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94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褥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等所使用的褥垫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床所使用的褥垫装置具有将螺旋弹簧等弹簧体组合以使其平面形状 成为矩形形状的弹簧单元,在该弹簧单元的上下表面上层叠由聚氨酯泡沫等形 成的弹性层,并用将布料缝制成袋状的外装体来覆盖该层叠体。
仰卧在褥垫装置上面的使用者有时以仰卧的姿势读书或看电视。这种情况 下,在头部比水平状态稍抬高的状态下可更轻松地读书或看电视。
在采用以往的褥垫装置时,无法使使用者的头部以抬高状态保持,因此, 为了抬高头部,使用者将坐垫折起后夹在枕头下。然而,在这样抬高头部时稳 定性差,颈部会因大幅度弯曲而容易疲劳。
因此,曾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褥垫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褥垫装 置中,将利用铰链机构连结在弹簧单元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杆状部件和可动 杆状部件与所述弹簧单元设置成一体,使可动杆状部件相对于固定杆状部件以 规定角度竖起,并利用所述铰链机构以该竖起角度保持。由此,可使所述弹簧 单元的一端部以规定的上升角度折弯保持,因此,使用者可使头部以稳定的状 态靠在该折弯部分上。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4-261214号公报
若采用具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的褥垫装置,则可利用铰链机构将弹簧 单元的一端部以弯曲状态可靠地支撑,因此,使用者可轻松地维持头部被弹簧 单元的折弯部分支撑的姿势。
在专利文献l中,为了使弹簧单元的一端部容易折弯,将设于弹簧单元的 上下表面周缘部的框线在弹簧单元的被折弯的部分处切断,使折弯时框线不会成为折弯阻力。
然而,即使将框线切断,以在弯曲时使框线不会成为阻力,在使弹簧单元 的一端部折弯时,弹簧单元本身仍然会成为折弯阻力。因此,无法以较小的力 容易地使弹簧单元的一端部折弯。
另外,使用者经常会在仰卧在褥垫装置上的状态下欲使头部一边抬高一边 使弹簧单元的一端部折弯。然而,由于这种情况下是在仰卧姿势下进行弹簧单
元的折弯操作,因此很难使出较大的力,故人们很期望能以较小的力来进行弹 簧单元的折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较小的力容易地使弹簧单元的一端部 弯曲的褥垫装置。
本发明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具有 设于长度方向一端部的第一弹簧单元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隔断 并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空开规定间隙设置在除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之 外的部分上的第二弹簧单元部;可动杆状部件,该可动杆状部件在所述第 一弹簧单元部的至少宽度方向的两侧与该第一弹簧单元部设置成一体;固 定杆状部件,该固定杆状部件在所述第二弹簧单元部的至少宽度方向的两 侧与该第二弹簧单元部设置成一体;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将所述可动杆 状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状部件以可转动并能以规定的转动角度保持的形 态连结;弹性层,该弹性层层叠在所述弹簧单元的上下表面的至少上表面 上;以及外装体,该外装体将所述弹性层与所述弹簧单元的层叠体覆盖。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载放在床上的褥垫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弹簧单元的一端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褥垫装置的形成有第一弹簧单元部和第二弹簧单元部之间的间隙 的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弹簧单元与可动杆状部件及固定杆状部件的连结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弹簧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铰链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形成有第一弹簧单元部和第二弹簧单元
部之间的间隙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形成有第一弹簧单元部和第二弹簧单元 部之间的间隙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至图6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图1是表示褥垫装置1 被载放在床2的床板3上的状态的立体图,该褥垫装置1可使位于所述床2的 床头板4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la以规定角度上升并保持。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褥垫装置1具有弹簧单元5。该弹簧单元5 被分割成设于褥垫装置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弹簧单元部7以及设 于其以外的部分的第二弹簧单元部8,这些第一弹簧单元部7、第二弹簧单 元部8空开规定尺寸的间隙9配置。
在第一弹簧单元部7、第二弹簧单元部8中,利用一根线材使轴线平 行的多个线圈部11连续成形的多个弹簧体12沿褥垫装置1的宽度方向排 列设置。相邻弹簧体12的上下端被螺旋线13连结。另外,在各弹簧单元 部7、 8上下表面的周缘部的全长上,框线14被夹具15连结。
另外,框线H也可沿第一弹簧单元部7、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除相对 的 一 侧缘之外的三侦I」缘设置。
