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变光百叶窗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尤其是一种纺织品制成的百叶窗帘。
技术背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2151751.7中公开了一种百叶窗帘,结构简单,制 作成本低,仅需控制拉动拉绳便可使窗帘的叶片组在从下向上升起或放下 到任意位置打开并可随意调节叶片的偏转角度,可满足人们对窗帘的在保 证采光的前提下阻隔视线的要求。但现有技术中窗帘的百叶叶片一般都采用硬质材料,成本较高,不易 清洗。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全由纺织品构成,易于清洗、可以熨烫且强度 高的百叶窗帘。一种变光百叶窗帘,包括窗帘体,与窗帘体顶端连接的角度调节装置, 与窗帘体底端连接的下垂装置,所述的窗帘体由两层透光层及若干条相互 间隔的叶片组成,叶片横向两边缘分别与两层透光层连接。透光层及叶片均为纺织品,采用纺织工艺一次性织造成型,所述的叶 片横向两边缘与两层透光层的连接处采用交织方式连接,该连接处宽度一 般不小于0. 2厘米,以保证叶片与两层透光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叶片一般采用遮光性较好的纺织品,由于所有叶片均固定在两层透光 层间,即使叶片使用质地较软的纺织品窗帘体悬挂时依然可以保持各叶片 的平整。所述的下垂装置用于将窗帘体拉伸平整,并不易于被风吹摆动。下垂 装置将可以是靠重力下垂的重物,也可以是固定在墙体上的拉伸装置。 一般常用重力下垂的重物,如两端带有封头的重力杆,可以是金属、塑料等材质。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用于调整百叶窗叶片角度的 通用技术。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使用时,通过角度调节装置使两层透光层上 下错位,牵动叶片偏转,实现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及时 叶片完全开放时,依然有两层透光层遮住窗体,在通风的同时可避免强光 直接照射,起到了窗纱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采用纺织工艺一次性织造成型,织造时为四 层结构,其中两层为透光层,另外两层为叶片层,两叶片层在其中一透光 层外侧交替形成顶层段,在该透光层内侧交替形成叶片段,织造完成后剪 去所有顶层段,两层透光层之间只留下两叶片层间隔剩余的叶片段。拉动两层透光层使两者分离,即将剪去顶层段后残留的线头从所在的 透光层中剥离,否则,在后期染整中残留的线头变型,使两层透光层无法 分离及错位,影响整个窗帘体的使用,若强行分离会损坏透光层。将剪去顶层段后残留的线头从所在的透光层中剥离后,进行印染、定 型及后处理。后处理过程包括印花、轧花、烫金或滴塑等通用处理技术。为防止窗帘体在使用时两透光层发生纰裂,或窗帘体在裁剪后橫切面 的丝线发生脱离;在印染、定型及后处理完成后,进行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通用手段,涂层用的胶可以采用,PA、 PU 等, 一般要求粘结度高并保持窗帘体的柔软度。其中,在织造过程中各层之间的交错是通过"表里换层组织法"的原 理实现。所述的窗帘体的四层结构中,两透光层可以采用平纹织造或绞综织造 等的方式完成,优选采用绞综织造的方式,采用绞综织造时,得到的透光 层结构更加紧密不容易出现纰裂。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由于窗帘体中的透光层及叶片均为纺织品, 方便清洗,可以折叠、巻曲收藏,由于透光层与叶片之间采用交织方式连 接,强度较好,清洗时可揉搓和樊烫。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叶片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叶片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的加工时的四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四层结构中去除多余顶层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两层透光层拉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包括窗帘体,与窗帘体顶端连接的角度调 节装置,与窗帘体底端连接的下垂装置,参见图1,窗帘体由两层透光层及若干条相互间隔的叶片组成,图中透光层4和透光层5起到了连接所有叶片的作用,并且避免了强光的直接 照射,图中叶片7横向两边缘分别与透光层4和透光层5连接。透光层4和透光层5及所有叶片均为纺织品,采用纺织工艺一次性织 造成型,叶片与透光层的连接处为交织方式连接,该连接处宽度一般不小 于0.2厘米,以保证叶片与两层透光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图中下垂装置采用两端带有封头的重力杆6,将窗帘体拉伸平整,并 不易于被风吹摆动。重力杆6可采用铝合金或塑料材质。角度调节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用于调整百叶窗叶片角度的通用技 术。