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89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装拆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室装饰越来越重视,置物架已经成为人们家庭中必备的家具之一,置物架给我们节省了空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空间更整洁。现有技术的置物架包括支架及若干层搁板,组装置物架时,部分置物架为连体固定式,采用焊接或其固定方式直接将搁板固设于支架上;也有部分置物架采用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如螺丝固定方式将搁板固设于支架上。然而,上述的两种固定方法中,前者采用连体固定式,不能拆卸,运输置物架时极不方便,后者采用螺丝固定,虽然可以装卸,只是拆装过程过于烦琐。且目前家庭用于搁置闲置物品的收纳空间,无论是开放式置物架还是箱体式的封闭置物架都是结构固定,配置灵活性差容量有限。如果家庭成员的闲置物品变多,那么置物架将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一种解决方式是被动地增加置物架数量,增加置物架数量的问题在于,现在置物架多采用固定结构,不方便装拆,当家庭成员的闲置物品减少时,易造成置物架的闲置,浪费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装折的置物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置物架包括两支杆、若干层搁板及若干个将搁板固设于支杆上的固定件,所述两支杆的内侧均对应凹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搁板的四边角处分别向下凸设有条状的卡条;所述固定件包括基部和凸部,所述基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凸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凸部开设有连通定位孔和通孔的容置槽,容置槽槽底壁向下凸设有一弹性部,弹性部朝通孔方向凸设有一卡持部,支杆于固定件上部穿插于固定件的通孔内,卡持部卡持于支杆的限位槽内,卡条穿插于定位孔内的同时抵顶弹性件伸入通孔内,使卡持部更牢固地卡持于限位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通孔、支杆及卡条皆呈方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朝定位孔方向凸设有一倾斜设置的拨动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向通孔内凸设有若干个凸肋,所述凸肋抵顶于支杆的外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朝定位孔内凸设有若干个筋条,筋条抵顶于卡条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上部的孔径大于定位孔下部的孔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靠通孔的上侧面呈斜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置物架通过固定件套设于支杆上,卡持部卡持于支杆的限位槽内,卡条穿插于定位孔内的同时抵顶弹性件进一步伸入通孔内,使卡持部更牢固地卡持于限位槽内,从而使固定件与支杆配合稳固,方便拆卸,且凸部开设有两上下贯穿的定位孔,两搁板上的卡条分别穿插于两定位孔内,使得置物架间自由拼接,加大置物架的收容空间,简单便捷,方便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组装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固定件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件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置物架的立体图。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后的分解图。图8为图6中,固定件的立体图。图9为图8所示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件图。图10为置物架的固定件的剖示图。图11为置物架拼接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置物架包括两支杆
10、若干层搁板20及若干个将搁板20固设于支杆10上的固定件30。所述支杆10呈圆柱状,两支杆10的内侧均对应凹设有若干个限位槽11,搁板20的四边角处分别向下凸设有条状的卡条21。所述固定件30包括基部31和凸部32,所述基部31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311,基部31向通孔311内凸设有若干个凸肋312,凸部32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321,通孔311和定位孔321对应支杆10和卡条21皆为圆孔,所述凸部32开设有连通定位孔321和通孔311的容置槽33,凸部32朝定位孔321内凸设有若干个筋条322,定位孔321上部的孔径大于通孔下部的孔径,容置槽33槽底壁向下凸设有一弹性部331,弹性部331朝通孔方向凸设有一^^持部332,卡持部332靠通孔311的上侧面呈斜面,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置物架还包括若干个脚套40,套设于支杆10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置物架组装时,先将固定件30套设于支杆10上,支杆10于固定件30上部穿插于固定件30的通孔311内,卡持部331呈斜面的侧面滑过支杆10,卡持部331卡持于支杆10的限位槽11内,凸肋312抵顶于支杆10的外侧面使固定件30卡固于支杆10上;然后,再将搁板20装设于固定件30上,卡条21穿插于定位孔321内,筋条322抵顶于卡条21上,使搁板20与固定件30配合稳固,由于定位孔321上部的孔径大于其下的孔径,卡条21穿插于定位孔321内的同时抵顶弹性件331伸入通孔311内,使卡持部332更牢固地卡持于限位槽21内,固定件30与支杆10配合更牢固,最后,再将脚套40套设于支杆10的端部。