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7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移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移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围界出入口控制的产品一般由伸缩门、有轨平移门、无轨平移门、双扇平 开门来实现围界的封闭和开启,以达到围界安全控制的目的。下面为对当前各种产品优缺 点进行的分析。伸缩门优点为价格较低,现场安装简单,成品运输方便,对门开口尺寸的适应性 好。缺点为基础处理需预埋轨道、定位块、各项线管,门锁安装较繁琐,由于门体结构为转动 连接,抗风压倒伏能力很差;因驱动部件是运动的,需用电缆跟随伸缩,降低了控制安全且 故障较高。有轨伸缩门需对地面平整处理要求较高,且轨道存在后对出入车辆有相当的影 响,长时间重压对出入口轨道结合部份破坏而导致不能使用。无轨伸缩门虽然取消了轨道, 但需在运行的轨迹线上加设磁性导向定位点,仍然会存在长时间后磁力消失、破坏等原因 而不能使用,且大降低了抗风压倒伏能力。有轨平移门优点为门锁安装简单,对门开口尺寸适应性好,门体抗风能强,价格 适中。缺点为基础处理需预埋轨道,对基础施工过程节点繁复、安装精度要求高,且轨道存 在后对出入车辆有相当的影响,长时间重压对出入口轨道结合部份破坏而导致不能使用。 成品运输困难及运费高。双扇平开门优点为价格低廉,运输方便,安装简单,搞风能力较好。缺点为占用空 间,对门开口尺寸适应性差,安全程度低,无较好的锁门机构。对路面需设置插销定位点。无轨平移门优点为对封闭的路面部份不设置装置,不破坏路面的整体性,抗风能 力高,锁门简单。对门开口的尺寸适应性高,基础施工及安装简捷。缺点为成品后整个门一 体结构,价格昂贵,运输困难及运费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方便的平移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移门,包括底梁,该底梁由 多根梁体串接而成;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底梁上的门体,该门体由多个门体单元拼装而成; 至少一根支撑立柱,该支撑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根倾斜的拉索,各根所述的拉 索的上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立柱上、下部连接在所述的底梁上,所述的支撑立柱受到位于 左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左方向的分拉力总和与位于右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 平向右方向的分拉力总和相等。优选地,位于所述的支撑立柱左侧的拉索的上部与位于所述的支撑立柱右侧的拉 索的上部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每根所述的拉索上带有调节自身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优选地,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为螺纹扣,包括螺母、与所述的螺母相螺纹连接的螺柱,所述的螺柱的中心线与所述的拉索的延伸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的拉索为钢质拉索。优选地,各根所述的梁体的端部安装有接口法兰,相邻两根所述的梁体通过所述 的接口法兰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门体单元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安装在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 的栏片、安装在所述的栏片的顶部的顶梁。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立柱为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中的一根。优选地,所述的底梁的内部设有滑轨,所述的平移门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至少 一对支撑滑轮,所述的滑轮沿着一直线方向排布,该直线方向与所述的滑轨的延伸方向相 一致,所述的滑轮的上部抵在所述的滑轨上,当所述的平移门左右移动时,所述的滑轨相对 所述的滑轮滑动。优选地,所述的平移门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的平移门左右移动的动力装置。优选地,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相传动连接的齿轮、设置在所 述的底梁上并与所述的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滑轨相平行。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门体 由多部分组装构成,使得运输方便。左、右拉索提高拼接组装后的整个门体的钢度,使得门 体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


附图1为本发明的平移门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底梁的纵截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门体的局部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在A处的放大图。其中1、底梁;11、前端立柱底梁;12、尾端底梁;13、中间立柱底梁;14、直段底梁; 15、接口法兰;2、门体;21、左立柱;22、右立柱;23、栏片;24、顶梁;3、拉索;4、张力调整机 构;41、螺杆;42、螺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该平移门系统为无轨式,为围界出入口控制用,通过将门体与围界平行的方向进 行左右移动来实现开启、封闭出入口的目的。移动方式可用机电控制、人力推拉或手轮摇动 来实现。整个平移门系统在使用时主要由关门立柱(图中省略)、导向扶门立柱(图中省 略)、组合式平移门、安装钢板、支承滑轮、驱动传动机构(可外置或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关门立柱由前后二根型钢钢构焊接组件组成,作用为平移门的门体关闭时提供力 点平衡,门锁装置、显示装置、安保装置均安装于此立柱上。前后二根型钢与地面连接,顶部 通过钢板焊接成一体,足以抵抗门体正向前后的飓风风压和一定程度的撞击力。关门立柱 根部设置的钢制导高限位板,当平移门关闭时,导高限位板则将门体顶起,从而消除了平移 门由于大跨度悬空产生的下垂应力和防止门体关闭过度。关门立柱上部设置导向滑轮,确