在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所述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除彼此相对的一 侧边之外的三侧边上,图4和图5所示的3字状的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 杆状部件18利用后述的保持装置与所述各弹簧单元部7、 8设置成一体。
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由管材形成,位于所述弹簧 单元5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分别利用铰链机构21以可转动并能以规定转动角度保持的形态连结。
被铰链机构21连结的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形成为
比所述弹簧单元5的平面形状稍小的矩形形状。由此,如图4所示,设于 弹簧单元5外周部的固定杆状部件18和可动杆状部件17进入位于弹簧单 元5周边部的线圈部11的、轴向下端部的螺旋状巻线之间,与该弹簧单元 5保持成一体。
如图6所示,所述铰链机构21具有一端被枢轴26枢支连接的作为安 装部的第一臂27和第二臂28。在第一臂27的另一端上嵌入并焊接固定有 第一连杆27a的一端,在该第一连杆27a的另一端上套设并焊接固定着所 述可动杆状部件17的端部。
在所述第二臂28的端部嵌入并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杆28a的一端部,在 该第二连杆28a的另一端上可滑动地套设着所述固定杆状部件18的端部。 由此,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可与所述铰链机构21 —起相对于所述固定杆 状部件18朝图6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
在第一臂27的一端形成有齿29,在第二臂28的一端上利用销32枢 轴支撑有与所述齿29啮合的制动件31。该制动件31被弹簧33朝着与所述 齿29啮合的方向施力。
在所述枢轴26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凸轮板34。在该凸轮板34的外周面 上沿周向以规定角度形成有凹部35和凸部36。所述凸部36距离所述枢轴 26的半径尺寸形成为比所述齿29距离枢轴26的半径尺寸大。在所述第一 臂27的一端上设置有在所述制动件31与所述齿29啮合的状态下位于所述 凹部35的卡合体37。
由此,通过所述齿29与所述制动件31啮合,可将第一臂27相对于第 二臂28以规定的转动角度保持。若使所述第一臂27朝图6中箭头B所示 的方向转动,利用与所述凹部35的一端抵接的卡合体37使凸轮板34与该 转动连动,则所述制动件31便会搭在该凸轮板34的凸部36上,使其与齿 29之间的啮合解除。由此,可使所述第一臂27朝着与箭头相反的方向自由 转动。所述第一臂27朝与箭头B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转动使所述卡合体
37与凹部35的另一端抵接而使凸轮板34转动,并一直转动至所述制动件 31从凸轮板34的凸部36脱开而与齿29啮合为止,即转动至第一臂27相 对于第二臂28成为大致水平状态为止。
因此,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可利用所述铰链机构21以相对于所述固 定杆状部件18以规定角度竖起的状态保持,并可从竖起状态朝水平方向倒 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弹簧单元5的上下表面的整个面上分别设 置有毛毡41。各毛毡41的周边部以将框线14巻入的形态弯曲,并由未图 示的夹具保持在所述框线8上。
在设于所述弹簧单元5下表面的毛毡41上层叠有构成保持装置的保持 布43。该保持布43形成为比弹簧单元5的平面形状大足够多的矩形形状, 周边部从弹簧单元5的周边部朝外侧伸出。
如图4所示,所述保持布43的从弹簧单元5的周边部伸出的周边部在 设于弹簧单元5周边部的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上从它们的 内周侧朝外周侧巻绕,并返回弹簧单元5下表面的周边部。
所述保持布43的朝向各杆状部件17、 18内周侧的部分利用未图示的 夹具与所述毛毡41的端部一起连结固定在下侧的框线14上,从内周侧朝
外周侧弯曲的部分利用未图示的夹具与朝向内周侧的部分一起连结固定在 所述框线14上。由此,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利用所述保持 布43的周边部与弹簧单元5保持成一体。
由于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与弹簧单元5保持成一体, 因此,若使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相对于固定杆状部件18以规定角度转动, 则弹簧单元5的第一弹簧单元部7便会与该转动连动。由此,可使该第一 弹簧单元部7相对于第二弹簧单元部8以规定角度折弯上升。另外,由于 保持布43的周边部被巻绕在各杆状部件17、 18上,因此可防止各杆状部 件17、 18与各弹簧单元部7、 8的线圈部11直接相互碰撞而产生金属声。
另外,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呈将各弹簧单元部7、 8的三侧包围的大致〕字状。因此,各弹簧单元部7、 8可利用可动杆状部件17
和固定杆状部件18来防止在宽度方向上扭转。尤其是在使可动杆状部件17 与第一弹簧单元部7 —起上升时,上升后的第一弹簧单元部7容易在宽度 方向上扭转,但利用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则可防止扭转。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空开所述 间隙9相对的上表面的一侧缘上利用夹具45安装有由布料、树脂层形成的 消音部件44。由此,在使第一弹簧单元部7上升后,可防止其一侧缘与第 二弹簧单元部8的一侧缘直接碰撞而产生金属声。
在所述弹簧单元5的上表面的毛毡41上层叠有两层弹性层46,在下 表面的保持布43上层叠有一层弹性层46。即,弹性层46在弹簧单元5的 上表面比在下表面厚。
