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体壳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659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体壳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轻体建筑,特别是一种具有产业化集成式特 性的轻体壳屋。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城市来说,严重的环境污染、激烈的竟争生活、痛苦的健康状 况等"都市病"问题已沉重地困扰着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渴望已成为一种
都市居民健康消费的需求。人们渴望身心回归大自然(Nature),重温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乡情(Nostalgia),享用物我两忘平静而欢乐的时空(Nirvana )。 现代城市居民健康消费和新农村建设均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轻体建筑,将 使农村土地所涵盖赋予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新农产品",既向都市居 民提供回归自然生态的居所和设施,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既经济实惠又 生态环保的"文明生态村"农民居屋,这将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优化农村产业 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变村容村貌、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 社会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体壳屋,具有节能省地、生态环保、抗 震抗风雪、造价成本低、工期短速度快、室内空间自由分割组合、适合多种 功能使用以及产业化集成式特性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体壳屋,包括
建筑基础,固定在地面或水面上;
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固定在所述建筑基础上并作为屋柱;
底梁,固定在所述建筑基础上并连接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 天窗框架,为作为屋顶的环形结构,通过上梁与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连接; EPS预制板,为顶壁一体结构,附着固定在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底 梁、上梁和天窗框架之间。
所述建筑基础包括埋设在地面或水面上的高承台桩和铺设在所述高承台 桩上的基础平台。
所述EPS预制板为可发性聚苯乙烯制品,表面呈蜂窝状或平滑状。 所述门框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矩形状门框和三角形状门架,所述门框和门 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附着EPS预制板的挡板,门框下部的挡板设置成U形凹槽, 门架的上部设置有T形连接体。所述窗框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矩形状窗框和三 角形状窗架,窗框与窗架之间设置连接板,所述窗框和窗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 附着EPS预制板的挡板,窗框下部的挡板设置成U形凹槽,窗架的上部设置有 T形连接体。所述天窗框架包括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数个T 形连接体,环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附着EPS预制板的挡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勤出上,还包括由所述门框架或窗框架构成的通道接口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轻体壳屋,具有节能省地、生态环保、抗震抗风雪、 造价成本低、工期短速度快、室内空间自由分割组合、适合多种功能^^]以及产 业化集成式特性等优点。由于采用高承台桩地基,其^5出平台与地面或水面之间 有适当的空间距离,进而实现占用土地的面积最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生态, 减少了对土地植被或水体的破坏,使本实用新型在不占用耕地、不欲伐林木、不 *彭里河塘、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以"騎土"或"骑水,,方式建造既保护生态又节 省土地的轻型建筑。本实用新型以门框架和/或窗框架为屋柱,通过底梁、上梁 和天窗框架构成一个起承力作用轻钢框架的结构形式实现了造价成本低、工期短 i4yl快以及产业化集成式特性等优点,同时由于轻体壳屋的内部空间中没有屋柱 和房梁,室内空间可以自由分割组合,可以适合多种功能使用。本实用新型墙体 选用节能保温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并模塑成型为顶壁一体的EPS预制板,其附
着固定在轻钢框架后可合力构成一个整体的轻体建筑,进而实现建筑节能目的,
不产生"热桥"或"冷桥"现象,使建筑物保温隔热,同时EPS预制板还具有无 建筑垃圾,可降解再利用、隔音防潮、阻燃、无辐射等优点。
总之,本实用新型以技术方式体现了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a" 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M好型社会"的时代主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 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 展。