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09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库、仓库等类似场所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具体涉及一种设有能够改善开、关门或窗过程中推拉状态的装置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升降式折叠门一般作为车库门、仓库门或厂房门等。在现有技术中,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结构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376849A《车库或类似建筑用的升降式折叠门》中公开的内容。该专利的升降式折叠门主要由大小大致相同的上半部分门板和下半部分门板相互铰接构成,其中,上半部分门板的上边沿铰接在门楣框上,下半部分门板的下边沿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滑轮,导向滑轮安装在门框两侧竖直设立的导轨中,从而使上半部分门板和下半部分门板在关闭位置上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在开启位置上相互折叠并大体处于水平状态。上述升降式折叠门安全、灵活、方便,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在关闭折叠门或窗的最后阶段,由于室内的气压作用,上半部分门窗板与下半部分门窗板,不容易达到同一垂直平面的状态,参见附图1所示。而打开折叠门或窗时,由于上半部分门窗板与下半部分门窗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绳索在垂直方向上作用于下半部分门板的下边沿时,在打开折叠门或窗的初始阶段就需要很大的拉力,这样就使打开折叠门或窗这一操作变得困难,参见附图1所示。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开启和关闭瞬间操作方便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成为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在完全封闭状态下开启较困难以及即将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时关闭较困难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包括:
折叠门窗板,该折叠门窗板由大小大致相同的上半部分门窗板和下半部分门窗板相互铰接构成,其中,上半部分门窗板的上边沿铰接在门楣框或窗楣框上;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相对门框或窗框两侧竖直设立的导轨滑动连接。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用来打开和关闭所述折叠门窗板,所述牵引装置主要由驱动马达和牵引绳或牵引带组成,牵引绳或牵引带作用于所述导向装置上,从而带动上半部分门窗板和下半部分门窗板在关闭位置上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在开启位置上相互折叠并大体处于水平状态。 所述导向装置为一个能够帮助折叠门窗板开启和关闭的启闭辅助装置,该启闭辅助装置主要由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以及第四枢轴组成。
所述第一导向杆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接点、第二接点以及第三接点,其中,第一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的一端,第二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第三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导向杆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四接点和第五接点,第四接点位于第二导向杆的一端,第五接点位于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导向杆的第一接点与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下部通过第三枢轴铰接,第一导向杆的第二接点与第一滑动装置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连接,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杆的第三接点与第二导向杆的第五接点通过第四枢轴铰接,第二导向杆的第四接点与第二滑动装置通过第二枢轴转动连接,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牵弓I绳或牵弓I带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的组成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方式为所述驱动马达为一种能自行制动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带有一个绳滑轮,牵引绳为开环结构并且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固定端相对绳滑轮固定,牵引绳缠绕在绳滑轮上,自由端相对绳滑轮悬置,牵引绳的自由端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第二种方式为所述驱动马达为一种能自行制动的驱动马达,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其中,第一皮带轮位于导轨上方,第二皮带轮位于导轨下方,牵引带为闭环结构,并且环绕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牵引带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第三种方式为所述牵引带由一段钢丝绳和一段链条串联构成;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一个链轮和一个绳滑轮,其中,链轮位于导轨上方,绳滑轮位于导轨下方,一段钢丝绳和一段链条串联成闭环结构,钢丝绳绕在绳滑轮上,链条绕在链轮上,钢丝绳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2、上述方案中,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滑动装置由第一滚轮构成,第一滚轮与导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装置由第二滚轮构成,第二滚轮与导轨配合。