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闭锁器及应用该闭锁器的电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锁器,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于汽车等设备的电动门锁上的闭锁器及应用该闭锁器的电动门锁。
背景技术:
闭锁器是在电动门锁中用来控制锁体内锁止结构的部件,是电动门锁的重要组成部分。闭锁器主要包括壳体、电机、齿轮、齿条、执行器等部件。通过控制器发出信号,驱动电机运转,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条将齿轮的转动转化为执行器的伸缩运动。若闭锁器中的电机因长时间运转而烧坏或因其他原因而损坏,造成闭锁器卡死,采用手动的操作方式,拉动执行器,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配合,带动齿轮运转,进而带动电机运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在电机无法运转的情况下能更方便轻巧地实现开锁以及闭锁功能的闭锁器。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该闭锁器的电动门锁。—种闭锁器,包括壳体、电机、执行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传动齿轮和联动结构;所述传动齿轮套接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齿轮以及齿条;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同轴地设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哨合;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哨合;所述第一联动齿轮的一端面形成有一收容腔,收容腔的内周壁上凸伸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包括齿轮端与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外周凸伸有第二凸块的容置段,所述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所述容置段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形成一转动空间以供所述第二凸块相对第一凸块运转,且通过与所述第一凸块抵持而带动所述第一凸块运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动齿轮的齿轮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可绕轴心线旋转地与第一联动齿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块的径向尺寸与第一凸块的径向尺寸相当。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空间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凸块或所述第二凸块的径向尺寸相当。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底框以及由所述顶盖及所述底框围成的容置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框的一端壁设有与所述执行结构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执行结构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并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通孔至所述壳体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执行结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齿条相连接,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壳体至壳体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执行结构包括拉杆帽;所述拉杆帽一端与拉杆相连接,另一端与门锁系统中的连杆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闭锁器的电动门锁。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门锁开关、门锁执行机构和门锁控制器,所述门锁执行机构包括上述闭锁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米用同轴的各设有一凸块的两个联动齿轮,大齿轮上的凸块能带动小齿轮上的凸块运转,采用手动操作方式时,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及电机运转一次之后,后续的手动操作中,小齿轮均不会带动大齿轮及电机运转,减轻了后续手动的施力强度,轻松实现手动操作,因此本发明公开了闭锁器的一种新型防卡死结构,避免了因电机损坏而造成闭锁器卡死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闭锁器在电机无法运转的情况下,能更方便轻巧地实现开锁以及闭锁的功能。
图I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闭锁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I中的闭锁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闭锁器的联动结构中的齿轮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及图2,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加使用寿命并且保证工作可靠性的闭锁器100,该闭锁器100包括壳体10、电机20、传动齿轮30、联动结构40以及执行结构50 ;所述传动齿轮30以及所述联动结构4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电机20连接所述传动齿轮30,并且通过控制器(图未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30转动;所述联动结构40 —端连接所述传动齿轮30,另一端连接所述执行结构50,通过传动齿轮30带动联动结构40,联动结构40带动执行结构50动作。所述壳体10包括顶盖U、底框12以及由顶盖11及底框12围成的容置空间13。所述壳体10的底框12的一端壁(图未标)设有与所述执行结构50相配合的第一通孔121,所述执行结构50设置在容置空间13内并穿过所述壳体10的第一通孔121至所述壳体10外部。所述传动齿轮30套接在电机20的转轴(图未标)上。所述电机20的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齿轮30绕其轴心圆周运动。所述联动结构40包括第一联动齿轮41、第二联动齿轮42以及齿条43。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与所述传动齿轮30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30绕其轴心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转动。第二联动齿轮42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 一侧,其外径较第一联动齿轮41的外径小,通过第一联动齿轮41的转动带动第二联动齿轮42同轴转动。所述齿条43与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啮合,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转动,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配合作用,带动所述齿条43做直线运动。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 一端面内凹成一收容腔411,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上形成收容腔411后的内周壁上向中心方向凸伸有第一凸块412。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包括齿轮端421及连接端422,所述齿轮端4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的外径。所述连接端422包括连接段4221及容置段4222,所述连接段4221可绕轴心线旋转地与第一联动齿轮41连接,如通过铆合连接。所述容置段4222的外周凸伸有第二凸块42221。第二凸块42221的径向尺寸大致与第一凸块412的径向尺寸相当。所述容置段4222收容于所述收容腔411内并形成一转动空间4212,转动空间4212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凸块412或第二凸块42221的径向尺寸相当。第一联动齿轮41旋转时,所述第一凸块412先在转动空间4212相对第二凸块42221转动,然后紧贴第二凸块42221,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 —起转动。所述执行结构50包括拉杆51、拉杆帽52。所述拉杆51与所述齿条43相连接,使得所述齿条43做直线运动时带动所 述拉杆51移动,所述拉杆51穿过所述壳体10上的第一通孔121至壳体10外部。