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增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385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椅子增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家具设施的支撑装置,尤其涉及ー种椅子增高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家具等设施的高度是由制造者在生产过程中确定的,普通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难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标准成品的高度,也没有灵巧方便的专门配件用来帮助调节。例如,普通高度的椅子不适用于幼儿用餐,为满足不同年龄的儿童用餐需要调节椅子的适用高度。例如,为适应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身高变化,需要重新购买不同高度的椅子。目前市场上ー些用于垫高家具的装置,往往结构不稳定,安全性差,且体积大,不易收纳,不
便携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干,为满足人们需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ー种椅子增高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设计巧妙,可折叠,便于携带,占用空间小,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椅子增高装置,包括中心基座,至少两个连接杆,以及至少两个支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基座,所述连接杆从中心基座沿圆周向外延伸,所述支脚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中心基座包括固定上壳和固定下売;所述固定上壳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下壳设置收纳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和所述收纳槽内,所述连接头带动所述连接杆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连接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呈中空结构;所述内杆可伸缩地套设在所述外杆的空腔中。其中,所述内杆通过弹性部件与外杆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内杆底部固定,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杆的空腔底部连接。其中,所述支脚上设置有底部收纳部。其中,所述支脚的横截面呈马蹄形。其中,所述支脚可绕着所述外杆旋转。其中,所述支脚进ー步设置有支脚垫或支脚增高部件。其中,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或圆形。所述连接杆为方形杆结构、三角形杆结构、或圆形杆结构。其中,所述椅子增高装置包括四个连接杆及四个支脚。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闻椅子的闻度,还可以提闻其他家具的闻度,比如可以提闻桌子、柜子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易,使用方便,收纳后体积非常小,便于携带或储藏。
图I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连接杆和支脚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连接外杆和内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中心基座、连 接杆和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连接杆的球形连接头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连接杆的十字形连接头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连接杆内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IOA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支脚翻转前的结构示意图。图IOB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支脚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支脚及支脚垫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的支脚内设置的增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如图1-9所示,I-中心基座,2-连接杆,21-外杆,22-内杆,23-连接头,24-弹簧,11-固定上壳,12-固定下壳,13-固定槽,14-收纳槽,3-支脚,31-底部收纳部,32-支脚垫,33-支脚增高部件。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包括ー个中心基座1,四根连接杆,以及安装在连接杆的四个支脚3。连接杆2的一端可活动地固定连接在中心基座I中,连接杆2的另ー末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支脚3上,从而构成ー个稳固结构的支撑装置用于增高椅子高度。如图2-5所不,中心基座I包括固定上壳11及固定下壳12,固定上壳11及固定下壳12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中心基座I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