另一种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滑动装置由第一滚轮构成,第一滚轮与导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装置由一个定位架和两组第二滚轮组成,两组第二滚轮转动定位在定位架上,第二滚轮安装在导轨中,第二导向杆的第四接点与定位架通过第二枢轴铰接,在此基础上,所述定位架上还可以设有挡块,挡块从定位架的架体上向外延伸,并且在导轨中朝向第一滚轮,增设挡块的作用是确保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在彼此靠近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最小间距,防止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相互接触增大摩擦力使开启折叠门或窗变得困难。3、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式折叠门或窗还具有一能够将处于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锁定的门锁机构,该门锁机构由推杆、锁杆、导轮以及锁闭挡块组成。所述推杆由一根主杆、第一副杆以及第二副杆组成,主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三枢轴上,第一副杆的一端与主杆的上端铰接,第一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中上部铰接,第二副杆的一端与主杆的上端铰接。所述锁杆为一具有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构件,锁杆的第一顶点与下半部分门窗板铰接,锁杆的第二顶点与第二副杆的另一端铰接,锁杆的第三顶点处安装所述导轮。所述锁闭挡块为一倒L形构件,倒L形构件固定在导轨上,或者固定在门框或窗框两侧,倒L形构件与导轨或门框或窗框围成一开口朝下的锁槽,该锁槽与所述导轮相配合,以锁定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在此基础上,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下部还开设有一长孔,所述第三枢轴位于长孔内。4、上述方案中,所述导轨的轨道旁设有块状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上下两端的端面均垂直于导轨的方向,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凸块位于第二凸块之上。所述第一滑动装置上设有第一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的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与第一滑动装置铰接,该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第一锁定装置的下端有一向下伸出的钩形构件,第一锁定装置的上端对应第一凸块设有第一锁止块,第一锁定装置的上部对应第一凸块设有第二锁止块,第一锁止块与第二锁止块之间形成有凹部,第一锁止块的下端面垂直于导轨的方向,第二锁止块的上端面垂直于导轨的方向,第二锁止块的下端面为一与第一凸块上端面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二滑动装置上设有第二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的主体与第二滑动装置铰接,该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第二锁定装置的上端为一向上伸出的与所述钩形构件相配合的倒钩形构件,第二锁定装置的主体对应第二凸块设有两个凸起块,两个凸起块在第二锁定装置的主体侧部上下相隔布置。5、上述方案中,所述折叠门窗板是指折叠门上的折叠门板或折叠窗上的折叠窗板,同理,所述上半部分门窗板是指上半部分门板或上半部分窗板,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是指下半部分门板或下半部分窗板。本发明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式折叠门或窗,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下部至少有一端设有启闭辅助装置,启闭辅助装置相对门框或窗框两侧竖直设立的导轨滑动连接,启闭辅助装置主要由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以及第四枢轴组成。当要打开处于关闭位置上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时,先通过驱动马达带动牵引绳或牵引带向上运动,由于牵引绳或牵引带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运动的牵引绳或牵引带能够控制第二滑动装置在导轨中的升降滑动,当牵引绳或牵引带向上运动时,第二滑动装置在导轨中开始向上滑动,此时与第二滑动装置铰接的第二导向杆朝着门外的方向发生偏转,在传动作用下与第二导向杆铰接的第一导向杆也朝着门外的方向发生偏转,第一滑动装置也在导轨中向上滑动,同时第二滑动装置能够靠近第一滑动装置,也就是说第一滑动装置与第二滑动装置之间的距离变小,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下部与导轨之间的距离变大;折叠门窗板不断地被向上抬升直到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完全开启。由于牵引绳或牵引带能够控制第二滑动装置在导轨中的升降位置关系,因此,在关门窗过程中折叠门或窗的工作原理与前面所述的开门窗的工作原理相似。总之,在开启的瞬间启闭辅助装置起到增加向外的推力的作用,使打开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折叠门或窗的操作变得省力,同时,在关闭的最后阶段启闭辅助装置起到增加向内的拉力的作用,在关闭的最后阶段操作也变得省力,启闭辅助装置改善了升降式折叠门的开关门窗过程。