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66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支架,特别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婴儿床大多为敞开式,不能折叠,当婴儿长大后,婴儿床的储 放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现有的婴儿床采用按钮控制的折叠钢管,按钮与折叠钢管不在 一平面上,着力面积小,需要较大的力气才能完成折叠操作,操作极不方便,而且采用钢管 材料,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的价格自然就高,不能广泛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能 迎合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功能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婴 儿床的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包括覆盖可折叠的管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链 接脊髓式的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由上、下脊髓杆铰接而成,上、下脊髓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 连接,连接机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上、下脊髓杆的一端与转轴铰接,而上脊髓杆另一端与 框架的上部连接,下脊髓杆另一端则与框架的下支撑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所述折叠机构的上、下脊髓杆在框架张开状态下,接合端 为平面接合;而上、下脊髓杆旋转折合过程为圆弧旋转面。 所述的连接机构的转轴通过连片连接,所述转轴铰接于连片的两端,上、下脊髓杆 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连片铰接安装; 所述的折叠机构采用的材料为塑料,连接机构采用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的转轴
可为铆钉结构形式的转轴,所述的上、下脊髓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的铆钉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链接脊髓式的折叠机构实现折叠功
能,仿照人体关节活动功能,实现婴儿床的完全折叠,而且折叠机构采用塑料材料作为脊髓
杆,铆钉结构形式的转轴连接机构,完全仿照人体活动关节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
单,更能迎合人们的需求,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件2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件2折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合状态1结构示意图;[0016]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合状态2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合状态3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折合状态1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折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折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件2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
图1,图2,图3,图4,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包括覆盖可折叠的管状框架1, 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链接脊髓式的折叠机构2,折叠机构2由上、下脊髓杆21、22铰接 而成,上、下脊髓杆21 、2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连接机构3两端设有转轴31、32,所述 上、下脊髓杆21、22的一端与转轴31、32铰接,而上脊髓杆21另一端与框架1的上部连接, 下脊髓杆22另一端则与框架1的下支撑架连接。 参照图3,图4,所述折叠机构2的上、下脊髓杆21、22在框架1张开状态下,接合 端为平面接合;而上、下脊髓杆21、22旋转折合过程为圆弧旋转面。所述的连接机构3的转 轴31、32通过连片4连接,所述转轴31、32铰接于连片4的两端,上、下脊髓杆21、22的一 端分别通过转轴31、32与连片4铰接安装。 所述的折叠机构2采用的材料为塑料,连接机构3采用材料为金属材料。 所述的转轴31、32可为铆钉结构形式的转轴,所述的上、下脊髓杆21、22的一端分
别通过转轴31、32的铆钉夹紧。 参照图5,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合过程结构变化示意图,各支
撑杆均安装有折叠机构2,折合后婴儿床折成小片状,方便携带,并节省存储空间。 参照图9,
图10,图ll,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为一帐篷,各
支撑杆均安装有折叠机构2,折叠后为一圆饼,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 参照
图12,
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为一常用帐篷,各
支撑杆均安装有折叠机构2,折叠后为一棒状,便于收藏,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 参照
图14,
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为一常用三角体帐
篷,各支撑杆均安装有折叠机构2,折叠后为一平面状,便于收藏,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 参照
图16,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机构2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连接机构3可以为三
根脊髓杆组成,其它类似的折叠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链接脊髓式的折叠机构2实现折叠功能,仿 照人体关节活动功能,实现婴儿床的完全折叠,而且折叠机构2采用塑料材料作为脊髓杆, 铆钉结构形式的转轴连接机构3,完全仿照人体活动关节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 单,更能迎合人们的需求,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4[0037]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婴儿床的折叠机构适用于婴儿游戏床,婴儿床,剧场、帐篷 等领域。
权利要求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包括覆盖可折叠的管状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链接脊髓式的折叠机构(2),折叠机构(2)由上、下脊髓杆(21、22)铰接而成,上、下脊髓杆(21、2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连接机构(3)两端设有转轴(31、32),所述上、下脊髓杆(21、22)的一端与转轴(31、32)铰接,而上脊髓杆(21)另一端与框架(1)的上部连接,下脊髓杆(22)另一端则与框架(1)的下支撑架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的上、 下脊髓杆(21、22)在框架(1)张开状态下,接合端为平面接合;而上、下脊髓杆(21、22)旋 转折合过程为圆弧旋转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3)的 转轴(31、32)通过连片(4)连接,所述转轴(31、32)铰接于连片(4)的两端,上、下脊髓杆 (21、22)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31、32)与连片(4)铰接安装。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机构(2)采 用的材料为塑料,连接机构(3)采用材料为金属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31、32)可 为铆钉结构形式的转轴,所述的上、下脊髓杆(21、22)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31、32)的铆钉 夹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的折叠机构,包括覆盖可折叠的管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链接脊髓式的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由上、下脊髓杆铰接而成,上、下脊髓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上、下脊髓杆的一端与转轴铰接,而上脊髓杆另一端与框架的上部连接,下脊髓杆另一端则与框架的下支撑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完全仿照人体活动关节结构原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更能迎合人们的需求,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文档编号A47D13/02GK201480768SQ2009200620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杨晓蓉 申请人:杨晓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