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及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02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床及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及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 置,特别涉及一种操作简便,且能快速收合或展开的婴儿床及 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l、图2,为美国第US6,295,667B1号专利案,该案主 要在于揭示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底框结构,主要包括一锁扣中 心座IO、四根座杆ll,及两个辅助支撑单元12、 13。锁扣中心 座10具有一座本体14、 一设置于座本体14顶缘处且能在外力作 用下相对座本体旋转位移的闩锁件15、 一连设于座本体14与闩 锁件15间的偏动弹簧16,及一旋钮17。座本体14顶端具有四个 枢接部141,以供座杆ll的一端分别枢接定位,位于同一直线上 的两枢接部141上还分别设有一槽孔142。闩锁件15具有两个向 下延伸且概呈L型状的卡掣杆151。在偏动弹簧16的偏动下,闩 锁件15的各卡掣杆151伸置于各槽孔142中,即位于一闩锁位置。 另外,旋钮17具有一旋钮头171,旋钮头171底部并延伸有多个 呈倒钩状的旋4丑脚172,所述旋4丑脚172插i更于闩锁件15上。而 两辅助支撑单元12、 13分别借U型连接件18及螺丝19而连设于 位于同 一直线上的两座杆11上。通过转动旋4丑17以4吏闩锁件15 的卡掣杆151退出槽孔142,即由所述闩锁位置位移至一解脱位 置,进而使四才艮座杆11能相对座本体14枢转收合。此外,为方 便旋钮头171的旋转操作,在旋钮头171与闩锁件15间还设有一 弹簧173。
然而闩锁件15在偏动弹簧16的偏转扭力连动下, 一旦作用于旋钮17的转动作用力消失,闩锁件15的各卡掣杆151随即再伸 置于各槽孔142中,必须再转动旋钮17以带动闩锁件15的卡掣杆 151退出槽孔142,同时将四才艮座杆ll——枢转成水平状态,才 能使底框结构完全展开,因此,操作便利性较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能使婴儿床快 速收合或展开的底框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收合或展开的 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包括一个底座、 多个间隔连接于所述底座周缘的杆体,及一个设于所述底座上 维持所述杆体的展开状态的锁定件;所述底框架装置还包括
一个连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锁定件间的复位件;
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锁定件包 括一主体部及由该主体部周缘延伸出的多个挡块,所述挡块于 所述复位件作用下叠置在所述至少一杆体与该底座相连接一端 的上方而阻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底座具 有一围绕壁、 一由所述围绕壁界定而成的容置空间,及一使所 述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所述锁定件的主体部设置于所 述容置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围绕壁 外表面于相邻于所述开口处凸设有多个枢接臂,每一枢接臂呈 倒U形状,每一杆体的 一端枢设于对应的所述枢接臂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还包括一个 设于所述锁定件上且能连动所述锁定件以解除锁定作用的旋钮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锁定件 的主体部为一端呈开放状的中空管体,该中空管体另一端内则 形成有一顶壁,所述顶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而所述旋4丑 件具有一握部,及多个由所述握部向下延伸并能用以通过各该 通孔的卡掣脚,各卡掣脚末端并形成有倒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卡掣脚 并共同界定出一个位于所述握部下方的穿置空间,以供容纳一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触所述旋4丑件的握部底面 及所述锁定件的顶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锁定件 的主体部上还设置有二个位置相对应的长形限位槽孔,另外, 所述底座的围绕壁上并相对设有两相对应的穿孔,以供一销杆 同时穿置其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锁定件 的主体部外周缘面于相邻于顶端缘处设有二个扇形翼片,每一 翼片上各设有一长形槽孔,以供二锁固元件分别贯穿每一翼片 上的所述长形槽孔并锁固于所述底座的围绕壁顶端缘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翼片与 所述挡块呈上下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复位件 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 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锁定件相连4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杆体具 有 一 可供抵接所述挡块的平坦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还包括多个 端销,分别组接在至少 一 杆体与该底座相连接的 一 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每一端销上 均具有一可供抵接所述挡块的平坦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所述端销一 端凸设有一舌部,所述平坦面设置于所述舌部上,所述舌部还 具有一与所述平坦面相连接并进而以弧形曲度延伸至所述平坦