4保门体关闭时频平移门的垂直和不晃动。关门立柱顶部及侧面提供了运行警示灯、夜间照 明、红外线安保、边缘防夹装置的接口。扶门立柱由型钢钢构和钢制电控柜连接组成,作用为使门体始终保持垂直状态, 抵抗风压和一定程度的撞击力。前面为型钢,后面为经冷弯成型的钢制柜体,底部通过螺栓 固定在安装钢板上,顶部通过钢板用螺栓固定成一体。扶门立柱上部设置扶持滑轮,保证大 门处于垂直状态。立柱顶部及侧面提供了运行警示灯、夜间照明、红外线安保、边缘防夹装 置的接口。后面钢制柜体内可安装驱动及控制系统。使门体实现左右平移而达到开启、关 闭的功能。平移门如图1所示,图中示出了底梁1、门体2、拉索3,该门为构成可移动的达到封 闭出入口防止非法入侵的部件。底梁1由多根梁体串接而成,其纵截面如图2所示呈开口向下的“C”形。底梁1 分为前端立柱底梁11、尾端底梁12、中间立柱底梁13以及介于这些底梁之间的多根直段底 梁14。直段底梁14的梁体由多段冷弯钢板、矩形钢管、钢肋、冷弯角钢、接口法兰经焊接成 一体,底部开口,内部呈所需要的形腔空间的钢构件。前端立柱底梁11、尾端底梁12以及中 间立柱底梁13的梁体下部构成同直段底梁相同,底梁上部向上焊接型钢,作用在于提供门 体的安装空间和连接点。相邻两根底梁之间通过各自的接口法兰15连接而成,底梁主要作 用是组成大门底梁的标准连接段。门体2由多个门体单元拼装而成,各个门体单元均由钢管焊接成型,包括左立柱 21、右立柱22、安装在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之间的栏片23、安装在栏片的顶部的顶梁24构 成,栏片23如图3所示。顶梁24由与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相同的材料构成,顶梁24与插 入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中的连接固定板焊接成一体。左立柱21、右立柱22、顶梁24以及 底梁1连接起来构成安装栏片的框架。顶梁进一步提供防攀锯齿、摩擦条的安装部位。门 体单元的一根左立柱或右立柱构成支撑支柱,图中为最左侧门体单元的左侧立柱构成此支 撑立柱,该支撑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根倾斜的钢质拉索3。本实施例中,左侧有 一根拉索、右侧有三根拉索。左侧拉索的下端部连接在左侧直段底梁的接口法兰上、上端部 连接在支撑立柱的顶部。三根右侧拉索的下端部分别安装在三段立柱底梁的接口法兰上、 上端部也安装在支撑立柱的顶部。支撑立柱受到位于左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左方 向的分拉力总和位于右侧的三根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右方向的分拉力总和相等。位于 支撑立柱左侧的拉索的上端部与位于支撑立柱右侧的拉索的上端部最好大致处于同一水 平面上。钢质拉索3为包塑的不锈钢钢索,每根钢索上配有调节钢索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 4。该实施例中,张力调整机构4为螺旋扣,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一对螺杆41、螺纹连 接在该对螺杆41上的螺母42,螺杆41的中心线与拉索3的长度方向一致,位于下部的螺杆 与底梁1上的接口法兰15相固定连接,上部的螺杆41与拉索3的下端部相固定,旋转螺母 42即可调节拉索3的长度,从而达到调节拉索3张力的效果。整个门体2构成类似“斜拉桥”的结构,其通过左右拉索,提高拼接组装后的整个 门体的钢度。支撑立柱上还设置调节拉索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该张力调整机构通过调整 拉索的张力,从而实现调整门体的下垂量。另外,平移门上上设有如下部件防攀齿条、摩擦条、传动齿条、防撞装饰板。
防攀齿条是上部设有尖锐的呈锯齿状的冷弯钢板的条状构件,作用是警示防止人 员攀越门体侵入,并起到加强分段顶梁连接处的强度。摩擦条是由不锈钢板裁成一定宽度的条状构件,作用是滑轮与门体运动时防止对 涂层的损伤,并起到加强分段顶梁连接处的强度。传动齿条由耐磨钢经热处理的钢条,与门体固定并与传动齿轮配合达到门体左 右移动时的动力传动件。防撞装饰板由钢板压制成型,附有内钩钉及插槽,作用在于门体底梁的连接螺栓 的隐藏和防止一定烈度撞击的抵抗和防护。平移门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至少一对支撑滑轮,底梁的内部具有滑轨,当平移 门左右移动时,滑轨沿着支撑滑轮所在的直线沿着。支承滑轮由钢制支架、固定轴、轴承、耐 磨尼龙轮构成的部件,与下述介绍到的安装钢板固定并将尼龙滑轮穿入底梁的形腔内,其 顶面与滑轨相抵,支撑或反拉底梁的上下两内边,起到门体悬空滑动的作用。辅助支承滑轮 作用是大门在开启过程及完全打开时支撑门体平稳运行及减少下垂应力。安装钢板由相当厚度的中厚板加工而成,上设与地面固定时化学锚栓用的长孔、 固定扶持立及电控柜的螺孔、安装电机及支承滑轮的螺栓。作用是提供整个门系统的的安 装基准平面和与地面的固定连接。平移门上还设置有驱动平移门左右移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可外置或内置) 包括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相传动连接的齿轮、设置在底梁上并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电控 板、线路、摇控及按钮、红外对射等电器原件组成。齿条与滑轨相平行,目的使大门进行可控 开启、关闭、到位自动停止、防撞等自动化控制。其中内置是可将驱动电机设置在门底梁的 形腔内进行驱动。下面阐述一下该无轨式平移门的组装与安装第一步、基础处理在所安装大门的位置,从扶门立柱位置开始往后浇筑一条宽1米、长为一个门长、 深度为0. 4米的混凝土基础,并确保关门立柱外侧钢柱与扶门立柱内侧电机柜间有一根 DN25以上的线管相互贯通,并在线管内布设6芯的屏蔽信号线,线头各留长1米。扶门立柱 电机柜底部与电源点有一根DN25以上的线管,内布设lmm2四芯电缆,线头各留长1米。扶 门立柱电机柜底部与控制室布设6芯的屏蔽信号线,线头各留长1米。混凝土基础保养周 期10天以上。第二步安装钢板定位固定(1)、放样施工在基础需安装门的位置,经关门立柱、扶门立柱及开门限位的中心位置放样弹出 门体运行的中心墨线,并定位出关门立柱、扶门立柱、支撑滑轮、开门限位的与地面固定孔位置。(2)、化学锚栓施工按安装钢板上与地面固定孔位置,用冲击电钻在基础上钻出深度为200mm的孔, 并用压缩空气或等效方法将钻屑灰尘吹干净。将锚栓专用固化剂放入孔内,并在冲击电钻上装锚栓专用扳手,将锚栓转动打碎 固化剂玻璃瓶,一直将锚栓打到底即可。
