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动床,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背景技术:
一般电动床的床面板的升降调整设计,由于配合特殊使用或不同使用舒适功能的 需要,床面通常分成前后不同单元的多片式连结架构组装,依升降操控的需要,通常需于床 架上组装不同驱动控制用的传动马达具,以达到前、后床板面的分别连动升降控制,而此一 组装设计,不仅实际组装配件较多,而且因为传动马达的购置成本及其相对的控制配线等 等技术成本一直是业者深感困扰,尤其以一般常用特殊功能使用的分段升降床面调整,通 常仅要求床面做不同的倾斜角度摆置调整,若以传统由前、后两具独立连动的马达组分别 组装时,不仅整体床架重量将加重,而且于配线及按控开关等等的相对配置成本及技术,将 增加极多,形成实际整体成本的增高,不仅制造者困扰,更形成实际销售及购置上的成本负 担,如何有效运用连杆设计,使传动马达具的使用减少,有效直接简化及降低实际电动床组 的架构及产制成本,其实于现阶段的产制及实际使用上,实有积极性的必要,惟一直未见有 较符合实用价值的改良设计开发,实有加以研究开发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电动床床面升降调整于实际组装上需做独立组装使用上,所衍生的组 装不便及使用成本高涨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直接于电动 床的前床面板的转控转杆一侧的肘接件,末端枢接一延伸的连动件,并于连动件末端以连 杆连接到后床面板的底部适当位置,使其得以通过连动件的拉控,同步连动后床面板的升 降控制,达到以同一传动马达做前、后床面的升降连动设计,有效克服上述现有电动床面调 整组装上所产生的不符实用性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通过单一传动马达连动前床面板做升降转 控时,同步以连动件连接到后床面板的连杆,达到后床面板的同步升降控制,而透过连动件 末端插设活动卡合件的卡固长度变换,达到后床面板升降高度或连动与否的控制,兼具床 面多重调整的实用目的,而以单一传动马达达到电动床面的多段调整,使整张电动床具的 组装更轻量简化,更符实用经济的使用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包含有电动床 的床架及其架装的前、后床面板,和用以驱控床面板做升降的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以单 一传动马达连动前床面板的转杆做驱控前床板的倾升设计,而以肘接件枢接连动件延伸到 后床面板下方,依连动件末段边面的滑孔设置,供穿置枢设连动后床面板的推控连杆,使其 杆底端以枢轴枢设于滑孔内,于连动件的末端处枢设有卡固件,供拨入到连动件的透空槽 内做塞固,使限制枢轴的滑动间距,达到连动件连控连杆底端时,得以受卡固件的限抵,随 连动件的拉控做后床面板的同步升降操控设计。所述的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卡固件可以一片或多片枢接制作。所述的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杆设成二节相互插组具伸缩设计。所述的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件的末段设成U形槽管状。[0011]承接上述,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是一种以单一传动马达控制电动 床面分别升降操作的组装结构设计,于电动床架前床面板升降连控的肘接件底端,枢设一 连动件连结后床面板的连杆相互枢接,使前床面板转控升降时,得以透过连动件拉控连杆, 达到后床面板的升降控制,使电动床得以同一驱动马达做前、后床面板的升降调整使用目 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床床面结构组装使用参考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床床面收置放平使用参考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床面放平的连动卡合平面组装参考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床面板部份倾升架放组装使用参考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床面板全升起的架放组装示意参考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床面板放平架放时连动件与卡合件的组装使用参考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床面板部份倾升架放时卡合件的组装示意参考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床面板全升起架放时卡合件组装示意使用参考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后床面板下降时,异物置入时的使用架装参考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后床面板异物置入时,连杆可做延伸的安全组合使用参考图。(10)床架(12)后床面板(14)转杆(16)推杆(18)支撑架(20)连动件(22)连杆(24)卡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谨配合一实施例图式 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包含有电动床的床架 10及其上方架装的前床面板11和两片组合的后床面板12,共同组成前半身可做完整倾斜 及后半床面可随脚形做曲弧调整的电动床完整床面的调整架构,整个床面调整操控主要依 床架10底部中段设装一组传动马达13,其伸出轴端与前床面板11底部转杆14上的肘接件 15相连枢接,使马达轴端伸出后,可推转肘接件15,有效转动转杆14另一侧的推杆16,达到 前床面板11的升降调整,而在转杆14的另一侧相对位置,设留相同的肘接件15,使其枢接 一连动件20,供延接到后床面板12的下方适当位置,并由床架10的横杆17上以一 U形状 支撑架18吊挂辅助定位,使连动件20得以在贯穿过支撑架18上方做滑动移位,连动件20 的末段设成U形槽管状,槽体两侧边上分设相对的滑孔21,将后床面板12底部架撑连杆22 底端,直接以一枢轴23枢设于连动件20的末段滑孔21上,使后床面板12得以随连动件20
