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25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属防盗报警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报警锁有机械式和电子式;各有其优缺点, 一般机械锁结构简单, 成本低,坚固耐用,但是防盗性能差; 一般电子密码锁保密性强,密码量多,还 有多种报瞀方式,但是密码键盘暴露在门外易被他人乱动或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防盗报警锁的一些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结合防盗 报警锁,它将机械锁和电子密码锁有机结合,只有机械锁开锁一半时才能打开密 码键盘盒,按对密码后才能使机械锁全开锁,这样就锁上加锁,提髙了防盗报 警锁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电结合防盗报警 锁,它由密码锁电路盒、密码键盘盒、机械锁体和机械锁体到密码键盘盒的连 接杆开盖机构组成。密码锁电路盒内有电路板、按钮开关和电池盒;密码键盘 盒内安装有密码键盘,密码键盘盒上安装有只能上下滑动的滑盖,滑盖内上方 有两个卡条;机械锁体上有内锁芯、外锁芯、活动托板、锁体上长孔、方锁舌、 斜锁舌、钥匙孔,活动托板上安装有竖杆,方锁舌后面安装有T形弹簧片,机械 锁体上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活动铁芯位于方锁舌上T形弹簧片后边,在方锁 舌后退一半时活动铁芯刚好压紧T形弹簧片的位置上;机械锁体到密码键盘盒 的连接杆开盖机构是由活动连接轴、内连接杆、轴套、六角螺母、连接转动轴、 固定螺钉、直角形外连接杆和直角形外连接杆上的卡头组成,机械锁体里活动托板上的竖杆通过锁体上长孔与活动连接轴和内连接杆连接,轴套穿过门和密 码键盘盒底用六角螺母固定,连接转动轴穿过轴套,内连接杆上头用固定螺钉 固定在连接转动轴的门内一端,直角形外连接杆用固定螺钉固定在连接转动轴 的门外一端,使直角形外连接杆上的卡头和滑盖内侧接触,并且使卡头和卡条 配合控制滑盖的开关。密码锁电路盒里的电路板、按钮开关、电池盒与密码键 盘盒里的密码键盘和机械锁体上安装的电磁铁由连线电连接并由电池盒里的 电池组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结合防盗报瞀锁,它 将机械锁和电子密码锁有机结合,只有机械锁开锁一半时才能打开密码键盘盒 的滑盖,按对密码后控制电磁铁吸合才能使机械锁全开锁,这样就锁上加锁, 提高了防盗报警锁的性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适于 家庭、机关、工厂和宾馆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电结合防盗报瞀锁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
1、密码锁电路盒 4、电磁铁 7、方锁舌 10、钥匙孔 13、活动连接轴 16、固定螺钉 19、卡条
2、电池盒 5、活动铁芯 8、斜锁舌 11、活动托板 14、内连接杆 17、六角螺母 20、滑盖
3、电路板
6、 T形弹簧片
9、机械锁体
12、竖杆
15、密码键盘盒
18、直角形外连接杆
21、卡头22、内锁芯 23、外锁芯
25、轴套 26、密码键盘
28、密码键盘电路29、报警电路 31、、电池组32、按钮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24、连接转动轴 27、锁体上长孔 30、密码锁集成电路 33、电磁铁驱动电路
请参阅


图1与图2;图中是在开锁到一半时的位置。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 由密码锁电路盒(1)、密码键盘盒(15)、机械锁体(9)和机械锁体(9)到 密码键盘盒(15)的连接杆开盖机构组成。密码锁电路盒(1)内有电路板(3)、 按钮开关(32)和电池盒(2);密码键盘盒(15)内安装有密码键盘(26),密 码键盘盒(15)上安装有只能上下滑动的滑盖(20),滑盖(20)内上方有两 个卡条(19);机械锁体(9)上有内锁芯(22)、外锁芯(23)、活动托板(11)、 锁体上长孔(27)、方锁舌(7)、斜锁舌(8)、钥匙孔(10),活动托板(11) 上安装有竖杆(12),方锁舌(7)后面安装有T形弹簧片(6),机械锁体(9) 上安装有电磁铁(4),使电磁铁(4)的活动铁芯(5)位于方锁舌(7)安装 的T形弹簧片(6)的后边、在方锁舌(7)后退一半时活动铁芯(5)刚好压紧 T形弹簧片(6)的位置上;机械锁体(9)到密码键盘盒(15)的连接杆开盖 机构是由活动连接轴(13)、内连接杆(14)、轴套(25)、六角螺母(17)、连 接转动轴(24)、固定螺钉(16)、直角形外连接杆(18)和直角形外连接杆(18) 上的卡头(21)组成,活动托板(11)上的竖杆(12)通过锁体上长孔(27) 与活动连接轴(13)和内连接杆(14)连接,轴套(25)穿过门和密码键盘盒 (15)底用六角螺母(17)固定,连接转动轴(24)穿过轴套(25),内连接杆(14) 上头用固定螺钉(16)固定在连接转动轴(24)的门内一端,直角形外连接杆
