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25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伸缩门,特别是涉及一种设于伸缩门的中间框架及门框上的 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门,如住宅的房门、院门以及工作单位的大门 等,传统门的结构已为人们所熟知,不管门的形式如何,传统的门都是通过转动或推拉两种 方式实现门的开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两扇转动开启式大门已逐渐为电动伸 缩门所替代,电动伸缩门作为一种新型的门以其开启方便,造型美观,可以电动控制等多方 面的优势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动伸缩门大多是由交叉连杆将多个门框连接而 成,某些伸缩门虽设置了中间框架,但其中间框架为整体成型的固定式框架,其存在连接部 位受力不均等问题,导致连接管所受到的压力较大,极易发生弯曲及变形,并且缺少美感。 此外,现有的伸缩门的交叉连杆的一端通过一滑块与门框连接,这种结构已显陈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滑动结构,造型美观且便 于在现场组装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包括多个门框,设 于门框下部的下横杆及底梁,其特征在于,多个门框的上部通过滑动组件与纵向交叉连杆 活动连接,多个门框的下部与水平交叉连杆相连接,在每相邻的两个门框之间各设有一个 中间框架,该中间框架包括直杆及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上端与所述纵向交叉连杆相连接, 弧形杆的下端与水平交叉连杆连接,直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纵向交叉连杆和水平交叉连杆 相连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槽座、滑条及滑条连接管,所述滑槽座设于门框上部内侧,其 上端与一组纵向交叉连杆中的外侧连杆连接,所述滑条活动穿置于滑槽座内,其下端部与 滑条连接管铰接,滑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一组纵向交叉连杆连接。所述滑槽座为下部及外侧敞口的条形槽状体,其上端固接有向内侧伸出的连接 柱。所述滑条为与滑槽座内部形状相对应的管状体,其下端部设有U形连接头,U形连 接头的U形槽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滑条连接管为圆形管状体,其与滑条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U形连接头的U形 槽相对应的U形块,该U形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U形块活动地 置于所述U形连接头的U形槽内,并用销钉相连接。所述纵向交叉的连杆连接于门框及中间框架之间,交叉连杆的外侧连杆上端与滑 槽座连接,其下端与设于直杆上端的连接件相连接,交叉连杆的内侧连杆上端与弧形杆的 上端连接,其下端与滑条连接管连接。[00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有效改变了伸缩门连杆的传统的连接方式。通过 滑条与滑条连接管联动,且滑条内置于滑槽座中的隐藏式滑动结构,可使纵向交叉连杆伸 缩自如,且更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同时,各部件可分别包装运输,并便于在现场组装。

图IA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门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图IB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IC为图IB的侧视图。图ID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组件的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IE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交叉连杆和水平交叉连杆处于收拢状态的立体示意。图IF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交叉连杆和水平交叉连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 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C为图2B的剖视图。图2D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条的结构剖视图。图2E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条连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I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包括多个门框10,设于门框10 下部的下横杆11及底梁12。如图1C,所述门框10为内部中空的管状体制成的由弧形边13 和直边14构成的整体框架。多个门框10的上部通过滑动组件50与纵向交叉连杆20活动 连接,多个门框10的下部与水平交叉连杆30相连接,由纵向交叉连杆20及水平交叉连杆 30带动伸缩门收缩或展开。如图1A、图1B,在每相邻的两个门框10之间各设有一个中间框 架40,该中间框架40包括直杆41及弧形杆42,所述弧形杆42为弧形的管状体,所述弧形 杆42可通过任一种公知的方法与所述纵向交叉连杆20及水平交叉连杆30连接,所述直杆 41为竖向设置的管状体,直杆41可通过任一种公知的方法分别与纵向交叉连杆20和水平 交叉连杆30相连接。纵向交叉连杆20分别与直杆41、弧形杆42及滑动组件50相连接。