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舌型防盗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59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钩舌型防盗锁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体,尤其是一种钩舌型防盗锁体。
背景技术
现有锁体往往结构单一,防撬性能差,且开闭锁控制舌在与门框碰触时会造成斜 弯,使得锁体寿命变短。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钩 舌型防盗锁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钩舌型防盗锁体,包括锁体、锁 体面板,锁体内装有主锁舌板,主锁舌板前端固定有主锁舌,锁体内固定有可在锁体开启状 态下对主锁舌板进行限位的开闭锁控制块,开闭锁控制块前连接有可配合使其转动的开闭 锁控制舌,主锁舌板连接有当转动时可使其前后运动并可在锁体关闭状态下对主锁舌板进 行限位的方棒钢板止退拨叉,主锁舌板上装有可配合其进行上下运动并延伸至锁体外的天 地杆,天地杆上连接有可配合其进行转动的上钩舌和下钩舌,锁体面板上设有配合主锁舌、 开闭锁控制舌、上钩舌和下钩舌出入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天地杆上设有天地杆销一,主锁舌板上设有与天地杆销一配合的 斜向的主锁舌板滑道,当主锁舌板向左运动其配合可使天地杆向内运动,当主锁舌板向右 运动其配合可使天地杆向外运动,天地杆还设有与锁体上的销配合可限制其只在垂直方向 运动的天地杆滑道。作为优选,所述天地杆上设有天地杆销二,上钩舌通过上钩舌转轴与锁体连接,上 钩舌上还设有可与天地杆销二配合使其本身绕上钩舌转轴转动的上钩舌销槽,下钩舌通过 下钩舌转轴与锁体连接,下钩舌上还设有可与天地杆销二配合使其本身绕下钩舌转轴转动 的下钩舌销槽。作为优选,所述主锁舌板上设有主锁舌止退块,开闭锁控制块前端设有在锁体开 启状态下与主锁舌止退块配合可限制主锁舌板向前运动的止退挡,方棒钢板止退拨叉前端 设有在锁体闭合状态下与主锁舌止退块配合可限制主锁舌板向后运动的拨叉头。作为优选,所述开闭锁控制块通过转轴与锁体连接,开闭锁控制块上有卡位端,开 闭锁控制舌上设有与卡位端配合可使开闭锁控制块绕转轴转动的卡槽,主锁舌板上设有与 卡槽配合的主锁舌板卡槽,开闭锁控制块上装有可使其复位的复位扭簧。作为优选,所述主锁舌板上设有卡柱,方棒钢板止退拨叉上设有与卡柱配合且当 其转动可使主锁舌板横向运动的卡口。作为优选,所述主锁舌板上设有弹簧安装柱,弹簧安装柱上装有另一端装于锁体 后侧的弹簧。[0011 ] 作为优选,所述方棒钢板止退拨叉上设有方棒拨叉花键孔。[0012]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一、锁体上的上、下钩舌能更好的钩门对面的贴片,增 强了防撬性能;二、开闭锁控制舌的长度更长,易加工,使得在开闭锁时增强扭力,在与门框 碰触不会造成斜弯,从而让开,闭锁时更灵活也更增加了锁体的使用寿命;三、锁体在具备 天地杆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完成锁的上下钩舌进行开启与关闭操作,结构巧妙。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开闭锁控制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开闭锁控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钩舌、下钩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方棒钢板止退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主锁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天地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锁体面板1、主锁舌2,主锁舌板3,主锁舌板滑道3-1,卡柱3-2,主 锁舌板卡槽3-3,弹簧安装柱3-4,开闭锁控制块4,止退挡4-1,卡位端4-2,转轴4_3,弹簧 5,开闭锁控制舌6,卡槽6-1,锁体7,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方棒拨叉花键孔8-1,卡口 8_2, 拨叉头8-3,上钩舌9,上钩舌转轴9-1,上钩舌销槽9-2,下钩舌10,下钩舌转轴10_1,下钩 舌销槽10-2,主锁舌止退块11,天地杆12,天地杆滑道12-1,天地杆销一 12-2,天地杆销二 12-3,复位扭簧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这种钩舌型防盗锁体,锁体7内装有主锁舌板3,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前 端的卡口 8-2和主锁舌板3上的卡柱3-2配合,使得当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通过外力作用下 转动的时候,主锁舌板3可作前后运动,主锁舌板3前端装有两个主锁舌2 ;通过主锁舌板 3上设有斜向的主锁舌板滑道3-1与天地杆12上的天地杆销一 12-2配合,以及天地杆12 上的天地杆滑道12-1与锁体7上的销配合,使得当主锁舌板3前后移动的时候,天地杆12 可做相对于锁体7向外和向内的垂直运动;通过天地杆12上的天地杆销二 12-3与上钩舌 9的上钩舌槽9-2和下钩舌10的下钩舌槽10-2配合,且在上钩舌9通过上钩舌转轴9_1, 下钩舌10通过下钩舌转轴10-1固定的情况下,使得当天地杆12在做垂直运动的时候,上 钩舌9和下钩舌10可沿转轴进行转动;在开闭锁控制舌6进行运动的时候,可使得其配合 的开闭所控制块4沿转轴4-3进行转动,主锁舌板3上设有主锁舌止退块11,在锁体开闭和 闭合状态下,均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从关闭到开启如图1,在外力作用下使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旋转,带动主锁舌板3 作向内滑动,同时主锁舌板3带动天地杆12向内滑动,而上钩舌9、下钩舌10在天地杆12 的带动下产生旋转完成到锁开启的状态。