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式便携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47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折式便携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折叠床,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折式便携折叠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主要由床架和布料(床面)组成,其种类繁多,市场需求大,多应用于户外休息、办公室午休等场所。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床收起(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不便于存放、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折叠床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展开平整,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布料,其中,床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用于安装布料的横杆和与横杆连接并用于支撑横杆的支撑机构,所述床架为对称结构,所述横杆为多折式横杆,其由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以及第六横杆通过平整铰接件依次连接构成。具体的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与第四横杆以及第五横杆与第六横杆的连接处并用于支撑横杆的竖杆,以及与横杆连接的折叠辅助支撑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两个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其中一个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一个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位于同侧并对称设置;在相对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相对的第二 “Z”型支撑连接机构之间还设有连接二者的“X”型连接架。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其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均连接于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连接处的平整铰接件上,第三连接杆的上端与第六横杆活动连接,其下端则与第二连接杆下端通过单元铰接件连接。同时,所述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由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其中,第五连接杆与第六连接杆的上端均连接于第四横杆与第五横杆连接处的平整铰接件上,第四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横杆活动连接,其下端与第五连接杆的下端则通过单元铰接件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X”型连接架由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铆接构成;其中,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一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另一侧的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一侧的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另一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六横杆之间、第三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铆接或者铰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和第一横杆之间、第四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架之间通过铆接或者铰接件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竖杆上还设有两根一端与其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则分别套接在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上的辅助固定杆。在相对的两根竖杆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限位的织带,且该织带两端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与其固为一体的分叉带,该分叉带的端部与与其位于同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连接。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式,在相对的两根竖杆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限位的辅助支撑连接杆,且该辅助支撑连接杆两端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连杆,该连杆的端部与与其位于同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造价低廉,实现方便。(2)本实用新型将床架设计为对称结构,再结合多折式横杆的结构特点,实现了折叠床的多次折叠,从而有效地缩小了折叠床折叠收起后的体积,床的使用舒适度和稳定性不仅得到了显著地提高,而且床折叠后的体积非常便于携带、存放。(3)本实用新型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结构合理、设计巧妙,符合市场需求,具备非常高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支撑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三横杆,4-第四横杆,5-第五横杆,6-第六横杆,7-平整铰接件,8-竖杆,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三连接杆,12-单元铰接件,13-第四连接杆,14-第五连接杆,15-第六连接杆,16-第一连接架,17-第二连接架,18-辅助固定杆,19-织带,20-分叉带,21-辅助支撑连接杆,2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床折叠收起后的体积仍然较大,存放和携带均十分不便。本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如图1所示,其在现有折叠床结构的基础上,以折叠床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将折叠床设计为对称结构,然后采用多折式横杆,将现有技术中二折的折叠床,扩展至三折,在横杆总的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即折叠床展开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多次折叠的方式缩小折叠床折叠收起后的体积,使之便于携带、存放。具体的说,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床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布料,其中,床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用于安装布料的横杆和与横杆连接并用于支撑横杆的支撑机构,床架为对称结构,横杆为多折式横杆,其由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以及第六横杆6通过平整铰接件7依次连接构成。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杆I与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与第四横杆4以及第五横杆5与第六横杆6的连接处并用于支撑横杆的竖杆8,以及与横杆连接的折叠辅助支撑机构。折叠辅助支撑机构是折叠床床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在于支撑折叠床,以使得人在使用折叠床时,人体重量能均匀分配到每一根支撑杆件上,其有效地保证了折叠床的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两个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其中一个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一个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位于同侧并对称设置;在相对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相对的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之间还设有连接二者的“X”型连接架。