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23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摇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摇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745683的一种婴儿摇椅,包括摇椅本体、底座,摇椅本体的前部连接有前撑杆的上端部,摇椅本体的大致中部或后部连接有后撑杆的上端部, 后撑杆的下端部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具有可转动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有沿垂直于转动轴的方向延伸的连杆的一端部,连杆的另一端部与前撑杆的下端部相转动地连接。由于驱动机构驱动时,连杆围绕转动轴的轴心线转动,使得前撑杆的下端部也围绕转动轴的轴心线转动,从而在前撑杆的带动下仅仅使得摇椅本体前后来回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儿摇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摇椅,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部的婴儿座,所述的婴儿座包括长度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架,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开有开槽,所述的底座上还具有位于所述的开槽下方的支撑架活动空间, 所述的开槽与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之间具有连接通道,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部穿过所述的开槽与所述的连接通道插在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内,所述的支撑架上具有凸起部,所述的凸起部上具有凸球面,所述的凸起部插在所述的开槽内,所述的支撑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三个使得所述的婴儿座相对所述的底座位置稳定的复位弹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凸球面的中心位于所述的支撑架的中心线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开槽内具有凹球面,所述的凹球面与所述的凸球面相配合。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凹球面为所述的开槽的内壁表面,所述的凸球面为所述的凸起部的表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婴儿座包括呈框形的座位架、呈U形的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相应的两侧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连接架相连接。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架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相应的两侧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架的两端部与相应的所述的座位架之间具有转动锁定机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三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的内端部与所述的支撑架的下部相连接,每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的下部位于至少三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的中间。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复位弹性件有四个,四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均勻地分布在以所述的凸球面的球心所在的铅垂线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位于下部的下支撑架、位于上部的上支撑架,所述的下支撑架与所述的上撑架相能够拆卸地连接,并且所述的下支撑架与所述的上撑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凸起部位于所述的下支撑架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通道为允许所述的支撑架来回摆动的摇摆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构思的设计方案,底座与婴儿座两者通过具有凸球面的凸起部与开槽相配合连接,婴儿座可绕底座在前、后、左、右三维方向上相对运动,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趣味性。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附图2为婴儿座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5为附图4的A处剖视图。其中1、底座;2、婴儿座;3、连接通道;4、开槽;5、支撑架活动空间;6、凸起部;7、 复位弹性件;8、座位架;9、连接架;10、下支撑架;11、上支撑架;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婴儿摇椅,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的底座1上部的婴儿座2, 所述的婴儿座2包括长度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架12,所述的底座1的上部开有开槽4,所述的底座1上还具有位于所述的开槽4下方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所述的开槽4与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之间具有连接通道3,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端部穿过所述的开槽4与所述的连接通道3插在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内,所述的支撑架12上具有凸起部6,所述的凸起部6上具有凸球面,所述的凸起部6插在所述的开槽4内,所述的连接通道3为允许所述的支撑架12来回摆动的摇摆空间。当婴儿座2相对底座1前、后、左、右摆动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12在所述的连接通道3与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内摆动。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部与所述的底座1之间还连接有四个使得所述的婴儿座2相对所述的底座1位置稳定的复位弹性件7。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可以是弹簧、具有弹性的松紧带等。弹簧为优选,刚性较强。如附图3所示,四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的内端部与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部相连接,每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部位于四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的中间, 四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均勻地分布在以所述的凸球面的球心所在的铅垂线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凸球面的中心位于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中心线上。所述的开槽4内具有凹球面,所述的凹球面与所述的凸球面相配合。所述的凹球面为所述的开槽4 的内壁表面,所述的凸球面为所述的凸起部6的表面。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的婴儿座2包括呈框形的座位架8、呈U形的连接架9, 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8相应的两侧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12与所述的连接架9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8相应的两侧部可以是相固定地连接。也可以是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8相应的两侧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相应的所述的座位架8之间具有转动锁定机构,座位架8与连接架9可以调节角度,使得婴儿座2具有座姿、躺姿等多种位置,所述的转动锁定机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相转动的部件锁定于至少两个工作位置的锁定机构都能在此使用,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如附图2、附图5所示,所述的支撑架12包括位于下部的下支撑架10、位于上部的上支撑架11,所述的下支撑架10与所述的上撑架相能够拆卸地连接,并且所述的下支撑架 10与所述的上撑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凸起部6位于所述的下支撑架10上,所述的上支撑架11与所述的连接架9相连接,拆卸后,便于装箱运输。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摇椅,包括底座(1 )、设置于所述的底座(1)上部的婴儿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座(2)包括长度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架(12),所述的底座(1)的上部开有开槽(4),所述的底座(1)上还具有位于所述的开槽(4)下方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所述的开槽(4)与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之间具有连接通道(3),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端部穿过所述的开槽(4)与所述的连接通道(3)插在所述的支撑架活动空间(5)内,所述的支撑架 (12)上具有凸起部(6),所述的凸起部(6)上具有凸球面,所述的凸起部(6)插在所述的开槽(4)内,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部与所述的底座(1)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三个使得所述的婴儿座(2)相对所述的底座(1)位置稳定的复位弹性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球面的中心位于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槽(4)内具有凹球面,所述的凹球面与所述的凸球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球面为所述的开槽(4)的内壁表面,所述的凸球面为所述的凸起部(6)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座(2)包括呈框形的座位架(8)、呈U形的连接架(9),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8)相应的两侧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12)与所述的连接架(9)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8)相应的两侧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架(9)的两端部与相应的所述的座位架(8)之间具有转动锁定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的内端部与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部相连接,每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12)的下部位于至少三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有四个,四个所述的复位弹性件(7)均勻地分布在以所述的凸球面的球心所在的铅垂线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2)包括位于下部的下支撑架(10)、位于上部的上支撑架(11 ),所述的下支撑架(10)与所述的上撑架相能够拆卸地连接,并且所述的下支撑架(10)与所述的上撑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凸起部(6)位于所述的下支撑架(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道(3)为允许所述的支撑架(12)来回摆动的摇摆空间。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摇椅,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部的婴儿座,婴儿座包括长度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架,底座的上部开有开槽,底座上还具有位于开槽下方的支撑架活动空间,开槽与支撑架活动空间之间具有连接通道,支撑架的下端部穿过开槽与连接通道插在支撑架活动空间内,支撑架上具有凸起部,凸起部上具有凸球面,凸起部插在开槽内,支撑架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三个使得婴儿座相对底座位置稳定的复位弹性件。底座与婴儿座两者通过具有凸球面的凸起部与开槽相配合连接,婴儿座可绕底座在前、后、左、右三维方向上相对运动,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趣味性。
文档编号A47D13/10GK201948527SQ20112000246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高翔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