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8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 型液晶膜的门体和框体,门体和框体之间设置一个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可减小或避免开 关门时的导线受力,从而保护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装置的导线不受损坏。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4671618、韩国专利 ApplicationNo. 93-018129(RegistrationN ο. 73348)分别公开了一种相分离型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的制作方法,用此方法可以制成 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简称PDLC)膜、PALC膜,统称为聚合物分散型液 晶膜。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是一种新兴的电光薄膜材料,具有显著的电光特性,可用来制成 调光玻璃、魔术玻璃、电致液晶雾化玻璃、Smart Glass、电光开关及其衍生产品等装置。此 类装置通过电驱动的方式进行工作,此类装置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采用此类装 置制作、安装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玻璃门窗时,需要把两根导线引入门框内,导线的 引线方式会影响导线的受力,若引线方式不当,开启-关闭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装置门时, 门与框之间的导线会受到扭转力、摩擦力、拉伸力、挤压力、剪切力等作用,随着开关门次数 的增加,导线易受损,引起漏电、断路、寿命降低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聚合物分 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既能使导线引出,又能保证在经常开启-关闭门的过程中不 致损坏导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包括带有 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体和框体,门体和框体之间设置一个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导线 保护机构的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线;当本发明的门开关转动时,导线只受到轻微的扭转力, 避免因门的开关引起的拉伸力、挤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有害的作用力对导线造成损坏, 从而保护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装置导线、延长导线使用寿命、增强安全性。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 线装置,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体和框体,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铰链转动安 装,所述的门体和框体之间设置一个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所述导线保护机构包括动页、静 页、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线,所述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与 所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过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延导线电连接;所 述动页与所述门体安装,所述静页与所述框体连接。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 的接线装置,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体和框体,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玻璃门 顶夹、玻璃门底夹转动安装,所述的玻璃门顶夹的门轴是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 线,所述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与所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过 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延导线电连接。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的导线穿装在空心轴内,避免开关门时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出导线 受到外力破坏,当本发明的门开关转动时,引出导线只受轻微的扭转力的作用,不产生其它 外力。2、本发明具有该可减小或防止经常开关门导致导线受损,延长导线使用寿命和增 强安全性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导线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导线保护机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玻璃门顶夹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玻璃门顶夹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本发明的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包括带 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体1和框体2,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铰链3转动安装,所述 的门体和框体之间设置一个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4,所述导线保护机构包括动页401、静页 402、空心轴403,所述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线404,所述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 出导线与所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过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延导线电 连接;所述动页与所述门体安装,所述静页与所述框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内容可以参见中国专利号200910087767. 1 的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内容或者参考专利号为200820118099. 5的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门体可以是不带边框的玻璃门体,也可以采用带木质边框 (铝合金边框、不锈钢边框)的玻璃门体,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101设置在双层玻璃的夹层 中间,门体右边缘处设置一个导线引出孔102,导线引出孔的直径是2. 5mm,聚合物分散型 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从该孔中穿出。框体上设置一个导线引出孔201,导线引出孔的直径是 2. 5mm,外延导线从该孔穿出。导线外在部分和连接部分加保护管。在现有技术中,玻璃门 体和框体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不一一枚举,关于玻璃门体和框体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考 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保护机构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的门窗铰链的结构形式 (也可以是铜质材料或铁质材料),该门窗铰链规格为100型(QB/T3874-1999)。所述导线 保护机构包括动页401、静页402、空心轴403,动页、静页穿套在空心轴上,所述空心轴内设 置过渡导线404 ;所述动页与所述门体安装,所述静页与框体安装。考虑到门体的开关过程 中,因门轴旋转引起门体与框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因此,所述过渡导线应为耐磨的、松驰有 一定弹性的导线,过渡导线还可以是螺旋弹簧形导线,所述过渡导线可以自动补偿门体与框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5、图6,本发明的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另一种结 构形式,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体5和框体6,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玻璃门 顶夹7、玻璃门底夹转动安装(玻璃门底夹没有显示),所述的玻璃门顶夹的门轴是空心轴 701,所述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线702,所述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与所 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过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延导线电连接。在本 实施例中,玻璃门顶夹的门轴是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内容可以参见中国专利号200910087767. 1 的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内容或者参考专利号为200820118099. 5的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门体可以是不带边框的玻璃门体,也可以采用带木质边框 (铝合金边框、不锈钢边框)的玻璃门体,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501设置在双层玻璃的夹层 中间,门体上端边缘处设置一个导线引出孔502,导线引出孔的直径是5mm,聚合物分散型 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从该孔中穿出。框体上设置一个导线引出孔601,导线引出孔的直径是 5mm,外延导线从该孔穿出。导线外在部分和连接部分加保护管。在现有技术中,玻璃门体 和框体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不一一枚举,关于玻璃门体和框体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考现 有技术进行理解,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门顶夹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的门窗铰链的结构形式(也 可以是铜质材料或铁质材料),有关玻璃门顶夹的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200520127045. 1 及中国专利00M9110. 9公开的内容,还可以参考现有市场销售的产品;在本实施例中,所 述门夹顶夹为铝合金质门夹(也可以是不锈钢质等),规格为164*51*32 (mm),空心门轴部 分直径Φ15πιπι,所述引出导线的截面积为1.5mm2,空心门轴可以安装在一个转动轴固定座 703上,通过转动轴固定座与门夹板连接。考虑到门体的开关过程中,因门轴旋转引起门体 与框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因此,所述过渡导线应为耐磨的、松驰有一定弹性的导线,过渡导 线还可以是螺旋弹簧形导线,所述过渡导线可以自动补偿门体与框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本发明的门窗的接线装置既可以使用在门体和框体结构上,还可以使用在窗体和 窗框结构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 体和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所述的门体和框体之间设置 一个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所述导线保护机构包括动页、静页、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内设置 过渡导线,所述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与所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过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延导线电连接;所述动页与所述门体安装,所述 静页与所述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导线为螺旋弹簧形导线。
3.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 体和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玻璃门顶夹、玻璃门底夹转动安装,所述的 玻璃门顶夹的门轴是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线,所述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 晶膜的引出导线与所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过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 延导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导线为螺旋弹簧形导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门窗的接线装置,包括带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门体和框体,所述的门体和框体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所述的门体和框体之间设置一个转动式导线保护机构,导线保护机构包括动页、静页、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内设置过渡导线,门体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引出导线与所述过渡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过渡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中的外延导线电连接;所述动页与所述门体安装,所述静页与所述框体连接。本发明可减小或防止经常开关门导致导线受损,延长导线使用寿命和增强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D5/04GK102071855SQ20091023770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宋芳苹, 沈健, 赵勤, 魏崴 申请人:北京众智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