建设环狄好型社会是以环境承载能力为J^出,以遵循自然*£#为核心,以 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t艮的社会 体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体壳屋为"健康干预、回归自然"和"以城带乡、对 接文明,,的社会实践中提供了优秀的技术和优良的商品,适用于都市居民健康 消费所需的生态旅居住所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文明生态村农民居屋和生态旅 居设施,同时还适用于其它用途的设施和居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主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侧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剖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俯视图6~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制造过程的示意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形成建筑群的结构示意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中墙体的结构示意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15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16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天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17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EPS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高承台桩;
2—基础平台; 5—天窗框架; 8—EPS预制板; 11—U形凹槽; 32—门架;
3—门框架; 6—底梁; 9一通道接口; 12—T形连接体; 41 —窗框; 51—环形框架; 83—饰面涂层。
4—窗框架; 7—上梁; 10—挡板; 31 —门框; 42—窗架;
43—连接板; 82—玻璃纤维网层
81—薄抹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轻体 壳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 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的俯视 图。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轻体壳屋的主体结构包括高承台桩1、 J^5出 平台2、门框架3、窗框架4、天窗框架5、底梁6、上梁7和EPS预制板8, 其中,数个作为地基的高承台桩l埋设在地面或水面上;基础平台2铺设在数 个高承台桩l上,形成水平面;作为屋柱的门框架3和窗框架4以一定距离间 隔分别设置固定在基础平台2上,其底部通过底梁6连接成一体,其顶部通过 天窗框架5和上梁7连接成一体,最终构成一个起承力作用的轻钢框架;作为 墙体和屋顶的顶壁一体结构的EPS预制板8附着固定在门框架3、窗框架4、 天窗框架5、底梁6和上梁7之间,最终构成一个整体的轻体轻体壳屋。
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的技术方案中,高承台桩和基础平台是建筑基础的 一种结构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建筑基础可根据实地条件和设计 要求采用桩基础或浅基础。桩基础可以采用图1~图5所示结构形式,浅基 础可以釆用在地面上形成混凝土圈梁并在混凝土圈梁上铺设基础平台的结构
形式,也可以采用在地面上铺设金属梁和钢筋并在金属梁和钢筋上浇注混凝 土的结构形式,或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采用的其它浅基础结构形式。
图6~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制造过程的示意图,下面通 过本实施例轻体壳屋制造过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轻体壳屋的技术方案。
首先埋设数个高承台桩1,根据实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高承台桩的数 量、埋设深度及各高承台桩之间的距离,实际使用中,高承台桩可以埋设在 平地、沟地、山坡以及水面上,高承台桩可以采用混凝土、钢材、木材或复 合材,如图6所示。采用高承台桩地基不是解决房屋荷载问题,而是让建 筑与地面或水面之间有适当的空间距离,最大限度地占用最小的土地面积。 之后在高承台桩1上铺设基础平台2,根据实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基础平 台与地面或水面之间的距离,基础平台可以采用混凝土、钢材、木材或复合 材,如图7所示。随后,在基础平台2上设置固定作为屋柱的门框架3和窗 框架4,实际使用中,作为屋柱的框架可以全部采用门框架3,或全部采用窗 框架4,或采用门框架3和窗框架4的各种组合。将每个门框架3和窗框架4 的通过底梁6连接固定成一体,且底梁6固定在基础平台2上,如图8所示。 将每个门框架3和窗框架4通过上梁7和天窗框架5连接固定成一体,其中 作为屋顶的天窗框架5与上梁7的一端连接固定,上梁7的另一端与门框架 3和窗框架4连接固定,最终构成一个起承力作用的轻钢框架,如图9和图 IO所示,其中图10为图9的俯视图。轻钢框架整体结构完成后,在轻钢框 架上附着作为墙体和屋顶的EPS预制板8,附着固定在轻钢框架上的EPS预 制板为顶壁一体结构,EPS预制板(Expanded Polystyrene Board)材料可 以为可发性聚苯乙烯,表面呈蜂窝状或平滑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 惯常采用的其它形式的预制板,例如添加有泡沫颗粒的树脂水泥预制板。顶 壁一体的EPS预制玲反附着固定在轻钢框架上后,即可构成一个整体的轻体轻 体壳屋,如图11所示。实际使用中,根据实地条件、设计要求以及轻体壳屋 的尺寸设定EPS预制板的发泡倍率、厚度和块数。最后,在轻体壳屋的表面
制作保护层,在门框架3、窗框架4和天窗框架5上安装玻璃,即可完成本 实用新型轻体壳屋的制造,如图1 ~图5所示。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形成建筑群的结构示意图。实际使 用中,可以根据实地条件和设计要求,在相邻的轻体壳屋之间设置通道接口 9,将至少两个轻体壳屋相互连通组成轻体壳屋建筑群。通道接口 9可以由相 邻轻体壳屋的两个门框架或两个窗框架对接构成,使门框架或窗框架既作为 屋柱,还作为与其它单元的轻体壳屋连接的通道接口。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实施例中墙体的结构示意图。轻体壳屋的保 护层包括薄抹面层81、玻璃纤维网层82和饰面涂层83,分别设置在EPS预制 板8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与EPS预制板8构成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的墙体, 通过抹面层、玻璃纤维网层和饰面层的材料与工艺对轻体壳屋的内壁、外壁和 /或顶壁的保护处理,可以起到防裂、防水、防火、防老化等作用。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门框 架包括矩形状的门框31和三角形状的门架32,门框31和门架32连接固定构 成门框架3,门框31和门架32的内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挡板10,用于附着 EPS预制板,门框31下部的挡板设置成U形凹槽11,用于固定EPS预制板的 下端,门架32上部设置有T形连接体12,用于通过上梁与天窗框架连接。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 实用新型窗框架包括矩形状的窗框41和三角形状的窗架42,窗框41和窗架 42连接固定构成窗框架4,且窗框41与窗架42之间设置连接板43,窗框41 和窗架42的内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档板10,用于附着EPS预制板,窗框41 下部的档板设置成U形凹槽11,用于固定EPS预制板的下端,窗架42上部 设置有T形连接体12,用于通过上梁与天窗框架连接。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天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 本实用新型天窗框架包括椭圆形或多边形的环形框架51,环形框架51的外 侧设置有数个T形连接体12,数个T形连接体12用于通过数量相同的上梁
