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654阅读:1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套装门,特别是一种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背景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时,由于墙面有的不是完全水平或绝对 垂直,安装时就需要对门框的位置进行微调,而现有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一般直 接通过连接铁片以螺钉固定连接,这种方式安装时无法根据墙面的情况,对门框的位置进 行微调,安装效果欠佳,且安装后门框与墙体的连接也不太牢固,这些都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安装效果更佳、连接更加牢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 体的连接结构,所述门框侧面与墙面接触的直角弯角部位,间隔设有若干个槽位;与门框所 连接的墙面相垂直的墙面上,和每个槽位相对应,以膨胀螺丝固定有若干个中部为拱形的 连接件,其拱形内壁上,间隔冲有两个与六角螺母的三边形状对应的冲压槽;门框背面每个 槽位的开口位置上,均以自攻螺钉固定有定位铁片,其中间开有U形开口,U形开口中穿有 螺杆,其螺栓头置于定位铁片一侧的槽位中,定位铁片的另一侧,在螺杆上设有固定螺母及 其垫片,螺杆端部带有两个六角螺母,其分别卡固在两个冲压槽中。上述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由于安装时可对门框的位置进行双向微 调,且门框是通过螺杆及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安装效果更佳、连接更加牢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所述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六角螺母卡固在冲压槽中的立体图;图3为定位铁片与槽位的连接立体图;图4是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图4,提供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所述门框1侧面与墙面接 触的直角弯角部位,间隔设有若干个方形的槽位2,槽位2的形状也可以为半圆形或其它几 何形状,槽位2的个数具体可根据门框1的长度灵活设置,此处以其中一个槽位2为例进行 说明。与门框1所连接的墙面相垂直的墙面上,和每个槽位2相对应,以膨胀螺丝固定有若 干个中部为拱形的连接件3,此处以其中一个连接件3为例进行说明。连接件3的拱形内壁 上,间隔冲有两个与六角螺母的三边形状对应的冲压槽4。门框1背面每个槽位2的开口位置上,均以自攻螺钉固定有定位铁片5,其中间开有U形开口 6,U形开口 6中穿有螺杆7,其 螺栓头置于定位铁片5 —侧的槽位2中,定位铁片5的另一侧,在螺杆7上设有固定螺母8 及其垫片9,螺杆7端部带有两个六角螺母10,其分别卡固在两个冲压槽4中,由于这两个 六角螺母10处于固定不动状态,安装时拧动螺栓头或同时拧动螺栓头及固定螺母8,螺栓 头即可带动门框1移位,从而实现双向微调功能,当门框1微调到最佳位置后,再拧紧固定 螺母8,即实现门框1与墙体的牢固连接。实际安装中,在上述与门框1所连接的墙面相垂 直的墙面上固定连接件3时,需要在墙面的灰浆层刨出槽坑,使连接件3及螺杆7、六角螺母 10均置于槽坑中,与墙面相平,表面再以装饰盖板覆盖即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的结构及所作的等 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 一种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侧面与墙面接 触的直角弯角部位,间隔设有若干个槽位⑵;与门框⑴所连接的墙面相垂直的墙面上, 和每个槽位(2)相对应,以膨胀螺丝固定有若干个中部为拱形的连接件(3),其拱形内壁 上,间隔冲有两个与六角螺母的三边形状对应的冲压槽⑷;门框⑴背面每个槽位⑵的 开口位置上,均以自攻螺钉固定有定位铁片(5),其中间开有U形开口(6),U形开口(6)中 穿有螺杆(7),其螺栓头置于定位铁片(5) —侧的槽位(2)中,定位铁片(5)的另一侧,在螺 杆(7)上设有固定螺母(8)及其垫片(9),螺杆(7)端部带有两个六角螺母(10),其分别卡 固在两个冲压槽(4)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套装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结构,所述门框侧面与墙面接触的直角弯角部位,间隔设有若干个槽位;与门框所连接的墙面相垂直的墙面上,和每个槽位相对应,以膨胀螺丝固定有若干个中部为拱形的连接件,其拱形内壁上,间隔冲有两个与六角螺母的三边形状对应的冲压槽;门框背面每个槽位的开口位置上,均以自攻螺钉固定有定位铁片,其中间开有U形开口,U形开口中穿有螺杆,其螺栓头置于定位铁片一侧的槽位中,定位铁片的另一侧,在螺杆上设有固定螺母及其垫片,螺杆端部带有两个六角螺母,其分别卡固在两个冲压槽中。上述结构由于安装时可对门框的位置进行双向微调,且门框是通过螺杆及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安装效果更佳、连接更加牢固。
文档编号E06B1/60GK201786181SQ2010201860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谭富明 申请人:谭富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