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及其紧固方法
【专利摘要】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及其紧固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包括一安装框体和通过安装框体固定于装甲车主体的透明窗体;透明窗体的侧边结合有一圈预应力结构框体,框体与所述安装框体之间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紧固结构。本发明透明窗体于四周结合有预应力结构的刚性框体,并通过该框体与装甲车安装框体配合安装,防止了窗体受到外力冲击发生形变后整体自安装框体逃逸,从而使窗体紧固结构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本发明弹性缓冲件与滑动缓冲装置的采用在透明窗体受到爆炸等冲击后的第一时间提供非常有效的缓冲作用,可明显减缓与降低窗体受到冲击后破碎的时间与概率,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甲车透明窗体结构的安全防护性能。
【专利说明】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及其紧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国防建设领域中的各类装甲车辆,尤指一种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装甲车透明窗体的紧固结构及其紧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装甲车一般是对装有装甲的军用或警用车辆的统称。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等多方面需要,各类军用、警用还有民用装甲车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比如装甲运兵车、装甲防暴车、装甲运钞车等等。装甲车的特性是具有高度的越野机动性能,有一定的防护和火力作用,因此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侧窗玻璃等窗体也必须具有相应的防护能力。
[0003]然而目前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大多是将防弹玻璃或防暴玻璃等窗体镶嵌于类似U型槽的边框结构内,周边设密封胶,有的会对窗体一侧的金属挡边进行法兰紧固。这样的安装方式窗体与装甲车并未形成一体,窗体基本处于自由状态,一旦受到车外爆炸或枪弹的冲击荷载时,窗体虽然不会如钢化玻璃般全部碎成小颗粒,而是局部破碎并且在冲击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冲击方向的形变并在内部胶体的作用下保持完整,但是窗体必然发生整体弯曲变形,且此时窗体的外形尺寸会小于边框的内径。因此窗体就可能整体从边框中逃逸而飞往车内,造成车辆内人员的伤亡,而起不到其应有的防护作用。窗体的RET保持值(爆炸冲击后玻璃重量/爆炸冲击前玻璃重量)虽然比普通玻璃大,但始终小于I而无法确保等于I。
[0004]为了减小上述缺陷对车内人员安全的影响,设计时通常会将窗体的面积缩小,或者增加窗体两侧挡边的宽度,其结果都造成了驾驶员等车内人员的视野同步减小,给车辆的驾驶及车内人员的观察等带来了不便。
[0005]另外由于窗体与车辆并未形成一体,两者之间是存在空隙的,当车辆遭到爆炸或发生剧烈震动时,作为脆性材质的窗体与刚性边框之间必然发生刚性碰撞,导致窗体自身首先出现应力集中甚至碎裂而失去防护作用。
[0006]上述关于装甲车透明窗体的安装方式及结构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且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技术方案,因此相关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也成为一直困扰相关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
[0007]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装甲车在国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可是能够有效提升装甲车透明窗体紧固支承结构安全性与便捷性的核心技术仍未解决。针对此类影响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目前尚无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而本发明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本发明所述透明窗体可根据需要选用防弹玻璃、防爆玻璃或防暴玻璃等等,不受任何限制。
[0009]本发明中的紧固系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具有稳定预应力结构的紧固系统。预应力[prestressing force] —般是指材料制作中或其他物件形成过程中,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使用相应的技术和工艺引入的压应力,预引的压应力构成材料或物件的预应力结构。在材料或物件中引入压应力,形成稳定的预应力结构的技术和工艺一般统称为预应力技术。拥有预应力结构的材料或物件一般称为预应力材料或预应力物件。
[0010]众所周知,材料或物件的预应力结构可以改善材料或物件的使用性能。材料或物件的使用性能一般是指其自身刚性的提高,自身抗震动性能的提升,自身弹性强度的增强,从而增加材料或物件的耐久性和在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1]预应力技术古已有之,乃中国古人籍此改善生活用具性能,加固补偿劳作工具的一种工艺。如木桶套箍(引入预应力)可以耐久防漏等。最近五十多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突破,预应力结构在建筑等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应用,而预应力材料也突破了高强度钢材等的制约,逐步向强度高、自重轻、弹性膜量大的聚碳纤维和聚酯纤维类等非金属型转变。
[0012]但遗憾的是,预应力材料或物件至今的大部分应用依然还局限于改善材料和物件自身的物理性能领域。作为预应力材料,其物理性能固然有显著加强,但其内置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必有其应有使用的创新领域。
[0013]在外力的作用下,材料或物件中引入压应力的过程,一般称为材料或物件内置预应力的产生过程。一般而言,任何弹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都可产生内置预应力,外力的作用过程,就是弹性材料内置预应力产生的过程。对弹性材料内置预应力产生的动态过程用外物实施控制,就形成材料或物件的内置预应力的稳定结构。
[0014]本发明使用弹性紧固组件,通过压迫组件产生外力对其引入压应力,并使用透明窗体来控制压应力引入的动态过程,最后形成弹性材料和透明窗体一体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从而完成和达到透明窗体的紧固效果。由于弹性材料和透明窗体拥有一体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整体的物理性能大大加强,从而透明窗体紧固安装的牢固度、稳定度、安全度和便利度也大大加强。