图中的角度调节装置采用窗盒l内置巻轴2,透光层4和透光层5顶 端连接在巻轴2上,巻轴2—端绕有用于带动巻轴旋转的拉绳3,巻轴2 绕有拉绳3 —端可以是在窗盒1内也可以是伸出窗盒1外。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使用时,拉动拉绳3使巻轴2转 动,透光层4和透光层5即发生上下错位,牵动叶片偏转,实现开启,开 启时由于每个叶片横向两边缘分别与透光层4和透光层5连接,受透光层 4和透光层5的牵引,叶片7侧面略呈"S"型。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即使叶片完全开放时,依然有两层透光层遮 住窗体,在通风的同时可避免强光直接照射,起到了窗纱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采用纺织工艺一次性织造成型,织造时为四 层结构,其中两层为透光层,另外两层为叶片层,两透光层与两叶片层交替叠置,两叶片层在其中一透光层外侧交替形成顶层段,在该透光层内侧 交替形成叶片段,织造完成后剪去所有顶层段,两层透光层之间只留下两 叶片层间隔剩余的叶片段。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纺织时为四层结构,依次为叶片 层11、透光层4、叶片层12和透光层5,织造步骤如下叶片层11穿到透光层4下方与透光层5交织一过渡段14,在透光层 4与透光层5之间延伸织造形成叶片段17,再与透光层4交织一过渡段18 后穿到透光层4上方,延伸织造形成顶层段19后重复前面的步骤;与此同时,叶片层12与透光层4交织一过渡段13后穿到透光层4上 方,延伸织造形成顶层段20,穿到透光层4下方与透光层5交织一过渡段 21,在透光层4与透光层5之间延伸织造形成叶片段22后重复前面的步 骤;叶片层11和叶片层12在透光层4上方交替形成顶层段,在透光层4 下方交替形成叶片段,形成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叶片层11在透光层4 与透光层5之间的间隔段15,以及叶片层12在透光层4与透光层5之间 的间隔段16,是很小的一段,图中为了清楚表示结构将透光层4与透光层 5的间距拉大,实际织造时间隔段15和间隔段16的长度很短, 一般只有 2毫米左右。参见图4,四层结构织造完成后,剪去透光层4上方的所有顶层段, 透光层4与透光层5之间只留下叶片层11的叶片段17、间隔段15和叶片 层12的叶片段22、间隔段16。所有叶片段横向边缘分别与两个透光层通 过过渡段连接。由于顶层段需要剪去,所以在织造顶层段时可以只用经线 或只用讳线。其中,在织造过程中各层之间的交错是通过"表里换层组织法"的原 理实现。如两叶片层穿过透光层时,或两叶片层交错时均可采用"表里换层组 织法"的原理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其他手段完成。参见图5,拉动透光层4与透光层5,使二者分离,将间隔段15和间 隔段16从透光层4中抽出,叶片段17和叶片段22也被拉伸展,由于每 个叶片段横向两边缘分别与透光层4和透光层5连接,受透光层4和透光 层5的牵引,叶片段侧面略呈"S"型。此后再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印染、定型、后处理和涂层处理。 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的窗帘体在织造过程中,可以将上述方法进行适当的变化或改进,比如可以通过经纬组织方向互换的方法织造出相同结构的窗帘体。
权利要求1、一种变光百叶窗帘,包括窗帘体,与窗帘体顶端连接的角度调节装置,与窗帘体底端连接的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帘体由两层透光层及若干条相互间隔的叶片组成,叶片横向两边缘分别与两层透光层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层 及叶片均为纺织品,采用纺织工艺一次性织造成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横 向两边缘与两层透光层的连接处采用交织方式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采 用遮光性纺织品,透光层采用透光性纺织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垂装 置为两端带有封头的重力杆。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 节装置包括一窗盒,窗盒内置巻轴,两层透光层顶端连接在巻轴上,巻轴 一端绕有用于带动巻轴旋转的拉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光百叶窗帘,包括窗帘体,与窗帘体顶端连接的角度调节装置,与窗帘体底端连接的下垂装置,所述的窗帘体由两层透光层及若干条相互间隔的叶片组成,叶片横向两边缘分别与两层透光层连接。本实用新型变光百叶窗帘由于窗帘体中的透光层及叶片均为纺织品,方便清洗,由于透光层与叶片之间采用交织方式连接,强度较好,清洗时可揉搓和熨烫。
文档编号E06B9/56GK201218048SQ20082012081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日
发明者龙 游 申请人:龙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