(18) 用固定螺钉(16)固定在连接转动轴(24)的门外一端,使直角形外连 接杆(18)上的卡头(21)和滑盖(20)内侧接触,并且使卡头(21)和卡条
(19) 配合控制滑盖(20)的开关;密码锁电路盒(1)里的电路板(3)、按钮开关(32)、电池盒(2)与密码键盘盒(15)里的密码键盘(26)和机械锁体 (9)上安装的电磁铁(4)由连线电连接并由电池盒(2)里的电池组(31)供 电。
机械锁体(9)的钥匙插入外锁芯(23)或内锁芯(22)的钥匙孔(10)开锁时, 随钥匙的转动机械锁体(9)里的活动托板(11)带动竖杆(12)和方锁舌(7)向锁 体里移动,当开锁到一半时电磁铁(4)的活动铁芯(5)刚好在压紧T形弹簧片
(6)的位置上挡住了方锁舌(7)后退,使之无法继续开锁,这时活动托板(ll) 上的竖杆(12)移动带动内连接杆(14)、连接转动轴(24)和直角形外连接杆
(18)转动,使直角形外连接杆(18)上的卡头(21)和滑盖(20)内上方的 卡条(19)配合使人能打开滑盖(20),露出密码键盘(26),当按对密码后电磁 铁驱动电路(33)使电磁铁(4)通电吸合提起活动铁芯(5),这时T形弹簧片(6) 托起活动铁芯(5),才能使方锁舌(7)和斜锁舌(8)后退继续开锁;按对密码后 关上密码键盘盒(15)的滑盖(20),开锁后使直角形外连接杆(18)上的卡头
(21)和滑盖(20)内上方的卡条(19)配合卡住密码盒滑盖(20)。再次锁 门时活动托板(11)带动竖杆(12)和方锁舌(7)向锁体外移动,电磁铁(4)的活动 铁芯(5)自动下落又处于能挡住方锁舌(7)后退的锁门状态,同时使直角形外连 接杆(18)上的卡头(21)和滑盖(20)内上方的卡条(19)配合卡住密码键 盘盒(15)的滑盖(20),使非法者不能打开密码键盘盒(15)。按钮开关(32)供 室内开锁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它是由通用的密码锁集成电路(30)、 密码键盘电路(28)、报警电路(29)、电池组(31)、按钮开关(32)、电磁铁驱 动电路(33)和电磁铁(4)组成。
权利要求1、一种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它由密码锁电路盒(1)、密码键盘盒(15)、机械锁体(9)和机械锁体(9)到密码键盘盒(15)的连接杆开盖机构组成,密码锁电路盒(1)里的电路板(3)、按钮开关(32)、电池盒(2)与密码键盘盒(15)里的密码键盘(26)和机械锁体(9)上安的电磁铁(4)由连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密码键盘盒(15)内安装有密码键盘(26)、密码键盘盒(15)上安装有只能上下滑动的滑盖(20),滑盖(20)内上方有两个卡条(1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电结合防盗报瞀锁;其特征在于机械锁体 (9)上有锁体上长孔(27)、活动托板(11)、活动托板(11)上安装的竖杆(12) 、方锁舌(7)后面安装的T形弹簧片(6)、机械锁体(9)上安装有电 磁铁(4),使电磁铁(4)的活动铁芯(5)位于方锁舌(7)安装的T形弹簧片(6)的后边,在方锁舌(7)后退一半时活动铁芯(5)刚好压紧T形弹簧片(6) 的位置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机械锁 体(9)到密码键盘盒(15)的连接杆开盖机构是由活动连接轴(13)、内连接 杆(14)、轴套(25)、六角螺母(17)、连接转动轴(24)、固定螺钉(16)、 直角形外连接杆(18)和直角形外连接杆(18)上的卡头(21)组成;机械锁 体(9)活动托板(11)上的竖杆(12)通过锁体上长孔(27)与活动连接轴(13) 和内连接杆(14)连接,轴套(25)穿过门和密码键盘盒(15)的底用六 角螺母(17)固定,连接转动轴(24)穿过轴套(25),内连接杆(14)上头用 固定螺钉(16)固定在连接转动轴(24)的门内一端,直角形外连接杆(18) 用固定螺钉(16)固定在连接转动轴(24)的门外一端,使直角形外连接杆(18) 上的卡头(21)和滑盖(20)内侧接触,并且使卡头(21)和卡条(19)配合 控制滑盖(20)的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它由密码锁电路盒、密码键盘盒、机械锁体和机械锁体到密码键盘盒的连接杆开盖机构组成。密码锁电路盒内有电路板与按钮开关和电池盒;密码键盘盒内安装有密码键盘、密码键盘盒上安装有只能上下滑动的滑盖,滑盖内上方有两个卡条;机械锁体的活动托板上安装有竖杆,方锁舌后面安装有T形弹簧片,机械锁体上安装有电磁铁;机械锁体到密码键盘盒的连接杆开盖机构是直角形外连接杆上的卡头和滑盖内的卡条配合能控制滑盖的开关。它将机械锁和电子密码锁有机结合,只有机械锁开锁一半时才能打开密码键盘盒的滑盖,按对密码后才能使机械锁全开锁,这样就锁上加锁,提高了机电结合防盗报警锁的性能。
文档编号E05B45/06GK201420432SQ20092015519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6日
发明者陈贵文 申请人:陈贵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