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82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椅子一般由坐面、靠背与支撑架三部分组成,靠背与坐面为刚性。由于是刚 性,大多数椅子的尺寸只能按照人体工程学5-95百分位设计,尽管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就 座的需要,但不能使人产生就座时的舒适感。此外,人坐在椅子上面经常的需要调整坐姿, 前后或者左右移动,以缓解长时间一种姿态所造成的疲劳。但是,刚性的靠背与坐面不能随 人的座姿而变形。因此,一些用于银行、办公室等场合的座椅需要设计复杂的调节机构以及 传动机构,以解决刚性椅子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以使椅子能够与不同尺寸的人 体相适应性,并且实现人与椅子之间的"同步倾仰"。 本发明提出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包括椅面和支架,所述的椅面相互折叠后,
形成上椅面和下椅面;所述的支架由一根管材加工出腿部支撑杆、椅面支撑杆和背部支撑
杆;所述的上椅面与背部支撑杆相对固定,所述的下椅面与椅面支撑杆相对固定。 上述椅子中,所述的椅面的右侧开有右纵向第一折叠线和右纵向第二折叠线,左
侧开有左纵向第一折叠线和左纵向第二折叠线,椅面的中间开有横向上折叠线和横向下折
叠线,横向上折叠线和横向下折叠线的两个端部分别开有左折叠孔和右折叠孔,右纵向第
一折叠线、右纵向第二折叠线、横向上折叠线的右端和横向下折叠线的右端分别与右折叠
孔相切,左纵向第一折叠线、左纵向第二折叠线、横向上折叠线的左端和横向下折叠线的左
端分别与左折叠孔相切,两个折叠孔的半径分别为R = 30mm-80mm,两个折叠孔的圆心与椅
面中心线的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 = 250mm-300mm。 上述椅子中,所述的椅面的外圈由弹性系数小的软性材料制成,里圈由弹性系数 大的刚性材料制成。 上述椅子中,所述的支架中,所述的腿部支撑杆包括右前腿部支撑杆、左前腿部支 撑杆、右后腿部支撑杆和左后腿部支撑杆,所述的椅面支撑杆包括右椅面支撑杆和左椅面 支撑杆,所述的背部支撑杆包括右背部支撑杆和左背部支撑杆;所述的右背部支撑杆的上 端与左背部支撑杆的上端相互交叉,形成背部支撑点;所述的右背部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 的右后腿部支撑杆的下端相互交叉,形成右后支撑点;所述的左背部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 的左后腿部支撑杆的下端相互交叉,形成左后支撑点;所述的右后腿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 所述的右椅面支撑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左后腿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椅面支撑 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所述的右椅面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右前腿部支撑杆的一端 相互圆弧过渡,所述的左椅面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前腿部支撑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 渡;所述的右前腿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前腿部支撑杆的另一端相互交叉,形成前
3支撑点。 本发明提出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其优点是 1、本发明的椅子,将服装、鞋的设计概念应用于座椅的设计,将椅面折叠,使其能 够随人体座姿的变化而变化,在人体变换座姿而后仰时,椅面上的柔性部分能够始终包裹 身体,产生"包围感",使人产生舒适的感觉。当人体前倾时,椅面张开,人可以随意工作或起 立。当人体需要从左右侧面拿取东西时,也可以方便地左右转动身体。 2、本发明椅子的整个椅面整体裁切一次成型,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数据制作不同
尺码,以适应于胖瘦高矮体型不同的人群,即所谓的量体裁"椅",合身而舒适。 3、本发明椅子生产工艺简单,包装、装配方便,体积小,运输成本小。用户购买产品
后自己即可装配调节。因此产品成本低,能够广泛应用于会议、办公休息、户外休闲、家庭等
