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式护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39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码式护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式护锁器,尤其涉及一种简单实用且能安全保护门锁 的密码式护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种类繁多,尽管结构不同,但都能起到一定的安全保险作用,然而 现在人们通常使用的门锁还存在有很多缺陷,首先如果钥匙丢失,任何拿到钥匙的人都 能直接通过钥匙来打开门,从而导致财物丢失或其他损害;其次,由于钥匙孔暴露在 外,一旦有杂物进入,将导致锁眼被堵塞,造成无法用钥匙开启的问题,由此,需要对 门锁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为门锁提供不被其他人员打开或损坏的危险。在现有技术中,已经采用了诸如双保险手感对号锁或门锁保护锁等技术来实现 保护门锁的方法,但在这些方法中,结构都比较复杂,如对号锁采用了滚珠和弹簧等多 个细小零件,导致安装和使用都不方便,其次,这些锁的开启方法极为简单,它们采用 了诸如箱包密码锁的开启方法,这种密码锁通过插入一张硬纸片来探测到被带动盘凹槽 后,再利用该凹槽对应的数字进行开启,既能在一分钟之内打开,所以其安全系数较 低。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创造性劳动,开发了一种不固定密码钥 匙序号形式的护锁器,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给门锁更好的保护和安全级别。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码式护锁器,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 有效的保护门锁,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 壳部分、密码部分和运动部分,外壳部分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和底板限定了中空部, 该中空部的上部安装有密码部分,下部安装有运动部分,上盖周围具有六个固定密码式 护锁器的螺孔,上盖的下部中间位置具有露出钥匙孔的第一开孔,上盖中部中间位置具 有运动开关运动轨道,在上盖上部中间位置分布有四个定位密码部分的卡扣板的定位 柱;底板的下部中间位置具有第二开孔,底板中部中间位置具有支撑运动部分的顶板的 支撑柱,底板上部中间位置具有定位弹簧螺丝的通孔,以及活动安装于底板上部两侧的 固定盘,固定盘上具有位于圆周上的多个钢珠凹槽。其中,该运动部分包括运动开关、位于运动开关前端的顶板、位于运动开关两 侧的固定立柱和一段钩住固定立柱且另一段钩住上盖底端的双勾弹簧,以及运动开关和 顶板连接处顶端的手动拨块,该手动拨块通过上盖的运动开关运动轨道露出外部。其中,该密码部分包括T型钢槽、带动盘、被带动盘、卡扣板、弹簧螺丝和密 码钥匙。其中,该T型钢槽包括本体1和中空圆孔。[0010]其中,该带动盘为圆盘状,中间有密码钥匙穿过的通孔,通孔中具有与密码钥 匙配合使带动盘被密码钥匙带动的带动凸起,带动盘背面具有多个与固定盘上的钢珠凹 槽相对应的钢珠槽且与固定盘贴合,带动盘的正面具有10个主动钢珠槽。其中,该被带动盘为圆盘状,中间具有大于密码钥匙从而利于密码钥匙的通过 的穿孔,被带动盘背面具有10个与带动盘上的主动钢珠槽相对应的被动钢珠槽,且在被 带动盘的盘体上具有与卡扣板底部的卡扣相配合的凹槽切口。其中,该卡扣板包括卡扣板本体、定位穿孔、凸台和多个卡扣,卡扣板本体为 平板状,多个定位穿孔对称位于卡扣板本体上且与上盖上的定位柱相配合,凸台位于卡 扣板的中央部分且具有与弹簧螺丝啮合的内螺纹。其中,该弹簧螺丝包括前端的螺丝和后端的弹簧,螺丝旋入凸台的内螺纹内。其中,该密码钥匙包括插入部分、数字部分和手柄,插入部分的外圆周上具有 与带动盘上的带动凸起相配合的切槽。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密码式护锁器结构简单,能通过几个螺栓方便的 进行安装,且提高了安全性能,使他人无法探测到凹槽部分,通过钥匙进行开启,且通 过多组密码保护提供了不可能被傻瓜式打开的性能,从而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门锁保 护。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图IA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码式护锁器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IB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码式护锁器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2A显示了外壳部分中的上盖的示意图。图2B显示了外壳部分中的底板的示意图。图3显示了运动部分的结构。图4显示了密码部分的T型钢槽。