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89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
背景技术
按一般使用者对于睡眠姿势者,大约有五种即仰卧睡、左侧卧睡、右侧卧睡、俯卧 睡及伏案睡(即趴桌睡),由于每一种睡姿都有其优点与缺点,因此要依睡眠者的身体状况 以选择适当的睡姿,其中以目前约有60%的人选择仰卧睡进行分析,其优点是视野较广,但 缺点则是一、会压迫脊椎及后肩腰部,现代人较缺乏运动,身体上的伸肌群普遍紧绷,腰背 循环较差,长时间仰卧时,因压迫腰背部,会加重影响腰背循环,造成腰酸背痛;又肩胛骨 跟肩关节一带受到压挤影响循环,再加上白天肩关节的过度使用,常会造成肌腱、关节囊发 炎,年老时加速退化演变成50肩。二、仰卧时脸部中开窍的部位多朝上,而气与津液走势则下行,舌根下坠,口水、 痰、鼻涕等分泌物易流入气管,阻塞呼吸道,非常不利于肺部气血的运行,影响到肺的功能, 产生胸闷,容易做噩梦惊醒,而失眠,并形成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而猝死。三、长期卧床的中风或慢性病人,如果疏于照顾,总是让病人仰卧,很容易在背部 及臀部等部位长出褥疮。四、仰卧时,部分左肺在心脏下方,受心脏的压迫较大,肺部后叶末端细支气管及 肺泡较难撑开,形成换气不良。五、仰卧时,心脏右心室在上,左心室在下受其压迫,主动脉又在整个心脏下方压 迫更大,使心脏打血较吃力,体循环不良,会造成身体不适,较难入眠。以上五点并不适宜有肥胖、打鼾和有呼吸道、心脏疾病及僵直性脊椎炎、腰酸背痛 的患者以及眼睛手术后患者。因此,以一般在求学、室内办公者而言,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提供做卧睡运用,因 此大部份是以自己的座位空间为主,配合坐椅及办公桌以为在休息时间来小睡片刻;然而 以传统的趴桌睡方式却有以下的缺点发生,如一、当手肘需向外侧弯或倚靠桌面时,由于 尺神经在手肘内侧神经处非常表浅,以致容易长时间的压迫而受伤,导致尺神经麻痹或是 神经沾黏的使无名指与小指产生酸痛情形。二、以手臂当枕头睡时会因长时间的压迫手臂 桡神经及脸部,无法使血液正常循环及神经传导,如此会使发生肩痛、手臂酸痛及局部的神 经麻痹或脸部变形。三、经长时间歪扭颈部及上半身后,会使颈、肩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以致形成两部位的肌肉酸痛,并造成颈椎及胸椎轻微变形、病痛。四、长时间歪扭颈部亦会 压迫到颈椎神经血管与神经,而影响到正常脑部血液循环,当脑部经常性缺血的话,会造成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呈暂时性紊乱,导致头晕、耳呜、腿软脚麻。五、传统趴桌睡会使身体无意 地增加弯曲度,以致压迫到心、肺器官,进而增加两者的负担,导致呼吸不顺、供氧量不足情 形,因而产生头昏眼花现象。六、肌桌睡会导致眼球的受到压迫下、以致眼压升高的造成眼球涨大、眼轴增长,不但会影响视力外,也会增加青光眼的病发机率。七、由于午餐后即做趴桌睡时会使身体增加弯曲度,以致正在运作中的胃部受到 压迫,以致增加蠕动的时间与负担,以致造成胃胀气、降低消化能力,长久下来便会产生慢 性胃炎。