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29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制品领域,尤其涉及金属门的设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门一般采用两门板焊接制造,中间设置空心或者木条,两门板焊接到一个强度更大 的金属框架上。但是,焊接适用于厚度大的金属面板,对较薄的面板并不适用。焊接面板的 费用较高,焊点较多,并不美观。
还有的金属门采用两面板固定在木框架或者聚合物框架上的方法设计、制造。例如,把 两个矩形的金属面板固定在一个矩形木框架上,内部填充木条,制成流行的钢木复合门。这 种门不防水,螺钉多,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套装门板的造型与组合,尤 其涉及一种金属卫生间隔断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结构与组合。它可以充当挡板、隔板、门倚 等各种隔离装置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结构。它的特征是,在不需要固定合页、锁舌套口等附 件的部位,在不需要嵌入挂条、底板、侧板或者其他连接装置的部位,门板包括两侧面板8, 中间嵌入的蜂窝结构IO,扣合两侧面板的插条ll、面板折叠扣合部件9等四大构件。蜂窝结 构为等边长、等大小的网格,优选等边六边形;发泡胶粘附在面板8内侧,加热后与蜂窝结 构10紧密结合。它还在特定部位设置门锁和合页接口。门板的组合设计包括旋转门扇4、挡 板l、立板2、下护套3、上护套7、支撑墙面5、支撑顶面6等。挡板1固定在墙面5和地 面上,立板2固定在地面和挡板1上。这种成型套装门板适合大规模建造高档金属门或者相 关隔离板材,尤其适合建造金属卫生间隔断的固定挡板、固定隔板、固定门倚,以及活动门 扇等。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向地面或者墙面,乃至相邻板材固定隔板、立板的固定键,包 括螺钉孔12、 一型底座13、拐角14,其特征在于,螺钉孔为运动场跑道型或者圆形,优选 圆形,并且拐角14外侧为直角,内侧为加厚构造。 一型底座上方伸出两个平行的门板嵌入固 定翼,翼上有固定门板的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强化、坚固的固定键底座结构,包括螺钉孔15、加强筋16、加 强点17、穹穴18,其特征在于,加强筋16的下表面、加强点17的下表面、螺钉孔15的周 围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靠近螺钉孔15的底座部位厚度增加。
首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成型套装门板结构,包括门板固定插条、内置蜂窝、两侧 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板固定插条厚度均匀,并且厚度为0.1-2毫米之间,所说的门板固定插条边缘部分被折叠出两个耳突,耳突内弯角度小于90度。
两个耳突之间有空隙,并且空隙的最小宽度不小于0.1毫米,空隙用于插入两个门板的 折叠部分。
门板固定插条的主体部分与所说的两个耳突围成一个穹型结构。 这个穹型结构为三角形、半圆形、半椭圆形、矩形、半菱形,或者其他容腔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金属门板。它也涉及一种金属门板,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卫 生间隔断的门板。它可以充当挡板、隔板、门倚等各种隔离结构的面板。它的特征是面板四 周有L型折叠,方便与另一完全相同的面板对称、对扣在一个纸质蜂窝结构上,实现两个面 板的L型结构被一个插条结构予以固定。优选面板锁舌、合页、挂杆等部位不再设置这个L 型结构。这种门板适合大规模建造高档金属门或者相关隔离板材,尤其适合建造金属卫生间 隔断的固定挡板、固定隔板、固定门倚,以及活动门扇等。
这种金属门板的厚度均匀,并且厚度为0.1-2毫米之间,优选市场上流行的镀锌板、不锈 钢板,或者其他较薄的金属板,这个金属面板的边缘部分被折叠成单曲结构,单曲折叠端向 所述门板端的内折叠角度小于135度,优选介于1-90度之间,单曲折叠部分的宽度介于0.5-2 厘米之间。优选这个金属面板仅存在一个单曲结构,并且所说的内折叠角度小于45度。这样,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门板固定在纸质蜂窝结构上,用一个带折叠的卡条套入两个门板的单曲结 构,两扇门板就会被卡条固定住,使之不再需要大量螺钉实施固定,或者需要大量焊接实现 固定。
为了优化这个实用新型,所说的单曲折叠端还可包含一个向所述门板端的外侧折叠的二 曲结构,所述二曲结构的折叠角度小于90度,优选小于45度。
这种设计不需要大量螺钉来固定门板,也不需要大量焊接来固定门板,使两张金属门板 可以通过蜂窝粘合、卡条扣闭的方式实现固定,效率高,成本低,更加美观大方。


附图1为门板安装组合构造示意图。
附图2为双金属面板被两侧折叠卡条对扣固定在纸质蜂窝上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桌型固定键示意图。
附图4为桌型固定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包括两侧面板(8),中间嵌入的蜂窝结构(10), 扣合两侧面板的插条(11)、面板折叠扣合部件(9)这四大构件,其特征在于蜂窝结构(10) 为等边长、等大小的网格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还包括锁孔、轴侧矩形缺口、固定