面下方的导引面,而所述挡块上则相对形成有一导斜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包括一个底框架装置,及一 个连设于所述底框架装置上的上骨架装置,所述底框架装置包 括一个底座、多个间隔连接于所述底座周缘的杆体、 一个设于 所述底座上可维持所述杆体的展开状态的锁定件,及一 个与各 该杆体相枢接的床架组件;所述底框架装置还包括
一个连i殳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锁定件间的复位件; 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锁定件包 括一主体部及由该主体部周缘延伸出的多个挡块,所述挡块于 所述复位件作用下叠置在所述至少一杆体与该底座相连接一端 的上方而阻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床,所述杆体具有一平坦面,所述挡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床,还包括多个端销,分别组接在至 少一斥f体与该底座相连一妾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床,每一端销上具有一平坦面,所述 挡块可位于所述平坦面上以防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床,所述端销一端凸设有一舌部,所 述平坦面i殳置于所述舌部上,所述舌部还具有一与所述平坦面 相连接并进而以弧形曲度延伸至所述平坦面下方的导引面,而 所述挡块上则相对形成有一导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嬰儿床,还包括一设于所述锁定件上且能连动所述锁定件以解除锁定作用的制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提供操作简便,且能使婴 儿床快速收合或展开的功效。


图l是美国第US6,295,667 Bl号专利案的一立体示意图,显 示底座结构展开态样;
图2是所述美国专利案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 一较佳实施例的 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4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5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显示锁定件上的 两挡块伸置于每一端销的舌部的平坦面上,而处于锁定状态, 另外为Y更于一见图,所以省略未画旋^^件;
图6是图5的VI-VI剖视线剖面图7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 一 俯视示意图,显示锁定件已在旋 钮件带动下旋转位移 一 角度,锁定件上的两挡块分别脱离各端 销舌部上的平坦面,而处于释锁状态;
图8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另 一俯视示意图,显示处于释锁状 态时,套设有端销的两杆体已先向下收合;
图9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IO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一作动示意图,显示底框架装置 欲由收合状态再度转变成展开状态时,各杆体在枢转过程中, 端销上的导引面会顺沿锁定件的挡块上的导斜面滑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2,包括一个底框架装置3, 及一个连设于所述底框架装置3上的上骨架装置4。上骨架装置4 包括多个立杆41、多个分別连设于所述立杆41顶端间的顶杆42, 以及多个分别设于各立杆41底端的脚件43。
参阅图3、图4,所述底框架装置3包括一个底座31、多个间 隔设于底座31周》彖面处的杆体32、 一个i殳于底座31上且能相对 底座31旋转位移的锁定件33、 一个连设于锁定件33上且能与锁 定件33产生连动关系的旋钮件34、 一个复位件35,及一对分別 设于二个位置相对应的杆体32 —端处的端销36。
参阅图4,底座31具有一围绕壁311、 一由围绕壁311界定而 成的容置空间312,及一可使容置空间312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313。 围绕壁311外表面于接近开口 313处间隔凸设有多个枢接臂
314, 每一枢接臂314概呈倒U形状,使得后续杆体32只能朝同 一方向枢转收合,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朝下枢转做说明。且围绕 壁311上于接近开口 313处设有两穿孔315,两穿孔315位于同一 直线上,以供一销杆37穿置。
仍参阅图4,在此实施例中,各杆体32均为中空管状,其中 二个杆体32—端借定位销38直接枢设于位于同 一直线的两相对 应的枢接臂314上,并能相对枢接臂314枢转活动。另外二个杆 体32的一端则套设有端销36,并与端销36—起借另些定位销38 枢设于另外两枢接臂314上。要特别说明的是,端销36 —端凸设 有一舌部361,此舌部361具有一水平的平坦面362,及一与平坦