拆卸时,先将搁板20从立杆10竖直方向向上取出,并将脚套40从支杆10的端部取出,再向上挪动固定件30,使卡持部331脱离限位槽11,再旋转固定件30,再卡持部332偏离限位槽11竖直方向的直线,再向下挪动固定件30使之从支杆10上脱离,完成置物架的拆卸。请参阅图6至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置物架基本类似,其区别在于:所述凸部32开设有两上下贯穿的定位孔321,定位孔321和通孔311呈方形设置,相应地,支杆10和卡条21亦呈方形设置,通过方形设置的定位孔321和通孔311,使得支杆10更牢固地卡设于通孔311内,且方便安装,卡条21更牢固地卡设于定位孔321内,弹性部331朝定位孔方向凸设有一倾斜设置的拨动片333,组装时,朝定位孔321方向按压拨动片333,支杆10于固定件30上部穿插于固定件30的通孔311内,卡条21穿插于内侧的定位孔321内。组装完后,置物架与置物架间可相互拼接,具体地,将搁板20两侧分别装设于两置物架相对的一侧上,卡条21穿插于外侧的定位孔321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置物架通过固定件30套设于支杆10上,卡持部332卡持于支杆10的限位槽11内,卡条21穿插于定位孔321内的同时抵顶弹性件331进一步伸入通孔311内,使卡持部332更牢固地卡持于限位槽11内,从而使固定件30与支杆10配合稳固,方便拆卸,且凸部开设有两上下贯穿的定位孔,两搁板上的卡条21分别穿插于两定位孔321内,使得置物架自由拼接,加大置物架的收容空间,简单便捷,方便实用。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置物架,包括两支杆(10)、复数搁板(20),及若干个将搁板(20)固设于支杆(10)上的固定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杆(10)的内侧凹设有若干个限位槽(11),搁板(20)的四边角处分别向下凸设有条状的卡条(21);所述固定件(30)包括基部(31)和凸部(32),所述基部(31)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311),凸部(32)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321),所述凸部(32)开设有连通定位孔(321)和通孔(311)的容置槽(33),容置槽(33)槽底壁向下凸设有一弹性部(331),弹性部(331)朝通孔方向凸设有一卡持部(332),支杆(10)于固定件(30)上部穿插于固定件(30)的通孔内,卡持部(332)卡持于支杆(10)的限位槽(11)内,卡条(21)穿插于定位孔(321)内抵顶弹性件(331)伸入通孔(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32)开设有两个定位孔(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21)、通孔(311)、支杆(10)及卡条(21)皆呈方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32)朝定位孔(321)方向凸设有一倾斜设置的拨动片(3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31)向通孔(311)内凸设有若干个凸肋(312),所述凸肋(312)抵顶于支杆(10)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32)朝定位孔(321)内凸设有若干个筋条(322),筋条(322)抵顶于卡条(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21)上部的孔径大于定位孔(321)下部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332)靠通孔的上侧面呈斜面。
专利摘要一种置物架包括支杆、搁板及若干个将搁板固设于支杆上的固定件,支杆凹设有限位槽,搁板的凸设有条状的卡条;固定件包括基部和凸部,基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凸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凸部开设有连通定位孔和通孔的容置槽,容置槽槽底壁向下凸设有一弹性部,弹性部凸设有一卡持部,支杆穿插于固定件的通孔内,卡持部卡持于支杆的限位槽内,卡条穿插于定位孔内的同时抵顶弹性件伸入通孔内,从而使固定件与支杆配合稳固,方便拆卸。且凸部开设有两上下贯穿的定位孔,两搁板上的卡条分别穿插于两定位孔内,使得置物架自由拼接,加大置物架的收容空间,简单便捷,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47B47/00GK202932353SQ20122053105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邓绍茂 申请人:东莞东寰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