在矩形缺口上的z型固定键,所说的门板固定插条(n)厚度均匀,并且厚度为0.i-2毫米
之间,所说的门板固定插条边缘部分被折叠出两个耳突,耳突内弯角度小于90度。
4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所说的两个耳突之间有空隙,并且 空隙的最小宽度不小于0.1亳米。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包括旋转门扇(4)、挡板(1)、立 板(2)、下护套(3)、上护套(7)、支撑墙面(5)、支撑顶面(6),挡板(1)固定在墙面(5) 和地面上,立板(2)固定在地面和挡板(1)上。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包括螺钉孔(12)、底座(13)、拐 角(14),螺钉孔为运动场跑道型或者圆形,并且拐角(14)外侧为直角,内侧为加厚构造。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包括螺钉孔(15)、加强筋(16)、 加强点(17)、穹穴(18),加强筋(16)的下表面、加强点(17)的下表面、螺钉孔(15) 的周围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靠近螺钉孔(15)的底座部位厚度增加。
例如,就插条而言,可以是用化工设备一次成型的聚合物半圆形穹型结构,也可以是用 矩形长金属条压制的其他任意穹型结构。
整体设计看,依据附图,选择一张厚度为1毫米的镀锌板,长度为1.5米,宽度为0.8米。 金属面板四个边的边缘部分被折叠成单曲结构,所有折叠都朝向同一方向,单曲折叠部分的 宽度为1.5厘米。这个单曲折叠端又包含一个向所述门板端的外侧折叠的二曲结构,二曲结 构的折叠角度为30度。这样,就出现了附图2中的面板折叠扣合部件9。
再选择一张厚度为1毫米的镀锌板,长度为1.5米,宽度为0.8米。金属面板四个边的边 缘部分被折叠成单曲结构,所有折叠都朝向同一方向,单曲折叠部分的宽度为1.5厘米。这 个单曲折叠端又包含一个向所述门板端的外侧折叠的二曲结构,二曲结构的折叠角度为30 度。这样,也出现了附图2中的面板折叠扣合部件9。
把附图2中的两侧面板8对称扣合,固定在蜂窝结构上。然后用任意形状的插条11封死 面板折叠扣合部件9,制作出一个完整的金属门板。为了方便安装、使用,设计、选定这个 门板高度介于100厘米至200厘米,宽度介于30厘米至100厘米。优选它的高度介于150至 170厘米之间,宽度介于50至70厘米之间。门板安装到立板上时,门板下端离地高度约5 至20厘米,门板锁孔离地高度约60至80厘米之间。门板轴侧上下方各有矩形缺口一个,缺 口宽4到6厘米,高1到4厘米;缺口上设置Z型固定键各一个,用于连接立板上固定好的 上挂件、下托件。
选择一张厚度为l毫米的镀锌板,长度为1.5米,宽度为0.8米。金属面板四个边的边缘 部分被折叠成单曲结构,单曲折叠部分的宽度为1.5厘米。这个单曲折叠端又包含一个向所 述门板端的外侧折叠的二曲结构,二曲结构的折叠角度为30度。这样,就作出了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一张金属门板。
再选择一张厚度为1毫米的镀锌板,长度为1.5米,宽度为0.8米。金属面板四个边的边 缘部分被折叠成单曲结构,单曲折叠部分的宽度为1.5厘米。这个单曲折叠端又包含一个向 所述门板端的外侧折叠的二曲结构,二曲结构的折叠角度为30度。这样,就作出了本实用新型保护的第二张金属门板。
取2.1厘米厚的纸质蜂窝,加热定型,裁剪成146厘米长,83厘米宽的大小。把两张金 属面板涂上胶,把纸蜂窝扣合粘闭在两张面板之间。
取一张长147厘米,宽4厘米的镀锌板,压制成带两个耳突的半圆形。耳突内弯角度为 30度。把插条插入两张面板的折叠结构,实现两张金属面板的固定。
权利要求1. 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包括螺钉孔(12)、底座(13)、拐角(14),所述螺钉孔(12)为运动场跑道型或者圆形,并且拐角(14)外侧为直角,内侧为加厚构造。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结构还包括螺钉孔(15)、加强筋(16)、加强点(17)、穹穴(18),所述加强筋(16)的下 表面、加强点(17)的下表面、螺钉孔(15)的周围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靠近螺钉孔(15)的底座部位厚度增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套装门板固定键的底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卫生间隔断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结构与组合,以及它们使用的固定键底座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门板是可以充当挡板、隔板、门倚等各种隔离装置的一种成型套装门板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包括螺钉孔、底座、拐角,所述螺钉孔为运动场跑道型或者圆形,并且拐角外侧为直角,内侧为加厚构造,固定键包括螺钉孔15、加强筋16、加强点17、穹穴18。这种成型套装门板适合大规模建造高档金属门或者相关隔离板材。
文档编号E06B3/70GK201241583SQ20072019489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9日
发明者东 罗 申请人:东 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