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78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在消防车的车厢厢体内通常放置有各类救灾器材如发电机、水 泵和各种破拆工具等等,当出警后并且在抵达救灾现场后,为了便于消防队员取用各种器 材,需要及时快捷地将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厢门开启。而当救灾任务完成并且将各种器材 返回后,又需要将侧厢门关闭。早先,对侧厢门的开启或关闭均由消防队员手工操作,不仅增加消防队员的工作 量,而且占用消防队员的宝贵时间。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0977357Y提供的消防车的侧开门机构利用液压油 缸驱动侧厢门的启闭,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减轻消防队员的工作强度和赢取宝贵的救灾时 间。但是存在以下弊端首先,专利方案适宜于折翼门,而折翼门在展翅般的开启过程中需 要足够的空间,然而在实际的救灾场合,不免存在空间受限的情形,因此受到应用上的挑剔 性;其次,当消防车抵达救灾现场,一旦油缸出现故障,厢门则无法开启,耽误消防队员取用 器材的时机,造成更会严重的后果。或许鉴于并不限于的前述两点弊端,通常使用的消防车 仍大多以消防队员手工开启或关闭侧厢门为主。授权公告号CN201024817Y推荐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利用两套彼此联动的平面 四连杆机构可实现一次动作将上、下两扇门同时开启或关闭。然而依然存在有以下缺憾其 一,在开启状态下,两套平面四连杆机构会对消防队员取用器材产生一定的干涉(阻碍); 其二,由于两套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彼此始终保持于连结状态,因此上、下厢门的开启幅度受 到限制;其三,开启或关闭动作的平衡性难以保障。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对消防队员取用器材产生干涉性影响、有 利于确保上、下厢门的开启具有足够的幅度和有益于体现启闭动作的平稳性的消防车的侧 厢门联动启闭机构。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所述的消防 车包括有一车厢厢体,车厢厢体的对应两侧各配设有上厢门、下厢门和一具有立柱腔的器 材架立柱,器材架立柱位于车厢厢体的厢腔腔口部位并且位于厢腔腔口的长度方向的中 部,所述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包括牵引轮、上、下滑轮、牵引绳、滑动装置、上撑杆和下撑 杆,牵引轮枢轴设置在牵引轮座上,牵引轮座固定在所述的下厢门的内侧,并且牵引轮座在 下厢门上的位置与所述的器材架立柱相对应,上滑轮枢轴设置在所述立柱腔内,并且位于 器材架立柱的上端,下滑轮枢轴设置在立柱腔的下部,与上滑轮相对应,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牵引轮上,另一端在依次途经下滑轮和上滑轮后与滑动装置固定连接,滑动装置上 下滑动地位于所述立柱腔内,上撑杆的一端枢轴设置在器材架立柱上并且对应于所述上滑 轮的上方,而上撑杆的另一端与下撑杆的一端铰接,下撑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动装置 上,其中在下撑杆与所述上撑杆相铰接的一端还配设有一滚轮,该滚轮与所述的上厢门相 配合。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厢门的内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滚轮 的部位固设有一滚轮导轨,所述的滚轮与滚轮导轨相配合。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架、一对上导轮和 一对下导轮,在滑动架的上部延设有一上导轮座,下部延设有一下导轮座,中部形成有一下 撑杆配接腔,并且在下撑杆配接腔的对应腔壁上各开设有一位置彼此相对应的下撑杆销轴 孔,一对上导轮枢轴设置在上导轮座上,并且与所述器材架立柱的立柱腔的腔壁接触,一对 下导轮枢轴设置在下导轮座上,并且同样与所述器材架立柱的立柱腔的腔壁接触,所述的 下撑杆与滑动架枢轴连接,所述的牵引绳与上导轮座固定连接。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撑杆与所述滑动架枢轴连接的一端构 成有一下撑杆弯折部,在该下撑杆弯折部上开设有一第一枢轴孔,其中下撑杆弯折部途经 立柱腔探入到所述下撑杆配接腔内,并且由第一销轴经所述下撑杆销轴孔与滑动架枢轴连接。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撑杆与所述器材立柱枢轴连接的一 端构成有一上撑杆弯折部,在该上撑杆弯折部上开设有一第二枢轴孔,并且上撑杆弯折部 探入立柱腔由第二销轴与器材架立柱枢轴连接。