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84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 种改进的锁芯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锁锁芯机构,锁芯中的密码机构一般采用上、下弹子或叶片,其中上、下弹子的结构设计比较简陋,防盗性能较弱,而采用叶片作为密码机构的锁芯,都是通过不同排列的叶片与锁芯轴外套的凹槽配合进行锁定,其结构设计的防盗性能也不强,使用过程
中故障率较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锁芯机构的防盗性能较弱、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改进的锁芯机构,该改进的锁芯机构的防盗防拨性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依次插套的锁芯轴外套、锁芯轴内套和锁芯轴,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内套相对固定装配,锁芯轴内套和锁芯轴上相对开设主密码孔,主密码孔中设有控制锁芯开启或锁定的主弹子、主弹簧,在锁芯轴内设有径向突起的锁芯凸块,锁芯凸块和锁芯轴内套上相对开设副密码孔,副密码孔中设有副弹子和副弹簧。在锁芯轴上开设有长槽,锁芯凸块的下端部插接在长槽中。在锁芯凸块上开设有与长槽相対的定位缺ロ,卡块的一端穿过长槽进入定位缺ロ内,使锁芯轴和锁芯凸块连接固定。在锁芯凸块的前端设有防钻凸块,防钻凸块的下端部插接在长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采用主弹子和副弹子的双重密码方式大大提高了锁芯的防盗性能,具有防拨性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强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图6是图2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插套的锁芯轴外套I、锁芯轴内套2和锁芯轴3,锁芯轴外套I和锁芯轴内套2相对固定装配,该相对固定装配可通过锁芯轴外套I和锁芯轴内套2之间的固定销15实现,而锁芯轴外套I和锁芯轴内套2也可以成为一体结构。锁芯轴内套2和锁芯轴3上相对开设主密码孔4,主密码孔4中设有控制锁芯开启或锁定的主弹子5、主弹簧6,在锁芯轴3内设有径向突起的锁芯凸块7,锁芯凸块7和锁芯轴内套2上相对开设副密码孔8,副密码孔8中设有副弹子9和副弹簧10。锁芯凸块7在エ艺许可大的条件下可以与锁芯轴3成为一体,也可以在锁芯轴3上开设有长槽11,锁芯凸块7的下端部插接在长槽11中并直接相对固定,上述固定方式还可以是在锁芯凸块7上开设有与长槽11相対的定位缺ロ 12,卡块13的一端穿过长槽11进入定位缺ロ 12内,使锁芯轴3和锁芯凸块7连接固定。锁芯凸块7的设计,減少了锁芯轴3内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提高了防拨性能。在锁芯凸块7的前端设有防钻凸块14,防钻凸块13的下端部插接在长槽11中,防钻凸块14由高強度合金制成,其设计可大幅提高锁芯的防钻性能。主密码孔4可以多排多组错位设计,这样可以大大増加密码排列数,降低互开率。开锁时,钥匙16插入锁芯,钥匙16推动主弹子5和副弹子9,使弹子中间的接合面与锁芯轴内套2、锁芯轴3间的接合面齐平,钥匙16即可带动锁芯轴3 —起旋转开启,拔出钥匙16后,弹子滑移错位,锁芯锁定。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包括依次插套的锁芯轴外套、锁芯轴内套和锁芯轴,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内套相对固定装配,锁芯轴内套和锁芯轴上相对开设主密码孔,主密码孔中设有控制锁芯开启或锁定的主弹子、主弹簧,其特征是在锁芯轴(3)内设有径向突起的锁芯凸块(7),锁芯凸块(7)和锁芯轴内套(2)上相对开设副密码孔(8),副密码孔(8)中设有副弹子(9)和副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其特征是在锁芯轴(3)上开设有长槽(11),锁芯凸块(7)的下端部插接在长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其特征是在锁芯凸块(7)上开设有与长槽(11)相对的定位缺口( 12),卡块(13)的一端穿过长槽(11)进入定位缺口( 12)内,使锁芯轴(3)和锁芯凸块(7)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其特征是在锁芯凸块(7)的前端设有防钻凸块(14),防钻凸块(14)的下端部插接在长槽(11)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锁芯机构,包括依次插套的锁芯轴外套、锁芯轴内套和锁芯轴,锁芯轴外套和锁芯轴内套相对固定装配,锁芯轴内套和锁芯轴上相对开设主密码孔,主密码孔中设有控制锁芯开启或锁定的主弹子、主弹簧,在锁芯轴内设有径向突起的锁芯凸块,锁芯凸块和锁芯轴内套上相对开设副密码孔,副密码孔中设有副弹子和副弹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锁芯机构防盗性能较弱、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的缺陷,通过上述设计,采用主弹子和副弹子的双重密码方式大大提高了锁芯的防盗性能,具有防拨性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E05B15/14GK202391240SQ20112046973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徐钜祥 申请人:徐钜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