(11)前床面板 (13)传动马达 (15)肘接件 (17)横杆
(21)滑孔 (23)枢轴的拉伸做滑移操作。而为控制连动的床面移位角度,于连动件20的末端,枢设一组卡合件24,其可以 一片或多片的适当厚板片体弯制做枢设组装,使用时,变换卡合件24卡入连动件20槽内的 卡固长度,即如图6至图8所示,当床面平整使用时,卡固件24完全未置入连动件20的U形 槽内,整个连动件20拉控操作时,在传动马达13伸出驱控前床面板11做倾斜向上时,由于 肘接件15的回转而驱控连动件20向前拉撑时,则因为连动件20末端卡合件24未置入,使 后床面板12底部的连杆22与其枢装的枢轴23,因为滑孔21的透空设计,连动移位时不会 有任何阻挡受力,则后床面板12便不会有升起的连动;当欲使后床面板12做适当的倾起操 控时,则依实际坐卧舒适需要,将卡合件24卡入到连动件20末段的透空槽内,使其形成塞 固的状态,令连动件20受连动向前移位时,则其滑孔21内插组的枢轴23,因为受到卡合件 24的阻挡而形成使连杆22向上偏移的操作,达到后床面板12调整床面倾斜角度的操作,故 当卡合件24卡入长度愈长时,则其倾斜角度将愈大,经由变换卡合件24分段卡固的长度, 使调整连杆22末端枢轴23卡抵的位置,达到电动床后床面板12与前床面板11相互连动 的操控,使整个床面得以由同一传动马达13做简易的变换调整床面使用的倾斜升降需要, 使电动床组结构达到符合实用经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电动床面的传动调整设计,其架构设计透过连动件20的连控,配合卡 合件24的卡入变换组装,便可达到不同床面摆置角度的变换使用,尤其以单一传动马达13 便可达到实际连控的操作目的,不仅整体的结构组装可大幅简化,其产制组装的设备成本 更可大幅降低;尤其再配合后床面板12底部架撑连杆22的伸缩设计,可使整个后床面调 整时的安全性进一步的确保,其结构主要将连杆22设成简易两节式相互插组设计,如图9、 10所示,当后床面板12收置下降操作时,不慎有异物A或手置放于其曲弧的空间内时,则在 床面下降压抵时,透过连杆22插组式的组装,下半段可随连动件20拉伸滑移自然伸长,使 连杆22上半段不会有受拉撑受力的情形,即整个后床面不会有下降拉撑增力的疑虑,使床 面可适当停留在原来的压抵位置,不会有受到马达拉撑的加大受力情形,方便移去异物A, 使电动床的使用达到进一步安全的维护,可说是一全新且符合实用安全设计的实用新型改 良,就其连控结构组装的简便实用又无需任何特殊技术依赖,尤其以卡合件24可简易拨控 的设计,方便安全的卡固与解放操作,确具组装简易实用安全的便利特性,就电动床的床面 架放调整结构而言,可说是一全新实用创新安全又符经济的床架组合结构改良设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以单一传动马达,透过连动件的传 控,使前、后床面板得以做连动升降的调整,而透过连动件末段的卡合件设置,使后床面可 呈分段调整床面高低的变换,令电动床的使用更符实用舒适结构设计,其整个改良设计结 构简单,更符实际使用安全及产制经济的多重实用功效增进特性。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包含有电动床的床架及其架装的前、后床面板,和用以驱控床面板做升降的传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以单一传动马达连动前床面板的转杆做驱控前床板的倾升设计,而以肘接件枢接连动件延伸到后床面板下方,依连动件末段边面的滑孔设置,供穿置枢设连动后床面板的推控连杆,使其杆底端以枢轴枢设于滑孔内,于连动件的末端处枢设有卡固件,供拨入到连动件的透空槽内做塞固,使限制枢轴的滑动间距,达到连动件连控连杆底端时,得以受卡固件的限抵,随连动件的拉控做后床面板的同步升降操控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卡固件可以一片或多片 枢接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杆设成二节相互插组 具伸缩设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件的末段设成U形槽管状。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床的床面调整结构,尤指一种提供电动床床面靠床尾部床面的连动调整结构设计,主要将电动床架上方置放的床面板,前、后床面分段设成数片连结,床架底部以一连动马达经由肘接件连结转控床面转杆做为床面倾斜升降连控操作,通过前床面板的转控肘接件一端以连动件延接到后床面板下方,以连杆枢接后床面下缘,配合连动件边侧的滑孔及抵靠的卡合件定位,使前床面板升降操作,可同步连控后床面板做相对的升降操作,达到以同一传动马达连控电动床面做前后分别升降控制的结构设计。
文档编号A47C17/86GK201585710SQ20092017732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陈钜昌 申请人:真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