[0015]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弹性材料预应力动态产生过程的激发和控制,形成弹性材料和透明窗体一体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从而完成和达到透明窗体的紧固效果。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包括一安装框体和通过所述安装框体固定于装甲车主体的透明窗体;所述安装框体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透明窗体的侧边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透明窗体的侧边结合有一圈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安装结构,所述框体包括一压迫组件和一紧固组件,通过所述压迫组件和透明窗体的配合压迫所述紧固组件生成预应力进而紧固所述透明窗体。
[001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夹持于所述透明窗体两侧的弓形臂,两弓形臂之间夹设形成一围合空间,所述弓形臂包括第一力臂与连接所述第一力臂的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的连接处形成滑移端,所述第一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二力臂的一侧形成受压端,所述第二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一力臂的一侧形成紧固端,所述第一力臂的受压端接受所述压迫组件的压迫并配合所述透明窗体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
[001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迫组件包括一第一压力条和一第二压力条;
[0019]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压力条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压力条的外侧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抵靠于所述透明窗体两侧面;
[0020]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第二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压迫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向所述第一压力条方向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受到所述透明窗体的限位,从而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窗体。
[0021]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窗体通过所述围合空间进行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的位置调整。
[0022]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形成所述第一压力条,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第二压力条形成所述安装结构进而将所述透明窗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23]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安装框体形成相互配合的限位部;所述框体与所述安装框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弹性缓冲件。
[0024]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
[0025]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盖板,所述框架和所述盖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
[0026]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窗体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并结合有一T型件;所述T型件包括一背板和形成于所述背板的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背板抵靠所述第二压力条,通过螺栓贯穿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以及所述T型件的背板与凸条,从而驱使所述紧固组件的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窗体。
[002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窗体和所述背板之间设有一垫片。
[002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弓形臂的滑移端呈圆弧面或斜面。
[002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力臂的厚度自所述滑移端至所述紧固端形成一由厚至薄的渐变。
[003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组件的弓形臂的受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旋转定位棱,所述第二压力条对应所述紧固组件的所述旋转定位棱形成有旋转定位槽。
[003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32]在本发明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中,通过压迫组件和透明窗体的配合一起压迫紧固组件生成预应力,透明窗体成为了生成预应力的一主控制件,紧固组件选用的是弹性材料,其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即形成稳定的预应力并储存起来,与透明窗体、压迫组件一起组成稳定的预应力和预应力特征的紧固体系,其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33]1.本发明透明窗体四周结合有一预应力结构刚性框体,并通过该框体与安装框体固定,防止了透明窗体受到外力冲击发生形变后整体自安装框体逃逸,从而使得本发明装甲车透明窗体安装结构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0034]2.所述预应力结构受到外界影响时,其敏感性的缓冲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当透明窗体或其他部件突然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由于材料本身的热冲击性能差而产生分布不均的内应力时;在安装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可能受到的外力撞击而产生分布不均的内应力时。此时整个预应力体系都可以通过弹性材料的形变大小来调节相应的预应力大小,以此对可能发生的不均衡内应力进行缓冲,从而很好地起到对透明窗体乃至整个装甲车透明窗体安装结构的保护作用。
