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装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54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装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钥匙与电子密码相结合的外装门锁。
背景技术
如图l-3所示是目前常见的外装门锁,通过机械钥匙插入锁芯,通过与锁芯的精 密配合,钥匙带动锁芯转动,进而带动锁舌左右平移而开关门,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该外装门锁为两档上锁和两档开锁的外装门锁。它有一个外壳IO,在外壳上安装 有定位销11、锁芯20、圆舌部件30、斜舌部件40等;所述圆舌部件30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 接的两个平行的舌柱31、连接板32、上锁/开锁部33 ;所述上锁/开锁部33向垂直于纸面 向外的方向远离连接板拱出,拱出的上锁/开锁部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上,在上锁/开锁部 上安装有一个定位配件50。所述圆舌部件30在锁芯20转动带动下可整体左右往复平移, 所述定位配件50除了随圆舌部件30左右往复平移之外,还随锁芯20的顶钩21顶触而可 上下往复平移。 另外,如图2所示是背景技术外装门锁中的圆舌部件30,在所述上锁/开锁部33 上与锁芯相应之处设有朝下的口宽顶窄的上锁/开锁槽331,在所述上锁/开锁槽内的中部 设有一个第二档开锁时供锁芯顶钩21顶触的第二档开锁挂板332,而在远离舌柱31的那一 侧是第一档开锁时供锁芯顶钩21顶触的第一档开锁挂板333 ;在第一档开锁挂板333的左 上部设有第一小槽335、在第二档开锁挂板332左上部设有第二小槽334。 如图3所示是背景技术外装门锁中的定位配件50。在圆舌部件30中部的长形定 位孔338下方,定位配件50上相应的是三个并排的定位槽,三个定位槽为形状大致相同的 近半圆形,从右至左依次为第一定位槽51、第二定位槽52、第三定位槽53。在上锁/开锁 槽331的下方,所述定位配件的底边54是平整的,在该底边上有两个开锁位,其中第一开锁 位55是在进行第一档开锁时锁芯的顶钩对定位配件的顶触位,第二开锁位56是在进行第 二档开锁时锁芯的顶钩所对定位配件的顶触位;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其 决定了开锁及上锁的步骤,同时这三个定位槽起到了阻碍圆舌部件往左、右移动的作用,即 锁芯顶钩在没有往上顶开定位配件、定位槽没有离开定位销11的情况下是不能移动圆舌 部件的。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二定位槽的顶部到第三个定位槽的顶部有一定的距离。
技术背景的外装门锁工作过程是1.开锁过程钥匙插入锁孔并向右转动,锁芯 20的顶钩21通过对第一开锁位55的顶触把定位配件50往上移动,第一定位槽51脱离定 位销11后,顶钩勾着第一档开锁挂板333上的第一小槽335把圆舌部件30往右移动,然后 定位配件向下复位,第二定位槽52定位在定位销上,完成第一档开锁;继续转动锁芯,顶钩 就通过对第二开锁位56的顶触把定位配件往上移动,第二定位槽52完全脱离定位销后,顶 钩勾着第二开锁挂板332上的第二小槽334把圆舌部件往右移动,定位配件再向下复位,第 三定位槽53定位在定位销上,完成第二档开锁。2.上锁过程在完全开锁状态下,钥匙插入 锁孔并向左转动,锁芯转动,锁芯顶钩将定位配件向上顶,第三定位槽53从定位销11中脱 出,锁芯顶钩勾住圆舌部件的第二小槽334使圆舌部件向左移动,然后定位配件向下复位,第二定位槽52定位在定位销中,完成第一档上锁;继续向左转动钥匙,锁芯顶钩再次向上 顶触定位配件,第二定位槽52从定位销中脱出,锁芯顶钩勾住圆舌部件的第一小槽335使 圆舌部件向左移动,然后定位配件向下复位,第一定位槽51定位在定位销中,这时舌柱完 全伸出锁壳,完成第二档上锁动作,呈完全上锁状态。 这种外装门锁的不足在于 1.技术性开锁传统的外装门锁对掌握了开锁技术的人员来说形同虚设,使"锁" 失去了锁的作用。 2.暴力开锁近年来,作案份子的手段更为胆大,有的强制性的取出锁芯后,通过 旋转锁体上的上、开锁顶钩直接开锁作案。
3.传统外装门锁互开率大。互开率大是目前传统锁具不能解决的老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机械钥匙与电子密码钥匙相配合,
