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69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摇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长时间摇动的自动摇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摇椅摇动几下就停了,需要人为施力才能保持持续摇动状态。还有的摇椅是通过电能保持摇椅的摇动,需要消耗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进行摇动的自动摇椅。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体为摇椅,它还包括锁定弹簧件,弹簧、空心管、滚球、支撑架、限位杆;其中锁定弹簧件为外壳,外壳的侧壁设有按钮、底部设有按压按钮能够弹出来的顶杆,收缩顶杆能够使按钮复位;锁定弹簧件共计两个,分别位于摇椅下方的前、 后方、固定在摇椅左右两侧设有的弧形底座之间,且前、后方设有的锁定弹簧件呈按钮相向的方式摆放,在两个锁定弹簧件之间设有空心管,空心管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摇椅上,且支撑架连接于空心管的中点处,在空心管前、后端的上方或下方各设有一个限位杆,使得空心管依其中点向前、后方向摇动且空心管任意一端摇动至最低点时,空心管的端口处位于相应一侧设有的锁定弹簧件的按钮外侧,滚球位于空心管内;在摇椅下方设有的弧形底座前、后端底面各设有一个弹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具有良好的摇动效果,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摇动状态,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的享受摇椅摇动过程。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3、无需消耗电能,节能、低碳环保。


图1本发明摇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锁定弹簧件等部件时,摇椅的侧视图;图3为去掉摇椅椅面和扶手的俯视图;图4为锁定弹簧件内置弹簧展开时的剖视图;图5为锁定弹簧件内置弹簧展开时的侧剖图;图6为锁定弹簧件内置弹簧压缩时的剖视图;图7为锁定弹簧件内置弹簧压缩时的侧剖图。标号说明11摇椅、12锁定弹簧件,13弹簧、14空心管、15滚球、16支撑架、17限位杆、21按钮、22顶杆、23外壳、M弹簧件、25通孔J6开口、27限位孔、观螺杆、四螺帽、30外侧边沿、 31内侧边沿、32收沿、33边沿、3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它的主体为摇椅11,它还包括锁定弹簧件12,弹簧13、空心管14、 滚球15、支撑架16、限位杆17 ;其中锁定弹簧件为外壳,外壳的侧壁设有按钮21、底部设有按压按钮能够弹出来的顶杆22,收缩顶杆能够使按钮复位;锁定弹簧件共计两个,分别位于摇椅下方的前、后方、固定在摇椅左右两侧设有的弧形底座之间,且前、后方设有的锁定弹簧件呈按钮相向的方式摆放,在两个锁定弹簧件之间设有空心管,空心管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摇椅上,且支撑架连接于空心管的中点处,在空心管前、后端的上方或下方各设有一个限位杆,使得空心管依其中点向前、后方向摇动且空心管任意一端摇动至最低点时,空心管的端口处位于相应一侧设有的锁定弹簧件的按钮外侧,滚球位于空心管内;在摇椅下方设有的弧形底座前、后端底面各设有一个弹簧。如图4 7所示所述的锁定弹簧件包括底部设有开口的外壳23、外壳内自上而下设有弹簧件对、顶杆22、外壳侧壁设有的通孔25,以及按钮21,顶杆底部延伸出开口沈, 顶杆的上方与弹簧连接,在顶杆的中段设有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27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等宽的长条形,下部分为直径略大于上部分宽度的圆形,上、下两部分相通,按钮从通孔延伸出框架,按钮的后方设有螺杆观、螺杆延伸入限位孔内且通过螺帽四固定在限位孔内,螺杆的直径略小于限位孔上部分的宽度,螺帽的直径略小于限位孔下部分的直径且略大于限位孔上部分的宽度,在通孔上分别设有向箱体外侧延伸的外侧边沿30和向内侧延伸的内侧边沿31,外侧边沿和内侧边沿上设有收沿32,所述的按钮与螺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边沿33,按钮设有边沿的一端设置在外侧边沿内,螺杆外侧设有复位弹簧 34,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内侧边沿的收沿上,另一端与按钮连接。初始状态的弧形底座触地点略微突起。这样可以使得在摇椅摇动过程中阻力减小。摇椅下方两侧设有的弧形底座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分别位于弧形底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的锁定弹簧件固定于连接件上。按压按钮的过程中,复位弹簧收缩,同时按钮将螺杆顶出,使得螺帽脱离限位孔下部分,这样,顶杆在弹簧件的作用下顶杆顶出,顶杆在限位孔上部分和螺杆的共同作用下, 不会发生偏移的情况,同时由于螺帽卡在限位孔上部分、顶杆的侧壁处,无法复原,所以复位弹簧持续保持收缩状态,当施加压力将顶杆顶到原处,螺帽回到限位孔下部分位置,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按钮回复原位。