[0035]3.本发明窗体加工后即实现预应力结构包边,运输及安装使用过程不会造成断面的损坏,且玻璃始终为平面受力、而非断面受力,不产生破坏性内应力,玻璃自身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保障。另外当窗体受到爆炸等冲击荷载时,预应力包边还可以为窗体提供向外的拉力来抵御冲击造成的形变,并且有效减缓形变产生的时间与程度,最大限度为车内人员提供防护。
[0036]4.本发明在整个预应力紧固的实施过程中,都不会产生由于紧固对透明窗体造成不规则的压迫和表面形变,避免了由于各构件的误差和透明窗体本身的误差而可能导致的透明窗体既有的平整度和自身均衡的内应力的破坏,大大增强了整个装甲车透明窗体安装结构的安全性和抵抗外力的能力。
[0037]5.本发明弹性缓冲件与滑动缓冲装置的采用在透明窗体受到爆炸等冲击后的第一时间提供非常有效的缓冲作用,可明显减缓与降低窗体受到冲击后破碎的时间与概率,显著提高整个装甲车透明窗体结构的安全防护性能。
[0038]6.本发明预应力紧固的实施过程是通过拧紧相关螺栓来压迫紧固组件而使其产生预应力,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前期的设计模块中对各个组件原材料的选择及几何形状的设计,后期工人只需将相关螺栓拧紧到位即可得到预设的紧固力,无须受到操作力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操作条件和技术要求。
[0039]7.在实际运用当中,部分装甲车窗体边缘呈圆弧面。在本发明中,紧固组件第二力臂分裂成多个夹爪,可使紧固组件中的紧固端更贴合于装甲车窗体的圆弧面,使紧固组件在不破坏装甲车窗体自身内应力的前提下,更牢固与稳定地紧固装甲车窗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发明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的装甲车整体结构侧视图;
[004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42]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带缓冲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透明窗体与安装框体连接结构剖面图;
[0043]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带缓冲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透明窗体与安装框体连接结构立体图;
[0044]图5为图4的分解图;
[0045]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带缓冲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透明窗体与框体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0046]图7为图6的分解图;
[0047]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带缓冲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透明窗体与框体的连接结构平面图;
[0048]图9为本发明紧固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0049]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压力条的立体图;
[0050]图11为本发明第二压力条的立体图;
[0051]图12为本发明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中框体与透明窗体紧固过程原理示意图;
[0052]图13为本发明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14-15为本发明透明窗体受到冲击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54]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透明窗体与安装框体连接结构首1J面图;
[0055]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透明窗体与安装框体连接结构立体图;
[0056]图18为图17的分解图;
[0057]图19-21为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框体截面图;
[0058]图22为本发明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中紧固组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60]请参阅图1-3,在本发明一种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一安装框体I和通过安装框体I固定于装甲车主体5的透明窗体2 (可选用防爆玻璃或防弹玻璃等、并不限定);安装框体I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0,透明窗体2的侧边插设于第一安装槽10内;且透明窗体2的侧边结合有一圈框体3,框体3与第一安装槽10之间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安装结构,框体3包括一压迫组件31和一紧固组件32,通过压迫组件31和透明窗体2的配合压迫紧固组件32生成预应力进而紧固透明窗体2。框体3与安装框体I形成相互配合的限位部3111、111 ;框体3与安装框体I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弹性缓冲件35。
[0061]且框体3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本实施例中滑动缓冲装置采用滑轮组件33 ;安装有框体3的透明窗体2通过滑轮组件33搁置于下部的框架11上。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111、111、滑动缓冲装置以及弹性缓冲件35共同形成安装结构。
[0062]结合图13所示,滑轮组件33包括一滑轮座331和设置于滑轮座331内的滑轮332 ;其中滑轮座331通过螺栓紧固于第一压力条311底部。
[0063]请参阅图8-9,紧固组件32包括两个对称夹持于透明窗体2两侧的弓形臂321,其材料应选用具有相当强度,同时兼具一定弹性与韧性的材料,如金属、工程塑料、高分子材料等;两弓形臂321之间夹设形成一围合空间320,弓形臂321包括一第一力臂3211与一连接第一力臂3211的第二力臂3212,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的连接处形成滑移端3213,该滑移端3213呈圆弧面或斜面可以在保证在滑移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更小;第一力臂3211于远离第二力臂3212的一侧形成受压端3214,该受压端3214向下延伸形成有旋转定位棱3217 ;第二力臂3212于远离第一力臂3211的一侧形成紧固端3215,紧固端3215上结合有压板3216,且压板3216与第二力臂3212的连接区域向内凹陷形成一压板位置调节区3218,通过该压板位置调节区3218可在紧固过程中实现压板3216微小的自身位置调节,以使其更平整地贴附透明窗体2,第一力臂3211的受压端3214接受压迫组件31的压迫并配合透明窗体2驱使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力臂3211为一短直臂,第二力臂3212为一弧形臂,且第二力臂3212的厚度自滑移端3213至紧固端3215形成一由厚至薄的渐变,该种结构可以保证整个弧形臂充分和均匀形变,不易折断。紧固组件32的两受压端3214之间配合形成有复数个螺栓孔。压板3216与透明窗体2之间可涂抹粘结胶(如UV胶)或夹设双面胶(如3M胶)或垫设缓冲垫(如橡胶片)。