各个环境,色彩、面料可根据个人爱好进行多种选择,以配合不同的环境与使用需求。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椅子中椅面的平面展开图。图3是图1所示的椅子中椅面的平面展开的结构与材质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椅子中支架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支架的右侧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支架的前视图。图7是本发明提出的适应人体尺寸的椅子的背视图。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椅面展开图。图9是由图8所示的椅面装配成的椅子的背视图。图1-图9中,A是椅面,B是支架,1是上椅面,2是右折叠孔,3是右纵向第一折
线,4是右纵向第二折叠线,5是下椅面,6是左折叠孔,7是左纵向第二折叠线,8是左纵向 第一折叠线,9是横向上折叠线,10是横向下折叠线,11是右背部支撑杆,12是右椅面支撑 杆,13是右后腿部支撑杆,14是右后支撑点,15是右前腿部支撑杆,16是前支撑点,17是左 前腿部支撑杆,18是左后腿部支撑杆,19是左椅面支撑杆,20是左背部支撑杆,21是背部支 撑点,22是左后支撑点,M是椅面边缘弹性系数小的材料如皮革、毡子等,N是椅面中心弹性 系数较大的材料如PP等,S为左背部粘接或连接区域,S'为左坐面粘接区域,L为右背部粘 接或连接区域,L'为右坐面粘接或连接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椅面A和支架B。 椅面A相互折叠后,形成上椅面l和下椅面5,如图2所示。支架B由一根管材加工出腿部 支撑杆、椅面支撑杆和背部支撑杆。上椅面1与背部支撑杆相对固定,下椅面5与椅面支撑 杆相对固定。 本发明的上述椅子中,椅面的平面展开图如图2所示,椅面的右侧开有右纵向第 一折叠线3和右纵向第二折叠线4,左侧开有左纵向第一折叠线8和左纵向第二折叠线7, 椅面的中间开有横向上折 线9和横向下折叠线10,横向上折叠线9和横向下折叠线10的两个端部分别开有左折叠孔6和右折叠孔2,右纵向第一折叠线3、右纵向第二折叠线4、横 向上折叠线9的右端以及横向下折叠线10的右端分别与右折叠孔2相切,左纵向第一折叠 线8、左纵向第二折叠线7、横向上折叠线9的左端以及横向下折叠线10的左端分别与左折 叠孔6相切,两个折叠孔的半径分别为R = 30mm-80mm,两个折叠孔的圆心与椅面中心线的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 = 250mm-300mm。 本发明的上述椅子中,如图3所示,椅面的外圈M可以由弹性系数小的软性材料制 成,里圈N可以由弹性系数大的刚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上述椅子中,支架部分的结构如图4所示,图5为支架的侧视图,图6为 支架的前视图。腿部支撑杆包括右前腿部支撑杆15、左前腿部支撑杆17、右后腿部支撑杆 13和左后腿部支撑杆18。椅面支撑杆包括右椅面支撑杆12和左椅面支撑杆19,背部支撑 杆包括右背部支撑杆11和左背部支撑杆12。其中,右背部支撑杆11的上端与左背部支撑 杆20的上端相互交叉,形成背部支撑点,右背部支撑杆11的下端与右后腿部支撑杆13的 下端相互交叉,形成右后支撑点14。左背部支撑杆20的下端与所述的左后腿部支撑杆20 的下端相互交叉,形成左后支撑点22。右后腿部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与右椅面支撑杆12的 一端相互圆弧过渡,左后腿部支撑杆18的另一端与左椅面支撑杆19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 右椅面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右前腿部支撑杆15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左椅面支撑杆19的 另一端与左前腿部支撑杆17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右前腿部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左前腿 部支撑杆17的另一端相互交叉,形成前支撑点16。整个支架可以由一根钢管弯曲后焊接成 型。 本发明提出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其中的椅面如图3所示,其中的外圈M由弹 性系数小的软性材料制成,如皮革、毡子、帆布等,椅子里圈N由弹性系数大的刚性材料制 成,如聚丙烯等材料。椅面整体为二维平面形态,通过折叠,形成上椅面1和下椅面5,用尼 龙搭扣、纽扣等连接方式,使上椅面1的与左右折叠孔2和6相切的S和L部分与下椅面5 的与左右折叠孔2和6相切的S'和L'相重叠,从而使得二维平面形态的椅面成为三维形 态。其中的上椅面1与支架B的背部支撑点21相对固定,下椅面5与支架B的右椅面支撑 杆12和左椅面支撑杆19相对固定,成为本发明的椅子。椅子的背面图如图7所示。
