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充气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17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型充气沙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L型充气沙发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L型充气沙发。
背景技术
[0002]在当今社会处在对休闲享受要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如何合理使用不同材质不同 形状的产品来达到休闲享受的效果,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市场上有一些木质的沙发,但缺点 是不能够进行折叠收藏,不能够携带至野外使用。[0003]现有的充气沙发,一般用PVC料片围成气室,在充气后坐上去会比较舒服,又可以 在放气折叠后使体积减小,具有利于储存且运输使用成本低廉的特点,已成为很多年轻人 士的优选对象。然而,目前制作充气沙发使用的PVC料片重量轻,人坐上去以后沙发容易倾翻。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L型充气沙发,主要通过在靠背及座位 部分各自形成单独的气室并形成独立支撑,以克服充气沙发容易倾翻的问题。[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 于,所述沙发包含连接成L型的靠背及座位,所述靠背和座位内部各自形成有一个单独的 气室,通过充气以使靠背和座位成型;并且,靠背的气室与座位的气室相互之间不连通。[0006]在分别充气成型后,所述靠背底面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座位底面所在的水 平位置,使得靠背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而使座位悬空设置;而当使用者坐到座位上 以后,使得靠背的底面与座位的至少一部分底面分别与地面接触,各自形成独立的支撑。[0007]所述靠背由设置的第一前片、第一后片、第一围片和第一底片配合连接,围成长方 体的形状;其中,所述靠背的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一围片垂 直地连接在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边缘上对应靠背的两个侧面及顶面的位置;第一底片垂直 地连接在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边缘上对应靠背底面的位置。[0008]所述座位由设置的第一顶片、第二底片、第二围片和第二后片配合连接,围成圆柱 体的形状;其中,座位的第一顶片与第二底片在水平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二围片垂直地 连接在第一顶片和第二底片边缘上对应座位前面和两侧的位置;第二后片垂直地连接在第 一顶片和第二底片边缘上对应座位背面的位置。[0009]所述座位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拉带,使得这些拉带各自在座位的内部竖直布置并 与第一顶片及第二底片分别连接,通过这些拉带将座位内部气室空间进行分隔。[0010]若干个所述拉带围成以座位中心为圆心的若干个同心圆环;则由最靠近座位中心 的拉带限定了一个位于座位中心的圆柱状的子气室,而由其他的拉带各自限定了围绕在该 圆柱状的子气室周边的若干个半径不同的、圆环状的子气室;所述圆柱状的子气室及各个 圆环状的子气室相互连通。[0011]在所述靠背的第一前片的下部设有连接位置,在该连接位置处与所述座位的第二后片的顶边进行连接。[0012]在所述靠背第一前片的下部还设有一限位位置,该限位位置处在连接位置以下, 及第一底片的底边以上,则所述连接位置到限位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座位的高度相匹配,从而在连接后使座位的第二后片接触于连接位置到限位位置之间的部分。[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优点在于将各自设置有独立气室的靠背及座位连接形成L型结构;在分别充气后,靠背的底面低于座位的底面,从而在使用者坐上去后,使得靠背的底面及座位的至少一部分底面能够分别接触地面实现独立支撑,因此,在用轻薄的PVC料片制成上述充气沙发时,也能够避免倾翻问题的发生。在放气后,该沙发可以折叠以减小体积,利于储存和运输,使用成本低廉。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充气沙发的总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充气沙发的总体结构侧视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充气沙发中靠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充气沙发中座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充气沙发中对座位部分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充气沙发的总体结构的侧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配合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沙发,包含连接成L型的靠背10 及座位20两个部分,所述靠背10和座位20内部各自形成有一个单独的气室,用于充气或设置其他填充物以使靠背10和座位20成型;这两个气室相互之间不连通。[0022]具体的,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10由设置的第一前片11、第一后片12、第一围片13和第一底片14的配合连接,围成了一个类似于长方体形状的独立气室。所述靠背10的整体形状不限于上述的长方体,也可以有设置为其他几何形状的实施结构。[0023]其中,靠背10的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12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一围片 13垂直地连接在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12的边缘的绝大部分位置,即,靠背10的两个侧面及顶面都由第一围片13构成;第一底片14垂直地连接在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12的边缘的剩余部分位置,即,对应靠背10底面的位置。则在最终充气成型后,将第一底片14 置于地面;使第一前片11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因此,可以将第一前片11设计为与人体背部曲线相适应的形状,或者在第一前片11上进一步设置出若干个凸起或凹进的部分,来改善使用的效果。[0024]参见图1、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将所述座位20设置为圆柱体,也可以有其他几何形状的实施结构。具体的,由第一顶片21、第二底片22、第二围片23和第二后片24配合连接,构成为另一个独立气室。