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折叠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5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折叠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快速折叠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折叠梯。
背景技术
[0002]不论在大楼清洗水塔或逃生使用的建筑物,皆必须设置固定的逃生安全梯,以因应紧急情况,但一般安全梯的设置体积较大,且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因而无法符合使用需求,并且在一般折合梯的使用中,体积过大亦为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0003]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85264号的折合铝梯的改良结构,其中揭露了一种可折合的铝梯,其踏脚板中间设定有枢转的机构,因而可将该前梯板以及后梯板相对的往中心收折,使该些踏脚板折叠,藉此达到收缩梯子体积的目的,避免梯子占用体积过大的问题。但该踏脚板的结构较为复杂,在收折时必须要逐一的松动该踏脚板的中心往上,才能方便的进行收折;除此之外,利用中心可弯折的踏脚板结构强度较为不足,易有安全上的顾虑。再者,于该案中,其更揭露支架的结构来加强稳固性,但结构复杂仍为其主要缺点之一,结构的复杂不仅造成制造困难度的增加,并且也会提高生产成本,实有改进的必要。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梯子体积过大的问题,并且解决现有技术的折合梯的收合复杂且有安全上顾虑的状况。[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折叠梯,其包括有:[0006]一第一支撑杆,包含有两第一侧板以及一分别连接于该两第一侧板的第一主板,该两第一侧板分别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枢接部;[0007]—相对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包含有两第二侧板以及一分别连接于该两第二侧板的第二主板,该两第二侧板分别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枢接部;以及[0008]多个对应枢接于该多个第一枢接部以及该多个第二枢接部的一体式踏板;[0009]于一展开位置时,该一体式踏板垂直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间隔一距离;[0010]于一收合位置时,该第二支撑杆及该一体式踏板利用枢转靠近收合该第一支撑杆相互。[0011]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该两第一侧板设置于该第一主板靠近于该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以形成一靠近于该第二支撑杆的第一开口,该两第二侧板设置于该第二主板靠近于该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以形成一靠近于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开口。[0012]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该多个第一枢接部以及该第二枢接部皆为穿孔,多个枢接轴对应穿过该第一枢接部与该一体式踏板,以及穿过该第二枢接部与该一体式踏板,使该一体式踏板以该枢接轴为轴心枢转。[0013]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该第一支撑杆还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两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强化固定部,该多个第一强化固定部于该展开位置时分别供该多个一体式踏板接触抵靠;该第二支撑杆还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两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强化固定部,该多个第二强化固定部于该展开位置时分别供该多个一体式踏板接触抵靠。[0014]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该多个第一强化固定部设置于该两第一侧板远离该第一主板的位置;该多个第二强化固定部设置于该两第二侧板远离该第二主板的位置。[0015]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三支撑杆以及一相对该第二支撑杆的第四支撑杆,且该第三支撑杆及该第四支撑杆分别通过一侧连接件与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连接。[0016]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具有至少一与该第三支撑杆以及该第四支撑杆枢接的附属踏板。[0017]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具有一第一踏板以及一第二踏板,该第一踏板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该第二踏板枢接于该第三支撑杆与该第四支撑杆的顶端,该第一踏板与该第二踏板利用一枢接件相互枢接。[0018]上述的快速折叠梯,其中具有一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形成三角固定的第五支撑杆。[0019]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折叠梯具有一展开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于该展开位置时,该一体式踏板垂直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间隔一距离;而于该收合位置时,拉起该第二支撑杆枢转该一体式踏板并使该第二支撑杆与该第一支撑杆相互靠近收合。