本发明提出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其中椅面A上的折叠线除了上述描述的形 式外,可以有其它多种不同的方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折叠线可以如图8所示,右纵向 第一折叠线3与上椅面的右侧边重叠,左纵向第一折叠线8与上椅面的左侧边重叠,因此下 椅面比上椅面的两侧各宽出折叠孔的直径的距离,通过折叠,形成上椅面1和下椅面5,下 椅面比上椅面宽出的两个长条在上椅面背后用尼龙搭扣、纽扣等连接方式相互搭接,如图9 所示的S和S'搭接,使得椅子随人体座姿变化的功能加强。 椅面A的折叠线还可以有其它的很多种方式,本发明不一一例举,其目的就是为 了让椅子能随人体座姿变化而变形,从而使得人体感觉更加舒适。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 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一种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该椅子包括椅面和支架,所述的椅面相互折叠后,形成上椅面和下椅面;所述的支架由一根管材加工出腿部支撑杆、椅面支撑杆和背部支撑杆;所述的上椅面与背部支撑杆相对固定,所述的下椅面与椅面支撑杆相对固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椅面的右侧开有右纵向第一折 叠线和右纵向第二折叠线,左侧开有左纵向第一折叠线和左纵向第二折叠线,椅面的中间 开有横向上折叠线和横向下折叠线,横向上折叠线和横向下折叠线的两个端部分别开有左 折叠孔和右折叠孔,右纵向第一折叠线、右纵向第二折叠线、横向上折叠线的右端和横向 下折叠线的右端分别与右折叠孔相切,左纵向第一折叠线、左纵向第二折叠线、横向上折 叠线的左端和横向下折叠线的左端分别与左折叠孔相切,两个折叠孔的半径分别为R = 30mm-80mm,两个折叠孔的圆心与椅面中心线的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 = 250mm-300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椅面的外圈由弹性系数小的软性 材料制成,里圈由弹性系数大的刚性材料制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架中,所述的腿部支撑杆包括 右前腿部支撑杆、左前腿部支撑杆、右后腿部支撑杆和左后腿部支撑杆,所述的椅面支撑杆 包括右椅面支撑杆和左椅面支撑杆,所述的背部支撑杆包括右背部支撑杆和左背部支撑 杆;所述的右背部支撑杆的上端与左背部支撑杆的上端相互交叉,形成背部支撑点;所述 的右背部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的右后腿部支撑杆的下端相互交叉,形成右后支撑点;所述 的左背部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的左后腿部支撑杆的下端相互交叉,形成左后支撑点;所述 的右后腿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右椅面支撑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左后腿部支撑杆 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椅面支撑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所述的右椅面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 述的右前腿部支撑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所述的左椅面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前腿 部支撑杆的一端相互圆弧过渡;所述的右前腿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前腿部支撑杆 的另一端相互交叉,形成前支撑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包括椅面和支架,椅面相互折叠后,形成上椅面和下椅面。支架由一根管材加工出腿部支撑杆、椅面支撑杆和背部支撑杆。上椅面与背部支撑杆相对固定,所述的下椅面与椅面支撑杆相对固定。本发明的随人体座姿而变的椅子,将椅面折叠,使其能够随人体座姿的变化而变化,使人产生舒适的感觉。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数据制作不同尺码,以适应于胖瘦高矮体型不同的人群,合身而舒适。本发明椅子生产工艺简单,包装、装配方便,能够广泛应用于会议、办公休息、家庭等等。
文档编号A47C7/02GK101711629SQ20091023765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唐林涛 申请人:唐林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