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75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婴儿床通常将床架设计成可收合,在扶手管件间枢接设置一锁定装置,借由 该锁定装置的作用,使得两扶手管可在一使用的展开位置转动至一收合位置,借此,以方便 婴儿床在不使用的状况下,能将其收合成一较小体积状态,从而节省储存空间。但是目前的 设计中,因为对扶手管形成支撑的支撑件与固定件是固定连接,不能相对旋转,从而当在误 操作而导致一边扶手管收合而另一扶手管未收合的情况下,操作者继续往下强压锁定装置 的过程中,扶手管施力强压于支撑座,这样很容易导致锁定装置各部件相互施加力而导致 部件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失效,而且在误操作的情况下,需再度按压按钮或者更需先往 上提锁定装置使两扶手管都先锁定再按压按钮继续操作收合动作,如此,操作复杂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在误操作而导致一侧扶 手管收合而另一侧扶手管未收合的情况时往下压锁定装置不会导致锁定装置的变形、损坏 或者功能的失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在误操作而导致一 侧扶手管收合而另一侧扶手管未收合的情况时往下继续往下压锁定装置即可收合两扶手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包括二扶手管以及设置于二扶手管之间的锁定装置, 扶手管包括固定于管壁之间的销杆,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二卡合件,分别设置于两扶手管内侧端,一端设置有卡合部;一固定座,与所述两扶手管枢接,具有一顶壁以及自顶壁往下延伸的第一侧壁与 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槽;一支撑座,设于固定座两侧壁之间并与固定座可旋转连接,左右两侧设有肩部;一外盖,固定连接于固定座外部,设有开口;一按钮,穿过外盖的开口、固定座第一侧壁上的槽而抵靠于支撑座;两第一弹簧,设置于扶手管销杆与卡合件之间,恒使卡合件的卡合部突出于扶手 管外;一第二弹簧,设置于支撑座与固定座第二侧壁之间;卡合件的卡合部搭靠于支撑座的肩部,从而将两扶手管锁定于一展开位置;单边 卡合件施力于支撑座使支撑座相对固定座旋转。所述支撑座包括本体与所述肩部,且所述肩部设置在本体左右两侧,肩部宽度窄 于本体。
3[0016]所述肩部靠近本体后端面设置,高度低于本体。所述本体顶部与固定座顶壁之间有间隙。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自按压部一侧延伸的作动部,所述作动部抵触于本体前端面。所述盖体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开口设置于前盖,所述按钮操作部设置第一突缘, 前盖开口形成有第二突缘。所述支撑座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第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台。所述收合机构还包括一加强件,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卡合件内部设置有容置 空间,并于卡合部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容置空间相通,加强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 突出部突出于卡合部底部通孔。所述肩部设有凹穴。通过支撑座设置成与固定座可旋转连接,如此,在误操作导致一边扶手管释锁而 另一边扶手管未释锁的情况下继续往下按压锁定装置,卡合件施加力于支撑座上时支撑座 相对固定座旋转,从而可避免该过程中卡合件、扶手管或者支撑座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 失效,且可直接继续收合两扶手管,无需再操作按钮或者往上提锁定装置使两扶手管再度 处于锁定状态后再按压按钮使其释锁,操作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图1中A-A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示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扶手收合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扶手收合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图5万根据图1中B-B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示图;图6为根据图1中C-C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示图;图7为根据图1中B-B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释锁状态的剖示图;图8为根据图1中C-C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释锁状态的剖示图;图9为图1中A-A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释锁状态的剖示图;图10为图1中A-A方向一边扶手收合而另一边扶手未收合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A-A方向另一边扶手收合过程图一;图12为图1中A-A方向另一边扶手收合过程图二 ;图13为第二实施例中卡合件、加强件的示意图;图14为第二实施例中支撑座的示意图;图15为第二实施例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做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扶手收机构包括二扶手管1以及设置于两扶手管 1之间的锁定装置2,锁定装置2用以控制二扶手管1的展开与收合动作。[0042]如图3、4所示,扶手管1包括固定于孔壁间的销杆14,且扶手管靠近内侧的一端置 有第一通孔11,该第一通孔与销杆14之间间隔一段距离。该锁定装置2包括二分别设置于两扶手管1内侧端的卡合件3、一固定座4、一支 撑座5、一按钮6以及两第一弹簧7、一第二弹簧10。卡合件3的一部分位于扶手管1内,且该卡合件3设有第一长槽孔31,较佳地,卡 合件3位于扶手管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32,另一端设有卡合部33,较佳地,该卡合部 33的宽度少于扶手管1其他部分的直径。该固定座4大致成倒U形,包括一顶壁40以及自该顶壁40往下平行延伸的两第一 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每一侧壁的两端设置有开孔43,大致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开孔44, 籍由铆钉13穿过侧壁两端开孔43、扶手管1 一端的第一通孔11以及卡合件3的第一长槽 孔31,从而将该三部件组装到一起,且将第一弹簧7置于卡合件3的第一凹槽32内,使第一 弹簧7 —端抵靠于销杆14,另一端抵靠于卡合件3第一凹槽32的底部,如此,扶手管1与卡 合件3的组合枢接于固定座4,可以铆钉13为轴心相对固定座4旋转。且在第一弹簧7的 作用下,卡合件3设置卡合部33的一端恒突出于扶手管1外并位于固定座4两侧壁之间。 固定座4第一侧壁41上还形成有槽45。支撑座5包括一本体51以及对称设置于本体51左右两侧的肩部52,本体51大致 中间位置设置有孔53,该肩部52低于本体51的高度,也少于本体51的厚度,且靠近本体 51后端面513设置,即肩部52与本体52前端面512不在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肩部52 与本体51后端面513共面,较佳地,肩部52外轮廓设置为弧形面5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5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54组装时,将支撑座5置于固 定座4两侧壁之间,将第二弹簧10置于支撑座5的第二凹槽54内,再藉由铆钉(图未示) 或者其他类似的枢接件穿过固定座4的中间开孔44以及支撑座5本体51的孔53,从而将 支撑座5枢接于固定作4两侧壁之间,第二弹簧10 —端抵靠于第二凹槽54的底壁,另一端 抵靠于固定座4的第二侧壁42,且在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支撑座5靠向固定座4的第一 侧壁41内侧,即支撑座本体前端面512抵靠于固定座4的第一侧壁41内存,较佳地,如图 5. 7所示,固定座4第二侧壁42内侧设置有凸台46,如此,第二弹簧10 —端抵靠于第二凹 槽54的底壁,另一端抵靠于固定座4的第二侧壁42并套合于该凸台46的外围,从而第二 弹簧10更好定位。按钮6包括按压部61以及自按压部61往一侧延伸的作动部62,在本实施例中,该 作动部62呈弧形,对应地,固定座4第一侧壁41的槽45也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两者 的形状也可以做成任意不同,也就是说,该两者的形状不限,对应即可。本实用新型锁定装置2还包括一外盖8,该外盖8包括前盖81与后盖82。前盖81 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 810供按钮6按压部61伸出,且前盖81顶端以及底端设置有连接孔 811、812,对应地,后盖82顶端、底端也设置有连接孔821、822。较佳地,本实施例中,固定 座4顶壁40往上延伸有突起47,并于该突起47设置有连接孔471。