在复位扭簧13的扭力下使开闭锁控制块4将主 锁舌板3的主锁舌止退块11顶住,使主锁舌板3、天地杆12无法再弹簧5的作用下移动,使 主锁舌2、上钩舌9、下钩舌10无法弹出,即保持锁开启的状态。[0025]从开启到关闭如图2,在外力作用下使开闭锁控制舌6向内滑动,推动开闭锁控 制块4旋转后脱离主锁舌板3,致使主锁舌板3在弹簧5的力作用下向外滑动,使主锁舌2 被弹出,并带动天地杆12向外滑动,同时带动上钩舌9、下钩舌10旋转弹出即为关闭上锁。 同时靠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顶住主锁舌板止退块11,使主锁舌板3无法再外力作用下退回, 即保持锁关闭的状态。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钩舌型防盗锁体,包括锁体(7)、锁体面板(1)其特征是锁体(7)内装有主锁 舌板(3),主锁舌板C3)前端固定有主锁舌O),锁体(7)内固定有可在锁体开启状态下对 主锁舌板( 进行限位的开闭锁控制块(4),开闭锁控制块(4)前连有可配合使其转动的开 闭锁控制舌(6),主锁舌板C3)连有当转动时可使其前后运动并可在锁体关闭状态下对主 锁舌板C3)进行限位的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主锁舌板C3)上装有可配合其进行上下运 动并延伸至锁体(7)外的天地杆(12),天地杆(12)上连有可配合其进行转动的上钩舌(9) 和下钩舌(10),锁体面板(1)上设有配合主锁舌( 、开闭锁控制舌(6)、上钩舌(9)和下钩 舌(10)出入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天地杆(1 上设有天地 杆销一(12-2),主锁舌板C3)上设有与天地杆销一(12- 配合的斜向的主锁舌板滑道 (3-1),当主锁舌板(3)向左运动其配合可使天地杆(1 向内运动,当主锁舌板(3)向右运 动其配合可使天地杆(1 向外运动,天地杆(1 还设有与锁体(7)上的销配合可限制其 只在垂直方向运动的天地杆滑道(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天地杆(1 上设有天地 杆销二(12-3),上钩舌(9)通过上钩舌转轴(9-1)与锁体(7)连接,上钩舌(9)上还设有 可与天地杆销二(12- 配合使其本身绕上钩舌转轴(9-1)转动的上钩舌销槽(9-2),下钩 舌(10)通过下钩舌转轴(10-1)与锁体(7)连接,下钩舌(10)上还设有可与天地杆销二 (12-3)配合使其本身绕下钩舌转轴(10-1)转动的下钩舌销槽(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主锁舌板C3)上设有主锁 舌止退块(11),开闭锁控制块(4)前端设有在锁体开启状态下与主锁舌止退块(11)配合可 限制主锁舌板( 向前运动的止退挡,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前端设有在锁体闭合状 态下与主锁舌止退块(11)配合可限制主锁舌板(3)向后运动的拨叉头(8-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开闭锁控制块(4)通过转 轴(4- 与锁体(7)连接,开闭锁控制块(4)上有卡位端G-2),开闭锁控制舌(6)上设有 与卡位端(4- 配合可使开闭锁控制块(4)绕转轴(4- 转动的卡槽(6-1),主锁舌板(3) 上设有与卡槽(6-1)配合的主锁舌板卡槽(3- ,开闭锁控制块(4)上装有可使其复位的复 位扭簧(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主锁舌板C3)上设有卡柱 (3-2),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上设有与卡柱(3- 配合且当其转动可使主锁舌板C3)横向 运动的卡口(8-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主锁舌板C3)上设有弹簧 安装柱(3-4),弹簧安装柱(3-4)上装有另一端装于锁体(7)后侧的弹簧(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舌型防盗锁体,其特征是所述方棒钢板止退拨叉(8)上 设有方棒拨叉花键孔(8-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钩舌型防盗锁体,包括锁体、锁体面板,锁体内装有主锁舌板,主锁舌板前端固定有主锁舌,锁体内固定有可在锁体开启状态下对主锁舌板进行限位的开闭锁控制块,开闭锁控制块前连有可配合使其转动的开闭锁控制舌,主锁舌板连有当转动时可使其前后运动并可在锁体关闭状态下对主锁舌板进行限位的方棒钢板止退拨叉,主锁舌板上装有可配合其进行上下运动并延伸至锁体外的天地杆,天地杆上连有可配合其进行转动的上钩舌和下钩舌,锁体面板上设有配合主锁舌、开闭锁控制舌、上钩舌和下钩舌出入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盗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E05B15/10GK201826631SQ20102010534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夏士林 申请人:夏志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