坐寸o每根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有一连接头23,连接头23插入到中心基座I的固定上壳11和固定下壳12之间,以使四根连接杆成为一体。连接杆2从中心基座I沿圆周向外延伸。每根连接杆2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绕连接杆转动的支脚3。支脚3可绕着连接杆2旋转。支脚3上设置有底部收纳部31,用于放置椅子脚。也可以是放置梯脚、桌脚、或橱柜底部的边角等。底部收纳部31的横截面呈马蹄形。底部收纳部31还可以其他形状,如凹槽。其深度及尺寸不受限制,以有效卡紧椅脚为适宜。支脚3可采用增加其摩擦力的结构层或材质,以对椅子脚的加强固定为适宜,起防滑防磨损作用。支脚3可以采用任何适用的形状或尺寸。进ー步地,在支脚3的着地部位可设置防滑层或设置增强摩擦カ的结构层,以防止装置滑倒。固定上壳11和固定下壳12可通过设置固定部件进行相互固定连接,如设置卡扣结构,相互之间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还可设置螺纹结构或螺栓固定相连或通过焊接固定。将连接杆2的球形连接头23放置在固定下壳12上的收纳槽14中,通过卡槽将固定下壳11和固定下壳12连接固定,从而将球形连接头23可活动地固定在固定下壳11和固定下壳12之间,实现连接杆2和中心基座I的连接。如图I所示,固定上壳11上设置有四个固定槽13,用来容纳连接杆I上的球形连接头23。固定槽13为沿圆周设置的圈槽结构,连接杆2可绕中心基座旋转。连接杆2—端设置的球形连接头23可铰接连接在固定槽13内。固定下壳12设置有四个收纳槽14,可用来活动地折叠收纳连接杆2,连接杆2向下折叠卡入收纳槽14。固定槽13、收纳槽14的数量与连接杆2的数量一致。在固定槽13和收纳槽14围成的空隙可容纳连接杆2 —端的球形连接头23。固定槽13与收纳槽14上下对应围成的空隙的内壁形状,与球形连接头23的外壁形状匹配,使球形连接头23对应地装配在空隙内。使用者通过转动连接杆2带动球形连接头23在空隙中可活动地旋转。如图5所示,球形连接头23转动,连接头23带动连接杆2在垂直方向上运动,连接杆2以中心基座I为折点向下方折叠,通过收拢和展开连接杆2带动该球形连接头23在空隙中的转动,放开或折叠整个装置。进ー步的是,连接头23还可以带动连接杆2以中心基座I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当各个连接杆2转动会合在同一径向方向上时,整个增高装置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的折叠收拢。当各连接杆2均匀分布在圆周各方向上时即放开了增高装置。如图7、8所示,连接头23是球状连接头,十字状连接头,还可以其他适用形状。如图I所示,连接杆2从中心基座I沿圆周向外延伸,起加强支撑作用,其材质长度等不受限制,以适合受カ强度为适宜。多个连接杆2以中心基座I的轴心为中心点向外延伸成延展臂。如图4所示,连接杆2可绕中心基座I作圆周旋转。多个连接杆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保持平衡。连接杆2上还可设置加强筋,加强连接杆的支撑力。连接杆2的数量不受限制,以与椅子或家具的脚的数量匹配为适宜。如图2、3所示,连接杆2的截面呈方形,连接杆2为方形杆结构。连接杆2还可以是圆形杆结构、三角形杆结构或可适用的其他任何结构状。连接杆2包括外杆21和内杆22。外杆21呈中空柱状结构,其空腔内可放置内杆。内杆22可伸缩地套设在外杆21中的空腔内。如图3、图9所示,内杆22通过拉伸弹簧24与外杆21连接,拉伸弹簧24 —端与内杆22底部固定,拉伸弹簧24的另一端与外杆21的空腔底部连接。将内杆从外杆中拉出,根据拉伸距离的不同可用来调节连接杆2的不同长度,以匹配不同间距的椅子脚。如图3、4所不,连接杆2充分拉伸。如图6所不,连接杆2收缩至最短长度。内杆22与外杆2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弾性部件相连接,例如橡皮筋、弹性橡胶条;或通过滑槽、卡槽等其他方式相连接。一个外杆21内可容纳ー个或多个层层套设的多根内杆22。本实用新型的另ー种实现方式是,本装置中心基座I、连接杆2及支脚3以固定方式连接,不能够折叠。本装置中的连接部件以固定不折叠的方式连接,使得整个装置的强度、牢固度及稳定性等得到提高。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被完全收起时的示意图。此时连接杆2被卡入固定下壳的收纳槽中,支脚3相对于连接杆进行旋转,从而支脚紧贴连接杆,整个装置被收拢呈折叠状态。支脚旋转至与连接杆的轴向同一平面时,折叠后的整个装置占用空间较小。展开后各支脚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保持平衡且受カ均匀。进ー步地,在支脚3的着地部位还可以安装上滚轮,便于整个装置负载着家具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适用于不同环境需要。还可以安装万向滑轮,具有刹车功能,可以控制整个椅子增高装置不发生移动。进ー步地,如图11所示,通过在支脚3的着地部位处连接上支脚垫32,从而垫高了支脚的高度,以此提高整个椅子增高装置的高度。支脚垫32上端口外侧形状与支脚3下端ロ内侧形状匹配,支脚垫32的上端插入支脚3下端内。支脚垫32材质、高度及数量等不受限制。进ー步地,如图12所示,在支脚3的着地部位设置支脚增高部件33。支脚增高部