因此有鉴于以上在传统趴桌睡及仰卧睡的诸项缺点存在不尽理想进行研究,申请 人遂积极地研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并提出专利的申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能够提供不 同段数的倾斜角度定位,以供使用者依其需求来做调整使用,由此克服传统趴桌及俯卧睡 所带来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在弯折 软垫内组装有两呈U形的框杆,并在弯折软垫中挖设有一镂空口 ;在弯折软垫内的两呈U形 的框杆的相邻位置设有弯折转接头,其中该弯折转接头由一本体及一呈枢结转动用的扳动体所组成,本体与扳动体由一弹 性护套包覆住,而在本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具有直式的凹陷空间,并在凹陷空间的两壁分别 钻设有两中心贯穿孔,以与一棘齿块与扳动体的中心穿孔做枢设结合,而在棘齿块的中心 穿孔中再穿置一扭力弹簧,使该扭力弹簧两边端分别抵触本体与棘齿块;而扳动体亦在前 端中间位置设有呈直式的凹陷空间,扳动体的中心穿孔分别钻设于凹陷空间的两壁,以与 一呈半月形的作动片的中心穿孔做枢设结合,且在其中一壁面再设有一穿孔、以放置一短 柱,另在凹陷空间的两壁表面上则设有多个齿凹槽。其中,藉由弯折软垫中所设有弯折转接头作用下,以为可将弯折软垫经弯折后的 形成上、下迭置形态,不致占用空间。其中,藉由弯折软垫中所设有弯折转接头作用下,以为可将弯折软垫呈完全摊平。其中,藉由弯折转接头的本体前端中间位置之凹陷空间所置有一棘齿块暨扭力弹 簧组装下,以为在扳动体在做扳动操作时、由其凹陷空间两壁表面上所设有多数个齿凹槽 的供棘齿块扣入作动,如此以产生定位作用。其中,藉由弯折转接头的本体前端中间位置之凹陷空间所置有一棘齿块暨扭力弹 簧组装下,以为在扳动体在做扳动操作时,藉由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以为确实地将棘齿 块给扣入扳动动体两壁表面上的齿凹槽中。其中,位在扳动体前端凹陷空间内中心贯穿孔以为呈枢设状的作动片系呈半月 形,以为当扳动体在往外做扳转操作时、系位在棘齿块之下方而呈自由摆动的状态;当扳动 体逐渐呈摊平的角度移动时,则利用扳动体边端的推动作动片而随之产生轴转移动,以为 将棘齿块给推开并予顶住,使扳动体上的齿凹槽不受棘齿块的嵌扣情形下,以为扳动体即 可以反方向地往回扳移操作至位在本体之上方位置,同时再利用在扳动体上的短柱来抵推 作动片形成轴转移动至棘齿块下方,以为棘齿块再度地嵌扣入扳动体上的齿凹槽中。其中,位在扳动体前端凹陷空间其中一壁面系设有一穿孔的供放置一短柱,以为 随扳动体在返回至本体上方位置的操作时,得以适时地顶推作动片至棘齿块下方,以为棘 齿块再度地嵌扣入扳动体上的齿凹槽中。[0022]其中,在弯折软垫中挖设的镂空口能有不同尺寸,以供使用者的头部在压触到弯 折软垫时刚好使其脸面系位在镂空口中,因而不致让眼、鼻、口、耳部位受到压迫不适,同时 也因为脸面不再朝向侧边贴靠缘故、即可避免导致颈部受到扭伤。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弯折软垫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所设有弯折转接头作用下,以为可将弯折软垫经弯折操作下而形成上、下 迭置形态,不致有占空间的问题;(2)可将弯折软垫呈完全摊平状态,以铺置在床垫上供使用者运用; (3)通过弯折转接头的本体前端中间位置的凹陷空间所置有一棘齿块暨扭力弹簧 组装下,在扳动体在做扳动操作时,由其凹陷空间两壁表面上所设有多数个齿凹槽供棘齿 块扣入作动,以及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确实地将棘齿块给扣入扳动动体两壁表面上的齿 凹槽中如此以产生定位作用;(4)通过与扳动体前端凹陷空间内中心贯穿孔呈枢设状的作动片,当扳动体逐渐 呈摊平的角度移动时,受到扳动体边端的推动使作动片而随的产生轴转移动,以为将棘齿 块给推开并予顶住,如此导致扳动体上的齿凹槽不受棘齿块的嵌扣情形下,以为扳动体即 可顺利地以反方向地往回扳移操作至位在本体的上方位置;(5)通过扳动体的边端来推动作动片产生转移作动、以推开棘齿块而助扳动体顺 利地返回至本体上方作动,并利用在扳动体上的短柱来抵推作动片形成轴转移动至棘齿块 下方,以使棘齿块再度地嵌扣入扳动体上的齿凹槽中;(6)在弯折软垫中挖设有不同尺寸的镂空口,以供使用者的头部压触到弯折软垫 时刚好使其脸面系位在镂空口中,因而不致让眼、鼻、口、耳部位受到压迫不适,同时也因为 脸面不再朝向侧边贴靠缘故、即可避免导致颈部受到扭伤者。