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压阻尼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阻尼铰链,适用于柜类家具、电器等的门体的缓冲吸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家具、冷柜、酒柜、展示柜等柜类产品的门铰链有合页铰链、弹簧铰链等。合页铰链虽然简单,但开关位置易变动;现有的弹簧铰链一般包括铰链座、铰链头、支撑杆及压缩弹簧,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门体的开合位置较稳定,但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杆与压缩弹簧之间存在挤压及摩擦现象,极易产生噪音,而且现有的弹簧铰链只能保证门体在一定角度及该角度之上时不会关闭,在小于该角度的范围内关门时,门体关闭速度较快,不小心的情况下容易伤人,特别是易伤及儿童。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液压阻尼铰链,该铰链可减小门体的关闭速度,降低冲击力。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液压阻尼铰链,包括铰链头和铰链座;所述铰链头包括一号定位板及设置在所述一号定位板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一号安装板,所述一号安装板与一号定位板相垂直;所述铰链座包括二号定位板,所述二号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二号安装板,所述二号安装板与二号定位板相 垂直;所述一号安装板的尾端依次设置有铰接轴和转轴,所述二号安装板的前端开设有铰接轴孔和弧形导向槽,所述铰接轴孔内贯穿有上述铰接轴,所述弧形导槽内穿设有上述转轴,所述铰链头通过所述铰接轴与铰链座相铰接、通过所述转轴与铰链座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安装板及上述两块二号定位板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铰链座固连,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铰链头活动连接。所述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壳体的后端封闭,所述壳体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活塞杆的直径略大,所述活塞杆穿经所述第一通孔后与上述活塞固连,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塞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壳体的内部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塞的周圈环设有密封圈安装孔,所述密封圈安装孔与活塞之间轴向松动配合;所述活塞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轴向半通孔,所述轴向半通孔的开口朝向上述外腔,所述轴向半通孔的末端与上述密封圈安装孔相通;所述密封圈可在轴向半通孔的末端上下移动,使用过程中关闭门体时,活塞杆带动活塞沿壳体向壳体的底端移动,此时,阻尼液可通过间隙及轴向半通孔从内腔流向外腔,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固连有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自由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安装耳板,所述两块安装耳板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安装耳板上开设有转轴孔,所述活塞杆通过穿经上述转轴孔及第二通孔的活塞杆转轴与铰链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柜类家具、电器等的门体和柜体之间的连接,打开门体的过程中,门体的重力与阻尼器的阻力达到平衡时所对应的门体打开了一个固定的角度,当门体的打开角度在该固定角度及大于该固定角度时门体可自行静止,而当门体的打开角度小于该固定角度时,门体可自行缓慢关闭,从而减小了冲击力,实现了关闭时的舒适效果。所述铰链头上设置有铰链头外罩,所述铰链座上设置有铰链座外罩,这样既防止了外界灰尘粉末等的进入,也增加了铰链的美观度。所述壳体的末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铰链座的尾端与上述第三通孔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第四通孔内穿设有定位轴,所述壳体通过该定位轴固装在铰链座的凹槽内。所述铰接轴和转轴与一号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垫片。所述壳体呈圆柱形。所述铰链头的宽度比铰链座的宽度略小。所述二号定位板的长度小于二号安装板的长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装配在各种柜类家具、电器等的柜门上,本实用新型可降低门体关闭过程中的冲击力,实现门体的缓慢关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维修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其中,1、铰链头2、铰链座3、一号定位板4、一号安装板5、二号定位板6、二号安装板7、铰接轴8、转轴9、铰接轴孔10、弧形导向槽11、套筒12、弧形连接板13、安装耳板14、转轴孔15、阻尼器16、定位轴17、活塞杆18、活塞杆转轴19、第四通孔20、第三通孔21、第二通孔22、垫片23、铰链座外罩24、铰链头外罩25、密封件26、壳体27、活塞28、密封圈29、轴向半通孔30、外腔31、内腔3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液压阻尼铰链,包括铰链头I和铰链座2 ;所述铰链头I包括一号定位板3及设置在所述一号定位板3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一号安装板4,所述一号安装板4与一号定位板3相垂直;所述铰链座2包括二号定位板5,所述二号定位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二号安装板6,所述二号安装板6与二号定位板5相垂直;所述一号安装板4的尾端依次设置有铰接轴7和转轴8,所述二号安装板6的前端开设有铰接轴孔9和弧形导向槽10,所述铰接轴孔9内贯穿有上述铰接轴7,所述弧形导槽10内穿设有上述转轴8,所述铰链头I通过所述铰接轴7与铰链座2相铰接、通过所述转轴8与铰链座2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安装板5及上述两块二号定位板6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阻尼器15 ;所述阻尼器15 —端与铰链座2固连,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铰链头I活动连接。