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设置的乳胶棉生产系统及切割乳胶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5873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设置的乳胶棉生产系统及切割乳胶棉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设置的乳胶棉生产系统及切割乳胶棉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胶棉在生产过程中,有橡胶硫化的工艺,硫化物沉淀会有少部分残留;无论是连续的方法生产还是传统模具方法进行生产,这些硫化反应的残留都必须进行必要的清洗,以去除残留的气味;现有的清洗方式为将乳胶棉直接输入水槽中,通过水槽内的水对乳胶棉进行清洗,由于该种清洗方式乳胶棉自然通过水中,整个过程中没有受到挤压,因而其清洗只停留在乳胶棉的表面,对于其中渗入至乳胶棉内部的硫化物及乳胶棉表面一部分的硫化物不能起到良好的清洗;同时生产出的乳胶棉其含水量过高,导致生产出来的乳胶棉要不质量不达标,要么需要进行二次脱硫处理和排水处理,其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乳胶棉作为床垫材料,必须要达到2m以上的宽度以达到一般床垫的宽度,满足使用需求,所以就要求一次打孔的宽幅达到2m以上。故在打孔过程中如何保持各针同步下行,且能保证各针以正确角度进入乳胶棉内进行打孔,就成了打孔质量好坏的关键。

在工业化生产乳胶棉时,(如弹性布料,橡胶弹性性材料,乳胶片材,送紧带等),连续生产出的乳胶棉,在最终切割成型时常常会出现切割大小不均,尺寸不准的情况,给生产者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这个问题原因是,物体本身具有很好的弹性,易于被来长或被推缩,再者由于前段工序轴间输送,有夹紧或夹松的情况。或平面输送时间断输送带速度不一。拉紧拉松都是使物品产生被拉伸和被压缩的情况,在产品进入后道一纵切割横切割时,一般的切割方法,虽然是等距离,规则性的进行切割,但我们会发现切割的物料大都会出现大小不一致的情况,有时误差会达到几公分或几十公分,事实上,在前段被拉伸的物料切割出来就会小于所定的规格,而被推缩的物料切割后就会大于所定的规格;依造上述生产出的产品其往往很难符合规格,次品率很高,造成极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脱硫效果、能实现对乳胶棉快速、准确打孔、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切割效果,使得到的产品符合规格的一种一体化设置的乳胶棉生产系统及切割乳胶棉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有定型段、清洗脱水段、烘干段、打孔段和切割段,其中:

清洗脱水段:包括水槽,水槽内设上下对应设置的压轴,两压轴之间设使乳胶通过的空间,该空间处于水面以下;两压轴后端依次设若干组对应的夹轴组;

打孔段:包括龙门框架,框架下部设有固定的下针孔板,框架上部设有和下针孔板对应设置的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针板和针套板,针板和针套板可上下运动;针套板和针孔板之间形成容置乳胶棉的控制;

切割段: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若干动轴一、二、……、n,乳胶棉由各动轴驱动,相邻动轴之间形成一使乳胶棉向下运动形成U型的空间,装置上设有检测乳胶棉位置的检测装置并以此控制各动轴的运转。

所述压轴、若干组夹轴组从前端至后端至下而上设置。

所述夹轴组为两组,后端的夹轴组较前端的夹轴组其形成使乳胶通过的空间更小。

后端的夹轴组靠近两轴之间的地方设气枪。

所述针板上设有上横梁,上横梁通过导向柱连接在龙门框架上。

所述下针孔板下部设有和下针孔板连通的收集管道。

所述收集管道处设有风机。

包括动轴一、二、三,乳胶棉由各动轴驱动,相邻动轴之间形成一使乳胶棉向下运动形成U型的空间,装置上设有检测乳胶棉位置的检测装置并以此控制各动轴的运转。

生产系统切乳胶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动轴一运转,动轴二保持不动,使动轴一、二之间的乳胶棉向下运动形成U型;

2)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动轴一、二之间的物料处于下限位置时,动轴一停止不动,动轴二运转、动轴三停止不动;

3)依据1)、2)步骤,直至乳胶棉运动至n-1、n动轴,当处于n-1动轴、n动轴之间的乳胶棉处于下限位置时,停止n-1动轴,n动轴运转,将乳胶棉送出至切割机切割。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通过压轴、夹轴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对乳胶棉形成强烈挤压,使得乳胶棉表面和内部的硫化物被挤压而出,以及经过水槽时吸附的水被挤压而出;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处理得到的乳胶棉具有脱硫效果好的优点;

2)本发明利用下针孔板、针套板对设置在针板上各针的导向,使各针在打孔过程中,各针能保持同步、且能以准确的角度下行,保证打孔质量;

