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3450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启闭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



背景技术:

灌溉指用水浇地,主要包括漫灌、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调亏灌溉等方式,分为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类型。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自动化的普及越来越高,滴灌、喷灌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但是水利灌溉系统中的地下管道阀门,启闭困难,难以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本装置能自动控制地下阀门的启闭,控制灌溉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包括控制器、远程控制器、水用电磁阀,所述水用电磁阀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水利灌溉用的管道上;所述水用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远程控制器。

水用电磁阀包括导阀和主阀体,导阀内设有活动铁芯,主阀体的阀口设有膜片,主阀采用橡胶密封结构。常位时,活动铁芯封住导阀的阀口,阀腔内压力平衡,主阀体的阀口封闭。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将活动铁芯吸上,主阀腔内的介质自导阀的阀口外泄,以至产生压力差,膜片被迅速托起,主阀体的阀口开启,阀便呈通路了。当线圈断电,磁场消失,活动铁芯复位,封闭导阀的阀口,导阀和主阀腔内压力平衡后,阀又呈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计时器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设定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和不同水用电磁阀的启闭。不同水用电磁阀可以编号设置,并一一对应控制面板的不同控制按键。

优选地,所述控制端连接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活动铁芯配合。

优选地,所述水用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水用电磁阀的动作端连接市电供电线路。市电供电线路随灌溉管道一同铺设。

优选地,所述远程控制器连接有多个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有多个水用电磁阀。形成区域内整体覆盖的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系统。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包括控制器、远程控制器、水用电磁阀,所述水用电磁阀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水利灌溉用的管道上;所述水用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远程控制器。本装置能自动控制地下阀门的启闭,控制灌溉的启停,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结构框图。

图2为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接线示意图。

图3为水用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系统示意图。

图中,1、管道,2、膜片,3、主阀体,4、主阀腔,5、活动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时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装置,包括控制器、远程控制器、水用电磁阀,所述水用电磁阀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水利灌溉用的管道1上;所述水用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远程控制器。

水用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水用电磁阀的动作端连接市电供电线路。所述控制端连接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活动铁芯配合。市电供电线路随灌溉管道一同铺设。

水用电磁阀包括导阀和主阀体3,导阀内设有活动铁芯5,主阀体的阀口设有膜片2,主阀采用橡胶密封结构。常位时,活动铁芯封住导阀的阀口,阀腔内压力平衡,主阀体的阀口封闭。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将活动铁芯吸上,主阀腔内的介质自导阀的阀口外泄,以至产生压力差,膜片被迅速托起,主阀体的阀口开启,阀便呈通路了。当电磁线圈断电,磁场消失,活动铁芯复位,封闭导阀的阀口,导阀和主阀腔4内压力平衡后,阀又呈关闭状态。

控制器还连接有计时器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设定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和不同水用电磁阀的启闭。不同水用电磁阀可以编号设置,并一一对应控制面板的不同控制按键。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某一水用电磁阀开断。通过计时器,可以设定水阀的开启时间,实现自动化灌溉。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水用电磁阀的控制端通过12V的低压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低压通讯线路连接远程控制器,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水用电磁阀的控制端通过12V的低压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可选择为计算机,甚至手机客户端,方便管理人员实施远程灌溉操作。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3所述,远程控制器连接有多个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有多个水用电磁阀。形成区域内整体覆盖的水利灌溉地下阀门启闭系统,实现自动化农业生产。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