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次摆动,可以使得摇椅沿前、后端向下摇动的一端的锁定弹簧件顶杆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内置弹簧压缩,直到顶杆侧面设有的按钮复位,而于此同时, 空心管随着摇椅向下摇动的一端倾斜到最低点,而空心管内的球体,也随之滚动到空心管下降的一端,当球体撞击到锁定弹簧件的按钮时,按钮被冲击,使得内置弹簧复位,顶杆形成一个对地面的冲力,连同摇椅本身的回复能力,带动摇椅向另一侧摇动,当摇椅摇动到另一端时候,使得另一端的锁定弹簧件顶杆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内置弹簧压缩,直到顶杆侧面设心管内的球体,也随之滚动到空心管下降的一端,直到球体撞击该端锁定弹簧件的按钮时,按钮被冲击,使得内置弹簧复位,而使得顶杆形成一个对地面的冲力,连同摇椅本身的回复能力,带动摇椅向另一侧摇动,到此完成一个周期的活动,其中球体滚到空心管的前、 后端中的任意端时,也会增加空心管下降一端的重量,对摇椅的摇动起促进作用。而弹簧的存在,只是为了形成一个更好的蓄力系统,在任意一端摇椅底座下压时,弹簧进行蓄力,摇椅底座一端上升时,弹簧将所蓄的能量释放,虽然在反复蓄力过程中,能量有所损耗,但是在摇椅上的人并非绝对静止,只需要偶尔轻微的动作,就可以提供该系统持续的能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摇椅,它的主体为摇椅(1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锁定弹簧件(12),弹簧(13)、空心管(14)、滚球(15)、支撑架(16)、限位杆(17);其中锁定弹簧件为外壳,外壳的侧壁设有按钮(21)、底部设有按压按钮能够弹出来的顶杆(22),收缩顶杆能够使按钮复位;锁定弹簧件共计两个,分别位于摇椅下方的前后方、固定在摇椅左右两侧设有的弧形底座之间,且前、后方设有的锁定弹簧件呈按钮相向的方式摆放,在两个锁定弹簧件之间设有空心管,空心管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摇椅上,且支撑架连接于空心管的中点处,在空心管前、 后端的上方或下方各设有一个限位杆,使得空心管依其中点向前、后方向摇动且空心管任意一端摇动至最低点时,空心管的端口处位于相应一侧设有的锁定弹簧件的按钮外侧,滚球位于空心管内;在摇椅下方设有的弧形底座前、后端底面各设有一个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弹簧件包括底部设有开口的外壳(23)、外壳内自上而下设有弹簧件(M)、顶杆(22)、外壳侧壁设有的通孔( ,以及按钮(21),顶杆底部延伸出开口(沈),顶杆的上方与弹簧连接,在顶杆的中段设有限位孔(27),所述的限位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等宽的长条形,下部分为直径略大于上部分宽度的圆形,上、下两部分相通,按钮从通孔延伸出框架,按钮的后方设有螺杆( )、螺杆延伸入限位孔内且通过螺帽09)固定在限位孔内,螺杆的直径略小于限位孔上部分的宽度,螺帽的直径略小于限位孔下部分的直径且略大于限位孔上部分的宽度,在通孔上分别设有向箱体外侧延伸的外侧边沿(30)和向内侧延伸的内侧边沿(31),外侧边沿和内侧边沿上设有收沿(32),所述的按钮与螺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边沿(33),按钮设有边沿的一端设置在外侧边沿内,螺杆外侧设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内侧边沿的收沿上,另一端与按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椅,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的弧形底座触地点略微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椅,其特征在于摇椅下方两侧设有的弧形底座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分别位于弧形底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的锁定弹簧件固定于连接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能够长时间进行摇动的自动摇椅。其主体为摇椅,它还包括锁定弹簧件等,其中锁定弹簧件为外壳,外壳的侧壁设有按钮、底部设有按压按钮能够弹出来的顶杆,收缩顶杆能够使按钮复位;锁定弹簧件共计两个,分别位于摇椅下方,在两个锁定弹簧件之间设有空心管,空心管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摇椅上,且支撑架连接于空心管的中点处,在空心管前、后端的上方或下方各设有一个限位杆,滚球位于空心管内;在摇椅下方设有的弧形底座前、后端底面各设有一个弹簧。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摇动效果,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摇动状态,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的享受摇椅摇动过程。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消耗电能,节能、低碳环保。
文档编号A47C3/02GK102488406SQ20111041582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郑爱明 申请人:郑爱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