通过这些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弯折软垫能够方便的调整放置角度,使用者能 在趴桌睡及仰卧睡时依据需要进行调整使用,克服传统趴桌及俯卧睡所带来的缺点,有利 于使用者在睡眠时的健康,并能够在不用时形成上、下迭置形态,节省了空间。

图1 本实用新型经组装后的图示。图2 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立体分解图。图3 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立体组合图。图4-A:本实用新型呈弯折至摊平时的图示。图4-B 本实用新型呈弯折时的作动示意图(一)。图4-C 本实用新型呈弯折时的作动示意图(二)。图4-D 本实用新型呈弯折时的作动示意图(三)。图5-A:本实用新型往外移动时的示意图。图5-B 本实用新型为第一角度时的图示。图5-C 本实用新型为第三角度时的图示。图5-D 本实用新型为第五角度时的图示。图5-E:本实用新型往外扳转时的图示。图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一)。[0044]图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二)。图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1、图2、图3的详细说明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在弯折软垫1内组装有两个呈U形的框杆IA和弯折转接头2, 其中在弯折软垫1中挖设有不同尺寸的一镂空口 11,以供使用者A的头部压触到弯折软垫 1时刚好使其脸面位在镂空口 11中,因而不致让眼、鼻、口、耳部位受到压迫不适,同时也因 为脸面不再朝向侧边贴靠缘故、即可避免导致颈部受到扭伤;而在弯折软垫1内通过两个 呈U形的框杆1A,且在两框杆IA相邻位置设有弯折转接头2,该弯折转接头2由一本体21 及一呈枢结转动用的扳动体22组成,本体21与扳动体22由一弹性护套2A包覆住,其中在 本体21前端中间位置为直式的凹陷空间212,并在凹陷空间212的两壁分别钻设有两中心 贯穿孔211,以与一棘齿块23与扳动体22的中心穿孔231、221做枢设结合,而在棘齿块23 的中心穿孔231中再穿置一扭力弹簧24,使扭力弹簧24两边端241分别抵触着本体21与 棘齿块23 ;而扳动体22亦在前端中间位置设有呈直式的凹陷空间222,并在凹陷空间222 的两壁分别钻设有一中心贯穿孔221,以供一呈半月形的作动片25的中心穿孔251做枢设 结合,且在其中一壁面设有一穿孔223、以供放置一短柱22A,另在凹陷空间222的两壁表面 上则设有多数个齿凹槽224。如此将以上所述的各个元件予以组装结合后,弯折软垫1呈完全摊平状态(如图 4-A),而若要做收整的话,此时的作动片25受到扳动体22边端的抵触,加上棘齿块23在受 到扭力弹簧24的弹力作用贴触在作动片25 (如图4-A),棘齿块23并没有嵌扣到扳动体22 上的任一齿凹槽224情形下,如此即可将扳动体22顺利地往本体21方向地扳移操作至位 在本体21的上方位置(如图4-B),待扳动体22快要贴近本体21时,则带动随之移动的短 柱22k逐渐贴靠到作动片25的另一边位置上(如图4-C),由此短柱22k遂顶推著作动片 25产生轴转移动至棘齿块23下方位置,使作动片25遂呈自由摆动状态,而棘齿块23便可 藉由扭力弹簧24的弹力作用来嵌扣在扳动体22上的齿凹槽224 了(如图4-D);如此一来, 弯折软垫1便因而形成上、下迭置形态,以为不占空间。