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三连接杆11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其中,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均连接于第二横杆2与第三横杆3连接处的平整铰接件7上,第三连接杆11的上端与第六横杆6活动连接,其下端则与第二连接杆10下端通过单元铰接件12连接;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包括第四连接杆13、第五连接杆14和第六连接杆15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其中,第五连接杆14与第六连接杆15的上端均连接于第四横杆4与第五横杆5连接处的平整铰接件7上,第四连接杆13的上端与第一横杆I活动连接,其下端与第五连接杆14的下端则通过单元铰接件12连接。“X”型连接架与折叠辅助支撑机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X”型连接架由第一连接架16和第二连接架17铆接构成;其中,第一连接架16的一端与一侧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另一侧的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架17的一端与一侧的第二 “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另一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值得说明的是,“X”型连接架、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的结构形状在附图2中有非常清晰地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文字,再结合附图可以毫无疑义地得出上述三个部件的形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杆和第六横杆之间、第三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铆接或者铰接件连接;第四连接杆和第一横杆之间、第四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架之间通过铆接或者铰接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铰接件与前述的平整铰接件、单元铰接件结构原理均相同,三者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作累述;另一方面,上述铆接和通过铰接件连接的作用均在于实现活动连接,在此基础上作的其它无实质性特点的改进,如:等同置换,其也应当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本实施例在竖杆8上还设有两根一端与其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则分别套接在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第二 “Z”型支撑连接机构上的辅助固定杆18。同时,在相对的两根竖杆8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限位的织带19,且织带19两端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与其固为一体的分叉带20,该分叉带20的端部与与其位于同侧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以及第六横杆6均为“一”字型,本实施例中竖杆下端向与之相对的多折式横杆的方向弯折后与辅助固定杆的底部连接,根据实际需要,竖杆的形状也可为直杆。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相对的两根竖杆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限位的辅助支撑连接杆21,且该辅助支撑连接杆两端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与其铆接的连杆22,该连杆的端部与与其位于同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连接,该辅助支撑连接杆与床架的连接方式与织带与床架的连接方式一样,因此,本实施例不再累述。根据上述实施例,就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布料,其中,床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用于安装布料的横杆和与横杆连接并用于支撑横杆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为对称结构,所述横杆为多折式横杆,其由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以及第六横杆(6)通过平整铰接件(7)依次连接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杆(1)与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与第四横杆(4)以及第五横杆(5)与第六横杆(6)的连接处并用于支撑横杆的竖杆(8),以及与横杆连接的折叠辅助支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两个第二 “Z”型支撑连接机构,其中一个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一个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位于同侧并对称设置;在相对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相对的第二 “Z”型支撑连接机构之间还设有连接二者的“X”型连接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由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三连接杆(11)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其中,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均连接于第二横杆(2)与第三横杆(3)连接处的平整铰接件(7)上,第三连接杆(11)的上端与第六横杆(6)活动连接,其下端则与第二连接杆(10)下端通过单元铰接件(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由第四连接杆(13)、第五连接杆(14)和第六连接杆(15)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其中,第五连接杆(14)与第六连接杆(15)的上端均连接于第四横杆(4)与第五横杆(5)连接处的平整铰接件(7)上,第四连接杆(13)的上端与第一横杆(I)活动连接,其下端与第五连接杆(14)的下端则通过单元铰接件(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连接架由第一连接架(16)和第二连接架(17)铆接构成;其中,第一连接架(16)的一端与一侧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另一侧的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架(17)的一端与一侧的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另一侧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1)和第六横杆(6)之间、第三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架(17)之间通过铆接或者铰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13)和第一横杆(I)之间、第四连接杆(13)和第一连接架(16)之间通过铆接或者铰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杆(8)上还设有两根一端与其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则分别套接在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和第二“Z”型支撑连接机构上的辅助固定杆(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在相对的两根竖杆(8)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限位的织带(19),且该织带(19)两端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与其固为一体的分叉带(20),该分叉带(20)的端部与与其位于同侧的第一 “Z”型支撑连接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在相对的两根竖杆(8)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限位的辅助支撑连接杆(21),且该辅助支撑连接杆(21)两端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连杆(22),该连杆(22)的端部与与其位于同侧的第一“Z”型支撑连接机构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折式便携折叠床,其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布料,其中,床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用于安装布料的横杆和与横杆连接并用于支撑横杆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多折式横杆,其由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以及第六横杆(6)通过平整铰接件(7)依次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因此,适合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47C17/64GK203016370SQ20132003492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张勇 申请人:张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