能够防止技术开锁、暴力开锁,且能降低互开率的外装门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装门锁,包括外壳,在外壳上安装有 锁芯和可往复平移的圆舌部件;所述圆舌部件包括舌柱和上锁/开锁部;在所述上锁/开 锁部上安装有随锁芯顶触而往复平移的定位配件,所述定位配件的平移方向垂直于圆舌部 件的平移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安装有一个电机,其输出轴上安装一个顶销,所述 顶销位于所述上锁/开锁部的外侧,在所述上锁/开锁部后端连接着一个横向的上锁杆的 一端,该上锁杆的另一端设有可在上锁过程中勾住所述顶销、并将其拉至横位的挂钩;所述 外装门锁上还设有密码电路遥控器和相应的密码执行电路,所述密码执行电路的电源与磁 感应开关串连,所述电机与密码执行电路上的继电器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通断电;所述定 位配件上装有制动所述磁感应开关的小磁铁。 所述外装门锁为两档上锁和两档开锁的外装门锁;在所述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 部上与锁芯相应的位置处设有朝向锁芯、且口宽顶窄的上锁/开锁槽,所述上锁/开锁槽的 接近顶销的那一侧壁是第一档开锁时供锁芯的顶钩勾住的第一档开锁挂板,而第二档开锁 时锁芯对应位置为上锁/开锁槽中部的空缺处;在所述定位配件的底边上相应于在第二档 开锁时供锁芯顶钩顶触的第二开锁位处,设有一个在第二档开锁时供锁芯顶钩勾住以移动 圆舌部件的浅凹槽。 所述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槽的顶部两侧设有并排的第一小槽和第二小槽,可在 第一档上锁时被锁芯顶钩勾住的所述第二小槽远离所述第一档开锁挂板,而可在第二档上 锁时被锁芯顶钩勾住的第一小槽接近所述第一档开锁挂板;从所述第二小槽的顶部到第一 小槽的相邻槽口是一个倾斜面。 所述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部上,所述上锁/开锁槽位于其下部,而中部则设有一 个长形的定位孔。 所述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部上部设有一个缺口,所述小磁铁可容纳于所述缺口 中。 位于所述圆舌部件的定位孔下方,在定位配件上相应地设有三个并排的槽口朝下 的定位槽,为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可定位于与壳体连接的定位销,第一档开锁后定位销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第二档开锁后定位销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 所述第三定位槽的顶部到第二定位槽相邻侧边的底部是一个倾斜面。
所述磁感应开关为干簧管,连接在壳体上,其位置是当进行第一档开锁后,干簧
管恰好位于随定位配件移动后的所述小磁铁的正上方。 在所述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部的上部、于定位配件的两侧、相对地设有一对弹 簧安装孔,一个弹簧丝横跨定位配件、且两端插入所述弹簧安装孔内,所述弹簧丝的中部连 接于所述定位配件上以对定位配件复位。 所述顶销为防抱死顶销,其上设有与电机轴相适配连接的轴孔,沿着防抱死顶销 的中轴线设有自防抱死顶销外表面到所述轴孔的孔,在所述孔内设有顶触着电机轴的钢 珠,靠近外表面的一端设有封口的螺丝,在所述螺丝和钢珠之间是一个压紧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上锁过程是钥匙插入锁孔并 转动,锁芯带动圆舌部件移动,圆舌部件上的上锁杆挂钩将处于竖向的防抱死顶销拉至横 位,即完成上锁动作。开锁过程钥匙插入锁孔并转动开锁,定位配件在锁芯的顶钩的顶 触作用下,向上平移,当定位配件上的小磁铁靠进磁感应开关,使密码执行电路导通,此时 按下密码电路摇控器,如密码正确,则电机转动,从而带动防抱死顶销转动至竖向位置,不 再顶住所述的圆舌部件,钥匙继续转动,就可使圆舌部件最终退回锁的外壳内,从而完全开 锁。可见,上锁时可自动将防抱死顶销拉至横位,则当技术开锁和暴力开锁者无法正确输入 密码时,横位的防抱死顶销会顶住圆舌部件,即使能转动锁芯进行机械开锁,也无法使圆舌 部件退回锁的外壳内,从而无法开门。