如图2A所示,所述滑动组件50包括滑槽座51、滑条52及滑条连接管53,如图2B、 图2C所示,所述滑槽座51为下部及外侧敞口的条形槽状体,其上端固接有横穿滑槽座的连 接柱511,该连接柱511外侧一端与门框10固定,所述滑槽座51用螺钉固定于门框10上部 内侧,一组纵向交叉连杆20中的侧连杆21的上端铰接于滑槽座上端的连接柱511上。如 图2D所示,所述滑条52为与滑槽座51内部形状相对应的管状体,其下端部设有用于和所 述滑条连接管53连接用的U形连接头521,U形连接头521的U形槽5211两侧设有第一连 接孔5211。所述滑条52活动穿置于滑槽座51内,其下端部与滑条连接管53铰接。如图 2E所示,所述滑条连接管53为圆形管状体,其与滑条52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U形连接头 521的U形槽5211相对应的U形块531,该U形块531的中央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211 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532,U形块531活动地置于所述U形连接头的U形槽5211内,并用销钉相连接。滑条连接管53的另一端与一组纵向交叉连杆20中的内侧连杆22铰接。如图 ID IF所示,所述纵向交叉的连杆30连接于门框10及中间框架40之间,交叉连杆的外侧 连杆21上端与滑槽座51铰接,其下端与设于直杆41上端的连接件211相铰接,交叉连杆 的内侧连杆22上端与弧形杆42的上端铰接,其下端与滑条连接管53铰接。如图ID IF所示,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50与纵向交叉连杆20及门框10的连接 方法如下首先将滑槽座51固设于门框的上部内侧,然后将滑条52活动穿置于滑槽座51 内,滑条52与滑条连接管53的连接端通过销钉相连接,将纵向交叉连杆20的外侧连杆22 的上端装在滑槽座的连接柱511上,外侧连杆22的下端与直杆41铰接,纵向交叉连杆的内 侧连杆21的上端与弧形杆42铰接,内侧连杆21的下端与滑条连接管53铰接。当电动伸 缩门伸缩时,纵向交叉连杆20经滑条连接管53带动滑条52在滑槽座51内上下移动。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 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包括多个门框(10),设于门框(10)下部的下横杆(11)及底梁(12),其特征在于,多个门框(10)的上部通过滑动组件(50)与纵向交叉连杆(20)活动连接,多个门框(10)的下部与水平交叉连杆(30)相连接,在每相邻的两个门框(10)之间各设有一个中间框架(40),该中间框架(40)包括直杆(41)及弧形杆(42),所述弧形杆(42)的上端与所述纵向交叉连杆(20)相连接,弧形杆(42)的下端与水平交叉连杆(30)连接,直杆(4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纵向交叉连杆(20)和水平交叉连杆(30)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50)包括 滑槽座(51)、滑条(52)及滑条连接管(53),所述滑槽座(51)设于门框(10)上部内侧,其 上端与一组纵向交叉连杆(20)中的外侧连杆(21)连接,所述滑条(52)活动穿置于滑槽座 (51)内,其下端部与滑条连接管(53)铰接,滑条连接管(53)的另一端与一组纵向交叉连杆 (2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座(51)为下部 及外侧敞口的条形槽状体,其上端固接有向内侧伸出的连接柱(5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52)为与滑槽 座(51)内部形状相对应的管状体,其下端部设有U形连接头(521),U形连接头(521)的U 形槽(5211)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孔(52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连接管(53)为 圆形管状体,其与滑条(52)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U形连接头(521)的U形槽(5211)相对 应的U形块(531),该U形块(5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211)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532),U形块(531)活动地置于所述U形连接头的U形槽(5211)内,并用销钉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交叉的连杆 (30)连接于门框(10)及中间框架(40)之间,交叉连杆的外侧连杆(21)上端与滑槽座(51) 连接,其下端与设于直杆(41)上端的连接件(211)相连接,交叉连杆的内侧连杆(22)上端 与弧形杆(42)的上端连接,其下端与滑条连接管(53)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伸缩门的滑动结构,包括多个门框(10),设于门框(10)下部的下横杆(11)及底梁(12),其特征在于,多个门框(10)的上部通过滑动组件(50)与纵向交叉连杆(20)活动连接,多个门框(10)的下部与水平交叉连杆(30)相连接,在每相邻的两个门框(10)之间各设有一个中间框架(40),该中间框架(40)包括直杆(41)及弧形杆(42),所述弧形杆(42)的上端与所述纵向交叉连杆(20)相连接,弧形杆(42)的下端与水平交叉连杆(30)连接,直杆(4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纵向交叉连杆(20)和水平交叉连杆(30)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改变了伸缩门构件的传统的连接方式。通过设于门框上部内侧的滑动结构,可使纵向交叉连杆开闭的同时带动中间框架收缩和拉伸,且造型美观,便于在现场组装。
文档编号E06B11/02GK201771410SQ20102024783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余家红 申请人:深圳市红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