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岸安全登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43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堤岸安全登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堤岸安全登梯。
背景技术
在港口的堤岸上每间隔一定距离,需要设置登梯,用于在出现危险时,工人能够及时从最近的登梯处上岸。一般的,该登梯包括岸身,岸身上固定有呈“U”型的梯条。这样的登梯虽然使用方便,但是由于梯条突出于堤岸之外,所以易于碰撞船身和碰伤工人。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堤岸安全登梯,它具有不会碰撞到船身,且不会碰伤工人,从而较为安全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堤岸安全登梯,包括岸身和梯条,所述岸身设有凹槽,梯条固定于凹槽内。所述凹槽具有弧形的外凸角。所述凹槽具有弧形的内凹角。所述凹槽上部铰连有盖板。所述梯条包括金属芯,金属芯的外部包覆有防腐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登梯不会碰撞到船身,且不会碰伤工人,较为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堤岸安全登梯在岸身上设有凹槽,而梯条固定于凹槽内。这样,梯条不会突出于岸身之外,在船只经过时,不会碰到船身;在工人紧急情况下使用时,不会碰伤工人。而优化后,凹槽的内凹角和外凸角均呈弧形,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凹槽的边棱误伤工人的情况。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梯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岸身,11、凹槽,111、内凹角,112、外凸角;20、梯条,21、金属芯,22、防腐
层;3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I和图2所示堤岸安全登梯,包括岸身10和梯条20。其中,岸身10设有凹槽11,梯条20固定于凹槽11内。显然,此时梯条20呈直线,且隐藏于岸身10的外侧表面之内,从而梯条20不会碰到船身,且不会碰伤工人,较为安全。优化的,凹槽11具有弧形的外凸角112和弧形的内凹角111。S卩,凹槽11的边棱的横截面均呈弧线形,避免了边棱对工人的误伤。进一步优化,凹槽11上部铰连有盖板30。这样,使用时,工人能够向上顶开盖板30,较为方便。为了避免海水对梯条20的腐蚀,见图3所示梯条20包括金属芯21,金属芯21的外部包覆有防腐层22。防腐层22可以是塑料层。
权利要求1.堤岸安全登梯,包括岸身(10)和梯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岸身(10)设有凹槽(11),梯条(20)固定于凹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堤岸安全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具有弧形的外凸角(1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堤岸安全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具有弧形的内凹角(111)。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堤岸安全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上部铰连有盖板(30)。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堤岸安全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条(20)包括金属芯(21),金属芯(21)的外部包覆有防腐层(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堤岸安全登梯,包括岸身和梯条,所述岸身设有凹槽,梯条固定于凹槽内。优化后,凹槽具有弧形的外凸角和弧形的内凹角。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登梯不会碰撞到船身,且不会碰伤工人,较为安全。
文档编号E06C9/02GK202578485SQ2012201896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9日
发明者程国智, 江国才, 包国进 申请人: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