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牵引绳为钢丝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当向外拽引下厢门时,一次动作能 将上、下厢门同时开启,反之亦然;由于所有零部件以器材架立柱为设置载体,因此在开启 后不存在对消防队员取用器材时的干涉情形;上、下厢门的开启幅度大;启闭上、下厢门时 的平稳性好。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 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 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公知的消防车,消防车包括一车厢厢体1,在车厢厢体1的厢 腔的对应两侧各通过铰链配设有上厢门11和下厢门12。由图所示,上厢门11的上沿通过 上厢门铰链112与车厢厢体1铰链连接,下厢门12的下沿通过下厢门铰链121与车厢厢体1铰链连接。在车厢厢体1的厢腔内并且位于厢腔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器材架立柱13, 器材架立柱13位于腔口部位,并且器材架立柱13具有立柱腔131。在前述的上厢门11的 内侧固设有一横截面形状呈U形的滚轮导轨111。本发明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包括牵引轮2、上、下滑轮3、4、牵引绳5、滑动装置 6、上撑杆7和下撑杆8,牵引轮2通过牵引轮销轴22枢轴设置在牵引轮座21上,而牵引轮 座21优选以焊接方式焊固于下厢门12的内侧,并且位置与前述的器材架立柱13相对应。 上滑轮3通过上滑轮销轴31枢轴设置在器材架立柱13的上部并且位于立柱腔131内。下 滑轮4通过下滑轮销轴41枢轴设置在器材架立柱13的下部并且位于立柱腔131内。前述 的上、下滑轮3、4彼此保持上、下对应关系。牵引绳5使用钢丝绳,该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 连接在牵引轮2上,而牵引绳5的另一端在途经即在套置于下滑轮4和上滑轮3后与滑动 装置6固定连接。滑动装置6包括滑动架61、上导轮62和下导轮63,在滑动架61的上部 延伸有一上导轮座611,而下部延伸有一下导轮座612,并且在上导轮座611上开设有一牵 引绳固定孔6111,前述的牵引绳5与该牵引绳固定孔6111固定。上导轮62有一对通过上 导轮轴621枢轴设置在上导轮座611上,下导轮63同样有一对,通过下导轮轴631枢轴设 置在下导轮座612上,并且,一对上导轮62和一对下导轮63均与前述的器材架立柱13的 立柱腔131的对应腔壁(面对面的腔壁)接触。在前述的滑动架61的中部加工有一下撑 杆配接腔614,并且在该下撑杆配接腔614的对应腔壁上各开设有一下撑杆销轴孔613,下 撑杆销轴孔613上配有一第一销轴6131。上撑杆7的一端即上撑杆7与器材架立柱13枢 轴连接的一端构成有一上撑杆弯折部71,并且在上撑杆弯折部71上开设有一第二枢轴孔 711,当上撑杆弯折部71插入立柱腔131后,由第二销轴7111经预设在器材架立柱13上的 并且与立柱腔131相通的销孔32将上撑杆弯折部71与器材架立柱13枢轴连接。上撑杆 7的另一端与下撑杆8铰接,具体通过图示的铰接销712实现,在下撑杆8与上撑杆7相铰 接的该端还配有一枢置在铰接销712上的滚轮81,该滚轮81与前述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的 滚轮导轨111相配合,即滚轮81位于滚轮导轨腔1111内,下撑杆8的另一端即与滑动装置 6相铰接的一端构成有一下撑杆弯折部82,并且在下撑杆弯折部82上开设有一第一枢轴孔 821,下撑杆弯折部82探入立柱腔131并且进而探入前述的下撑杆配接腔614,由第一销轴 6131通过下撑杆销轴孔613及第一枢轴孔821将下撑杆弯折部82与滑动装置6的滑动架 61枢轴连接。应用例敬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在车厢厢体1的厢腔的对应两侧各配设有本发明 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当要开启任意一侧的上、下厢门11、12时,则由消防队员握住拉手 121,并且施力将下厢门12向外拽,此时,下厢门12向外翻展,在牵引绳5的连动(联动) 下,滑动装置6的滑动架61向上位移,带动下撑杆8的与滑动架61铰接的一端向上位移, 从而由下撑杆8的具有滚轮81的一端沿着滚轮导轨111移动,将上撑杆7推起,上厢门11 向上开启,直至上、下撑杆7、8呈现图2左侧所示的状态,此时的上、下厢门11、12同时被 开启。可见,只需一个动作便可将上、下厢门11、12打开,关闭时的原理与前述动作过程相 反。优选地,在下厢门12的两侧均配设拉手122,由两位销防队员协同开启或关闭上、下厢 门 11、12。
