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睡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08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睡眠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睡眠支架。
背景技术
为使人们在旅行乘坐车辆、办公室人员打盹休息时,能达到一种舒适的休息效果,有关睡眠支架的现有技术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很复杂,有些需要安装在座位上;有很多都是实现坐在座椅上伏着睡,而伏睡的感觉会比较累,对颈椎、腰椎有影响;还有一种贪睡支架虽然可以实现坐直睡,但也没有三点支撑,只能支撑头部,而且头部如果左右侧偏则不能稳定支撑,且对胸、腹部起不到支撑的作用,时间久了就会觉得累;现有的这些技术虽然对旅途、办公室打盹休息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没有达到完全使之舒适的效果,而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睡眠支架,能使人们的打盹休息能够更加舒适惬意,并且携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睡眠支架,包括头部护圈,支架护圈及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所述头部护圈的形状大小与人体脸型相适应,用于托护人的头部;所述支架护圈上侧的一端与所述头部护圈相连接,支架护圈为左手臂斜跨式或者右手臂斜跨式的带有弯度的几何形状;所述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位于所述支架护圈上,与手臂斜跨方向相对的一侧。上述头部护圈与所述支架护圈的连接处具有移动滑槽。上述头部护圈与所述支架护圈的连接为折叠旋转式连接。上述头部护圈为椭圆形,内径大小为14厘米X 18.5厘米,在其左右两侧的中点处具有向内弯的弧形。上述支架护圈的内径大小为24厘米X31厘米,支架护圈上的弯度起点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的距离不少于22厘米,支架护圈上的弯度顶端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的距离不少于26厘米。上述支架护圈为折叠式设计。上述头部护圈或支架护圈上具有可调整大小的伸缩卡。上述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为一根带有可调整大小的伸缩卡的尼龙带。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人性化设计,根据三点支撑的物理原理,充分利用肩、手臂、腰各部位相互牵制形成稳定的支撑,在旅客乘坐车辆时,办公室人员休息时,老人、学生在不方便躺下睡觉而想要打盹休息时,都能提供舒适的休息效果,对颈椎病人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乘坐车辆时,还能起到保护头部,免受直接碰撞,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作用,而且携带方便,重量轻,使用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多功能睡眠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多功能睡眠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多功能睡眠支架折叠后的立体图。


:1_头部护圈2-支架护圈3-支架带4-头部护圈与支架护圈的连接点5-支架护圈的弯度起点6-支架护圈的弯度顶端7-移动滑槽8-折叠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应该理解,本实施例只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一所示,为一种多功能睡眠支架,包括由环保塑料制成的头部护圈1,椭圆形状,其内径大小为14厘米X 18.5厘米,为使人的感觉更舒适,头部护圈可制成带有向内弯的弧度的形状,弧形的位置位于头部护圈左右两侧的中点处,弯的弧度为2.5厘米,向内弯是相对于佩戴时人的身体方向而言,以使头部护圈的形状与人体脸型更相适应。头部护圈用于托护人的头部,人的头部可以左右转动方向,当人睡着后,头部往后靠时,头部护圈能自行轻贴脸部往后;头部向前倾,或向左向右偏时,头部护圈都能固定好头部,使之始终处于正常舒服姿势;头部护圈外还可以包裹一层软塑或一层可拆洗的软布;该睡眠支架还包括支架护圈2,其上侧的一端与所述头部护圈相连接,支架护圈亦由环保塑料制成,内径大小为24厘米X31厘米,其为左手臂斜跨式的带有弯度的几何造型,在制作时,支架护圈往左手臂斜跨的弯度起点5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4的距离不少于22厘米,支架护圈往左手臂斜跨的弯度顶端6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4的距离不少于26厘米,以达到人体的颈部始终处于正中而不至于偏向一侧的效果,保持人体正常的坐姿,保证人体的舒适感觉;在支架护圈上的右侧有一根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3 ;支架护圈可以制成折叠式形状,在支架护圈的上侧和下侧的近中点处采用折叠卡扣8实现支架护圈的折叠;所述头部护圈与支架护圈的连接也可采用折叠旋转式连接,如图三所示,该睡眠支架折叠后的大小仅为22厘米X28厘米,能更方便地携带。