之后,当要呈如图6、图7、图8所示的不同倾斜角度及以趴桌及俯卧睡使用时,则 是扳动弯折软垫1的一边、以致带动其内的扳动体22开始往外扳转(如图5-A),此时位在 棘齿块23下方的作动片25呈自由摆动状态,而在扳动体22中的齿凹槽224旁的齿部225 便拨摆开棘齿块23、以到所需要的角度后停止作动,棘齿块23便可藉由扭力弹簧24的弹力 作用来嵌扣在扳动体22上的齿凹槽224 了(如图5-B、-C、-D);如此一来,即可有多段的不 同倾斜角度变化来供使用者A做选择运用。在使用完弯折软垫1后的想要收拾的话,则再持续地往外扳,以为作动片25便会 受到扳动体22边端的抵触下而产生轴转的推开棘齿块23(如图5-E),待至扳动体22与本 体21两者呈直线状态、即呈完全摊平状态(如图4-A),遂使作动片25两边分别受到扳动 体22边端及棘齿块23的接触作用下,以致棘齿块23并没有嵌扣到扳动体22上的任一齿 凹槽224情形下,如此即可将扳动体22依图4-B、-C、-D的顺序操作,以为顺利地将两片式 连结的弯折软垫1形成上、下迭置形态。[0050] 再者,本实用新型可运用在如医疗院所、推拿、按摩、美容及居家等场所, 加上又可 做弯折不占空间及轻巧、好携带,实为学生、上班族等使用的良器。
权利要求一种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在弯折软垫内组装有两呈U形的框杆,并在弯折软垫中挖设有一镂空口;在弯折软垫内的两呈U形的框杆的相邻位置设有弯折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弯折转接头由一本体及一呈枢结转动用的扳动体所组成,本体与扳动体由一弹性护套包覆住,而在本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具有直式的凹陷空间,并在凹陷空间的两壁分别钻设有两中心贯穿孔,以与一棘齿块与扳动体的中心穿孔做枢设结合,而在棘齿块的中心穿孔中再穿置一扭力弹簧,使该扭力弹簧两边端分别抵触本体与棘齿块;而扳动体亦在前端中间位置设有呈直式的凹陷空间,扳动体的中心穿孔分别钻设于凹陷空间的两壁,以与一呈半月形的作动片的中心穿孔做枢设结合,且在其中一壁面再设有一穿孔、以放置一短柱,另在凹陷空间的两壁表面上则设有多个齿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供趴桌及俯卧睡使用的弯折软垫,在弯折软垫中设有两呈U形的框杆、且在两框杆的相邻位置中设有弯折转接头,其弯折转接头由一本体及一呈枢结转动用的扳动体所组成,其中在本体前端中间位置为直式的凹陷空间,并在凹陷空间两壁分别钻设有两中心贯穿孔,以与一棘齿块与扳动体的中心穿孔做枢设结合,而在棘齿块的中心穿孔中并再穿置一扭力弹簧;而扳动体亦在前端中间位置设有呈直式的凹陷空间,并在凹陷空间的两壁钻设有一中心贯穿孔,以供一呈半月形的作动片的中心穿孔做枢设结合,另在凹陷空间的两壁表面上则设有多数个齿凹槽;如此藉由弯折软垫可做数段的不同角度定位下,以供使用者依其需求来做调整使用。
文档编号A47C27/00GK201591360SQ20092021652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8日
发明者李婷安 申请人:李婷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