组装时,使按钮6的按 压部突出于前盖81的开口 810,其作动部62朝向固定座4的第一侧壁41,然后藉由连接件 (图未示,诸如铆钉、拉钉或者螺丝等公知连接件)穿过前盖81顶端的连接孔811、固定座 顶壁突起47上的连接孔471以及后盖82顶端的连接孔821,并藉由连接件穿过后盖82底 端的连接孔822、前盖81底端的连接孔812,从而将前盖81、后盖82、固定座4固定组接在一起,并使按钮6的作动部62穿过固定座4第一侧壁41的槽45而抵靠于支撑座5本体51 的前端面512。按钮6设有第一突缘63,前盖开口 811往内形成有第二突缘813,当各组件 组装好之后,按钮6的第一突缘63.与前盖开口的第二突缘抵靠,从而阻止按钮6从前盖开 口 811脱出。支撑座5的厚度少于固定座4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从而支撑座5可在固定座 4两侧壁之间移动,且组装之后,支撑座5本体51的顶部511与固定座4顶壁40之间有间 隙。较佳地,本实施例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还包括一顶盖9,该顶盖9上设置有卡扣 91,顶盖9通过卡扣91卡合于前后盖上相对应的卡位(图未示),从而固定组装于外盖8顶 部,也可采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如螺丝等。外盖8与顶盖9的用途之一是将锁定装置2其 他组件包设于其中,起到一个遮盖保护作用。如图2、5、6所示,一般状态下,卡合件3设置卡合部33的一端伸出扶手管1外且 卡合部33搭靠于支撑座5肩部52,使扶手管1与固定座4相对处于一锁定位置而不能旋 转,从而两扶手管1处于一展开位置。如图7、8所示,当使用者往左(图中箭头D所示方向)施力于按钮6,使其作动部 62推动支撑座5朝向固定座第二侧壁42靠近,同时压缩第二弹簧10,使支撑座5的肩部52 与卡合件3的卡合部33脱开,不再对其形成支撑,从而释锁扶手管1,此时再往下按锁定装 置2,扶手管1即可绕铆钉13相对固定座4旋转,一直到如图9所示的完全收合状态。此 时,不再按压按钮6,在第二弹簧10的恢复力作用下,支撑座5复位。当欲再度展开1扶手管时,往上提锁定装置2,使扶手管1相对锁定装置2旋转,当 卡合件3的卡合部33前段碰触到支撑座肩部52的弧形面521时,该弧形面521会迫使卡 合件3压缩第一弹簧7而往扶手管1内缩,当卡合部3越过肩部外轮廓弧形面521,即在第 一弹簧7的恢复力作用下伸出扶手管1外而搭靠于支撑座肩部52,再度使扶手管1处于一 锁定状态。如图10所示,在某种情况下,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一边扶手管释锁旋转,另一扶手 管未收合,而支撑座5已经复位,此时如果继续往下强压锁定装置2,未收合的扶手管1往下 旋转,迫使卡合件3的卡合部33往下压支撑座5肩部52,因支撑座5枢接于固定座4,且支 撑座5顶部与固定座4顶壁40之间有间隙,从而使支撑座5相对固定座4旋转,如图11所 示。当支撑座5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支撑座5顶部抵靠于固定座4顶壁40而不能再旋转, 此时继续往下压锁定装置2,在支撑座5的反作用力下,卡合件3会压使第一弹簧7而往扶 手管1内缩,如图12所示,直至卡合件3完全脱离支撑座5肩部52,从而扶手管1释锁旋转 至如图9所示的完全收合状态,支撑座5复位。所以,支撑座5设置成与固定座4可旋转连 接的好处在于,当在误操作导致一边扶手管释锁而另一边扶手管未释锁的情况下继续往下 按压锁定装置2,卡合件3的卡合部33施加力于支撑座5肩部52而使支撑座5旋转,而不 会如习知技术中,因为支撑座5不能旋转,这样卡合件3强压于支撑座5,从而造成卡合件 3、扶手管1或者支撑座5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失效。且在误操作的情况下继续往下压 锁定装置2即可直接完全释锁扶手管1,无需再操作按钮6或者往上提锁定装置2使两扶手 管1再度处于锁定状态后再按压按钮6使其释锁。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还包括一卡座15,该卡座轴向设置穿 孔151供扶手管1穿过,横向设置有透孔152,组装时,该卡座15套于扶手管1端部,组装时,铆钉13穿过固定座4侧壁两端开孔43、卡座横向透孔152、扶手管1 一端的第一通孔11 以及卡合件3的第一长槽孔31,从而将该些部件组装到一起,组装之后,卡座15的顶部位于 前盖81与后盖82的相交缺口处,这样可使整个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外观整齐,还可避免前 盖81与后盖82相交缺口处造成夹陷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如图13、14、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 点在于婴儿床扶手机构还包括一加强件16,该加强件16 —端对应卡合件3第一长槽孔31 设置有第二长槽孔161,另一端设置有往下的突出部162。对应地,卡合件3'内部设置有容 置空间34,并于卡合部33'底部开设有通孔35,该通孔35与容置空间34相通,从而加强 件16置于卡合件3容置空间34内,其突出部162突出于卡合部33的底部通孔35外。