于该背靠部的二侧。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运送婴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是自该背靠 部侧边向外延伸形成长条状,具有一第一扣件及一第二扣件,当第一扣件与该第二 扣件相互扣合时,该婴儿车的该对安全带可分别通过该对连接部而将该兜袋定位于 该座椅上。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运送婴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带组合的该端设 有一D形环,该第一扣件设置于该连接部靠近自由端处,该连接部的该自由端在 穿过该背体组合的D形环后,该第一扣件可与该第二扣件相互扣合。
23. 如权利要求18或20所述的运送婴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可分离 地连接该背带组合的该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兜袋,该兜袋具有一内面及一外面,其特点是该兜袋具有一背靠部,该背靠部的上部两侧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头靠,其位于该背靠部上方;一臀部支撑部,其位于该背靠部下方;及一护腹部,其位于该臀部支撑部下方;该兜袋被设置为,该护腹部向该背靠部内面弯折,以使该护腹部的两侧分别可分离地连接于该背靠部的两侧,该头靠的二侧分别连接于该背靠部的该连接部,使该头靠与该背靠部形成一用于容置婴儿头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结合该兜袋的背婴装置及运送婴儿装置。
文档编号A47D13/02GK201067234SQ20072014622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卜南桂, 李如意, 陈舜民 申请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