座位20的气室与靠背10的气室相互之间不连通。[0025]其中,座位20的第一顶片21与第二底片22在水平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二围片23垂直地连接在第一顶片21和第二底片22的边缘的绝大部分圆周位置,即,对应座位20 的前面和两侧的位置;第二后片24垂直地连接在第一顶片21和第二底片22的边缘的剩余 部分,即,对应座位20背面的位置,且座位20的背面可以不是圆弧状而是形成为平面。[0026]请参见图5所示,为了在使用者坐到座位20后,减少该座位20的变形,并增强对 使用者的支撑效果,可以在所述座位20的内部设置若干个拉带25。使得这些拉带25各自 在座位20的内部竖直布置并与第一顶片21及第二底片22分别连接,由拉带25来围成以 座位20中心为圆心的若干个同心圆环作为座位20内部气室空间的分隔。由最靠近座位20 中心的拉带25限定了一个位于座位20中心的圆柱状的子气室,而由其他的拉带25在座位 20内部的剩余空间,各自限定了围绕在该小圆柱周边的若干个半径不同的、圆环状的子气 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状的子气室及各个圆环状的子气室相互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 这些子气室也可以设置为相互不连通,分别充气成型的结构。[0027]请进一步配合参见图3、图4、图6所示,在靠背10的第一前片11的下部设有连接 位置15,在该连接位置15处与所述座位20的第二后片24顶边进行连接,以形成所述沙发 的L型结构。并且,在连接并充气成型之后,靠背10的第一底片14的水平位置要低于座位 20的第二底片22的水平位置。见图6,靠背10第一前片11的下部示出有一限位位置16, 可见该限位位置16处在连接位置15以下,及第一底片14的底边以上,则连接位置15到限 位位置16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当与所述座位20的高度相匹配,从而在连接后使座位20的 第二后片24基本接触于连接位置15到限位位置16之间的部分。[0028]也就是说,向靠背10及座位20的气室分别充气后,将所述靠背10的第一底片14 置于地面时,座位20大致是悬空的;当使用者坐在座位20的第一顶片21上时,可以至少将 座位20的前端(即远离第二后片24的那一端)往下压,以使座位20前端的底部与地面接 触,达到使靠背10与座位20各自独立支撑的效果,因此,即使用轻薄的PVC料片制成的沙 发也能够避免倾翻问题的发生。在放气后,方便将该沙发折叠收藏及携带。[0029]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包含连接成L型的靠背(10 )及座位(20 ),所述靠背(10)和座位(20)内部各自形成有一个单独的气室,通过充气以使靠背(10)和座位(20)成型;并且,靠背(10)的气室与座位(20)的气室相互之间不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在分别充气成型后,所述靠背(10)底面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座位(20)底面所在的水平位置,使得靠背(10)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而使座位(20)悬空设置;而当使用者坐到座位(20)上以后,使得靠背(10)的底面与座位(20)的至少一部分底面分别与地面接触,各自形成独立的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0)由设置的第一前片(11)、第一后片(12)、第一围片(13)和第一底片(14)配合连接,围成长方体的形状;其中,所述靠背(10)的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12)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一围片(13)垂直地连接在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12)边缘上对应靠背(10)的两个侧面及顶面的位置;第一底片(14)垂直地连接在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12)边缘上对应靠背(10)底面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20)由设置的第一顶片(21)、第二底片(22)、第二围片(23)和第二后片(24)配合连接,围成圆柱体的形状;其中,座位(20)的第一顶片(21)与第二底片(22)在水平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二围片(23)垂直地连接在第一顶片(21)和第二底片(22)边缘上对应座位(20)前面和两侧的位置;第二后片(24)垂直地连接在第一顶片(21)和第二底片(22)边缘上对应座位(20)背面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2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拉带(25 ),使得这些拉带(25 )各自在座位(20 )的内部竖直布置并与第一顶片(21)及第二底片(22)分别连接,通过这些拉带(25)将座位(20)内部气室空间进行分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拉带(20)围成以座位(20)中心为圆心的若干个同心圆环;则由最靠近座位(20)中心的拉带(25)限定了一个位于座位(20)中心的圆柱状的子气室,而由其他的拉带(25)各自限定了围绕在该圆柱状的子气室周边的若干个半径不同的、圆环状的子气室;所述圆柱状的子气室及各个圆环状的子气室相互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10)的第一前片(11)的下部设有连接位置(15),在该连接位置(15)处与所述座位(20)的第二后片(24)的顶边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型充气沙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10)第一前片(11)的下部还设有一限位位置(16),该限位位置(16)处在连接位置(15)以下,及第一底片(14)的底边以上,则所述连接位置(15)到限位位置(16)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座位(20)的高度相匹配,从而在连接后使座位(20)的第二后片(24)接触于连接位置(15)到限位位置(16)之间的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型充气沙发,将各自设置有独立气室的靠背及座位连接形成L型结构;在分别充气后,靠背的底面低于座位的底面,从而在使用者坐上去后,使得靠背的底面及座位的至少一部分底面能够分别接触地面实现独立支撑,因此,在用轻薄的PVC料片制成上述充气沙发时,也能够避免倾翻问题的发生。在放气后,该沙发可以折叠以减小体积,利于储存和运输,使用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47C17/00GK202842977SQ2012204183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光明 申请人: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