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16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难求救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通过设计合理的避难求救保护床减少地震中人员的伤亡。
背景技术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嘯、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这种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地震区的人在感到大地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时,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而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才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地震的发生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大约为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房屋破坏等。近期的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因为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致死,尤其是像唐山大地震这样发生在夜晚的地震,大多数人正处于熟睡之际,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为惨重。为此设计制造一种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使熟睡中的人在地震中也能够被安全地保护住,使他们能够得以幸存,使其免受直接的身体伤害,便可为其逃生提供可能,对减少地震中人员的伤亡具有可行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普通床在地震中无法对人体进行保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床,提高了发生地震时人员的安全性,减少一定的人员伤亡。为了达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包括电源、钢球、电源开关、电磁铁、床板、保护板、保护板挡板、床体、接线端子板、继电器以及急停按钮等装置。作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个具体方案,上述的避难床的外接电源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钢球位于电源开关的支架上,从电源开关出来的导线依次经过接线端子板与电磁铁相连,电磁铁粘贴在床体上,电磁铁一端的支撑杆通过孔伸入到床体腔内,床板放在电磁铁支撑杆上,位于床板两侧的保护板通过连接合页与床体相连,整个床体机械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继电器和急停按钮通过导线连接在电气回路中;当上述的避难床工作时,电磁铁得电而使电磁铁一端的支撑杆立即动作回收,位于电磁铁支撑杆上方的载人床板瞬间自动下落到安全的床体腔内,床板下落的同时,位于床板两侧的保护板合上并自锁,两个保护板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使位于床板上的人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避免在地震中被直接砸伤甚至死亡。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整个供电装置中,电源开关为常开开关,当有地震晃动开关时,位于电源开关上方的钢球落入电源开关内使开关接通,电路即会通电,而人为的普通摇晃床体时钢球不会下落,电路不会接通;而所述电源采用的是直流蓄电池供电,在发生地震导致断电后仍可工作,同时床体内配有求救呼叫装置、水和食物等辅助物品可使遇难者维持生命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的床体装置,两头开有长方形口,方便救援人员救助以及受困者的自救,同时可保证床体内流入空气,使受困者不会因窒息而死亡。所述保护板位于床板的两侧,保护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合页与床体连接,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可绕合页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并依靠在床板上,当床板下落时,保护板由于自身重力绕合页轴向床体内侧转动而瞬间闭合而停靠在保护板挡板上,而粘贴在保护板挡板一侧的圆形永久磁铁吸合保护板使其自锁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永久磁铁对保护板的吸引可防止保护板受载时滑移错位等现象的发生,且保护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抵抗较大的载荷冲击,同时在两保护板同侧的床体开有长方形口,可使保护板不因废墟的堆积而压垮。根据上述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装置装置,包括电源、导线、钢球、电源开关、电磁铁、床板、保护板、保护板挡板、床体、螺栓、连接合页、电磁铁支架、接线端子板、继电器、按钮,其特征在于:避难床的外接电源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钢球搁置于电源开关的按钮上方支座上,从电源开关出来的导线依次经过接线端子板与四个电磁铁相连,四个电磁铁分别固定在床体两端板的上部边角上,电磁铁一端的与吸铁芯相连接而可控制伸缩的支撑杆通过穿孔伸入到床体腔内,床板的四角边搁置在该四方电磁铁支撑杆上,竖直于床板两侧的两块保护板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合页与床体铰连,整个床体机械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继电器和急停按钮安装在电气回路中。当上述的避难床工作时,电磁铁得电而使电磁铁一端的支撑杆立即动作回收,位于电磁铁支撑杆上方的载人床板瞬间自动下落到安全的床体腔内,床板下落的同时,位于床板两侧的保护板合上并自锁,两个保护板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使位于床板上的人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避免在地震中被直接砸伤甚至死亡。所述的电源开关(5)为常开开关,而钢球(3)搁置于电源开关(5)的按钮上方支座上,该钢球(3)能因设定地震级的晃动而落入电源开关开关(5)中触动按钮。当有地震晃动开关时,位于电源开关上方的钢球落入电源开关内使开关接通,电路即会通电,而人为的普通摇晃床体时钢球不会下落,电路不会接通,故该装置可做为生活用床,不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伤害。所述的床体(10)的两侧开有长方形透气口,且床体内配有求救呼叫装置、水和食物。方便救援人员救助以及受困者的自救,同时可保证床体内流入空气,使受困者不会因窒息而死亡。所述保护板位于床板的两侧,保护板的下端通过连接合页与床体连接,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可绕合页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并依靠在床板上,当床板下落时,保护板由于自身重力绕合页轴向床体内侧转动而瞬间闭合而停靠在保护板挡板上,而粘贴在保护板挡板一侧的圆形永久磁铁吸合保护板使其自锁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永久磁铁对保护板的吸引可防止保护板受载时滑移错位等现象的发生,且保护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抵抗较大的载荷冲击,同时在两保护板同侧的床体开有长方形口,可使保护板不因废墟的堆积而压垮。