等候4-6小时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3)、安装钢板固定施工将安装底板套入施工好的锚栓,调整底板前后、左右的水平度,用螺母紧固即可进 行下一步安装工作。第三步门体组装安装(1)、支承滑轮安装调节在安装钢板上支承滑轮螺杆上分别旋上螺母,调节使所有螺母与安装钢板的距离 相等,并放上平垫。然后将支承轮架套入螺杆,并紧固,确保前后安装钢板高度一致。(2)、扶门立柱外侧立柱安装调节将扶门立柱外侧的立柱用螺栓固定在安装钢板上,并确保立柱垂直于底板。将扶 门立柱的滑轮固定在立柱上并使滑轮外缘距中心线45mm。(3)、门体后部安装拼接将底梁拼接安装后支撑在支撑滑轮上,再将门体单元组合后安装在直段底梁上, 再将拉索固定好,通过张力调节机构调整拉索的张力。其余安装电子元件的部分省略。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平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该底梁由多根梁体串接而成;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底梁上的门体,该门体由多个门体单元拼装而成;至少一根支撑立柱,该支撑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根倾斜的拉索,各根所述的拉索的上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立柱上、下部连接在所述的底梁上,所述的支撑立柱受到位于左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左方向的分拉力总和与位于右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右方向的分拉力总和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支撑立柱左侧的拉索的上 部与位于所述的支撑立柱右侧的拉索的上部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的拉索上带有调节自身张力 的张力调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为螺纹扣,包括螺 母、与所述的螺母相螺纹连接的螺柱,所述的螺柱的中心线与所述的拉索的延伸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索为钢质拉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的梁体的端部安装有接口法 兰,相邻两根所述的梁体通过所述的接口法兰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体单元包括左立柱、右立柱、 安装在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的栏片、安装在所述的栏片的顶部的顶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柱为所述的左立柱和右 立柱中的一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的内部设有滑轨,所述的平 移门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至少一对支撑滑轮,所述的滑轮沿着一直线方向排布,该直线 方向与所述的滑轨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的滑轮的上部抵在所述的滑轨上,当所述的平 移门左右移动时,所述的滑轨相对所述的滑轮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门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的 平移门左右移动的动力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的 输出轴相传动连接的齿轮、设置在所述的底梁上并与所述的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齿 条与所述的滑轨相平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移门,包括底梁,该底梁由多根梁体串接而成;安装在所述的底梁上的门体,该门体由多个门体单元拼装而成;至少一根支撑立柱,该支撑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根倾斜的拉索,各根所述的拉索的上端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立柱上、下端部连接在所述的底梁上,所述的支撑立柱受到位于左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左方向的分拉力总和与位于右侧的拉索对其施加的沿水平向右方向的分拉力总和相等。由于门体由多部分组装构成,使得运输方便。左、右拉索提高拼接组装后的整个门体的钢度。支撑立柱上还设置调节拉索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该张力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拉索的张力,从而实现调整门体的下垂量。
文档编号E06B11/02GK101956520SQ20101026741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徐律 申请人: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