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锁芯安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763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锁芯安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包括锁体和左右延伸的锁闩,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连动锁孔和至少一个释放锁孔,连动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连动锁芯,释放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释放锁芯,释放锁芯与锁闩卡接,连动锁芯前端上设有齿轮,连动锁芯通过所述齿轮与锁闩连接,释放锁芯上设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可与锁闩连接并锁定锁闩。由于连动锁芯通过齿轮与锁闩连接,故转动连动锁芯可控制锁闩的左右位置,实现上锁和解锁。由于有释放锁芯对门闩的锁定,故需要同时拥有连动锁芯和释放锁芯的钥匙才能打开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用于锁具。
【专利说明】
_种多锁芯安全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锁芯安全锁。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一些存放有重要物品的仓库,或者存放有两个或两个人以上共有财产的保险柜、保险室。如果用于防盗的锁具只需要一把钥匙就能打开,那么就非常不安全。现在有很多的锁具具有双重解锁的功能,要么加上电子密码锁,但是电子密码锁非常依赖于电源的供电,要么就是结构复杂的机械锁,但是那样的机械锁造价非常的高昂,而且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安全的结构简单的多锁芯安全锁。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种多锁芯安全锁,包括锁体和左右延伸的锁闩,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连动锁孔和至少一个释放锁孔,连动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连动锁芯,释放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释放锁芯,释放锁芯与锁R卡接,连动锁芯前端上设有齿轮,连动锁芯通过所述齿轮与锁闩连接,释放锁芯上设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可与锁闩连接并锁定锁闩。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动锁芯和释放锁芯均与锁体螺纹连接,连动锁芯设有连动部,释放锁芯设有解锁部,所述连动部和解锁部均为凸柱,连动部和解锁部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动锁芯或释放锁芯与锁体螺纹连接,与锁体螺纹连接的连动锁芯或释放锁芯上对应地设有连动部或解锁部,所述连动部或解锁部为凸柱,连动部或解锁部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动部和/或解锁部的后端设有防盗凸尖,所述防盗凸尖具有锥面。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动锁芯和释放锁芯均与锁体螺纹连接,连动锁芯设有连动部,释放锁芯设有解锁部,所述连动部和解锁部均为凹孔,连动部和解锁部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动锁芯或释放锁芯与锁体螺纹连接,与锁体螺纹连接的连动锁芯或释放锁芯上对应地设有连动部或解锁部,所述连动部或解锁部为凹孔,连动部或解锁部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动部和/或解锁部内设有防盗凸起。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包括锁体和左右延伸的锁闩,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连动锁孔和至少一个释放锁孔,连动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连动锁芯,释放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释放锁芯,释放锁芯与锁闩卡接,连动锁芯前端上设有齿轮,连动锁芯通过所述齿轮与锁闩连接,释放锁芯上设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可与锁闩连接并锁定锁闩。由于连动锁芯通过齿轮与锁闩连接,故转动联动锁芯可控制锁闩的左右位置,实现上锁和解锁。由于有释放锁芯对门闩的锁定,故需要同时拥有连动锁芯和释放锁芯的钥匙才能打开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用于锁具。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l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动锁芯实施例bl的如视不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动锁芯实施例bl的左视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释放锁芯实施例Cl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9]参照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al,具体地:
[0020]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包括锁体I和锁闩2,锁体I上设有至少一个连动锁孔和至少一个释放锁孔,连动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连动锁芯31,释放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释放锁芯32,锁闩2上设有卡接部,图中的卡接部为凹槽,释放锁芯的前度与锁闩2上的卡接部卡接,连动锁芯31前端上设有齿轮,连动锁芯31通过所述齿轮与锁R 2连接,释放锁芯32上设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可与锁闩2连接并锁定锁闩2。由于连动锁芯通过齿轮与锁闩连接,故转动联动锁芯可控制锁闩的左右位置,实现上锁和解锁。由于有释放锁芯对门闩的锁定,故需要同时拥有连动锁芯和释放锁芯的钥匙才能打开本实用新型。
[0021]现有的锁芯都被分子做了很多研究,他们设计了很多的特制的工具进行破解,为防止本实用新型被破解,连动锁芯31和释放锁芯32均与锁体I螺纹连接,连动锁芯31设有连动部42,释放锁芯32设有解锁部21,所述连动部42和解锁部21均为凸柱,连动部42和解锁部21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陷,可防止不法分子用通用的工具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锁具打开。当然连动锁芯31或释放锁芯32其中之一可以使用现有的弹珠锁芯或叶片锁芯等其他现有的锁芯。
[0022]参照图2和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连动锁芯31的实施例bl,连动部42为凸柱,为防止不法分子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破解,连动部42的后端设有防盗凸尖111,所述防盗凸尖111具有锥面。
[0023]参照图4,这是本实用新型释放锁芯32的实施例Cl,解锁部21为凹孔,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用一字螺丝刀等通用工具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破解,解锁部21内设有防盗凸起112。
[00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包括锁体(I)和左右延伸的锁闩(2),其特征在于:锁体(I)上设有至少一个连动锁孔和至少一个释放锁孔,连动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连动锁芯(31),释放锁孔内设有沿前后延伸的释放锁芯(32),释放锁芯(32)与锁闩(2)卡接,连动锁芯(31)前端上设有齿轮,连动锁芯(31)通过所述齿轮与锁闩(2)连接,释放锁芯(32)上设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可与锁闩(2)连接并锁定锁闩(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其特征在于:连动锁芯(31)和释放锁芯(32)均与锁体(I)螺纹连接,连动锁芯(31)设有连动部(42),释放锁芯(32)设有解锁部(21),所述连动部(42)和解锁部(21)均为凸柱,连动部(42)和解锁部(21)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其特征在于:连动锁芯(31)或释放锁芯(32 )与锁体(I)螺纹连接,与锁体(I)螺纹连接的连动锁芯(31)或释放锁芯(32 )上对应地设有连动部(42)或解锁部(21),所述连动部(42)或解锁部(21)为凸柱,所述凸柱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后端设有防盗凸尖(111),所述防盗凸尖(111)具有锥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其特征在于:连动锁芯(31)和释放锁芯(32)均与锁体(I)螺纹连接,连动锁芯(31)设有连动部(42),释放锁芯(32)设有解锁部(21),所述连动部(42)和解锁部(21)均为凹孔,连动部(42)和解锁部(21)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其特征在于:连动锁芯(31)或释放锁芯(32 )与锁体(I)螺纹连接,与锁体(I)螺纹连接的连动锁芯(31)或释放锁芯(32 )上对应地设有连动部(42)或解锁部(21),所述连动部(42)或解锁部(21)为凹孔,所述凹孔具有在基础形状的边缘上增加凸起和/或凹陷所形成的横截面,所述基础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多锁芯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内设有防盗凸起(112)0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5604872SQ201620341665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丁旭荣, 丁徐晓龙, 秦芳
【申请人】丁旭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