[0020]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新型具有下列特点:[0021]一、利用该一体式踏板枢接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方式而可达到快速收合及展开的目的,并藉此达到减少占用体积的优点。[0022]二、由于一体式踏板的一体成形,踩踏时不易断裂或损毁,安全性较高。[0023]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具有低成本、重量轻及量产能力高的优点。[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展开示意图;[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收合示意图;[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展开示意图;[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展开示意图;[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展开示意图;[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示说明如下:[0032]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快速折叠梯,包含有一第一支撑杆10、一相对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二支撑杆20以及多个对应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10以及该第二支撑杆20的一体式踏板30。该第一支撑杆10包含有两第一侧板11以及一分别连接于该两第一侧板11的第一主板12,该两第一侧板11分别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枢接部111。该第二支撑杆20包含有两第二侧板21以及一分别连接于该两第二侧板21的第二主板22,该两第二侧板21分别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枢接部211。该些一体式踏板30对应枢接于该第一枢接部111以及该第二枢接部211。于本实施例中,该两第一侧板11设置于该第一主板12靠近于该第二支撑杆20的一侧,以形成一靠近于该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一开口 13,该两第二侧板21设置于该第二主板22靠近于该第一支撑杆10的一侧,以形成一靠近于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二开口 23,且该第一开口 13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开口 23,藉此,该第二支撑杆20可利用该第一开口 13而收入该第一支撑杆10内。而该些第一枢接部111以及该第二枢接部211皆为穿孔,多个枢接轴40对应穿过该第一枢接部111与该一体式踏板30,以及穿过该第二枢接部211与该一体式踏板30的另外一端,使该一体式踏板30以该枢接轴40为轴心枢转。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折叠梯具有一展开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于该展开位置时,该一体式踏板30垂直于该第一支撑杆10以及该第二支撑杆20,该第一支撑杆10与该第二支撑杆20间隔一距离,因此使用者可用手抓持该第一支撑杆10以及该第二支撑杆20的方式,并且脚踏该些一体式踏板30来进行使用。而于该收合位置时,拉起该第二支撑杆20枢转该一体式踏板30并使该第二支撑杆20与该第一支撑杆10相互靠近收合。并且由于该第一开口 13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支撑杆20,因此该第二支撑杆20可部分收入于该第一支撑杆10内。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固定,避免该快速折叠梯在脚踏使用时意外收合或因固定不佳而使该快速折叠梯收合的状况,该第一支撑杆10还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两第一侧板11上的第一强化固定部14,该些第一强化固定部14于该展开位置时分别供该些一体式踏板30接触抵靠;而该第二支撑杆20还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两第二侧板21上的第二强化固定部24,该些第二强化固定部24于该展开位置时分别供该些一体式踏板30接触抵靠。其中,该些第一强化固定部14贯穿并固定于该两第一侧板11较为远离该第一主板12的一端;该些第二强化固定部24贯穿并固定于该两第二侧板21较为靠近该第二主板22的一端。因此,于展开位置时,该些一体式踏板30便可抵靠于该些第一强化固定部14以及该些第二强化固定部24,而具有较佳的固定方式及结构。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离该第一主板12以及靠近该第二主板22的说明,仅是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111以及该第二枢接部211而言,较为远离该第一主板12或靠近该第二主板22,并非绝对的远离该第一主板12或绝对的靠近该第二主板22。另外,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强化固定部14实施方式说明,该些第一强化固定部14更具有一固定该一体式踏板30的收纳区15,藉此达到更为稳固的梯子结构,且为了收合方便,该第二支撑杆20具有多个对应于该些收纳区15的凹陷配合区25,以在收合位置时,供该些收纳区15容置,以达到较好的收合效果。请再参阅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三支撑杆51以及一相对该第二支撑杆20的第四支撑杆52,且该第三支撑杆51及该第四支撑杆52分别通过一侧连接件53与该第一支撑杆10及该第二支撑杆20连接,而至少一附属踏板54枢接于该第三支撑杆51以及该第四支撑杆52。除此之外,于本实施例中还具有一第一踏板31以及一第二踏板32,该第一踏板31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10与该第二支撑杆20的顶端,该第二踏板32枢接于该第三支撑杆51与该第四支撑杆52的顶端,该第一踏板31与该第二踏板32利用一枢接件70相互枢接,其中,该第一踏板31与该第二踏板32可作为使用者踩踏或坐下使用的台座。