因此,本发明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在开启和关闭瞬间操作方便、省力,并能够使上半部分门窗板和下半部分门窗板在关闭位置上时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升 降式折叠门或窗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门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部分剖面示意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门板处于打开的开始阶段的部分剖面示意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门板处于打开的第一开始阶段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门板处于打开的第二开始阶段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门板处于半开的第一阶段的部分剖面示意 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门板处于半开的第二阶段的部分剖面示意 附图9为本发明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示意 附图10为本发明升降式折叠门或窗中的牵引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 附图11为本发明升降式 折叠门或窗中的牵引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门楣框;2、第三枢轴;3、第二导向杆;4、第一导向杆;5、第四枢轴;
6、挡块;7、启闭辅助装置;8A、第一锁定装置;8B、第二锁定装置;10、牵引带;11、牵引绳;11A、第一皮带轮;11B、第二皮带轮;11E、夹子;12、折叠门板;12A、上半部分门板;12B、下半部分门板;13A、第一锁止块;13B、第二锁止块;14A、第一凸块;14B、第二凸块;16、导轨;17A、第一滑动装置;17B、第二滑动装置;17C、第二枢轴;17D、第一枢轴;18、锁闭挡块;19、长孔;21、推杆;24D、导轮;40、门锁机构;41、锁杆;50、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
该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参见附图2至附图4所示,包括:
折叠门窗板12,该折叠门窗板12由大小大致相同的上半部分门窗板12A和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相互铰接构成,其中,上半部分门窗板12A的上边沿铰接在门楣框I或窗楣框上;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相对门框或窗框两侧竖直设立的导轨16滑动连接。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用来打开和关闭所述折叠门窗板12,所述牵引装置主要由驱动马达50和牵引带10组成,牵引带10作用于所述导向装置上,从而带动上半部分门窗板12A和下半部分门窗板12B在关闭位置上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在开启位置上相互折叠并大体处于水平状态,参见附图9所示。所述驱动马达50为一种能自行制动的驱动马达,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一皮带轮IlA和第二皮带轮11B,其中,第一皮带轮IlA位于导轨16上方,第二皮带轮IlB位于导轨16下方,牵引带10为闭环结构,并且环绕在第一皮带轮IlA和第二皮带轮IlB上,参见附图11所示。所述导向装置为一个能够帮助折叠门窗板12开启和关闭的启闭辅助装置7,该启闭辅助装置7主要由第一导向杆4、第二导向杆3、第一滑动装置17A、第二滑动装置17B、第一枢轴17D、第二枢轴17C、第三枢轴2以及第四枢轴5组成。所述第一导向杆4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接点、第二接点以及第三接点,其中,第一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4的一端,第二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4的另一端,第三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4的中部;所述第二导向杆3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四接点和第五接点,第四接点位于第二导向杆3的一端,第五接点位于第二导向杆3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7A由第一滚轮构成,第一滚轮与导轨16配合;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7B由一个定位架和两组第二滚轮组成,两组第二滚轮转动定位在定位架上,第二滚轮安装在导轨16中,第二导向杆3的第四接点与定位架通过第二枢轴17C铰接。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挡块6,挡块6从定位架的架体上向外延伸,并且在导轨16中朝向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杆4的第一接点与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通过第三枢轴2铰接,第一导向杆4的第二接点与第一滑动装置17A通过第一枢轴17D转动连接,第一滑动装置17A安装在所述导轨16中并与导轨16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杆4的第三接点与第二导向杆3的第五接点通过第四枢轴5铰接,第二导向杆3的第四接点与第二滑动装置17B通过第二枢轴17C转动连接,第二滑动装置17B安装在所述导轨16中并与导轨16滑动配合。牵引带10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通过夹子IlE连接。所述升降式折叠门或窗还具有一能够将处于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12锁定的门锁机构40,该门锁机构40由推杆21、锁杆41、导轮24D以及锁闭挡块18组成。所述推杆21由一根主杆、第一副杆以及第二副杆组成,主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三枢轴2上,第一副杆的一端与主杆的上端铰接,第一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中上部铰接,第二副杆的一端与主杆的上端铰接;
所述锁杆41为一具有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构件,锁杆41的第一顶点与下半部分门窗板12B铰接,锁杆41的第二顶点与第二副杆的另一端铰接,锁杆41的第三顶点处安装所述导轮24D。所述锁闭挡块18为一倒L形构件,倒L形构件固定在导轨16上,或者固定在门框或窗框两侧,倒L形构件与导轨16或门框或窗框围成一开口朝下的锁槽,该锁槽与所述导轮24D相配合,以锁定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12。