所述支架护圈也可以制作成右手臂斜跨式的带有弯度的几何造型,在制作时,支架护圈往右手臂斜跨的弯度起点到头部护圈和支架圈连接点的距离不少于22厘米,支架护圈往右手臂斜跨的弯度顶端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的距离不少于26厘米,同样达到人体的颈部始终处于正中而不至于偏向一侧的效果,保持人体正常的坐姿,保证人体的舒适感觉;相应地在支架护圈上的支架带则位于支架护圈的左侧。所述支架护圈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都是相对于佩戴时人的身体方向而言。头部护圈也可以制成圆形、倒梨形等等形状,可以使其上部稍宽,使之与人的额头相适应,下部稍窄,与人的下巴相适应。如图二所示,上述头部护圈与支架护圈的连接处采用移动滑槽7,以适应不同胖瘦,不同年龄大小的人佩戴时能够使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的连接位置始终处于能保持人体正常坐姿的状态,以达到人体的颈部位于正中而不至于偏向一侧的效果,保证人体的舒适感觉。头部护圈或支架护圈上可以安装能够调整大小的伸缩卡,以便更好地适应于小孩或者是体型较大或较小的成年人。[0024]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可以是一根带有可调整大小的伸缩卡的尼龙带,也可以是一根松紧带。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操作简单,只需把支架护圈张开往左肩或右肩上一挂,将脸部轻轻地贴在护圈上,再将支架带根据本人的需要拉紧调好。使用中的松紧度,可通过两臂前后稍作调整即可,瘦者可以往后靠点使之调紧,胖者可以往前靠点使之调松;脖子短者,可以将头部护圈向下拉点,脖子长者可以将头部护圈向上托起点,调整自如,总体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而舒服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护圈,支架护圈及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所述头部护圈的形状大小与人体脸型相适应,用于托护人的头部;所述支架护圈上侧的一端与所述头部护圈相连接,所述支架护圈为左手臂斜跨式或者右手臂斜跨式的带有弯度的几何形状;所述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位于所述支架护圈上,与手臂斜跨方向相对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圈与所述支架护圈的连接处具有移动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圈与所述支架护圈的连接为折叠旋转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部头部护圈为椭圆形,内径大小为14厘米X 18.5厘米,在其左右两侧的中点处具有向内弯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护圈的内径大小为24厘米X31厘米,支架护圈上的弯度起点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的距离不少于22厘米,支架护圈上的弯度顶端到头部护圈和支架护圈连接点的距离不少于26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护圈为折叠式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圈或支架护圈上具有可调整大小的伸缩卡。
8.根据权利要求1说述的多功能睡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的支架带为一根带有可调整大小的伸缩卡的尼龙带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睡眠支架,包括头部护圈,支架护圈及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头部护圈的形状大小与人体脸型相适应,用于托护人的头部;支架护圈上侧的一端与所述头部护圈相连接,所述支架护圈为左手臂斜跨式或者右手臂斜跨式的带有弯度的几何形状;可调整大小的支架带位于所述支架护圈上,与手臂斜跨方向相对的一侧;所述头部护圈与所述支架护圈的连接处还可以具有移动滑槽,本实用新型根据三点支撑的物理原理,利用肩、手臂、腰各部位相互牵制形成稳定的支撑,在人们不方便躺下睡觉而想打盹休息时,都能提供舒适的休息效果,对颈椎病人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乘坐车辆时,还能起到保护头部,免受直接碰撞的作用,且携带方便,使用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文档编号A47C16/00GK203000072SQ2013200212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胡泽光 申请人:胡泽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