所述弹簧单元5与弹性层46的层叠体被外装体47覆盖。如图3和图 4所示,该外装体47包括将所述弹簧单元5的上表面覆盖的上部镜部48、 将下表面覆盖的下部镜部49、以及将外周面覆盖的侧部(日文法^部) 50。各镜部48、 49和侧部50为三层构造,在表里之间夹有弹性层,各镜 部48、 49的周边部利用边带(tape edge) 51与侧部50的上下端缝合成一 体。
如图1所示,在所述外装体47的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7对应的部分 的端部,将带状部件弯曲成〕字状的动作部件58设置成将一端部缝附于外 装体47的下表面,将中途部缝附于侧面,并使另一端部朝上面侧伸出。由 此,若将动作部件58朝上拉,便可使所述铰链机构21动作,使所述第一 弹簧单元部7的部分、即褥垫装置l的一端部la抬起。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褥垫装置1,在弹簧单元5的外周部将可动杆状 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分别与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簧单元部8 设置成一体,利用铰链机构21将这些杆状部件17、 18以可转动并能以规 定转动角度保持的形态连结。
因此,若使褥垫装置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la上升,则铰链机构21 动作,所述一端部la的第一弹簧单元部7与可动杆状部件17 —起上升,如图1所示,能以规定的上升角度保持。g卩,可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 朝上方折弯。
由此,仰卧在褥垫装置1上面的使用者可轻松地维持头部被所述一端
部la抬高的姿势,从而可在仰卧状态下读书或看电视等。
在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上升时,在该一端部la设置有动作部件 58。因此,使用者可利用动作部件58容易地将所述一端部la朝上升方向 拉起。即,可利用所述动作部件58容易地进行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的 抬起操作。
设于褥垫装置1 一端部la的第一弹簧单元部7与褥垫装置1的另一部 分的第二弹簧单元部8被间隙9隔断。因此,在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 上升时,几乎不会受到大的阻力。
艮P,由于将弹簧单元5隔断成两个弹簧单元部7、 8,因此不用使弹簧 单元5折弯就可使第一弹簧单元部7上升。因此,能以较小的力轻松地进 行使第一弹簧单元部7上升时的操作。
由此,即使使用者在褥垫装置1上处于仰卧姿势,也可一边仰起头部 一边单手地拉动作部件58,或通过单手将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直接抬高 等而使其上升,因此容易使用,很便利。S卩,使用者不用从褥垫装置1下 来就可进行所述一端部la的转动操作。
通过像这样将褥垫装置5隔断成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簧单元部 8,可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在几乎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上升。
另外,在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被隔断部分的上表 面上层叠了两层弹性层46,进行了加强。因此,例如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 不容易陷入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簧单元部8之间被隔断的间隙9内, 从而即使隔断成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簧单元部8,也可防止褥垫装置 1的性能变差。
在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上升时,设于第一弹簧单元部7和第二弹 簧单元部8的被隔断部分上表面的两层弹性层46被折弯。因此,折弯弹性 层46产生的阻力有时会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变得很难折弯。然而,在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上升时,若因弹性层46折弯而产 生由反力引起的阻力,则铰链机构21会因该阻力而相对于固定杆状部件18 朝图6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滑动。即,第一弹簧单元部7相对于第二弹簧 单元部8滑动。
由此,可缓和因使所述弹性层46折弯而产生的阻力,这也使第一弹簧 单元部7能以较小的力容易地折弯上升。
图7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在该实施形态中,在弹簧单元 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层叠有两层弹性层46,并在第一弹簧单元部7 与第二弹簧单元部8之间的间隙9内沿弹簧单元5的整个宽度方向设置有 带板状的加强弹性部件53。
所述加强弹性部件53将其上下端面与设于弹簧单元5上下表面的毛毡 41粘接固定,由此防止所述加强弹性部件53在所述间隙9内错动或倒下。
若采用这种结构,则褥垫装置1的与所述间隙9对应的部分的上下表 面不仅被分别设于弹簧单元5上下表面的两层弹性层46加强,还被设在所 述间隙9的上下的弹性层46之间的加强弹性部件53加强。
因此,能可靠地防止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因使弹性层46变形而陷入所 述间隙9内。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在该实施形态中,设于弹簧单元5上 下表面的毛毡41在第一弹簧单元部7与第二弹簧单元部8之间的间隙9的 部分处隔断,分别巻绕于各弹簧单元部7、 8的相对的上下两组侧边部,并 由夹具42来保持。由此,毛毡41起到防止第一弹簧单元部7的一侧边与 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一侧边直接相互碰撞而产生金属声的消音效果。
另外,在第一弹簧单元部7、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间隙9的部分处利 用带状的连结部件55来连结设于弹簧单元5上表面的两层弹性层46和设 于下表面的一层弹性层46。突出到褥垫装置1上表面的连结部件55的一端 上连结有扣子等显示部件56。