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还开设有一长孔19,所述第三枢轴2位于长孔19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要打开处于关闭位置上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时,先通过驱动马达带动第一皮带轮11A,环绕在第一皮带滑轮IlA和第二皮带滑轮IlB上的牵引带10也开始运动,由于有夹子IlE将牵引带10中的一段连接在第二滑动装置17B上,循环转动的牵引带10能够控制第二滑动装置17B在导轨16中的升降滑动,当牵引带10在该连接处向上运动时,第二滑动装置17B在导轨16中开始向上滑动,此时与第二滑动装置17B铰接的第二导向杆3朝着门外的方向发生偏转,在传动作用下与第二导向杆3铰接的第一导向杆4也朝着门外的方向发生偏转,第一滑动装置17A也在导轨16中向上滑动,同时第二滑动装置17B能够靠近第一滑动装置17A,也就是说第一滑动装置17A与第二滑动装置17B之间的距离变小,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与导轨16之间的距离变大;折叠门窗板12不断地被向上抬升直到升降式折叠门完全开启。由于循环转动的牵引带10能够控制第二滑动装置17B在导轨16中的升降位置关系,因此,在关门窗过程中折叠门或窗的工作原理与前面所述的开门窗的工作原理相似。总之,在开门窗的瞬间启闭辅助装置7起到增加向外的推力的作用,使打开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折叠门或窗的操作变得省力,同时,在关门窗的最后阶段启闭辅助装置7起到增加向内的拉力的作用,在关门窗的最后阶段操作也变得省力,启闭辅助装置7改善了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开关过程。此外,该升降式折叠门还包括一门锁机构40,门锁机构40能够将处于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12锁定。当升降式折叠门处于关闭位置上时,门锁结构40处于锁定状态,导轮24D位于锁槽中;当要打开处于关闭位置上的升降式折叠门时,门锁机构40开始解锁,第二滑动装置17B在导轨16中开始向上滑动,第一导向杆4与第二导向杆3均朝着门外的方向发生偏转,推杆21在第三枢轴2的带动下开始向上移动直至长孔19的上端,同时推杆21的第二副杆发生顺时针偏转(参见附图2至附图4所示),第二副杆又带动锁杆41发生偏转;随着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与导轨16之间的距离变大,导轮24D在导轨16中向下滚动并脱离锁槽,门锁机构40处于完全解锁状态。在关门过程中门锁机构40的锁定工作原理与前面所述的开门过程中门锁机构40的工作原理相似。上述实施例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1、有关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标题是“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实际指的是一种升降式折叠门,或者指的是一种升降式折叠窗。从结构上来讲,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既适用于折叠门又适用于折叠窗;从功能上来讲,门主要作为人能通过的建筑物的出入口,窗主要用于使光线、空气进入室内,但功能上的不同不会影响本实施例中折叠门或窗使用共同的技术特征以实现其结构和构造。并且本实施例中折叠门窗板12实际上指的是折叠门中的折叠门板,或者指的是折叠窗中的折叠窗板;上半部分门窗板12A实际上指的是折叠门中的上半部分门板,或者指的是折叠窗中的上半部分窗板;下半部分门窗板12B实际上指的是折叠门中的下半部分门板,或者指的是折叠窗中的下半部分窗板。2、有关牵引装置的问题。牵引装置的组成还可以有另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牵引装置主要由驱动马达和牵引带10组成,参见附图10所示,驱动马达50为一种能自行制动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50带有一个绳滑轮,牵引绳11为开环结构并且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固定端相对绳滑轮固定,牵引绳11缠绕在绳滑轮上,自由端相对绳滑轮悬置,牵引绳11的自由端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 ;另一种方式为牵引带10由一段钢丝绳和一段链条串联构成;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一个链轮和一个绳滑轮,其中,链轮位于导轨16上方,绳滑轮位于导轨16下方,一 段钢丝绳和一段链条串联成闭环结构,钢丝绳绕在绳滑轮上,链条绕在链轮上,钢丝绳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3、有关第一滑动装置17A与第二滑动装置17B的问题。滑动装置的组成还有另外一种和上述方式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即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7A由第一滚轮构成,第一滚轮与导轨16配合;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7B由第二滚轮构成,第二滚轮与导轨16配合。实施例二: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窗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一锁定装置8A、第二锁定装置SB、第一凸块14A以及第二凸块14B,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具体内容如下:
所述导轨16的轨道旁设有块状的第一凸块14A和第二凸块14B,第一凸块14A上下两端的端面均垂直于导轨16的方向,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凸块14A位于第二凸块14B之上。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7A上设有第一锁定装置8A,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7D与第一滑动装置17A铰接,该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下端有一向下伸出的钩形构件,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上端对应第一凸块14A设有第一锁止块13A,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上部对应第一凸块14A设有第二锁止块13B,第一锁止块13A与第二锁止块13B之间形成有凹部,第一锁止块13A的下端面垂直于导轨16的方向,第一锁止块13A在关门或窗的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凸块14A的上端面相抵靠并且不能越过第一凸块14A,第二锁止块13B的上端面垂直于导轨16的方向,第二锁止块13B的下端面为一与第一凸块14A上端面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7B上设有第二锁定装置SB,第二锁定装置SB的主体与第二滑动装置17B铰接,该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第二锁定装置SB的上端为一向上伸出的与所述钩形构件相配合的倒钩形构件,第二锁定装置SB的主体对应第二凸块14B设有两个凸起块,两个凸起块在第二锁定装置8B的主体侧部上下相隔布置。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折叠门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开启和关闭的工作原理相似。门锁机构40的工作原理也与实施例一相同。第一锁定装置8A与第二锁定装置SB的工作原理是:当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处于关闭位置上时,第二锁止块13B的上端面与第一凸块14A的下端面相抵靠,第二锁定装置SB随着第二滑动装置17B位于导轨16的下部,第一锁定装置8A与第二锁定装置SB之间处于完全解锁状态;当开启升降式折叠门或窗时,在开启的初始阶段,第二锁定装置8B随着第二滑动装置17B在导轨16中向上移动,第一锁定装置8A保持原位不动,随着第二锁定装置SB不断向上移动,第二锁定装置SB主体上的凸起块与第二凸块14B相接触,直至两个凸起块之间的部位与第二凸块14B相啮合,此时第二锁定装置SB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其上端的倒钩形构件与第一锁定装置8A下端的钩形构件相接触,在倒钩形构件的头部的按压作用下,第一锁定装置8A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第二锁止块13B的上端面脱离第一凸块14A的下端面,在这一瞬间倒钩形构件与钩形构件完全啮合,第一锁定装置8A与第二锁定装置8B之间处于锁定状态,第二锁止块13·B越过第一凸块14A,第一锁定装置8A与第二锁定装置8B同步随着折叠门窗板12的不断抬升而上升,也就是说第一滑动装置17A与第二滑动装置17B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折叠门窗板12完全打开。此外,倒钩形构件的另一个作用是确保第一滑动装置17A和第二滑动装置17B在彼此靠近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最小间距。在关门窗过程中,由于倒钩形构件与钩形构件完全啮合,第一锁定装置8A随着第二锁定装置SB —起在导轨16中向下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滑动装置17A与第二滑动装置17B同步向下运动直至第一锁定装置8A与第二锁定装置SB之间解除锁定。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包括 折叠门窗板(12),该折叠门窗板(12)由大小大致相同的上半部分门窗板(12A)和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相互铰接构成,其中,上半部分门窗板(12A)的上边沿铰接在门楣框(I)或窗楣框上;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相对门框或窗框两侧竖直设立的导轨(16)滑动连接; 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用来打开和关闭所述折叠门窗板(12),所述牵引装置主要由驱动马达(50)和牵引绳(11)或牵引带(10)组成,牵引绳(11)或牵引带(10)作用于所述导向装置上,从而带动上半部分门窗板(12A)和下半部分门窗板(12B)在关闭位置上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在开启位置上相互折叠并大体处于水平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装置为一个能够帮助折叠门窗板(12)开启和关闭的启闭辅助装置(7),该启闭辅助装置(7)主要由第一导向杆(4)、第二导向杆(3)、第一滑动装置(17A)、第二滑动装置(17B)、第一枢轴(17D)、第二枢轴(17C)、第三枢轴(2)以及第四枢轴(5)组成; 所述第一导向杆(4)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接点、第二接点以及第三接点,其中,第一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4)的一端,第二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4)的另一端,第三接点位于第一导向杆(4)的中部;所述第二导向杆(3)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四接点和第五接点,第四接点位于第二导向杆(3)的一端,第五接点位于第二导向杆(3)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导向杆(4)的第一接点与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通过第三枢轴(2)铰接,第一导向杆(4)的第二接点与第一滑动装置(17A)通过第一枢轴(17D)转动连接,第一滑动装置(17A)安装在所述导轨(16)中并与导轨(16)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杆(4)的第三接点与第二导向杆(3)的第五接点通过第四枢轴(5)铰接,第二导向杆(3)的第四接点与第二滑动装置(17B)通过第二枢轴(17C)转动连接,第二滑动装置(17B)安装在所述导轨(16)中并与导轨(16)滑 动配合; 