图5显示了密码部分的带动盘。图6显示了密码部分的被带动盘。图7显示了密码部分的卡扣板。图8显示了密码部分的弹簧螺丝。图9显示了密码部分的密码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IA和1B,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码式护锁器的示意图,其中图IA显 示了该密码式护锁器处于锁定状态(保护状态),图IB显示了该密码式护锁器处于解锁 状态(开启状态),由图可知,该密码式护锁器主要包括外壳部分1、密码部分2和运 动部分3,通过该密码部分2进行锁定操作,需要时,通过密码部分确定密码后进行锁 定,避免他人用钥匙打开房门或者杂物堵塞锁孔,在需要通过钥匙开门时,首先通过密 码钥匙分别带动各个密码转到正确位置,在所有密码正确后通过操作运动部分进行运动 开启,露出锁孔进行钥匙开锁,通过这种保护措施,实现对门锁的安全保护,下面对其各部件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2所示,外壳部分1包括上盖11和底板12,上盖11和底板12限定了中 空部,该中空部的上部安装有密码部分2,下部安装有运动部分3,其中,上盖11的下部 中间位置具有第一开孔111,该开孔用于露出钥匙孔,中部中间位置具有运动开关运动轨 道112,用于在外部手动操作运动开关,在上部中间位置分布有四个定位柱113,用于定 位密码部分2的卡扣板,上盖11周围具有六个螺孔114,通过穿过六个螺孔114的螺丝 (未示出)固定在门锁(未示出)的合适位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该螺孔的数 目和位置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如采用四个端点的四个螺孔,或者周围的八 个或12个螺孔等等。该底板12的下部中间位置具有第二开孔121,该第二开孔同样用于露出钥匙 孔,中部中间位置具有支撑柱122,用于支撑运动部分的顶板33,上部中间位置具有定 位弹簧螺丝的通孔123,以及活动安装于上部两侧的六个固定盘124,通过固定盘124钢 珠凹槽来确定开启密码,这些钢珠凹槽分布在一个圆周上,且每拨动一次固定盘,则密 码跳动一次,这样的密码设置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参见图3所示,显示了运动部分3的结构,该运动部分3包括运动开关31、位 于运动开关前端的顶板33、位于运动开关两侧的固定立柱32和一段钩住固定立柱32且 另一段钩住外壳部分1的上盖11底端的双勾弹簧34,该双勾弹簧34提供运动开关31的 回复力,以及运动开关31和顶板33连接处顶端的手动拨块35,该手动拨块35通过上盖 11的运动开关运动轨道112露出外部,该运动开关31在锁定状态时挡住外壳1上的开孔 18,从而形成保护;而当密码正确时,该运动开关向上运动进入解锁状态,通过手动拨 块35从外部拨动运动开关31,从而露出钥匙孔,以通过钥匙打开门,开门后松开手动拨 块35,运动开关31则通过双勾弹簧34回到锁定位置。参见图4,显示了密码部分2的T型钢槽21,该T型钢槽21包括本体211和中 空圆孔212。参见图5A、图5B以及图5C,显示了密码部分2的带动盘22,该带动盘22为圆 盘状,中间有通孔221,密码钥匙可从通孔221穿过,通孔221中具有带动凸起222,该 带动凸起与密码钥匙上的相应部分配合,使带动盘22可被密码钥匙带动,带动盘22背面 具有多个钢珠槽223且与固定盘124贴合,该多个钢珠槽223的数目和位置与固定盘124 上的钢珠凹槽相对应,带动盘22的正面具有10个主动钢珠槽224。参见图6A和图6B,显示了密码部分2的被带动盘23,该被带动盘23为圆盘 状,中间具有穿孔231,穿孔大于密码钥匙从而利于密码钥匙的通过,被带动盘23背面 具有10个被动钢珠槽232,这些被动钢珠槽232的位置和数目与主动带动盘22上的主动 钢珠槽相对应,且在被带动盘23的盘体上具有凹槽切口 233,凹槽切口 233与卡扣板底部 的卡扣相配合,提供卡扣板的上升和下降,10个被动钢珠槽与主动钢珠槽相互配合,固 定10个钢珠,从而使被带动盘23能被带动盘22带动,由于凹槽切口没有直接位于上盖 与外部的接触地,使凹槽切口 233不会被随意探测到,保护了切口位置,。参见图7A、图7B和图7C,显示了密码部分2的卡扣板24,该卡扣板24包括 卡扣板本体241、定位穿孔242、凸台243和六个卡扣244,卡扣板本体241为平板状,四 个定位穿孔242对称位于卡扣板本体241上且与上盖11上的定位柱相配合,将卡扣板24相对上盖定位,凸台243位于卡扣板241的中央部分且具有内螺纹,该凸台243通过后述 的弹簧螺丝25与T型钢槽21上的中空圆孔212相配合,将卡扣板24相对T型钢槽21定 位,六个卡扣244分别位于卡扣板本体241的周围,且位置与被动盘23的切口 234相配 合,也就是说,在六个被带动盘23的切口 233转动到卡扣244下时,卡扣板24才可以下 降,从而使得运动部分3的顶板33能够向上伸出,从而使得运动开关31可以向上运动。参见图8,显示了密码部分2的弹簧螺丝25,该弹簧螺丝25包括前端的螺丝251 和后端的弹簧252,螺丝251旋入凸台243的内螺纹内,而弹簧弹簧大的位置在后,小头 被螺丝251拧进凸台243内,从而作用拉动卡叩板向下有一个弹性力,在卡扣板的所有卡 扣均与切口对应时,该弹簧螺丝25使得卡扣板落下一定位置。