由此,在使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朝上升方向折弯后,层叠于弹簧单 元5上表面的弹性层46的浮起可被所述连结部件55防止。另外,由于与连结部件55连结的显示部件56设置在所述间隙9的上 面,因此,褥垫装置1的一端部la的被折弯位置可通过所述显示部件56 容易辨别。
另外,在该第3实施形态中,在弹簧单元5的下表面上没有设置用于 保持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的保持布43,并将被铰链机构21 连结的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18所呈的矩形的大小形成为比弹 簧单元5的平面形状稍小。由此,将所述可动杆状部件17和固定杆状部件 18与弹簧单元5结合成一体。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实现了仅使弹簧单元的一端部抬起,但也可使 另一端部与一端部一样地抬起。若采用这种构造,则仰卧在褥垫装置上的 使用者不仅可使头部,还可使脚部以抬高状态保持,因此,适合要实现脚 部的疲劳恢复等的情况等。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由于将弹簧单元隔断成第一弹簧单元部和第二弹簧单元 部,将它们空开规定间隙配置并用铰链机构连结,因此,在使弹簧单元的 一端部折弯上升时,弹簧单元不会成为折弯阻力,从而能以较小的力容易 地进行该折弯操作。
权利要求
1. 一种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具有设于长度方向一端部的第一弹簧单元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隔断并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空开规定间隙设置在除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之外的部分上的第二弹簧单元部;可动杆状部件,该可动杆状部件在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的至少宽度方向的两侧与该第一弹簧单元部设置成一体;固定杆状部件,该固定杆状部件在所述第二弹簧单元部的至少宽度方向的两侧与该第二弹簧单元部设置成一体;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将所述可动杆状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状部件以可转动并能以规定的转动角度保持的形态连结;弹性层,该弹性层层叠在所述弹簧单元的上下表面的至少上表面上;以及外装体,该外装体将所述弹性层与所述弹簧单元的层叠体覆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 和第二弹簧单元部的隔着所述间隙相对的侧边被防止所述侧边因碰撞而产生声音的消音部件覆盖。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设于所述 弹簧单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双方,上表面的弹性层比下表面的弹性层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设于所述 弹簧单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双方,在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与第二弹簧单元部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防止所述弹性层朝所述间隙内变形的加强弹性部 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设于所述 弹簧单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双方,所述弹性层的覆盖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与第二弹簧单元部之间的间隙的部分被连结部件连结,在使所述第一弹簧 单元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弹簧单元部朝上升方向转动了时,所述连结部件防止将所述弹簧单元上表面覆盖的弹性层浮起。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具有以可转动并能以规定的转动角度保持的形态连结的 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所述第一臂上连结固定有所述可动杆状部件,在所述第二臂上可滑 动地连结有所述固定杆状部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褥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装体的与所 述第一弹簧单元部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动作部件,该动作部件用于使所述 铰链机构动作来使所述第一弹簧单元部抬起。
全文摘要
一种褥垫装置,包括弹簧单元(5),它具有设于长度方向一端部的第一弹簧单元部(7)、以及与该第一弹簧单元部(7)隔断并与第一弹簧单元部(7)空开规定间隙(9)设置在除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之外的部分上的第二弹簧单元部(8);可动杆状部件(17),它在第一弹簧单元部(7)的外周与第一弹簧单元部(7)设置成一体;固定杆状部件(18),它在第二弹簧单元部(8)的外周与第二弹簧单元部(8)设置成一体;铰链机构(21),它将可动杆状部件(17)相对于固定杆状部件(18)以可转动并能以规定的转动角度保持的形态连结;以及外装体(47),它将弹簧单元(5)与层叠在其上下表面的至少上表面上的弹性层(46)的层叠体覆盖。
文档编号A47C20/04GK101431924SQ20078001570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
发明者小熊芳雄, 滨口义治 申请人: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