所述牵引绳(11)或牵引带(10)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50)为一种能自行制动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50)带有一个绳滑轮,牵引绳(11)为开环结构并且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固定端相对绳滑轮固定,牵引绳(11)缠绕在绳滑轮上,自由端相对绳滑轮悬置,牵引绳(11)的自由端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50)为一种能自行制动的驱动马达,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一皮带轮(IlA)和第二皮带轮(11B),其中,第一皮带轮(IlA)位于导轨(16)上方,第二皮带轮(IlB)位于导轨(16)下方,牵引带(10)为闭环结构,并且环绕在第一皮带轮(IlA)和第二皮带轮(11B)上,牵引带(10)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带(10)由一段钢丝绳和一段链条串联构成;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一个链轮和一个绳滑轮,其中,链轮位于导轨(16)上方,绳滑轮位于导轨(16)下方,一段钢丝绳和一段链条串联成闭环结构,钢丝绳绕在绳滑轮上,链条绕在链轮上,钢丝绳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17B)。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7A)由第一滚轮构成,第一滚轮与导轨(16)配合;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7B)由第二滚轮构成,第二滚轮与导轨(16)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7A)由第一滚轮构成,第一滚轮与导轨(16)配合;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7B)由一个定位架和两组第二滚轮组成,两组第二滚轮转动定位在定位架上,第二滚轮安装在导轨(16)中,第二导向杆(3)的第四接点与定位架通过第二枢轴(17C)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挡块(6),挡块(6)从定位架的架体上向外延伸,并且在导轨(16)中朝向第一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具有一能够将处于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12)锁定的门锁机构(40),该门锁机构(40)由推杆(21)、锁杆(41)、导轮(24D)以及锁闭挡块(18)组成; 所述推杆(21)由一根主杆、第一副杆以及第二副杆组成,主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三枢轴(2)上,第一副杆的一端与主杆的上端铰接,第一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中上部铰接,第二副杆的一端与主杆的上端铰接; 所述锁杆(41)为一具有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构件,锁杆(41)的第一顶点与下半部分门窗板(12B)铰接,锁杆(41)的第二顶点与第二副杆的另一端铰接,锁杆(41)的第三顶点处安装所述导轮(24D); 所述锁闭挡块(18)为一倒L形构件,倒L形构件固定在导轨(16)上,或者固定在门框或窗框两侧,倒L形构件与 导轨(16)或门框或窗框围成一开口朝下的锁槽,该锁槽与所述导轮(24D)相配合,以锁定关闭位置上的折叠门窗板(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分门窗板(12B)的下部还开设有一长孔(19),所述第三枢轴(2)位于长孔(19)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6)的轨道旁设有块状的第一凸块(14A)和第二凸块(14B),第一凸块(14A)上下两端的端面均垂直于导轨(16)的方向,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凸块(14A)位于第二凸块(14B)之上; 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7A)上设有第一锁定装置(8A),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7D)与第一滑动装置(17A)铰接,该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下端有一向下伸出的钩形构件,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上端对应第一凸块(14A)设有第一锁止块(13A),第一锁定装置(8A)的上部对应第一凸块(14A)设有第二锁止块(13B),第一锁止块(13A)与第二锁止块(13B)之间形成有凹部,第一锁止块(13A)的下端面垂直于导轨(16)的方向,第二锁止块(13B)的上端面垂直于导轨(16)的方向,第二锁止块(13B)的下端面为一与第一凸块(14A)上端面配合的斜面; 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7B)上设有第二锁定装置(SB),第二锁定装置(SB)的主体与第二滑动装置(17B)铰接,该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第二锁定装置(SB)的上端为一向上伸出的与所述钩形构件相配合的倒钩形构件,第二锁定装置(8B)的主体对应第二凸块(14B)设有两个凸起块,两个凸起块在第二锁定装置(8B)的主体侧部上下相隔布置。
全文摘要
一种改进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包括折叠门窗板,由上、下半两块门窗板相互铰接构成,上半部分门窗板的上边沿铰接在门楣框或窗楣框上;下半部分门窗板的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相对门框或窗框两侧竖直设立的导轨滑动连接;牵引装置,主要由驱动马达和牵引绳或牵引带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为一启闭辅助装置,其主要由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以及第四枢轴组成,所述牵引绳或牵引带作用于第二滑动装置。由于在开启的瞬间启闭辅助装置起到增加推力的作用,使得在打开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开始阶段使开启变得省力、方便,从而改善了升降式折叠门或窗的开启过程。
文档编号E05D13/00GK103216184SQ2013101466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杜维林 申请人:特威盾门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