所述阻尼器15包括壳体26、活塞27及活塞杆17,所述壳体26的后端封闭,所述壳体26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25 ;所述密封件25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活塞杆17的直径略大,所述活塞杆17穿经所述第一通孔后与上述活塞27固连,所述活塞杆17的自由端开设有第二通孔21 ;所述活塞27将壳体26的内部分隔为内腔31和外腔30,所述壳体26的内部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27与壳体26之间设置有间隙32,所述活塞27的周圈环设有密封圈安装孔,所述密封圈安装孔与活塞27之间轴向松动配合;所述活塞27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轴向半通孔29,所述轴向半通孔29的开口朝向上述外腔30,所述轴向半通孔29的末端与上述密封圈安装孔相通;所述密封圈28可在轴向半通孔29的末端上下移动,使用过程中关闭门体时,活塞杆17带动活塞27沿壳体26向壳体26的底端移动,此时,阻尼液可通过间隙32及轴向半通孔29从内腔31流向外腔30,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8上的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底端固连有弧形连接板12,所述弧形连接板12的自由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安装耳板13,所述两块安装耳板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安装耳板13上开设有转轴孔14,所述活塞杆17通过穿经上述转轴孔14及第二通孔21的活塞杆转轴18与铰链头I活动连接。所述壳体28的末端开设有第三通孔20,所述铰链座2的尾端与上述第三通孔20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19,所述第三、第四通孔内穿设有定位轴16,所述壳体26通过该定位轴16固装在铰链座2的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铰链头I上设置有铰链头外罩24,所述铰链座2上设置有铰链座外罩23,这样既防止了外界灰尘粉末等的进入,也增加了铰链的美观度。优选地,所述铰接轴7和转轴8与一号安装板4之间均设置有垫片22。优选地,所述壳体26呈圆柱形。优选地,所述铰链头I的宽度比铰链座2的宽度略小。优选地,所述二号定位板5的长度小于二号安装板6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柜类家具、电器等的门体和柜体之间的连接,打开门体的过程中,门体的重力与阻尼器的阻力达到平衡时所对应的门体打开了一个固定的角度,当门体的打开角度在该固定角度及大于该固定角度时门体可自行静止,而当门体的打开角度小于该固定角度时,门体可自行缓慢关闭,从而减小了冲击力,实现了关闭时的舒适效果。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液压阻尼铰链,包括铰链头和铰链座,其在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头包括一号定位板及设置在所述一号定位板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一号安装板,所述一号安装板与一号定位板相垂直;所述铰链座包括二号定位板,所述二号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二号安装板,所述二号安装板与二号定位板相垂直;所述一号安装板的尾端依次设置有铰接轴和转轴,所述二号安装板的前端开设有铰接轴孔和弧形导向槽,所述铰接轴孔内贯穿有上述铰接轴,所述弧形导槽内穿设有上述转轴,所述铰链头通过所述铰接轴与铰链座相铰接、通过所述转轴与铰链座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安装板及上述两块二号定位板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铰链座固连,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铰链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壳体的后端封闭,所述壳体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活塞杆的直径略大,所述活塞杆穿经所述第一通孔后与上述活塞固连,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塞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壳体的内部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塞的周圈环设有密封圈安装孔,所述密封圈安装孔与活塞之间轴向松动配合;所述活塞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轴向半通孔,所述轴向半通孔的开口朝向上述外腔,所述轴向半通孔的末端与上述密封圈安装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固连有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自由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安装耳板,所述两块安装耳板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安装耳板上开设有转轴孔,所述活塞杆通过穿经上述转轴孔及第二通孔的活塞杆转轴与铰链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头上设置有铰链头外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座上设置有铰链座外·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末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铰链座的尾端与上述第三通孔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第四通孔内穿设有定位轴,所述壳体通过该定位轴固装在铰链座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和转轴与一号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头的宽度比铰链座的宽度略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定位板的长度小于二号安装板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阻尼铰链,包括铰链头和铰链座;所述铰链头包括一号定位板及设置在所述一号定位板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一号安装板;所述铰链座包括二号定位板,所述二号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二号安装板;所述一号安装板的尾端依次设置有铰接轴和转轴,二号安装板的前端开设有铰接轴孔和弧形导向槽,所述铰接轴孔内贯穿有上述铰接轴,所述弧形导槽内穿设有上述转轴,所述铰链头通过所述铰接轴与铰链座相铰接、通过所述转轴与铰链座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安装板及上述两块二号定位板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铰链座固连,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铰链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E05F3/22GK203129816SQ20132005357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淑园, 丁广龙, 范大鹏, 王燕丽, 邹海艳 申请人: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