3)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上横梁,增强整个打孔装置的强度,避免了如将针板直接连接在龙门框架上时因上下运动,因刚度等原因造成各处变形不一致而造成打孔不准确的现象,由于上横梁的存在,则会很好的避免上述问题,进一步保证打孔质量;

4)本发明进一步的在下针孔板下部设收集管道,并增设风机,此种设置能很好的将废料从装置中排出,避免废料的存在而影响打孔质量及影响乳胶棉产品质量。

5)本发明通过对各动轴的合理控制,使得乳胶棉在切割前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其在前段形成的误差被充分的释放,因此当其进入切割机段时,乳胶棉已处于自然状态,因此切割下的乳胶棉其规格易得到有效保证,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清洗脱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打孔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切割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定型段、2为清洗脱水段、3为烘干段、4为打孔段、5为切割段;

21为乳胶棉、22为水槽、23为压轴、24为夹轴组一、25为夹轴组二;

41为龙门框架、42为液压推杆、43为导向柱、44为上横梁、45为针板、46为针套板、47为下针孔板、48为收集管道、49为风机;

51为动轴一、52为动轴二、53为动轴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有定型段1、清洗脱水段2、烘干段3、打孔段4和切割段5。

本发明清洗脱水段2:将从上道工序剥离出来的连续片材材料乳胶棉21以输送轮轴托持导入水槽22中,在水中被一对压轴23挤压起到一次脱硫和吸水的清洗过程,导出水面再由一对夹轴组一24夹持起到一次排除污水。再次导入一对相对强力的较大型夹轴组二25夹持压缩排水,同时由于乳胶棉两侧与夹轴组之间的缝隙易于藏水,设置两根气枪,形成冲击力向进料方向排出余水,以不至于让两侧余水占据在乳胶棉21上,这样三次压、吸水的过程,实现进水排水,再进水并脱干,是一个理想的简化的在线清洗和脱水的过程,效率高,效果好。

本发明打孔段4:本发明用龙门框架41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本发明通过液压推杆42作为驱动力,使上横梁44在导向柱43的导向下上下运动,导向柱43带动针板45、针套板46上下运转。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的下针孔板47固定设置在龙门框架41上,乳胶棉从下针孔板47和针套板46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当需要打孔时,针板45、针套板46向下运动,针板45上的针在针套板46的导向下向下运动对乳胶棉进行打孔。

下针孔板46上对应的也设有针孔,其一作为保护针板45上各针之用,以防止针碰到下针孔板46上时对其前部造成损伤;同时该针孔的存在也会废料下落形成通道,废料能通过该针孔进入收集管道48排出,为了提高废料排出效果,特设风机49,在风机49的吸力下,有效、快速的将废料吸出。

当然本发明在打孔过程中,针套板46可首先下落,以和下针孔板47配合先形成对乳胶棉的固定,然后针板45再下落进行打孔。

本发明的收集管道48倾斜设置,以利于废料的排出。

本发明当然也可以去除上横梁44,液压推杆42直接驱动针板45向下运动打孔。

本发明为了提高打孔效率,自动喂入和输出乳胶棉与流水线进行速度同步,同时与打孔频率同步,以得到打孔时的间距得到一致的效果。

本发明切割段5: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动轴一51运转、动轴二52停止不动,乳胶棉21向下运动,在动轴一51、动轴二52之间形成U型;当乳胶棉21检测到处于下限时,动轴一51停止运转、动轴二52启转,以使处于动轴一51、动轴二52的乳胶棉21向前输送进入动轴二52、动轴三53形成的空间,在此过程中动轴三53保持不动,以使乳胶棉21在动轴二52、动轴三53之间形成U型,待处于其中的乳胶棉21处于下限时,动轴二52停止运转、动轴三53启转,将处于动轴二52、动轴三53内的乳胶棉21送出,进入切割机切割。

很容易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个U型中被拉紧推缩的乳胶棉21输入和输出时会得一个舒张的机会,使乳胶棉21自身的弹性得到恢复,由于乳胶棉21在U型中始终保持在上下间形式的垂下力量一致,所以强力会一致。

同样在第二个U型实现与上一个U型一样的舒张机会,使得乳胶棉21松紧度误差得再次纠正,给予乳胶棉21第二次舒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第二个U型也是为实现流水线不间断而设计。如果没有第二个U,当乳胶棉21需要舒张的量大于动轴一51、动轴二52之间提供的余地,A和B就不能实现连续前进的要求。

本发明进一步的动轴可设置三根以上,其工作过程可按上述过程类推。

依据本发明的处理,误差率大大减少,经检测其合格率达到98%,特别是在乳胶片材生产时,达到使切割合格率达99%的效果,从而,节约了物料,提高了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