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59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餐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智能餐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餐桌由桌面和桌脚构成,在餐桌制造完成后,餐桌的实际使用 面积是固定不变的。在小家庭的餐厅中,在通常情况下,使用餐桌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4个 人,对桌面的面积需求较小,因此,选用小桌面的餐桌,可以减小餐桌占用的空间,但是,当 就餐的人数多于4个人时,小桌面的餐桌就显得拥挤或容纳不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如果 选用大桌面的餐桌,可以满足多人使用的需求,但是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因此,人们希望有 一种可根据人数多少改变桌面大小的餐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智能餐台,位于中台面两侧的两 块侧台面隐藏于中台面之下,使用时可以将两块侧台面拉出,增大餐台的使用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智能餐台,包括可升降的中台面、位于中台面两侧的两块侧台面和支脚,进一步包 括两个滑轨装置和两个滑轨装置之间的转盘升降装置,两个滑轨装置连接为一体;所述转 盘升降装置包括转盘、缠绕于转盘的绳子和位于转盘两侧的两条升降杆,转盘朝向中台面 的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部而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两条升降杆分别设置 有与转盘接触的连杆,绳子缠绕于转盘,绳子的首尾两端均与两个滑轨装置的之一连接;两 块侧台面分别与两个滑轨装置连接,中台面与两条升降杆连接。所述滑轨装置包括互相嵌套的内轨和外轨,内轨和外轨之间设置有滚珠,两个滑 轨装置的外轨固定连接。所述两块侧台面分别通过连接板与滑轨装置的内轨连接。进一步包括滑杆,滑杆与两个滑轨装置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绳子的首尾两端均 与滑杆连接。所述绳子通过弹簧与滑杆连接。进一步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转盘,所述复位弹簧与中台面的底部 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多人使用餐台时,通过滑轨装置可以将两块侧台面从中 台面的底部拉出,同时,中台面在转盘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使得中台面和两块侧台面的高度 一致,保证餐台台面的平整,此时,餐台的使用面积等于中台面的面积与两块侧台面的面积 之和;少人使用餐台时,两块侧台面隐藏于中台面之下,此时,餐台的使用面积等于中台面;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人数多少改变台面大小,满足人们的需求。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台面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台面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中台面和侧台面后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0016]在图1至图4中[0017]1—中台面[0018]2——侧台面[0019]3——一滑轨装置[0020]31-一内轨[0021]32-—外轨[0022]4——一转盘升降装置[0023]41-一按键[0024]42-—绳子[0025]43-一升降杆[0026]44-一连杆[0027]411-——凸部[0028]412-——凹部[0029]5——一连接板[0030]6———滑杆[0031]7——一弹簧[0032]8——一复位弹簧[0033]9———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至图4,智能餐台,包括可升降的中台面1、位于中台面1两侧的两块侧台面 2和支脚9,进一步包括两个滑轨装置3和两个滑轨装置3之间的转盘升降装置4,两个滑轨 装置3连接为一体;;转盘升降装置4包括转盘41、缠绕于转盘41的绳子42和位于转盘 41两侧的两条升降杆43,转盘41朝向中台面1的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部411而 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412,两条升降杆43分别设置有与转盘41接触的连杆44,绳子 42缠绕于转盘41,绳子41的首尾两端均与两个滑轨装置3的之一连接;两块侧台面2分别 与两个滑轨装置3连接,中台面1与两条升降杆43连接。滑轨装置3包括互相嵌套的内轨31和外轨32,内轨31和外轨32之间设置有滚珠 (图中未画出),两个滑轨装置3的外轨32固定连接,当其中一个滑轨装置3的内轨31相对 外轨32滑动时,另一个滑轨装置3的内轨31也会产生相对其外轨32的滑动的现象。两块侧台面2分别通过连接板5与滑轨装置3的内轨31连接。进一步包括滑杆6,滑杆6与两个滑轨装置3的其中之一连接,绳子42的首尾两端 均与滑杆6连接。[0039]绳子42通过弹簧7与滑杆6连接,当侧台面2被释放后,弹簧7的拉力可以拉动 滑杆6滑动,即侧台面2可以自动复位,隐藏于中台面1的底部。进一步包括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设置于转盘41,复位弹簧8与中台面1的底部 接触,复位弹簧8使得中台面1快速由低位转换到高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两块侧台面2隐藏于中台面1的底部时,转盘41两侧 的凸部411与连杆44接触,使升降杆43处于高位,即中台面1处于高位;拉动其中一个侧 台面2,两个侧台面2在滑轨装置3的导引下,由中台面1的两侧伸出,同时,滑杆6跟随内 轨31向外移动,绳子42在运动过程中,拉动转盘41转动,当两个侧台面2被拉动到既定位 置时,转盘3转过90度,连杆43落入转盘41的凹部412,使升降杆43处于低位,即中台面 1处于低位,此时,中台面1和两块侧台面2处于同一高度;当侧台面2被释放后,在侧台面 2向中台面1移动过程中,转盘41再转过90度,使转盘41两侧的凸部411与连杆44接触, 使升降杆43再次处于高位,即中台面1处于高位,两块侧台面2再次隐藏于中台面1的底 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智能餐台,包括可升降的中台面、位于中台面两侧的两块侧台面和支脚,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滑轨装置和两个滑轨装置之间的转盘升降装置,两个滑轨装置连接为一体;所述转盘升降装置包括转盘、缠绕于转盘的绳子和位于转盘两侧的两条升降杆,转盘朝向中台面的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部而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两条升降杆分别设置有与转盘接触的连杆,绳子缠绕于转盘,绳子的首尾两端均与两个滑轨装置的之一连接;两块侧台面分别与两个滑轨装置连接,中台面与两条升降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装置包括互相嵌套的内轨 和外轨,内轨和外轨之间设置有滚珠,两个滑轨装置的外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侧台面分别通过连接板与 滑轨装置的内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滑杆,滑杆与两个滑轨装 置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绳子的首尾两端均与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通过弹簧与滑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 设置于转盘,所述复位弹簧与中台面的底部接触。
专利摘要智能餐台,包括可升降的中台面、位于中台面两侧的两块侧台面和支脚,进一步包括两个滑轨装置和两个滑轨装置之间的转盘升降装置;所述转盘升降装置包括转盘、缠绕于转盘的绳子和位于转盘两侧的两条升降杆,转盘朝向中台面的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部而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两条升降杆分别设置有与转盘接触的连杆,绳子缠绕于转盘,绳子的首尾两端均与两个滑轨装置的之一连接;两块侧台面分别与两个滑轨装置连接,中台面与两条升降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人数多少改变台面大小,满足人们的需求。
文档编号A47B1/05GK201700664SQ20102020947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王敏超, 韩兴勤 申请人:东莞市汇雅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