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490阅读:1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雨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遮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窗。
背景技术
百叶窗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现有的百叶窗包括若干叶片排列组成,可以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来控制叶片对窗面的遮挡和叶片间间隔,从而调节百叶窗的透光和通风程度。因此,百叶窗具有窗口遮挡功能和保证通风透气的优点。但是现有的百叶窗仍存在一些不足百叶窗缺乏防雨能力,在遇到下雨天,雨水容易从百叶窗的叶片间隔间进入室内。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72705Y,授权公告日2009年12月30日,公开了一种百叶窗。它包括窗框、百叶片、设置于百叶片上的连动机构,连动机构设置于百叶片与窗框相连接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百叶窗较厚、百叶片易磨损的缺点,具有百叶片表面不易磨损,减少百叶窗厚度。其不足之处是下雨天,雨水容易从百叶窗的叶片间隔间进入室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百叶窗不适合雨天使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防雨百叶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雨百叶窗,包括叶片、升降绳和用以调节叶片角度的调节绳,其特征是,叶片的外侧长边转动连接长条形遮挡片,遮挡片远离叶片的一侧边缘设置调节绳。通过调节绳调节遮挡片和叶片之间的角度,遮挡片在也片外侧形成额外遮挡,起到防雨挡板的作用。叶片和遮挡片形成的“V”形结构能够有效阻挡雨水进入室内,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百叶窗不具备防雨功能的不足。在晴天,可以使用调节绳调节遮挡片和叶片,使两者夹角为180°,就能恢复百叶窗的基本功能,不会影响到百叶窗透光。作为优选,所述遮挡片宽度大于叶片最大竖直间隔距离。由于遮挡片的宽度大于叶片竖直间隔,在叶片调节角度固定时,可以调节遮挡片到一定角度,使得在横向截面上遮挡片外边缘到叶片内边缘的连线被下一层叶片和遮挡片阻挡,即光线无法穿过叶片和遮挡片组成的遮光结构。同时相邻的叶片和遮挡片之间仍存在间隔,作为空气流通的通道,能够在百叶窗完全遮光时保证透气。作为优选,叶片和遮挡片的下表面沿长边等距离设置合叶连接。合叶形成叶片和遮挡片的转动连接,用以调节叶片和遮挡片的夹角,调节合适的防雨角度,或者是遮光角度。合叶间隔等距离设置既保证了连接稳定,又减轻了结构重量和生产成本。合叶位于叶片和遮挡片下表面也可以保护合叶接触雨水而锈蚀。作为优选,在两侧合叶板下表面对称设置限制两侧合叶板合拢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沿叶片横向截面形状为扇环。限位凸起限制两侧合叶板合拢,在两块合叶板夹角变小时,限位凸起会相互顶靠,从而限制叶片和遮挡片夹角。提供对遮挡片更稳固的支撑,增强结构稳定性和防雨效果。作为优选,在两侧合叶板夹角为90°时,限位凸起端面相互顶靠。翻板和限位凸限制叶片和遮挡片的最小夹角为90°,此时遮挡片对叶片间隔的遮光效果达到最大,同时兼具可靠的防雨功能。作为优选,升降绳设置在叶片和遮挡片连接处。现有技术中升降绳设置在叶片中部,两侧边缘分别设置调节绳。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绳设置在叶片和遮挡片连接处,叶片和遮挡片各通过一调节绳调节角度,在保证叶片和遮挡片角度可调的前提下,简化结构方便操作。遮光和通风能力可以自主调节,以达到使用者要求的效果。作为优选,遮挡片设置若干条形凹槽,所述凹槽沿遮挡片宽度方向。凹槽增强遮挡片结构强度,保证防雨功能。同时,沿宽度方向的凹槽控制雨水流向,防止遮挡片积水影响功能。上下相邻遮挡片的凹槽能够规则贴合也不影响百叶窗收起。作为优选,遮挡片沿纵向设置台阶,遮挡片在台阶外侧的平面位于台阶内侧平面下方。遮挡片在横截面上形成折线形,增强防雨功能。台阶在遮挡片上起到止水功能,防止遮挡片上的雨水弹起或被风吹而进入百叶窗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具有防雨功能;(2)在完全遮挡阳光时仍保证透气通风;(3)遮光和通风效果可以自主调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叶片和遮挡片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叶片和遮挡片连接部位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雨百叶窗,包括叶片I、升降绳2和用以调节叶片I角度的调节绳3。整个实用新型固定在一顶梁9下方,并且在位于底部叶片I下方升降绳2连接底板10。叶片I为长条形,可以使用塑料材料或者使用竹木等天然材料,叶片I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中部厚两侧薄,以在保证叶片I强度时使结构更为轻便。在叶片I外侧长边边缘处通过合叶连接遮挡片4。