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通过机械钥匙与电子密码钥 匙相配合,能够防止技术开锁、暴力开锁,且互开率降低一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外装门锁完成第一档开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的外装门锁的圆舌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的外装门锁的定位配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完成第一档机械开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第二档开锁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第一档上锁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第二档上锁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抱死顶销轴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的圆舌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的定位配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的密码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描述,本说明书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均以图4所示方向为参考。 如图4-7、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装门锁,和背景技术相同的是,该外装门锁为两档上锁和两档开锁的外装门锁。它有一个外壳IO,在外壳上安装有定位销11、锁芯 20、圆舌部件30、斜舌部件40等;所述圆舌部件30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两个平行的舌 柱31、连接板32、上锁/开锁部33 ;所述上锁/开锁部33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远离连 接板拱出,拱出的上锁/开锁部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上,在上锁/开锁部上安装有一个定位 配件50。所述圆舌部件30在锁芯20转动带动下可整体左右往复平移,所述定位配件50除 了随圆舌部件30左右往复平移之外,还随锁芯20的顶钩21顶触而可上下往复平移,图4、 图5为向右平移两档开锁,图6、7所示的为向左平移两档上锁。 在背景技术中,外壳上还设有一个与斜舌部件40配套使用的反锁旋钮(图中未示 出),其位置在圆舌部件远离舌柱的那一端的外侧,在本实用新型中,拆除了该反锁旋钮,而 在相应位置安装了一个用来进行密码开锁的电机(图中未示出),该电机的输出轴61垂直 于纸面向外,其上安装了一个可转动的防抱死顶销70。该防抱死顶销70位于所述上锁/开 锁部33的外侧,也即圆舌部件30后方;在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部33右端连接着一个上 锁杆34,该上锁杆横向设置,为L形,即其外端设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挂钩,如图5所示 的完全开锁状态时,防抱死顶销70为竖向,挂钩位于防抱死顶销的外侧,且隔有一段距离, 如图6所示的第一档上锁完成时,由于圆舌部件左移,该挂钩接近或刚勾到防抱死顶销,在 继续第二档上锁的过程中,圆舌部件进一步左移,上锁杆挂钩将防抱死顶销拉至横位,如图 7所示,上锁完成,这时,圆舌部件的右端距离防抱死顶销有一段距离。 为了实现密码开锁,在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上还设有密码电路遥控器和相应的 密码执行电路(图中未示出)、磁感应开关等,其中,磁感应开关串连接于密码执行电路的 电源上,当小磁铁82靠近磁感应开关,此时磁感应开关处于闭合导通的状态下启动密码电 路遥控器,密码执行电路工作使一个继电器(图中未示出)动作从而接通电机电源,电机则 带动防抱死顶销转动。