[0064]请参阅图4-11,为便于描述现在该实施例中作以下定义:以图5中透明窗体2的通长延伸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透明窗体2的厚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以透明窗体2的高度方向作为Z轴方向,且X轴垂直于Y轴,Z轴垂直于X轴与Y轴构成的平面。
[0065]安装框体I包括框架11和固定于框架11上的盖板12,框架11和盖板12配合形成第一安装槽10。
[0066]压迫组件31包括一第一压力条311和一第二压力条312。其中第一压力条311翻折形成限位部3111,第一压力条311截面呈“ - ”型;第二压力条312的表面中部沿X轴方向配合旋转定位棱3217设置了两条通长的旋转定位槽3121,该旋转定位槽3121的半径等于或略大于旋转定位棱3217的半径,这样当系统分别处于预紧固与紧固状态时,旋转定位棱3217可以有效地在旋转定位槽3121内定位与进行转动,两滑移端3213才会在固定板1211内侧表面仅沿Y轴方向位移。
[0067]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抵靠于第一压力条311的表面;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抵靠于第二压力条312的表面,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抵靠于透明窗体2两侧面。
[0068]通过螺栓紧固第一压力条311与第二压力条312,第二压力条312压迫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于第一压力条311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受到透明窗体2的限位,从而驱使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窗体2 ;透明窗体2通过围合空间320进行X轴方向与Z轴方向的位置调整。
[0069]透明窗体2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21并结合有一 T型件22 ;T型件22包括一背板221和形成于背板221的凸条222,凸条222嵌设并通过结构胶25固定于第二安装槽21内,背板221抵靠第二压力条312,且背板221与透明窗体2之间垫设有垫片24 ;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和第二压力条312形成相互配合的复数个通孔,背板221与凸条222形成与该通孔配合的复数个螺孔;通过螺栓贯穿紧固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第二压力条312以及T型件22,从而驱使紧固组件32的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窗体2。通过螺栓的紧固,第二压力条312压迫紧固组件32的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紧固组件32的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于第一压力条311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紧固组件32的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受到透明窗体2的限位,从而驱使紧固组件32的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窗体2。
[0070]由于T型件22的凸条222通过结构胶25结合于第二安装槽21内增大了 T型件22与透明窗体2的连接面积,从而加大了框体3与透明窗体2的整体连接强度,同时T型件22为穿设于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和第二压力条312之间的螺栓增加了螺孔长度,使得该螺栓拥有更长的螺距,增强了第一压力条311与第二压力条312之间螺接的强度及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框体3与透明窗体2的稳定牢固连接。
[0071]在透明窗体2出厂前,先通过结构胶将T型件22结合于透明窗体2各侧边的第二安装槽21,接着安装框体3,将第一压力条311设置于紧固组件32第一力臂3211的外侧;第二压力条312设置于紧固组件32第一力臂3211和T型件22背板221之间,紧固组件32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抵靠于透明窗体2的两侧面;然后通过依次穿设于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第二压力条312和T型件22的螺栓紧固第一压力条311和第二压力条312,第二压力条312压迫紧固组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向第一压力条方向位移,紧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于第一压力条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受到透明窗体2的限位,从而驱使弓形臂321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窗体2。在透明窗体2底部的框体3上安装滑动缓冲装置,本实施例为滑轮组件33。然后将已安装有框体3的透明窗体2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0内,并使得限位部3111、111相互配合,然后将弹性缓冲件35设置于框体3和框架11之间;再将盖板12安装固定于框架11上,形成槽口 ;此时弹性缓冲件35位于框体3、框架11和盖板12围成的空间内;将透明窗体2调整到预设位置后,在槽口设置橡胶条14密封。
[0072]下面配合图8、12来进一步说明整个紧固过程的工作原理,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在第二压力条312的压迫作用下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通过旋转定位棱3217与旋转定位槽3121的配合保证了受压端3214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X、Y轴方向上的偏移,两个弓形臂受压端3214之间的距离在紧固过程中是可控(不变)的,同时两滑移端3213抵靠于第一压力条311表面沿Y轴方向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而两紧固端3215沿Y轴方向发生相互靠近的位移直至抵靠于透明窗体2的侧面,因此两紧固端3215的压板3216间的距离也是可控的,其在透明窗体2上的紧固位置点也是可控的;进一步通过第二压力条312压迫两受压端3214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进而驱使两滑移端3213沿Y轴方向继续相互远离,而两紧固端3215此时抵靠于透明窗体2的侧面并由此受到限位,第一力臂3211及第二力臂3212由此发生形变并生成预应力,至此具有稳定预应力结构的透明窗体2与框体3达到紧固状态,透明窗体2获得紧固。同样的,当预应力需要解除时,只要将相应螺栓松开,弓形臂321的形变会恢复到之前未紧固状态,此时预应力自动消失,整个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的部件都是无损耗的和可重复使用的,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非常环保。