所述的遮挡片4为长条形,材料可以是和叶片I相同,并且在外层设置防水层。遮挡片4的宽度大于相邻叶片I通过升降绳2调节时的最大竖直间隔距离。在遮挡片4远离叶片I的一侧边缘设置调节绳3。通过调节遮挡片4上的调节绳3,使叶片I和遮挡片4形成“V”形结构,遮挡片4在叶片I外侧形成附加的遮光结构,遮挡叶片I之间的间隔。由于遮挡片4的宽度大于叶片I竖直间隔,在叶片I调节角度固定时,可以调节遮挡片4到一定角度,使得在横向截面上遮挡片4外边缘到叶片I内边缘的连线被下一层叶片I和遮挡片4阻挡,即光线无法穿过叶片I和遮挡片4组成的遮光结构。同时相邻的叶片I和遮挡片4之间仍存在间隔,作为空气流通的通道,能够在百叶窗完全遮光时保证透气。如图2所示,遮挡片4同时在叶片I外侧阻挡叶片I之间的间隔,在叶片I外侧起到防雨挡板的功能。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百叶窗不具备防雨功能的不足。遮挡片4沿纵向设置台阶8,所述台阶8设置在靠近遮挡片4内侧三分之一遮挡片4宽度处,遮挡片4由台阶8分割为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位于台阶8外侧的平面位于台阶8内侧平面下方。台阶8在遮挡片4上起到止水功能,防止遮挡片4上的雨水弹起或被风吹而进入百叶窗内。并且在位于台阶8外侧的平面上沿遮挡片4宽度方向设置若干条形的凹槽7。所述凹槽7可以是 由遮挡片4完全塑形制成,可以是相邻凹槽7紧靠排列设置,也可以间隔一定距离。凹槽7的沿遮挡片4长度方向的截面可以为弧形。由此,遮挡片4的外侧边缘也形成若干波浪形。凹槽7增强遮挡片4结构强度,保证防雨功能。同时,沿宽度方向的凹槽7控制雨水流向,防止遮挡片4积水影响功能。上下相邻遮挡片4的凹槽7能够规则贴合也不影响百叶窗收起。如图3所示,连接叶片I和遮挡片4的合叶设置在叶片I和遮挡片4下表面,使用塑料材料等距离设置。在两侧合叶板5下表面对称设置限制两侧合叶板5合拢的限位凸起6,所述限位凸起6的沿叶片I横向截面形状为45°扇环。在两侧合叶板5夹角为90°时,限位凸起6端面相互顶靠。即两块合叶板5夹角变小,限制叶片I和遮挡片4最小夹角为90°。此时遮挡片4对叶片I间隔的遮光效果达到最大,同时兼具可靠的防雨功能。防止叶片I和遮挡片4夹角过小而影响百叶窗结构,并且提供对遮挡片4更稳固的支撑,增强结构稳定性和防雨效果。升降绳2设置在叶片I和遮挡片4连接处。有别于现有技术中升降绳2设置在叶片I中部,两侧边缘分别设置调节绳3。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绳2设置在叶片I和遮挡片4连接处,叶片I和遮挡片4各通过一调节绳3调节角度,在保证叶片I和遮挡片4角度可调的前提下,简化结构方便操作。遮光和通风能力可以自主调节,以达到使用者要求的效果。在使用时,只需通过升降绳2展开百叶窗,再控制调节绳3分别调节叶片I和遮挡片4的角度,即可实现百叶窗防雨功能。同时调节叶片I的角度以控制通风透气效果,然后调节遮挡片4的角度辅助调节遮阳效果,就能够实现在完全遮挡阳光的同时保证百叶窗的通风透气。
权利要求1.一种防雨百叶窗,包括叶片(I)、升降绳(2)和用以调节叶片(I)角度的调节绳(3),其特征是,叶片(I)的外侧长边转动连接长条形遮挡片(4),遮挡片(4)远离叶片(I)的一侧边缘设置调节绳(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遮挡片(4)宽度大于叶片(I)最大竖直间隔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叶片(I)和遮挡片(4)的下表面沿长边等距离设置合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在两侧合叶板(5)下表面对称设置限制两侧合叶板(5)合拢的限位凸起(6),所述限位凸起(6)的沿叶片(I)横向截面形状为扇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在两侧合叶板(5)夹角为90°时,限位凸起(6)端面相互顶靠。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升降绳(2)设置在叶片(I)和遮挡片(4)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遮挡片(4)设置若干条形凹槽(7),所述凹槽(7)沿遮挡片(4)宽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雨百叶窗,其特征是,遮挡片(4)沿纵向设置台阶(8),遮挡片(4)在台阶(8)外侧的平面位于台阶(8)内侧平面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雨百叶窗,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百叶窗不适合雨天使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防雨百叶窗。它包括叶片、升降绳和用以调节叶片角度的调节绳,其特征是,叶片的外侧长边转动连接长条形遮挡片,遮挡片远离叶片的一侧边缘设置调节绳。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防雨功能;在完全遮挡阳光时仍保证透气通风;遮光和通风效果可以自主调节的优点。
文档编号E06B9/30GK202767840SQ2012203937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伍浩, 汪颖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