所述磁感应开关为一个干簧管81,干簧管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能够 安装在极度有限的空间内;干簧管的开关器件是被密封于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罩内,永远 不会与外界环境接触,可减少接点的氧化和碳化,工作寿命长,并且具有相当高的开、关灵 敏度。由于干簧管没有采用滑动元件,所以不会出现所有金属降级有关的金属疲劳现象,确 保实际上无极限的机械使用寿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定位配件50的上部安装有一个小 磁铁82,其位于所述干簧管81的下方,而在所述上锁/开锁部33上设有一对弹簧丝安装 插孔83,这对弹簧丝安装插孔83分别相对地位于定位配件50上部的两侧,一根弹簧丝84 横跨定位配件、两端插入所述弹簧安装孔83内,弹簧丝中部的受力圈841紧扣于定位配件 50的顶端中部经过折弯凸出的异型卡片58上(如图10所示),呈向上拱的形状,弹簧的弹 力形成对定位配件向下永久的回复力。定位配件50在锁芯20转动时随锁芯顶钩的顶触而 向上平移,当第一档机械开锁完成后小磁铁82正对着干簧管81,因此小磁铁随定位配件上 行而闭合磁感应开关干簧管81,此时磁感应开关处于闭合导通的状态下启动密码电路遥控 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密码执行电路受密码电路遥控器控制后工作,使继电器动作从而接 通电机电源,电机转动则带动防抱死顶销转动。锁芯对定位配件的顶触力撤销后,在弹簧丝 84的回复力作用下,小磁铁随定位配件下移,磁感应开关断开,密码执行电路断开,直到下 一次开锁时再接通,这样可以省电。 如图8所示,这个防抱死顶销70为杆状,横向设有与电机轴配合的轴孔71,沿着防 抱死顶销的中轴线设有自防抱死顶销外表面到所述轴孔71的孔72,在所述孔72内设有顶触着电机轴61的钢珠73,靠近外表面的一端设有封口的螺丝74,在所述螺丝和钢珠之间是 一个压紧弹簧75,压紧弹簧75的弹力将钢珠73压紧在电机输出轴61上,这样实现防抱死 顶销70与电机轴61的连接。采用这样的防抱死结构,优点在于1.在密码开锁(图11所 示)完成时的状态下,防抱死顶销已在电机带动下逆时针转回到竖直向下,如果不及时停 止密码执行电路遥控器,密码执行电路将继续给电机供电,防抱死顶销继续逆时针转动,就 被上锁杆的挂钩抵住,假如防抱死顶销固定于电机轴上,就会因为上锁杆抵住了防抱死顶 销而使电机处于停止转动状态,此时电动机和密码执行电路将产生短路电流,极容易烧毁 电机和密码执行电路;采用防抱死设计以后,在防抱死顶销被上锁杆抵住而停止转动时,电 机及其轴仍然可以转动,使电动机和密码执行电路不产生短路电流,从而达到保护电机和 密码执行电路的作用。2.压紧弹簧75的弹力将钢珠73压紧在电机输出轴61上,从而使防 抱死顶销对电机轴具一定的摩擦力,上锁时在不转动电机轴的情况下可以轻易的将防抱死 顶销拉至横位。 如果按照图2所示背景技术的结构,若开锁者第一档开锁后无法输入正确的密 码,防抱死顶销一直顶住圆舌部件,而开锁者继续用钥匙开锁,这样锁芯会继续顶触第二档 开锁挂板,就可能造成第二档开锁挂板、圆舌部件、甚至防抱死顶销和电机的损坏。为了防 止这种现象,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将上述第二档开锁挂板332去掉,使得第二档开锁时 锁芯对应位置为上锁/开锁槽331内的空缺处,这样,即使在未进行密码开锁,防抱死顶销 继续顶住圆舌部件的情况下,继续转动钥匙,锁芯会发生空转而无法令圆舌部件受力,这样 就保护了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而且,从所述第一小槽335的槽口左侧到第二小槽334 的槽底切割成一个倾斜面336,其目的在于,开锁时避免锁芯20的顶钩21勾着圆舌部件, 而在上锁时顶钩可勾着第二小槽的槽口,从而保证上锁杆有足够的拉力把防抱死顶销从竖 向拉到横位。另外,与图2的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图9的右上方切割出了一个缺口 337,该缺口的是为了空出来安置小磁铁82。