363。
参阅图4,锁定件33具有一呈轴向的主体部331,主体部331 为一端呈开放状的中空管体,另 一端内并形成有一顶壁332,顶 壁3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333。主体部331外周缘面于接近顶端缘处设有二个扇形翼片334,此二翼片334位于同 一直线上, 每一翼片334上并设有一长形槽孔335。另外,主体部331外周缘 面于两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凸设有一个挡块336,挡块336上形 成有一导斜面337。特别说明的是,翼片334与挡块336在此实施 例中呈上下错开设置。此外,锁定件33的主体部331上还设置有 二个位置相对应的长形限位槽孔338。
旋钮件34具有一握部341,及多个由握部341向下垂直延伸 的卡掣脚342,各卡掣脚342末端并形成有倒钩343。所述卡掣脚 342并共同界定出 一个位于握部341下方的穿置空间344。
参阅图4、图5、图6,在组合时,复位件35在此实施例中是 一扭簧,其放置于底座31的容置空间312中,且一端固定在底座 31的围绕壁311上。而锁定件33的主体部331则通过复位件35并 伸置于底座31的容置空间312中,锁定件33的二翼片334位于底 座31的围绕壁311端缘处,并借二锁固元件43分别贯穿每一翼片 334上的长形槽孔335,进而锁固于底座31的围绕壁311顶端缘 处,使得锁定件33相对底座31旋转时,二锁固元件43可相对地 依循各翼片334的长形槽孔335而朝相反于锁定件33旋转方向位 移(参阅图5、图7)。此外,复位件35的另一端并固定在锁定件 33的主体部331上,利用所述销杆37穿设于底座31围绕壁311上 的穿孔315及锁定件33的主体部331上的两限位槽孔338,使得锁 定件33可在限位槽孔338的长度范围内相对底座31旋转活动,且 销杆37还能提供锁定件33于旋转时保持平稳。至于旋钮件34则 借各卡掣脚342通过锁定件33顶壁332上的各通孔333,进而利用 各卡掣脚342末端的倒钩343卡掣于所述顶壁332内侧,防止旋钮 件34脱离锁定件33。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使旋钮件34能供方便 操作,所以旋钮件34的穿置空间344内另设置有 一 弹性元件39, 当旋钮件34组合定位后,弹性元件39的两端分别抵触旋4丑件34的握部341底面及锁定件33顶壁332。
参阅图5、图6,当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3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杆体32均呈水平伸展,此时锁定件33上的两挡块336则伸置 于每一端销36舌部361的平坦面362上,即处于锁定状态,此时 杆体32因受锁定件33的挡块336阻挡,无法相对底座31枢转。
参阅图5、图6、图7,当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3欲由前述展 开状态变成收合状态时,使用者只要旋转旋钮件34,旋钮件34 将借各卡掣脚342卡掣于锁定件33上而能同步连动锁定件33旋 转,使锁定件33上的两挡块336脱离端销36舌部361的平坦面 362,如此处于释锁状态,各杆体32即可如图8、图9所示相对底 座31向下枢转收合,所述杆体32呈平行靠拢,连设于各杆体32 上的立杆42(参阅图3)也同步收合靠拢。特别说明的是,随着锁 定件33旋转的同时,复位件35会蓄积一复位扭力,当使用者对 于旋钮件34的旋转施力解除后,复位件35随即会释放所述复位 扭力,以带动锁定件33旋转复位。
又当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3欲由收合状态再度转变成展开 状态时,不用再旋转旋钮件34,而可直接使各杆体32由图9所示 的直立状态枢转如图6所示的水平状态,其中 一 端套设有端销3 6 的杆体32在枢转过程中,如图10所示,端销36上的导引面363 会顺沿锁定件33的挡块336上的导斜面337滑移,直至完全通过 后,挡块336再次相对位移至端销36的平坦面362上(如图6所示 态样),底框架装置3即可迅速地再次展开并维持在锁定状态。
在此特另U说明的是,端销3 6也可改以其他均等范围所及的 结构置换,例如直接在所述杆体32对应于所述挡块336位置处形
所述旋钮件34也可改以一U形状手把取代,只要将此U形状手才巴 底端固定在锁定件33上,当人员握持U形状手把并予转动时,
12同样能达到带动锁定件33旋转的作用。
故,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3通过上述构造设计, 让使用者只要旋转旋钮件34,使锁定件33上的两挡块336脱离端 销36的平坦面362,即可处于释锁状态,各杆体32便能迅速枢转 收合。另外,于再次展开时,不用再操作旋钮件34,可直接枢 转杆体32,借锁定件33上的挡块336相对地顺沿端销36上的导引 面363位移至端销36的平坦面362上,而处于锁定状态,如此确 实能提供操作简便,且能使婴儿床快速收合或展开的功效。