使天窗框架与门框架或窗框架连接,此外环形框架51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 的挡板IO,用于附着EPS预制板。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轻体壳屋中EPS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 本实用新型EPS预制板为顶壁一体结构,材料可以为可发性聚苯乙烯,表面 呈蜂窝状或平滑状,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实地条件、设计要求以及轻体壳屋 的尺寸设定EPS预制板的发泡倍率、厚度和块数。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轻体壳屋,具有节能省地、生态环 保、抗震抗风雪、造价成本低、工期短速度快、室内空间自由分割组合、适 合多种功能使用以及产业化集成式特性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高承 台桩地基,其基础平台与地面或水面之间有适当的空间距离,进而实现占用 土地的面积最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生态,减少了对土地植被或水体的 破坏,使本实用新型在不占用耕地、不欲伐林木、不填埋河塘、不破坏生态 的前提下以"騎土"或"騎水"方式建造既保护生态又节省土地的轻型建筑。 本实用新型以门框架和/或窗框架为屋柱,通过底梁、上梁和天窗框架构成一 个起承力作用轻钢框架的结构形式实现了造价成本低、工期短速度快以及产 业化集成式特性等优点,同时由于轻体壳屋的内部空间中没有屋柱和房梁, 室内空间可以自由分割组合,可以适合多种功能使用。本实用新型墙体选用 节能保温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并模塑成型为顶壁一体的EPS预制板,其附 着固定在轻钢框架后可合力构成一个整体的轻体建筑,进而实现建筑节能目 的,不产生"热桥"或"冷桥"现象,使建筑物保温隔热,室内环境"冬暖 夏凉",同时整体结构具有抗震抗风雪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基础,固定在地面或水面上;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固定在所述建筑基础上并作为屋柱;底梁,固定在所述建筑基础上并连接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天窗框架,为作为屋顶的环形结构,通过上梁与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连接;EPS预制板,为顶壁一体结构,附着固定在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底梁、上梁和天窗框架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础包括埋 设在地面或水面上的高承台桩和铺设在所述高承台桩上的基础平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述EPS预制板为可 发性聚苯乙烯制品,表面呈蜂窝状或平滑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架包括连接 成一体的矩形状门框和三角形状门架,所述门框和门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附 着EPS预制板的挡板,门框下部的挡板设置成U形凹槽,门架的上部设置有 T形连接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架包括连接 成一体的矩形状窗框和三角形状窗架,窗框与窗架之间设置连接板,所述窗 框和窗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附着EPS预制板的挡板,窗框下部的挡板设置成 U形凹槽,窗架的上部设置有T形连接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框架包括环 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数个T形连接体,环形框架的底部设置 有用于附着EPS预制板的挡板。
7. 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由所述门框架或窗框架构成的通道接口 。
8.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 述EPS预制板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还设置有保护层。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体壳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薄抹面层、玻璃纤维网层和饰面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体壳屋,包括固定在地面或水面上的建筑基础、固定在所述建筑基础上并作为屋柱的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固定在所述建筑基础上并连接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的底梁、通过上梁与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连接的天窗框架和附着固定在所述门框架和/或窗框架、底梁、上梁和天窗框架之间的EPS预制板。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省地、生态环保、抗震抗风雪、造价成本低、工期短速度快、室内空间自由分割组合、适合多种功能使用以及产业化集成式特性等优点。
文档编号E06B1/02GK201206281SQ20082008046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
发明者宋世伟 申请人:宋世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