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的定位配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定位配 件与图3的背景技术相比的改进之处在于(1)上锁/开锁槽331下方、在所述定位配件的 底边54上相应于第二开锁位处设有一个浅凹槽56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取消了位于上锁 /开锁槽331中部的第二档开锁挂板,当进行第二档开锁时,锁芯顶钩通过所述的凹槽把定 位配件往上移动,第二定位槽完全脱离定位销11时,利用该浅凹槽561与锁芯顶钩之间的 摩擦力把圆舌部件往右移动,完成第二档开锁。如果开锁者没有输入正确的开锁密码,圆舌 部件30处于防抱死顶销70的抵触下无法右移,开锁者继续旋转锁芯,当旋转的力大于凹槽 561与锁芯顶钩21之间的摩擦力时,锁芯顶钩就会脱离凹槽,使开锁失败,即发生所述的空 转现象。从而达到保护锁具的作用。(2)最左边的第三定位槽53的顶部到第二个定位槽52 相邻边的底部切割成一个倾斜面57。并参阅图10所示可知,只要稍微地利用定位配件50 上增加的浅凹槽561与锁芯的顶钩21之间的摩擦力使圆舌部件30往右移动,使定位销11 达到该倾斜面57内,此时利用弹簧丝84对定位配件向下的复位力,使定位配件快速定位, 即使浅凹槽561与锁芯的顶钩2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也不会导致定位配件无法定位,从而 保证了锁具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外装门锁工作过程如下 1.开锁过程如图7所示的完全上锁状态下,将钥匙插入锁孔并向右转动,锁芯顶钩21顶触定位配件50上的第一开锁位55,定位配件50往上移动,第一定位槽51脱离定 位销ll,锁芯的继续旋转使顶钩勾着第一档开锁挂板333上的第一小槽335处把圆舌部件 30往右移动,移动到第二定位槽52对着定位销11的位置时,由于顶钩已转离定位配件、弹 簧丝84的回复力作用使得定位配件向下复位,第二定位槽52被定位销11定位,状态如图4 所示,这时,圆舌部件接近或恰好靠住横向的被防抱死顶销,此时完成第一档机械开锁;当 钥匙继续转动,定位配件再次被顶住上移,第二定位槽52脱离定位销,当定位配件50上移 到使得其上的小磁铁82靠进了磁感应开关,密码执行电路导通,此时按下密码电路摇控器 输入密码,如密码正确,则电机因通电而转动,电机轴61带动防抱死顶销70逆时针转动至 竖向位置,不再顶住所述的圆舌部件30,状态参阅图ll所示;并且顶钩勾着定位配件50上 的浅凹槽561向右移,从而带动整个圆舌部件右移,直到定位配件再次向下复位、第三定位 槽53被定位销11定位,这时圆舌部件最终退回锁壳内,从而完全开锁,状态如图5所示。 2.上锁过程在图5所示的完全开锁状态下,钥匙插入锁孔并向左转动,锁芯转 动,锁芯顶钩将定位配件向上顶,第三定位槽53从定位销11中脱出,锁芯顶钩勾住圆舌部 件的第二小槽334使圆舌部件向左移动,同时上锁杆挂钩移至接近或刚好挨到处于竖向的 防抱死顶销外侧,定位配件向下复位,第二定位槽52定位在定位销中,完成第一档上锁,状 态如图6所示;继续向左转动钥匙,锁芯顶钩再次向上顶触定位配件,第二定位槽52从定位 销中脱出,锁芯顶钩勾住圆舌部件的第一小槽335使圆舌部件向左移动,同时,上锁杆挂钩 将防抱死顶销拉直横位,平行在上锁杆的上方,然后定位配件向下复位,第一定位槽51定 位在定位销11中,这时舌柱完全伸出锁壳,完成上锁动作,处于如图7所示的完全上锁状 态。
权利要求一种外装门锁,包括外壳(10),在外壳上安装有锁芯(20)和可往复平移的圆舌部件(30);所述圆舌部件(30)包括舌柱(31)和上锁/开锁部(33);在所述上锁/开锁部(33)上安装有随锁芯(20)顶触而往复平移的定位配件(50),所述定位配件的平移方向垂直于圆舌部件(30)的平移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安装有一个电机,其输出轴(61)上安装一个顶销,所述顶销位于所述上锁/开锁部(33)的外侧,在所述上锁/开锁部(33)后端连接着一个横向的上锁杆(34)的一端,该上锁杆的另一端设有可在上锁过程中勾住所述顶销、并将其拉至横位的挂钩;所述外装门锁上还设有密码电路遥控器和相应的密码执行电路,所述密码执行电路的电源与磁感应开关串连,所述电机与密码执行电路上的继电器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通断电;所述定位配件(50)上装有制动所述磁感应开关的小磁铁(8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门锁为两档上锁和两档开 锁的外装门锁;在所述圆舌部件(30)的上锁/开锁部(33)上与锁芯(20)相应的位置处设 有朝向锁芯、且口宽顶窄的上锁/开锁槽(331),所述上锁/开锁槽的接近顶销的那一侧壁 