权利要求1. 一种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包括一个底座、多个间隔连接于所述底座周缘的杆体,及一个设于所述底座上维持所述杆体的展开状态的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装置还包括一个连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锁定件间的复位件;以及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锁定件包括一主体部及由该主体部周缘延伸出的多个挡块,所述挡块于所述复位件作用下叠置在所述至少一杆体与该底座相连接一端的上方而阻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一围绕壁、 一由所述围绕壁界定而成的 容置空间,及一使所述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锁定 件的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围绕壁外表面于相邻于所述开口处凸设有多个枢 接臂,每一枢接臂呈倒U形状,每一杆体的一端枢设于对应的 所述枢接臂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锁定件上且能连动所述锁定件以 解除锁定作用的旋钮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主体部为一端呈开;^文状的中空管体,该 中空管体另 一端内则形成有一顶壁,所述顶壁上间隔设置有多 个通孔,而所述旋J丑件具有一握部,及多个由所述握部向下延 伸并能用以通过各该通孔的卡掣脚,各卡掣脚末端并形成有倒 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脚并共同界定出 一个位于所述握部下方的穿 置空间,以供容纳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触所 述旋4丑件的握部底面及所述锁定件的顶壁。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主体部上还设置有二个位置相对应的长 形限位槽孔,另外,所述底座的围绕壁上并相对设有两相对应 的穿孔,以供一销杆同时穿置其中。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主体部外周缘面于相邻于顶端缘处设 有二个扇形翼片,每一翼片上各设有一长形槽孔,以供二锁固 元件分别贯穿每一翼片上的所述长形槽孔并锁固于所述底座的 围绕壁顶端缘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翼片与所述挡块呈上下错开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复位件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锁定件相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杆体具有一可供抵接所述挡块的平坦面。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端销,分别组接在至少一杆体与该底座相 连接的一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 特征在于,每 一 端销上均具有 一 可供抵接所述挡块的平坦面。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端销一端凸设有一舌部,所述平坦面设置于所 述舌部上,所述舌部还具有一与所述平坦面相连4妻并进而以弧形曲度延伸至所述平坦面下方的导引面,而所述挡块上则相对 形成有一导斜面。
15. —种婴儿床,包括一个底框架装置,及一个连设于所 述底框架装置上的上骨架装置,所述底框架装置包括一个底座、 多个间隔连接于所述底座周缘的杆体、 一个设于所述底座上维 持所述杆体的展开状态的锁定件,及一 个与各该杆体相枢接的 床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装置还包括一个连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锁定件间的复位件;及 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锁定件包 括一主体部及由该主体部周缘延伸出的多个挡块,所述挡块于所述复位件作用下叠置在所述至少一杆体与该底座相连接一端 的上方而阻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 具有一平坦面,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平坦面上以防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 个端销,分别组接在至少一杆体与该底座相连接的一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每一端销 上具有 一 平坦面,所述挡块可位于所述平坦面上以防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销 一端凸设有一舌部,所述平坦面设置于所述舌部上,所述舌部坦面下方的导引面,而所述挡块上则相对形成有一导斜面。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设于所述锁定件上且能连动所述锁定件以解除锁定作用的制动 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床及可收合婴儿床的底框架装置,包括一个底座、多个间隔设于底座周缘面处的杆体、一个设于底座上且能相对底座旋转位移的锁定件,及一个连设于锁定件上且能与锁定件产生连动关系的旋钮件;底座与锁定件间连设有一复位件,另外,锁定件周缘处于两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凸设有一个挡块,所述挡块并能在复位件作用下叠置于至少一杆体与底座相连接一端的上方而阻止各对应的杆体枢转,借此能提供操作简便,且能使婴儿床快速收合或展开的功效。
文档编号A47D7/00GK201295036SQ20082013935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喻福先, 王志伟 申请人:宝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