所述拉杆帽52 —端与拉杆51相连接,另一端与门锁系统中的连杆(图未示)相连接。所述拉杆帽52与门锁系统中的连杆相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521。可以理解,本发明中所述执行结构50可以仅包括拉杆51。所述拉杆51 —端连接所述齿条43,另一端连接门锁系统中的连杆。所述拉杆51连接门锁系统中的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521。本发明闭锁器100在工作过程中,所述电机20接收到控制器信号开始运转,通过电机20转轴的传递,使所述传动齿轮30绕其轴心运转,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在所述传动齿轮30的带动下运转,第一联动齿轮41先相对第二联动齿轮42旋转,然后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 —起旋转,即,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运转时带动其上的第一凸块412 —起转动,所述第一凸块412先在转动空间4212转动,至所述第一凸块412贴邻第二凸块42221后由所述第一凸块412带动所述第二凸块42221运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运转。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与所述齿条43相啮合,从而第二联动齿轮42运转带动所述齿条43做直线移动。所述齿条43直线移动带动所述拉杆51及其相连的拉杆帽52做缩回或伸出运动。如此,通过所述电机20的正转与反转,可带动所述拉杆51及其相连的拉杆帽52做缩回与伸出的运动,从而实现闭锁器100的开锁以及闭锁。当电机20损坏无法运转时,可通过手动的方式实现闭锁器100的开锁以及闭锁功能。此时,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上的第二凸块42221与第一联动齿轮41上的第一凸块412相贴邻。手动推/拉所述拉杆帽52或拉杆51,带动齿条43做直线运动,齿条43直线运动将带动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转动,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二凸块42221可沿原方向继续转动从而与第一凸块412分离,比如拉杆51在伸的状态下电机20烧化,如此,在外力作用下继续拉长拉杆51,则第二凸块42221在转动空间4212沿原方向继续转动与第一凸块412分离,然后压缩拉杆51,则第二凸块42221在转动空间4212沿原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至与第一凸块412贴邻,然后带动第一凸块412 —起转动,如此将带动电机20转轴转动,直至拉杆51压缩到行程极限,然后再次拉伸拉杆51,则第二凸块42221与第一凸块412再次分离,可以设计,将拉杆51的伸缩行程限制在一个转动空间4212行程内,如此在后续手动拉/压所述拉杆51后,将无需再次带动第一凸块412 —起转动,从而减轻了后续手动的施力强度,可轻松实现拉杆51的手动拉/或压,易于实现闭锁器100的开锁以及闭锁功能。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二凸块42221可沿原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与第一凸块412一起运动回原位,比如拉杆51在伸的状态下电机20烧化,如此,在外力作用下压缩该拉杆51,则第二凸块42221在转动空间4212沿原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推动第一凸块412 —起运动,如此将带动电机20转轴转动,直至拉杆51压缩到行程极限,然后再次拉伸拉杆51,则第二凸块42221与第一凸块412分离,可以设计,将拉杆51的伸缩行程限制在一个转动空间4212行程内,如此在后续手动拉/或压所述拉杆51后,将无需再次带动第一凸块412 —起转动,从而减轻了后续手动的施力强度,可轻松实现拉杆51的手动拉/或压,易于实现闭锁器100的开锁以及闭锁功能。本发明所述闭锁器100在电机损坏的情况下,能更方便轻巧地实现所述闭锁器的开锁以及闭锁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闭锁器(100),包括壳体(10)、电机(20)、执行结构(5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传动齿轮(30)和联动结构(40);所述传动齿轮(30)套接在所述电机(20)的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40)包括第一联动齿轮(41)、第二联动齿轮(42)以及齿条(43);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同轴地设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的一侧,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与所述齿条(43)相啮合;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与所述传动齿轮(30)相啮合;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的一端面形成有一收容腔(411),收容腔(411)的内周壁上凸伸有第一凸块(412),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包括齿轮端(421)与连接端(422),所述连接端(422)包括外周凸伸有第二凸块(42221)的容置段(4222),所述连接端(42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所述容置段(4222)收容于所述收容腔(411)内并形成一转动空间(4212)以供所述第二凸块(42221)相对第一凸块(412)运转,且通过与所述第一凸块(412)抵持而带动所述第一凸块(412)运转。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2)的齿轮端(4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422)还包括连接段(4221),所述连接段(4221)可绕轴心线旋转地与第一联动齿轮(4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42221)的径向尺寸与第一凸块(412)的径向尺寸相当。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空间(4212)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凸块(412)或所述第二凸块(42221)的径向尺寸相当。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顶盖(11)、底框(12)以及由所述顶盖(11)及所述底框(12)围成的容置空间(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框(12)的一端壁设有与所述执行结构(50)相配合的第一通孔(121 ),所述执行结构(50)设置在容置空间(13)内并穿过所述壳体(10)的第一通孔(121)至所述壳体(10)外部。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结构(50)包括拉杆(51);所述拉杆(51)与所述齿条(43)相连接,所述拉杆(51)穿过所述壳体(10)至壳体(10)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闭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结构(50)包括拉杆帽(52);所述拉杆帽(52)—端与拉杆(51)相连接,另一端与门锁系统中的连杆相连接。
10.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门锁开关、门锁执行机构和门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执行机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闭锁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闭锁器及应用该闭锁器的电动门锁,所述闭锁器包括壳体、电机、执行结构、传动齿轮以及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包括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齿轮以及齿条;第二联动齿轮同轴地设于第一联动齿轮的一侧第一联动齿轮的一端面形成有一收容腔,收容腔的内周壁上凸伸有第一凸块,第二联动齿轮包括齿轮端与连接端,连接端包括外周凸伸有第二凸块的容置段,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联动齿轮,容置段收容于收容腔内并形成一转动空间以供第二凸块相对第一凸块运转,且通过与第一凸块抵持而带动第一凸块运转。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该闭锁器的电动门锁。本发明公开了闭锁器的一种新型防卡死结构,使其在电机损坏时能方便轻巧地实现开锁/闭锁功能。
文档编号E05B47/00GK102953595SQ2012105092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代闯 申请人:肇庆中晶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