是第一档开锁时供锁芯(20)的顶钩(21)勾住的第一档开锁挂板(333),而第二档开锁时锁 芯(20)对应位置为上锁/开锁槽(331)中部的空缺处;在所述定位配件(50)的底边(54) 上相应于在第二档开锁时供锁芯顶钩顶触的第二开锁位(56)处,设有一个在第二档开锁 时供锁芯顶钩勾住以移动圆舌部件(30)的浅凹槽(56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舌部件(30)的上锁/开锁槽 (331)的顶部两侧设有并排的第一小槽(335)和第二小槽(334),可在第一档上锁时被锁芯 顶钩(21)勾住的所述第二小槽(334)远离所述第一档开锁挂板(333),而可在第二档上锁 时被锁芯顶钩(21)勾住的第一小槽(335)接近所述第一档开锁挂板(333);从所述第二小 槽(334)的顶部到第一小槽(335)的相邻槽口是一个倾斜面(336)。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舌部件(30)的上锁/开锁部 (33)上,所述上锁/开锁槽(331)位于其下部,而中部则设有一个长形的定位孔(33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舌部件(30)的上锁/开锁部 (33)上部设有一个缺口 (337),所述小磁铁(82)可容纳于所述缺口 (337)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圆舌部件(30)的定位孔 (338)下方,在定位配件(50)上相应地设有三个并排的槽口朝下的定位槽,为第一定位槽 (51)、第二定位槽(52)、第三定位槽(53),可定位于与壳体(10)连接的定位销(11),第一档 开锁后定位销(11)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52),第二档开锁后定位销(11)定位于所述第 一定位槽(5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槽(53)的顶部到第二 定位槽(52)相邻侧边的底部是一个倾斜面(57)。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开关为干簧管(81), 连接在壳体(10)上,其位置是当进行第一档开锁后,干簧管恰好位于随定位配件移动后 的所述小磁铁(82)的正上方。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部 (33)的上部、于定位配件(50)的两侧、相对地设有一对弹簧安装孔(83),一个弹簧丝(84) 横跨定位配件、且两端插入所述弹簧安装孔(83)内,所述弹簧丝(84)的中部连接于所述定位配件上以对定位配件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l-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装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销为防抱死顶 销(70),其上设有与电机轴(61)相适配连接的轴孔(71),沿着防抱死顶销的中轴线设有 自防抱死顶销外表面到所述轴孔(71)的孔(72),在所述孔(72)内设有顶触着电机轴的钢 珠(73),靠近外表面的一端设有封口的螺丝(74),在所述螺丝和钢珠之间是一个压紧弹簧 (75)。
专利摘要一种外装门锁,包括外壳(10),锁芯(20),圆舌部件(30)和定位配件(50),外壳(10)上装有电机,其输出轴(61)上安装一个顶销,顶销位于圆舌部件的上锁/开锁部(33)的外侧,在所述上锁/开锁部(33)后端连接着一个横向的上锁杆(34),上锁杆外端设有可在上锁过程中勾住所述顶销、并将其拉至横位的挂钩;所述外装门锁上还设有密码电路遥控器和相应的密码执行电路,所述密码执行电路的电源与磁感应开关串连,所述电机与密码执行电路上的继电器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通断电;所述定位配件(50)上装有制动所述磁感应开关的小磁铁(82)。该外装门锁通过机械钥匙与电子密码钥匙相配合,能够防止技术开锁、暴力开锁,且互开率降低一半。
文档编号E05B63/14GK201474419SQ2009202046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杨力 申请人:杨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