参见图9,显示了密码部分2的密码钥匙26的示意图,该密码钥匙26包括插入 部分261、数字部分262和手柄263,插入部分261的外圆周上具有切槽,该切槽与带动 盘22上的带动凸起相配合,在插入部分261插入带动盘的通孔时,通过切槽和带动凸起 的啮合来利用密码钥匙带动带动盘,且该密码钥匙上的数字部分262可以为分解式的, 外部的数字圆筒可以分离,同样的也可以是一体的。由此,带动盘22安装于底板12上的固定盘124上,被带动盘23安装于带动盘 22上,且这些盘之间的凹槽内均具有钢珠。T型钢槽21上部通过弹簧螺丝25定位卡扣 板24且提供卡扣板24 —个向下的弹力。在锁定状态,卡扣板24由被带动盘23的圆周承接,其高度等于运动部分3的顶 板33的位置,由此,该运动部分3被卡扣板24顶住,从而不能上升,当密码钥匙26分 别插入带动盘22且输入正确的密码,密码盘22带动被带动盘23转动到正确位置,切口 233均位于卡扣244下部,卡扣板24被弹簧螺丝25的向下拉力拉动向下移动,且该切口 233的高度大于顶板33的厚度,由此,该卡扣板24下降一定高度从而释放顶板33,拨动 运动开关231进行,露出锁孔,从而可以打开门。在另一实施例中,密码部分可具有四个固定盘,从而提供有四个带动盘和被带 动盘,由此可组成一万组不同的密码;保护孔(钥匙插孔)也可以为两个,一个为门锁, 另一个为天地锁。而本实用新型的密码还可以变为更多的数字,该密码可以随着被带动盘的凹槽 10个点位的增加而变为更多的密码基础点位数的增加,而钥匙的数字码也随之增减!密 码从基础的十位数字1234567890可增至更多1234567891011121314150。而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从中得到的变形和改进也包含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部分、密码部分和运动部分,外壳部 分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和底板限定了中空部,该中空部的上部安装有密码部分,下部 安装有运动部分,上盖周围具有六个固定密码式护锁器的螺孔,上盖的下部中间位置具 有露出钥匙孔的第一开孔,上盖中部中间位置具有运动开关运动轨道,在上盖上部中间 位置分布有四个定位密码部分的卡扣板的定位柱;底板的下部中间位置具有第二开孔, 底板中部中间位置具有支撑运动部分的顶板的支撑柱,底板上部中间位置具有定位弹簧 螺丝的通孔,以及活动安装于底板上部两侧的固定盘,固定盘上具有位于圆周上的多个 钢珠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运动部分包括运动开关、位于 运动开关前端的顶板、位于运动开关两侧的固定立柱和一段钩住固定立柱且另一段钩住 上盖底端的双勾弹簧,以及运动开关和顶板连接处顶端的手动拨块,该手动拨块通过上 盖的运动开关运动轨道露出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密码部分包括T型钢槽、带动 盘、被带动盘、卡扣板、弹簧螺丝和密码钥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T型钢槽包括本体和中空圆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带动盘为圆盘状,中间有密码 钥匙穿过的通孔,通孔中具有与密码钥匙配合使带动盘被密码钥匙带动的带动凸起,带 动盘背面具有多个与固定盘上的钢珠凹槽相对应的钢珠槽且与固定盘贴合,带动盘的正 面具有10个主动钢珠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被带动盘为圆盘状,中间具有 大于密码钥匙从而利于密码钥匙的通过的穿孔,被带动盘背面具有10个与带动盘上的主 动钢珠槽相对应的被动钢珠槽,且在被带动盘的盘体上具有与卡扣板底部的卡扣相配合 的凹槽切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板包括卡扣板本体、定 位穿孔、凸台和多个卡扣,卡扣板本体为平板状,多个定位穿孔对称位于卡扣板本体上 且与上盖上的定位柱相配合,凸台位于卡扣板的中央部分且具有与弹簧螺丝啮合的内螺 纹。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弹簧螺丝包括前端的螺丝和后 端的弹簧,螺丝旋入卡扣板的凸台内。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式护锁器,其特征在于,该密码钥匙包括插入部分、数字 部分和手柄,插入部分的外圆周上具有与带动盘上的带动凸起相配合的切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式护锁器,主要包括外壳部分、密码部分和运动部分,通过该密码部分进行锁定操作,需要时,进行锁定,避免他人用钥匙打开房门或者杂物堵塞锁孔,在需要通过钥匙开门时,首先通过调节密码部分的密码,然后通过运动部分进行运动开启,露出锁孔进行钥匙开锁,通过这种保护措施,实现对门锁的安全保护。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1794369SQ2010202782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马得 申请人:马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