权利要求
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所述的消防车包括有一车厢厢体(1),车厢厢体(1)的对应两侧各配设有上厢门(11)、下厢门(12)和一具有立柱腔(131)的器材架立柱(13),器材架立柱(13)位于车厢厢体(1)的厢腔腔口部位并且位于厢腔腔口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包括牵引轮(2)、上、下滑轮(3、4)、牵引绳(5)、滑动装置(6)、上撑杆(7)和下撑杆(8),牵引轮(2)枢轴设置在牵引轮座(21)上,牵引轮座(21)固定在所述的下厢门(12)的内侧,并且牵引轮座(21)在下厢门(12)上的位置与所述的器材架立柱(13)相对应,上滑轮(3)枢轴设置在所述立柱腔(131)内,并且位于器材架立柱(13)的上端,下滑轮(4)枢轴设置在立柱腔(131)的下部,与上滑轮(3)相对应,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牵引轮(2)上,另一端在依次途经下滑轮(4)和上滑轮(3)后与滑动装置(6)固定连接,滑动装置(6)上下滑动地位于所述立柱腔(131)内,上撑杆(7)的一端枢轴设置在器材架立柱(13)上并且对应于所述上滑轮(3)的上方,而上撑杆(7)的另一端与下撑杆(8)的一端铰接,下撑杆(8)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动装置(6)上,其中在下撑杆(8)与所述上撑杆(7)相铰接的一端还配设有一滚轮(81),该滚轮(81)与所述的上厢门(11)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厢门 (11)的内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滚轮(81)的部位固设有一滚轮导轨(111),所述的滚轮 (81)与滚轮导轨(11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6)包括滑动架(61)、一对上导轮(62)和一对下导轮(63),在滑动架(61)的上部延设有一 上导轮座(611),下部延设有一下导轮座(612),中部形成有一下撑杆配接腔(614),并且在 下撑杆配接腔(614)的对应腔壁上各开设有一位置彼此相对应的下撑杆销轴孔(613),一 对上导轮(62)枢轴设置在上导轮座(611)上,并且与所述器材架立柱(13)的立柱腔(131) 的腔壁接触,一对下导轮(63)枢轴设置在下导轮座(612)上,并且同样与所述器材架立柱 (13)的立柱腔(131)的腔壁接触,所述的下撑杆(8)与滑动架(61)枢轴连接,所述的牵引 绳(5)与上导轮座(6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撑杆(8) 与所述滑动架(61)枢轴连接的一端构成有一下撑杆弯折部(82),在该下撑杆弯折部(82) 上开设有一第一枢轴孔(821),其中下撑杆弯折部(82)途经立柱腔(131)探入到所述下 撑杆配接腔(614)内,并且由第一销轴(6131)经所述下撑杆销轴孔(613)与滑动架(61) 枢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杆(7)与所述器材立柱(13)枢轴连接的一端构成有一上撑杆弯折部(71),在该上撑杆弯折部 (71)上开设有一第二枢轴孔(711),并且上撑杆弯折部(71)探入立柱腔(131)由第二销轴 (7111)与器材架立柱(13)枢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绳 (5)为钢丝绳。
全文摘要
一种消防车的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消防车包括有车厢厢体,上、下厢门和器材架立柱,侧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包括牵引轮、上、下滑轮、牵引绳、滑动装置、上撑杆和下撑杆,牵引轮设置在牵引轮座上,牵引轮座固定在下厢门的内侧,上滑轮设置在立柱腔内,下滑轮设置在立柱腔的下部,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牵引轮上,另一端与滑动装置固定,滑动装置位于立柱腔内,上撑杆的一端设置在器材架立柱上、另一端与下撑杆的一端铰接,下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动装置上,在下撑杆与上撑杆相铰接的一端还配设有滚轮,滚轮与上厢门相配合。优点一次动作能将上、下厢门同时开启;在开启后不存在对消防队员取用器材时的干涉情形;上、下厢门的开启幅度大;平稳性好。
文档编号E05F11/00GK101967929SQ2010105243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马志锋 申请人:张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