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256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近视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近视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防近视支架。
背景技术
日常学习中,学生在读书写字时,由于坐姿不正确,视距太小,长时间这样造成学 生的视力下降、近视。目前,预防学生近视的器具种类很多,但有的由于学生自觉性不强收 效甚微,有的结构复杂、使用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近视支 架,它能防止使用者的眼睛长时间离桌面太近,使使用者保持正确的坐姿,从而防止近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防近视支架,包括桌面板夹持 座、防低头支架;所述的桌面板夹持座包括与桌面板上表面或下表面配合的夹板、与该夹板 对应连接的桌面板夹紧装置;所述的防低头支架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的防低头横梁、与所 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的支杆。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该防近视支架中,桌面板夹持座的所述夹板为上夹板,所述桌面板夹紧装置包 括底板、连接板、紧固螺钉,底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上夹板固接为一体,所述底板上设有纵 向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与该纵向螺纹孔配合。在该防近视支架中,防低头支架的所述支杆通过套筒与所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 支杆的底端插置于套筒内且为间隙配合,套筒的一侧设有横向螺纹孔,与所述横向螺纹孔 配合设置有高度调节紧固螺钉。在该防近视支架中,所述的防低头横梁外包裹有柔性防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能防止使用者的眼睛长时间离桌面太近,使使用者 保持正确的坐姿,从而防止近视,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时安装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
图1的左视图,图中1桌面板夹持座,11上夹板,12底板,13连接板,14紧固螺钉,2防低头支架, 21防低头横梁,22支杆,23套筒,24高度调节紧固螺钉,25柔性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该防近视支架主要包括桌面板夹持座1、防低头支架2两部分。桌面板夹持座1包括与桌面板上表面或下表面配合的夹板、与该夹板对应连接的桌面板夹紧装置。在该防近视支架中,桌面板夹持座1的所述夹板为上夹板11,所述桌面板 夹紧装置包括底板12、连接板13、紧固螺钉14,底板12通过连接板13与上夹板11固接为 一体,底板12上设有纵向螺纹孔,紧固螺钉14与该纵向螺纹孔配合。防低头支架2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的防低头横梁21、与所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的 支杆22。其中,支杆22通过套筒23与所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支杆22的底端插置于套筒 23内且为间隙配合,套筒23的一侧设有横向螺纹孔,与所述横向螺纹孔配合设置有高度调 节紧固螺钉24。防低头横梁21外包裹有柔性防护层25。使用时,桌面板夹持座1开口卡在桌面板的边沿上,然后拧紧紧固螺钉14,紧固螺 钉14的端部顶在桌面板的底面上,从而使桌面板夹持座1紧紧夹持在桌面板上,即将防近 视支架整体固定在桌面板上。拧松高度调节紧固螺钉24,通过调整支杆22插入套筒23中 的长度,即可调整防低头横梁21的高度至合理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由于防低头横 梁21的阻挡作用,防止了使用者头部距离与桌面距离过近,即视距过小,从而起到纠正坐 姿、防止近视的目的。为了便于生产及不使用时的存放,套筒23的底端与桌面板夹持座的上夹板11、底 板12之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防近视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桌面板夹持座、防低头支架;所述的桌面板夹持座包括与桌面板上表面或下表面配合的夹板、与该夹板对应连接的桌面板夹紧装置;所述的防低头支架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的防低头横梁、与所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的支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支架,其特征是桌面板夹持座的所述夹板为上夹板, 所述桌面板夹紧装置包括底板、连接板、紧固螺钉,底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上夹板固接为一 体,所述底板上设有纵向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与该纵向螺纹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支架,其特征是防低头支架的所述支杆通过套筒与 所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支杆的底端插置于套筒内且为间隙配合,套筒的一侧设有横向螺 纹孔,与所述横向螺纹孔配合设置有高度调节紧固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近视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防低头横梁外 包裹有柔性防护层。
专利摘要一种防近视支架,包括桌面板夹持座、防低头支架;所述的桌面板夹持座包括与桌面板上表面或下表面配合的夹板、与该夹板对应连接的桌面板夹紧装置;所述的防低头支架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的防低头横梁、与所述桌面板夹持座连接的支杆。它能防止使用者的眼睛长时间离桌面太近,使使用者保持正确的坐姿,从而防止近视,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时安装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47B41/00GK201759061SQ20102024803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杨雪洁 申请人:杨一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