对 应加强件突出部162的设置,支撑件5'肩部52'设置有凹穴522,当扶手管1处于锁定状 态时,即卡合件3'搭靠于支撑件肩部52'时,加强件16的突出部162配合于支撑件肩部 52'凹穴522内,如此,在释锁扶手管1的锁定时,需先往上提锁定装置2,使扶手管1与锁 定装置2稍微相对旋转,从而使加强件16的突出部162从支撑件肩部52'凹穴522内脱 出,此时再按压按钮6进行后续动作。这样可避免一不小心按压按钮6的时候引起婴儿床 扶手管1的意外收合。其他相同点不做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大抵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以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简单的等效变 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包括二扶手管以及设置于二扶手管之间的锁定装置,扶手管包括固定于管壁之间的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二卡合件,分别设置于两扶手管内侧端,一端设置有卡合部;一固定座,与所述两扶手管枢接,具有一顶壁以及自顶壁往下延伸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槽;一支撑座,设于固定座两侧壁之间并与固定座可旋转连接,左右两侧设有肩部;一外盖,固定连接于固定座外部,设有开口;一按钮,穿过外盖的开口、固定座第一侧壁上的槽而抵靠于支撑座;两第一弹簧,设置于扶手管销杆与卡合件之间,恒使卡合件的卡合部突出于扶手管外;一第二弹簧,设置于支撑座与固定座第二侧壁之间;卡合件的卡合部搭靠于支撑座的肩部,从而将两扶手管锁定于一展开位置;单边卡合件施力于支撑座使支撑座相对固定座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本体与 所述肩部,且所述肩部设置在本体左右两侧,肩部宽度窄于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靠近本体后端 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高度低于 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部与固定座 顶壁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包括按压 部以及自按压部一侧延伸的作动部,所述作动部抵触于本体前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前盖与后 盖,所述开口设置于前盖,所述按钮操作部设置第一突缘,前盖开口形成有第二突缘。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后端面 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第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7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收合机构还包括一加强件,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卡合件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并于卡合 部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容置空间相通,加强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突出部突出于卡 合部底部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设有凹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包括二扶手管以及设置于二扶手管之间的锁定装置,扶手管包括固定于管壁之间的销杆,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两扶手管内侧端的卡合件、与扶手管枢接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两侧壁之间并与固定座枢接的支撑座,设于卡合件与扶手管销杆之间的第一弹簧恒使卡合件的卡合部突出扶手管外并搭靠于支撑座的肩部而将扶手管锁定于一展开位置,因支撑件与固定座枢接,在误操作导致一边扶手管释锁而另一边扶手管未释锁的情况下继续往下按压锁定装置,卡合件施加力于支撑座上时支撑座相对固定座旋转,从而可避免该过程中卡合件、扶手管或者支撑座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失效,且可直接收合两扶手管。
文档编号A47D13/02GK201577903SQ2010200001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
发明者闵远超 申请人:施儒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