[0073]请参阅图14,当本发明的透明窗体2受到冲击时,若冲击力较小,透明窗体2不发生形变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冲击方向的位移,压迫弹性缓冲件35和橡胶条14起到缓冲的效果,冲击力消失后透明窗体2可在弹性缓冲件35的作用下复位。
[0074]请参阅图15,当本发明的透明窗体2受到的冲击较大,由于透明窗体2采用防弹或防爆玻璃等夹胶玻璃,所以透明窗体破碎后仍靠胶片粘接为一整体,此时虽然透明窗体2的中部受到冲击发生形变,但是由于框体3的存在保证了透明窗体2的周边基本未产生形变收缩,从而防止了初步的逃逸;当透明窗体2发生的形变较大,从而带动其周边发生逃逸出第一安装槽10的位移时,透明窗体2的周边又进一步通过框体3上的限位结构3111配合槽口进行限位;进而防止了透明窗体2受到冲击后的整块脱出。
[0075]请参阅图19-21,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条312与透明窗体2的连接结构如图19所示;另外也可如图20所示,在第二压力条312本身的中部形成凸条,此时无需T型件22,可直接将第二压力条312的凸条通过结构胶25固定于第二安装槽21内,此时垫片24垫设于第二压力条312与透明窗体2之间。也可如图21所示,透明窗体2的侧边不开设第二安装槽21,也无需T型件22,只通过预应力结构对透明窗体2进行紧固。
[0076]请参阅图16-18,在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种装甲车窗体安装结构其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不具备第一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且安装框体I形成第一压力条311,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311与第二压力条312形成安装结构进而将透明窗体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10。
[0077]进一步参阅图22所示,当装甲车窗体边缘呈圆弧面时,紧固组件32的第二力臂
3212可以分裂成多个夹爪,以更贴合于装甲车窗体的圆弧面,使紧固组件在不破坏装甲车窗体自身内应力的前提下,更牢固与稳定地紧固装甲车窗体。
[0078]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包括一安装框体和通过所述安装框体固定于装甲车主体的透明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透明窗体的侧边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透明窗体的侧边结合有一圈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紧固结构,所述框体包括一压迫组件和一紧固组件,通过所述压迫组件和透明窗体的配合压迫所述紧固组件生成预应力进而紧固所述透明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夹持于所述透明窗体两侧的弓形臂,两弓形臂之间夹设形成一围合空间,所述弓形臂包括第一力臂与连接所述第一力臂的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的连接处形成滑移端,所述第一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二力臂的一侧形成受压端,所述第二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一力臂的一侧形成紧固端,所述第一力臂的受压端接受所述压迫组件的压迫并配合所述透明窗体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组件包括一第一压力条和一第二压力条; 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压力条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压力条的外侧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抵靠于所述透明窗体两侧面; 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第二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压迫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向所述第一压力条方向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受到所述透明窗体的限位,从而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窗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体通过所述围合空间进行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的位置调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形成所述第一压力条,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第二压力条形成所述紧固结构进而将所述透明窗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安装框体形成相互配合的限位部;所述框体与所述安装框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弹性缓冲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盖板,所述框架和所述盖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体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并结合有一T型件;所述T型件包括一背板和形成于所述背板的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背板抵靠所述第二压力条,通过螺栓贯穿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以及所述T型件的背板与凸条,从而驱使所述紧固组件的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窗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体和所述背板之间设有一垫片。
11.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臂的滑移端呈圆弧面或斜面。
12.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力臂的厚度自所述滑移端至所述紧固端形成一由厚至薄的渐变。
13.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的弓形臂的受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旋转定位棱,所述第二压力条对应所述紧固组件的所述旋转定位棱形成有旋转定位槽。
1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紧固结构对装甲车窗体进行紧固的方法。
【文档编号】E06B3/58GK104165016SQ20131020711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6日
【发明者】谢晓斌, 邹彤, 李震, 谢隽永 申请人: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