因此本实用新型亦可作为A型梯的实施,而达到收纳的效果。要进行收纳时,仅要将该第三支撑杆51以及该第四支撑杆52分别往该第一支撑杆10以及该第二支撑杆20的方向合起,接着在如同前实施例一样,将该第二支撑杆20以及该第四支撑杆52拉起而枢转该些一体式踏板30、该第一踏板31以及该第二踏板32,进而使该第一支撑杆10与该第二支撑杆20相互靠近,以及使该第三支撑杆51与该第四支撑杆52相互靠近,以达到收合的效果。[0037]除此之外,请再配合图6所示,更进一步的简化A型梯的结构,于该实施例中,具有一与该第一支撑杆10以及该第二支撑杆20形成三角固定的第五支撑杆60,而同样可以达到独立固定支撑的效果。[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0039]一、利用该一体式踏板枢接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方式而可达到快速收合及展开的目的,并藉此达到减少占用体积的优点。[0040]二、由于一体式踏板的一体成形,踩踏时不易断裂或损毁,安全性较高。[0041]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具有低成本、重量轻及量产能力高的优点。[0042]四、利用该第一强化固定部以及该第二强化固定部的设置而可更进一步的达到稳固安全的优势。[0043]五、配合该第三支撑杆以及该第四支撑杆的设置,而可使用于A型梯的结构,具有方便移动及独立使用的特点。[0044]六、利用单一的第五支撑杆而有效的简化结构,更进一步的降低重量及成本。[0045]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支撑杆,包含有两第一侧板以及一分别连接于该两第一侧板的第一主板,该两第一侧板分别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枢接部; 一相对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包含有两第二侧板以及一分别连接于该两第二侧板的第二主板,该两第二侧板分别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枢接部;以及 多个对应枢接于该多个第一枢接部以及该多个第二枢接部的一体式踏板; 于一展开位置时,该一体式踏板垂直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间隔一距离; 于一收合位置时,该第二支撑杆及该一体式踏板利用枢转靠近收合该第一支撑杆相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该两第一侧板设置于该第一主板靠近于该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以形成一靠近于该第二支撑杆的第一开口,该两第二侧板设置于该第二主板靠近于该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以形成一靠近于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枢接部以及该第二枢接部皆为穿孔,多个枢接轴对应穿过该第一枢接部与该一体式踏板,以及穿过该第二枢接部与该一体式踏板,使该一体式踏板以该枢接轴为轴心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杆还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两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强化固定部,该多个第一强化固定部于该展开位置时分别供该多个一体式踏板接触抵靠;该第二支撑杆还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两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强化固定部,该多个第二强化固定部于该展开位置时分别供该多个一体式踏板接触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强化固定部设置于该两第一侧板远离该第一主板的位置;该多个第二强化固定部设置于该两第二侧板远离该第二主板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三支撑杆以及一相对该第二支撑杆的第四支撑杆,且该第三支撑杆及该第四支撑杆分别通过一侧连接件与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与该第三支撑杆以及该第四支撑杆枢接的附属踏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踏板以及一第二踏板,该第一踏板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该第二踏板枢接于该第三支撑杆与该第四支撑杆的顶端,该第一踏板与该第二踏板利用一枢接件相互枢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形成三角固定的第五支撑杆。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折叠梯,包含有一第一支撑杆、一相对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以及多个对应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一体式踏板。该快速折叠梯具有一展开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于该展开位置时,该一体式踏板垂直于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使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间隔一距离;于该收合位置时,拉起该第二支撑杆枢转该一体式踏板并使该第二支撑杆与该第一支撑杆相互靠近收合。利用该一体式踏板枢接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方式而可达到快速收合及展开的优点,并藉此减少占用体积,以及具有高安全性的特点。
文档编号E06C1/38GK203050478SQ2013200049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刘祥瑞 申请人:刘祥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