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建筑物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建筑物结构,主要用于附件内通入新鲜空气。
背景技术:
[0002]房间的新风循环系统一般由排风装置和进风装置组成,现有的进风装置一般在墙体上设有专门的通道,或是靠开启窗户实现通风。前一种方式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还不美观;后一种方式通风量不易控制,经常忘记通风而影响室内空气的压力和置换。[0003]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建筑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影响美观,通风量不易控制的问题。[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形腔体,该n形腔体的两个下端为通风口并与内腔相通,该n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与房屋窗户的顶部窗框外沿相吻合;在该n形腔体的内部设有带有通风孔的连接板。[0006]在所述的n形腔体的通风口设有插槽,在室外的通风口的该插槽内插入过滤网板;在室内通风口的插槽内插入通风调节板,在该通风调节板上设有间隔均布的一排通风孔,在室内通风口内设有一排与该通风调节板上的通风孔对应的通孔。[0007]所述的n形腔体有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组成。[0008]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的结构为相互配合插接的燕尾槽和燕尾榫组成。[0009]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的结构由设在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端的两个燕尾槽和与其配合的两个连接板组成,连接板的两边设有与该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插头,并分别插入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端的燕尾槽内。[0010]一种装有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墙体窗口上安装的窗框,其特征在于,在该墙体窗口的顶端与窗框上面之间装有所述的自然新风入 室装置,该窗框的顶部嵌入该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n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内。[0011]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n形腔体的顶面嵌入墙体窗口顶面的窗口凹槽内。[0012]所述的窗口凹槽的两边为抹灰层。[0013]在所述窗框的周边外沿的凹槽内装有钢制附框。[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0015]通风量容易控制,保证室内空气的压力和有效置换。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然新风入室装置与窗框安装在一起的一个实施例(窗框无附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然新风入室装置与窗框安装在一起的另一个实施例(窗框有附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室内通风口的通风调节板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室外通风口的过滤网板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有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建筑物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η形腔体,该η形腔体有两个L形腔体I和2相互对接组成。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I和2相互对接的结构由设在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端的两个燕尾槽和与其配合的两个连接板3组成,连接板3的两边设有与该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插头,并分别插入两个L形腔体I和2相互对接端的燕尾槽内。该η形腔体的两个下端为通风口并与内腔相通,该η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13与房屋窗户的顶部窗框8的外沿相吻合。在该η形腔体的内部设有带有通风孔4和5的连接板,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分别在每一 L形腔体I或2的两端设有带有通风孔4和5的连接板,起到连接支 撑η形腔体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I和2相互对接的结构也可是相互配合插接的燕尾槽和燕尾榫直接插接组成(未图示)。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I和2还可为一体结构。作为一种实施例,在所述的η形腔体的通风口设有插槽14,在室外的通风口(图1、图2、图5的左侧)的该插槽内插入过滤网板6,在室内通风口 5 (图1、图2、图5的右侧)的该插槽内插入通风调节板7,在该通风调节板7上设有间隔均布的一排通风孔71 (与室内通风口 5对应)。使用时,通过移动通风调节板7调节通风孔71与η形腔体的通风口 5的对应程度,从而达到调节通风量的目的。还可在在所述的窗框8上面与自然新风入室装置P下面的凹槽13之间设有钢制附框10 (参见图2)。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装有所述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墙体窗口 11上安装的窗框8,在该墙体窗口 11的顶端与窗框8上面之间装有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P,该窗框8的顶部嵌入该自然新风入室装置H) (η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13内。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P的η形腔体的顶面嵌入墙体窗口 11顶面的窗口凹槽内。该窗口凹槽的两边可以由抹灰层12形成。图5所示实施例的窗框8的外沿的凹槽内没有钢制附框10,窗框8的外沿的凹槽内也可装有钢制附框10。
权利要求1.一种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形腔体,该n形腔体的两个下端为通风口并与内腔相通,该n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与房屋窗户的顶部窗框外沿相吻合;在该n形腔体的内部设有带有通风孔的连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n形腔体的通风口设有插槽,在室外的通风口的该插槽内插入过滤网板;在室内通风口的插槽内插入通风调节板,在该通风调节板上设有间隔均布的一排通风孔,在室内通风口内设有一排与该通风调节板上的通风孔对应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形腔体有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的结构为相互配合插接的燕尾槽和燕尾榫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的结构由设在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端的两个燕尾槽和与其配合的两个连接板组成,连接板的两边设有与该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插头,并分别插入两个L形腔体相互对接端的燕尾槽内。
6.一种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墙体窗口上安装的窗框,其特征在于,在该墙体窗口的顶端与窗框上面之间装有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该窗框的顶部嵌入该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n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n形腔体的顶面嵌入墙体窗口顶面的窗口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凹槽的两边为抹灰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框的周边外沿的凹槽内装有钢制附框 。
专利摘要一种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建筑物结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包括n形腔体,该n形腔体的两个下端为通风口并与内腔相通,该n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与房屋窗户的顶部窗框外沿相吻合;在该n形腔体的内部设有带有通风孔的连接板。装有该自然新风入室装置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墙体窗口上安装的窗框,在该墙体窗口的顶端与窗框上面之间装有所述的自然新风入室装置,该窗框的顶部嵌入该n形腔体的下面中部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通风量容易控制,保证室内空气的压力和有效置换。
文档编号E06B7/02GK203114100SQ20132005244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高林 申请人: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