件33可活动地连接在支脚3上,通过拉开或闭合的方式调节支脚增高部件33与支脚3下端的距离,从而提高支脚3的长度,以此提高整个椅子增高装置的高度。支脚增高部件33的材质、结构及数量等不受限制,也可以通过设置卡ロ、螺旋ロ、或利用各类驱动装置如液动、电动、气动装置来实现对高度的多次调节。连接杆2与支脚3的连接点可设置在支脚3径向长度的中间位置。该连接点还可以设置在支脚3上的除中点之外的其他任意位置,例如,支脚3的长度1/3位置,如图10A、IOB所示,支脚3上形成两段长度不同的较短臂、较长臂。图IOA中,使用时翻转支脚3,使支脚3的较长臂着地,椅子增高装置的使用高度I如图IOA所示。如图IOB所示,将支脚3绕连接杆2翻转后,使支脚3的较短臂着地,调节装置至使用高度2。即通过支脚3的翻转实现对椅子增高装置使用高度的调节。还可以的是,当支脚3上形成两段较短臂和较长臂,两臂之间存在固定的长度差值,即通过直接上下翻转整个增高装置从而实现高度调节。如图I所示,椅子增高装置包括四个连接杆2,四个支脚3和ー个中心基座I。相邻连接杆2之间的间隔角度可以调节,依椅子脚的数量不同或根据实际需要不同进行调节,不受限制。椅子增高装置可包括多个连接杆以及对应数量的支脚,多个连接杆之间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椅子增高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支脚和ー个中心基座。两个连接杆之间的间隔可在零度至180度之间调节。两连接杆之间为180度时,椅子增高装置呈直线型。增高装置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使用时椅子或其他家具可以放置在一个或多个增高装置上。使用过程中,需要支开支撑装置,以基座为中心依次将连接杆从固定下壳的收纳槽中拉出,直至各连接杆与基座保持同一水平面上,再转动支脚,使支脚与连接杆呈垂直并固定。然后,拉伸连接杆直至其长度与各椅子脚的间距的尺寸配合,然后将椅子的脚底部分别卡在各支脚的底部收纳部的位置中。将椅子放置固定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上,使椅子的高度得到提高。使用结束需要收起椅子增高装置时,将椅脚从支脚的底部收纳部位置中取出,将其从支撑装置上取下。转动支脚至其与连接杆呈同一水面方向。因连接杆内设置的弹簧24的自动收缩,内杆22会自动收拢在外杆21中,直至内杆21完全收纳在外杆22中。或者,还可以向基座中心方向沿径向方向推动连接杆的内外杆,使连接杆长度缩短,直至内杆完全收纳在外杆中。转动连接杆,带动卡在中心基座中的球形连接头的转动,从而将连接杆收拢,如图6所示,整个椅子增高装置收紧至最小体积,便于携带或储藏。[0050]本实用新型的材质不受限制,以能有效承受椅子或其他家具为适宜,可以采用塑料、树脂、金属、木质、竹质或其他任何材质。本实用新型椅子增高装置可折叠伸缩,便于携带,结构稳定,且使用方法简易。还可用于增高其他家具包括但不限于桌椅、橱柜、梯子等设施的高度,也可适用于提高其他民用产品或エ业设备的高度。基于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
增高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基座(1),至少两个连接杆(2),以及至少两个支脚(3 );所述连接杆(2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基座(I),所述连接杆(2 )从中心基座(I)沿圆周向外延伸,所述支脚(3 )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 )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基座(I)包括固定上壳(11)和固定下壳(12);所述固定上壳(11)上设置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下壳(12)上设置收纳槽(14);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3);所述连接头(23)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槽(13)和所述收纳槽(14)内,所述连接头(23)带动所述连接杆(2)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转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包括外杆(21)和内杆(22);所述外杆(21)呈中空结构;所述内杆(22)可伸缩地套设在所述外杆(21)的空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2)通过弹性部件(24)与外杆(21)连接,所述弹性部件(24) —端与所述内杆(22)底部固定,所述弹性部件(24)另一端与所述外杆(21)的空腔底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上设置有底部收纳部(31)。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的横截面呈马蹄形。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可绕着所述外杆(21)旋转。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进一步设置有支脚垫(32)或支脚增高部件(33)。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横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或圆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子增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增高装置包括四个连接杆(2)及四个支脚(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椅子增高装置,包括中心基座,至少两个连接杆,以及至少两个支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基座,所述连接杆从中心基座沿圆周向外延伸,所述支脚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折叠,方便携带实用,占用空间小,可广泛应用。
文档编号A47B9/00GK202567200SQ20122018811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许必亮, 侯锦 申请人:许必亮, 侯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