所述电源采用的是直流蓄电池供电,可不依靠外界电源而独立运行,在发生地震导致断电后仍可工作,同时床体内配有求救呼叫装置、水和食物等辅助物品可使遇难者维持生命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避难求救保护床可以作为生活用床,床的摇晃不会引发装置动作,不会对人体造成意外;地震来临时,自制的检测装置可以第一时间感应到地震波,并立即发出有效的工作信号;所述的电磁铁动作迅速,有足够大的吸力来克服摩擦;载人床板下落安全、顺畅,不会出现倾斜卡住等现象,适当地加入了缓冲装置,以免造成意外伤害;两侧保护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抵抗较大的载荷冲击,具有准确的定位功能,能精确地闭合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并具自锁功能,受载时可以避免滑移错位等现象的发生;整个保护过程中的动作在I秒内完成,确保使用者能够得到保护,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适用性强,性价比高,具有较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地震多发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正面二维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侧面二维轴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三维轴测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三维工程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参见图1 图6,本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装置,包括电源(I)、导线(2)、钢球(3)、电源开关(5)、电磁铁(6)、床板(7)、保护板(8)、保护板挡板(9)、床体(10)、螺栓
(11)、连接合页(12)、电磁铁支架(13)、接线端子板(14)、继电器(15)、按钮(16),其特征在于:外接电源(I)通过导线(2)与电源开关(5)相连,钢球(3)搁置于电源开关(5)的按钮上方支坐上,从电源开关(5)出来的导线(2)依次经过接线端子板(14)与四个电磁铁(6)相连,四个电磁铁(6)分别固定在床体(10)两端板的上部边角上,电磁铁一端的与吸铁芯相连接而可控伸缩的支撑杆通过穿孔伸入到床体(10)腔内,床板(7)放在该4个支撑杆上,竖直于床板(7)两侧的保护板(8)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合页(12)与床体(10)铰连,整个床体机械装置通过螺栓(11)连接,继电器(15 )和急停按钮(16 )安装在电气回路中。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所述的电源开关(5)为常开开关,而钢球(3)搁置于电源开关(5)的按钮上方支坐上,钢球(3)能因电源开关(5)的晃动而落入开关中。所述床体(10)的两竖直位于床板(7)两侧的保护板(8)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合页(12)与床体(10)铰连,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可绕合页(12)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并依靠在床板(7)上,当床板(7)下落时,保护板(8)由于自身重力绕合页(12)轴向床体内侧转动而瞬间闭合而停靠在保护板挡板(9)上,而粘贴在保护板挡板(9) 一侧的圆形永久磁铁吸合保护板(8)使其自锁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且保护板(8)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抵抗因地震而上方掉落物体的载荷冲击,同时在两保护板(8)同侧的床体(10)开有长方形口。所述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I)采用的是直流蓄电池供电,且继电器(15 )和急停按钮(16 )通过导线(2 )连接在电路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包括电源(I)、导线(2)、钢球(3)、电源开关(5)、电磁铁(6)、床板(7)、保护板(8)、保护板挡板(9)、床体(10)、螺栓(11)、连接合页(12)、电磁铁支架(13)、接线端子板(14)、继电器(15)、按钮(16),其特征在于:外接电源(I)通过导线(2)与电源开关(5)相连,钢球(3)搁置于电源开关(5)的按钮上方支座上,从电源开关(5)出来的导线分别固定在床体(10)两端板的上部边角上,四个电磁铁一端的与吸铁芯相连接而可控伸缩的支撑杆通过穿孔伸入到床体(10)腔内,床板(7)的四个角边搁置在该四个支撑杆上,竖直于床板(7)两侧的两块保护板(8)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合页(12)与床体(10)铰连,整个床体机械装置通过螺栓(11)连接,继电器(15)和急停按钮(16)通过导线连接在电气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开关(5)为常开开关,而钢球(3)搁置于电源开关(5)的按钮上方支座上,该钢球(3)能因设定地震级的晃动而落入电源开关(5)中触动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0)的两侧开有长方形透气口,且床体内配有求救呼叫装置、水和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床板(7)两侧的保护板(8)的下端通过连接合页(12)与床体(10)铰连,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能绕合页(12)轴转动,平时依靠在床板(7)上,当发生地震而床板(7)下落时,保护板(8)能由于自身重力绕合页(12)轴向床体内侧转动而瞬间闭合而停靠在床体(10)—侧中部安装的一个保护板挡板(9)上,而保护板挡板(9) 一侧有圆形永久磁铁而吸合保护板(8),使两块保护板(8)自锁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且保护板(8)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抵抗上方掉落物体的载荷冲击;同时在两保护板同侧的床体(10)开有长方形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I)采用的是直流蓄电池供电,且继电器(15)和急停按钮(16)通过导线(2)连接在电路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保护床。它包括电源、导线、钢球、电源开关、电磁铁、床板、保护板、保护板挡板、床体、螺栓、连接合页、电磁铁支架、接线端子板、继电器、按钮,外接电源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钢球位于电源开关的按钮上方支座上,从电源开关出来的导线依次经过接线端子板与四个电磁铁相连,四个电磁铁固定在床体上,四个电磁铁一端的与吸铁芯相连接而可控伸缩的支撑杆通过穿孔伸入到床体腔内,床板的四边角搁置在该四个支撑杆上,竖直于床板两侧的保护板下端分别通过连接合页与床体铰连,整个床体机械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继电器和急停按钮通过导线连接在电气回路中。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地震中人员的伤亡,同时简单,实施方便。
文档编号A47C19/22GK203153115SQ20122032849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刘江山, 余光伟, 李琳, 杨青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